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选择研究

2023-11-30丁昌林

华章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思政教育新时代

[摘 要]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途径,在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也对思政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大思政课”的全新定位。“大思政课”理念不但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也提供了动力。为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文章梳理了“大思政课”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并以“大思政课”为标尺,对当前的思政教育进行了衡量,指出了问题和不足,最后又根据教育部要求,结合高校实际特点,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路径,以期为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提升立德树人效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教育;“大思政课”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途径,在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着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必须要更好地回应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在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与水平的同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1]。

“大思政课”理念完美地呼应了时代要求,不但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也提供了动力。

教育部等部門先后出台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为新时代如何办好“大思政课”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但对于如何做好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向“大思政课”转变,教育部并没有提供固定的模板,而是鼓励各地方、各高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索。

一、“大思政课”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一)“大思政课”的内涵

“大思政课”理念诞生于新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理解“大思政课”的内涵与特征,是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的前提。但目前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中并没有有关“大思政课”的明确定义。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该问题的历次重要论述,可将“大思政课”定义为基于学生思政素养的形式发展规律,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的思政素材,构建起纵向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课[2]。

(二)“大思政课”的特点

1.“大思政课”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大课

思政课反对照本宣科的机械式灌输和教条式宣讲,强调要用历史证明,用事实说话,切实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大思政课”是创新育人格局的人生大课

“大思政课”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全方位出发,坚持“立德”和“树人”并重,一方面重视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另一方面也重视培育学生勇担重任的真本领,使广大青年真正成为民族复兴事业的接班人。

3.“大思政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大课

“大思政课”不仅强调要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时也强调带领学生进入社会,深入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思政课”的意义

1.“大思政课”明确了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

“大思政课”明确提出,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就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一切改革与创新也要围绕这一目标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水平最终也要以这一目标进行衡量。

2.“大思政课”拓展了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教学场域

思政课一方面要强调做好课堂教学,促使思政课从单学段教育向全学段教育延伸,同时也要求思政课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协同,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处处体现思政教育。另一方面也强调从课内向课外、校内向校外、线下向线上的延伸,拓宽教学场域。

3.“大思政课”创新了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的育人方法

“大思政课”强调,要有效利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全过程创新和教学各环节的创新,鼓励教师探索各种新型教学方式,强化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3]。

二、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在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用“大思政”理论进行衡量,我国高校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教学场域、教师队伍建设、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一)对教育理念革新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学模式上,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严重降低了学生的获得感。在教学方式上,仍是以理论宣讲为主,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理念上,很多师生仍然对思政课存在一种应付了事的心理,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

(二)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上,大多数高校都是垂直式管理,不利于发挥思政课教研团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内容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无法做到有效的协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很多学校没有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在教学主体上,很多高校只侧重于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社会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效果。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待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很多高校在较长时间内,都存在思政课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只能由兼职教师来教思政课,但这些教师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储备与专职思政课教师都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师资短缺的情况虽得以改善,但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此外,“大思政课”要求专业课教育也要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但很多专业课教师并不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影响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4]。

(四)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许多外在条件的支持,从学校外部看,思政课改革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学校与校外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不畅,无法形成合力,导致思政的校外实践场地较少。从学校内部看,目前很多高校对思政课改革所提供的保障仍然比较欠缺,从而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改革。

(五)高校思政课過程考核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但部分高校对思政课课程教学的考核管理较为宽松、评价操作规范不完备、评价标准也比较单一。对教师的考核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以卷面考试为主,而忽略了思政课真正要重视的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三、高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创新育人“大格局”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认真贯彻中央“大思政课”的各项改革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特点,加强对学校“大思政课”的整体规划,制订适合的“大思政课”建设和改革方案以及配套保障方案,以坚强的领导和严格的制度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发挥育人合力,形成家校社会全员育人模式。社会各界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责任分工,整合高校内外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之间联系配合,促进师生之间、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

最后,联动各级学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从学生的成长发展全过程入手,把握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深入地了解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规律,构建系统性强、衔接度高的课程体系,实现各学段思政课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二)明确“大思政课”内涵,科学设计“大课程”

第一,立足课堂主阵地。“大思政课”改革既强调大,也注重专。思政课改革的前提首先是要回归课程本身,从每一课入手,不断转变理念、拓宽视野,创新方法,总结经验,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第二,构建校园新环境,校园环境是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隐性因素。高校要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教育理论,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等设施,培育学生爱党爱国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第三,善用社会大课堂,拓宽实践教学场域。充分运用好中外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素材库,努力拓宽学生视野,同时要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互动中掌握理论、提升能力、坚定信仰。

(三)抓住“大思政课”关键,构建“大师资”体系

首先,配齐配强教师队伍。一方面,要选择理论扎实、思想坚定的教师充实到思政教育队伍中来,充实教育力量;另一方面,要提升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乃至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政教育水平,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此外,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持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其次,开展榜样示范教育。邀请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进高校讲授思政课,打开学生的眼界与视野,使广大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世情、国情、社情和民情,从而吸引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激发学生投身实践的兴趣,提高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

最后,加强价值引领。发挥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培养锻炼学生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推动形成主动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四)整合“大思政课”内容,搭建“大资源”平台

首先,打造思政课教学资源库。要实时更新思政课教材,不但要把新理论成果和思政课改革的最新经验融入教材,同时还要广泛收集各种先进事例,打造类型全面的教学案例体系,构建内容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库[5]。

其次,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力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多部门的配合与协调,积极拓宽教学场域,系统融合博物馆、图书馆、历史文化展览馆等社会资源,打造不同形式的教学示范基地、实践教学基地。

最后,持续推进线上教学,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突破思政课教学场域的限制,积极探索思政课线上教学,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强资源共享,提高课程吸引力,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

(五)创新“大思政课”手段,打造全方位评价体系

首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评价体系。遵循育人规律,遵照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质量标准的原则性规定,设置相对统一、具体可行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其次,发挥科技作用,提升考核效能。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具有考核评价系统,对教学情况进行全过程考核,通过数据分析,来实现高校思政课质量的保障和提升。

最后,加强结果应用,做好事后监督。建立监督体系,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定期分析评价督导结果,总结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改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升、改革创新实效性不断增强。

结束语

“大思政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思政课建设的全新使命,在坚持守正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理念。这一理念不仅完美地呼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而且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指明了路径和方向。未来的高校思政课改革,一方面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目标,设定改革方向,立足主渠道主阵地,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夯实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视野,另一方面,要以“大思政课”为标尺,衡量改革成效,评价改革得失,推动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为立德树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任瑞姣.“大思政课”视域下加强思政课实践育人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4):135-140.

[2]楚国清.善用“大思政课”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J].中国高等教育,2022(7):25-27.

[3]沈炜.大思政课: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战略选择与有效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2(5):7-9.

[4]张彦.“大思政课”需要“大评价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2):1-6.

[5]曹桢,喻一珺,王钰菡.“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59-67.

作者简介:丁昌林(1965— ),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思政教育新时代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