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研究

2023-11-30龙云安黄奕孔德源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

龙云安 黄奕 孔德源

[摘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科技策源地、推动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实现科技自主自强,增强区域竞争力。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政府、高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推动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模式、机制和路径。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研发资本;协同发展;科技中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63(2023)02-0077-10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3.02.010

一、引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双城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75954.3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6.64%。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时面临着地级市与中心城市差距过大以及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的问题。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提升两地的协同创新能力。将成都市重点打造为区域科技中心,将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两地将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1]。本次研究对象涵盖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16个城市,重点分析当前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现状、机制和模式,并给出相关

的對策和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地区之间科技协同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许多成果。Hsu和Hsueh(2008)发现,企业规模、行业和公共补贴对受援企业研发(R&D)预算的比例显著影响研发项目的技术效率,政府资金过多导致R&D执行效率下降[2]。ivind Strand和LoetLeydesdorff(2013)从技术、组织和地理之间的协同角度来分析对地区的创新系统的影响[3]。Eustache Mêgnigbêto(2018)从大学—产业—政府三者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设定Shapley value来表示行为者引导创造协同的力量,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中,大学具有更多引导和创造协同方面的力量[4]。国内对于我国发达城市群的科技协同研究成果也颇丰。首先,国内学者对京津冀地区科技协同因素和机制展开分析。陈诗波,王书华等(2015)指出京津冀地区科技协同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科技要素分布差距大、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市场不活跃[5]。方创琳(2017)以协同论、博弈论以及耗散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规律剖析,研究指出科技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力[6]。康霞,周立宁,李伟(2021)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在科技协同效果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科研经费的投入、地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7]。王浩,赵红美等(2022)从科技成果转化维度分析,指出科技协同背景下京津冀在科技服务体系、成果转化标准制定以及人才供给和分配方面存在缺陷[8]。其次,对珠三角、长三角科技协同现状和发展方向也有诸多研究。覃艳华和曹细玉(2019)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同质化弱化了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由于科技民营企业在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上的劣势导致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受阻[9]。陈昭,梁淑贞(2021)使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协同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2009年开始粤港澳城市群之间的整体协同度在提高,但是部门间、区域间的协同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并且有较强科技水平的高等院校是推进城市群技术创新协同度的“主引擎”[10]。陈建敏,林珠等(2022)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进行分析,指出可利用平台促进市场和企业资源的对接,推动区域创新要素扩散[11]。刘乃全,杨晓章(2021)从协同创新的角度评价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一体化方面的程度,对论文合作度和专利合作度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外溢的地区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会促进其他城市的专利合作,并且区域内城市的扩容对整个地区的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12]。最后,部分学者将国外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郭斌(2016)分别总结东京、首尔都市圈科技协同模式的特点,指出东京都市圈以政府战略为导向,而首尔都市圈以企业创新联盟和风投资本为核心[13]。连俊华,李富强(2022)通过借鉴国际发达国家区域创新发展的经验,提出针对我国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创新的地理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打破城市之间的协同壁垒,并且因地制宜的优化地区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1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区域科技协同已有一定的研究,部分学者从协同学理论出发,对城市群的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进行分析,还有学者结合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城市群的经验对国内的城市群的协作发展提出指导意见。但目前国内的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大部分还是关注国内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而对国内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协同发展研究相对较少。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发展与问题分析

(一)科技策源地内涵分析

科技策源地即是科技发源地,内在蕴含着科技原始创新的涵义[15]。因此,提升地区原始创新能力是推进科技策源地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策源地主要依托于相关要素的投入,即相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企业的培育、科技创新资本的投入。从狭义上说科技策源地主要是指地区范围内包含的高校以及研究机构,从广义上来说科技策源地不仅包括科技的理论原始创新,还包括科技在应用层面上的创新,即科技在学科链和产业链上的应用。科技策源地要素的投入包含了研发资本的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地区的研发人员主要是涵盖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的研发人员。研发资本的投入使用R&D经费内部支出来测算,R&D内部经费支出包含四个主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其他部门,由于政府其他部门的内部经费支出很小,因此地区的R&D经费支出的执行主体可视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发展分析

如表1所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0年的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了1550.2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6.36%,与经济圈占全国经济的比例相当。2020年R&D内部经费投入较2019年的1312.8亿元增长了18.08%,从2016年到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研发资本投入年均增长16.45%,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20年R&D经费支出最多的三个城市依次是成都市、重庆市和绵阳市,三者均超过了200亿元,占经济圈研发经费总支出分别达到了35.57%、33.98%和13.87%,其他地级市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相对较少,经费之和仅占经济圈研发经费投入的16.58%。地级市的经费支出增长率快于头部城市,地级市中经费支出平均增长率超过经济圈总支出平均增长率的有10个,并有6个城市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地级市相比过去更加注重科技研发投入,在科技经费支出方面快于头部城市,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使用R&D投入强度来描述。计算公式:

地区R&D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地区总产值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R&D投入强度达到了2.27%,区域投入强度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绵阳市、德阳市和成都市,强度达到了7.14%、3.20%和3.11%。经济圈城市的R&D投入强度除绵阳市、德阳市和成都市以外,其他城市均低于整体水平,而低于整体水平的城市仅有重庆市的R&D投入强度超过2%。

(三)成渝地区双城經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的问题分析

1.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大、强度低

与全国范围内的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R&D内部经费支出总额达到了1550.2亿元,经费支出总量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但是从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分析,仅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圈内部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地级市的研发投入目前处于“支出少,强度低”的局面,地级市中仅有绵阳市和德阳市超过经济圈平均投入强度。成都市和重庆市作为经济圈内的两个中心城市,在2020年的全国R&D经费支出前15的城市中,成都市和重庆市投入总量分别为第7和第8名,但是投入强度排名仅分别为第10名和第15名,成渝双城与国内其他同级别的二线城市相比面临研发投入总量充足但强度不足的局面。西部地区受制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在过去的以一种“粗犷”的形式发展经济,主要以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承接东部转移的落后产业拉动经济的增长,创新资本要素投入较低,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链的竞争中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

2.地区企业创新投入占比不高

根据R&D经费内部支出的三大主体的经费来源,政府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侧重于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支出则来源企业自身,更侧重于应用型技术的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在经费支出的三大执行主体中,高校的R&D的投入执行效率是最高的,而研究机构的R&D的执行效率最低,并且研究机构的低效率导致了我国区域的R&D投入绩效偏低[16]。企业的R&D经费投入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企业的经费投入作用远高于政府的投入作用[17]。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四川省内的研发投入属于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模式,重庆市的研发投入则是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模式。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四川省内政府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有更大的比例。2020年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R&D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75.2%和79.23%,而同期四川省内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仅占总研发投入的52.17%。四川省内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所占的比例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还未能作为创新发展的主动能,区域内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3.各级城市之间创新协同合作不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目前大部分还是局限于各级城市行政区内部,形成了两端联系密集,中部协作稀疏的格局。从区域内的各级城市的角度,成都市与重庆市之间的创新交流合作占主要地位,但成渝双城和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科技创新合作相对不足;从创新投入主体的角度,科技协同合作大多数还是处于高校之间、科研院所之间,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还较少,产学研融合深度较低[1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各级城市未能完全打破空间位置和行政区域的壁垒,在区域之间未能建立起跨区域创新合作平台。在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核心的经济圈内,核心城市注重与自身行政区内以及核心城市之间的创新交流合作,下级城市受到的创新资源外溢性影响较小,川东地区城市和重庆市之间更由于存在跨省的行政区划分,在地区创新合作方面亟须加强。地级市之间受制于自身创新资源要素较少的问题,也难以在学科链、产业链上的建立起创新合作联动机制。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分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重点打造的西部科技创新高地,是促进川渝两地达成更高级别合作态势的重要力量。构建两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模式,完善双城地区经济圈科技创新机制,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经之路。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1.理论依据

协同学是一门研究总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竞争、合作的科学。协同学理论的核心是主要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不是其子系统的简单加和,而是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序参量,从而达到总系统大于子系统之和的效应。协同学理论在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就是讨论多个地区子系统,在内部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区域之间协同,达到更高发展水平的模式机制。

2.模式分析

目前学界将地区协同发展主要分为四种模式,即中心—腹地模式、“飞地”模式、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和省内城市间模式[19]。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行政区面积接近江浙沪三省市之和,而成渝双城的空间距离则超过了上海市与江浙两地中心城市的距离,成都市和重庆市作为区域的双中心城市分别位于经济圈的西部和东部,再加上省际行政划分,进一步拉长了成都市和重庆市之间的要素流动距离,并削弱了双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由于存在空间位置和行政壁垒的双重限制也就要求成渝双城在带动区域科技协同发展时要结合中心—腹地模式和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成都市和重庆市作为区域内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两座中心城市,在集聚了创新要素资源后向周围地级市扩散,与周围落后地区实现劳动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形成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位置要求了需由成都市和重庆市作为双中心分区域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重庆市和川西地级市之间虽然处于不同省级行政区划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壁垒,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相邻,可以极大地减少了科技要素流通的成本。成渝双城根据区域内地级市的特点细分区块,并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本资源、高校资源、产业资源、行政资源优势全力带动周边地级市的科技发展,进一步整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突破协同发展的空间上、行政上的限制。

3.模式选择

(1)地区中心双向协同联动模式

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按照地理位置依次划分为西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东部区域,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均有中心城市进行引领,中部区域属于经济圈内创新要素的洼地,发挥集聚、传递东西两大区域创新要素的作用。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政治、经济、科技中心,是经济圈内西部区域的核心,成都市着重对处于经济圈西部的相邻地级市进行辐射。以成眉同城化、成德绵一体化等已有的城市合作模式为跳板,带动地方科技创新发展,并通过设立科技孵化区以及税收优惠等财政上的宏观调控,来促使创新要素资源向中东部区域流动。经济圈内的东部区域以重庆市为中心,重庆市通过上级政府直接对话的方式打破省际行政壁垒,将周边四川省内地级市积极融入重庆都市圈的建设规划,而周边地级市也做好承接重庆市外溢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准备,并通过与中部区域的省内地级市的创新研发主体协商合作,共参共享中心城市外溢的科技资源,进而引导创新要素流向中西部区域。

经济圈内的中部区域中的地级市由于资本密集度不够,研发强度不足,主要目标是搭建好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联系的桥梁,把握好创新资源流动时产生的协同效应。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双中心相向发展,带领中部区域乃至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协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划分成三大区域通过创新资源层层传递的方式,构建地区内的创新资源大循环,推进区域科技联动发展。

(2)区域科技主体协同运作模式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企业之间在学科链和科技链上进行对话合作,形成区域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在更加广泛的区域上,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经济圈内的三大科技创新主体积极与沿途发达地区的科技主体进行交流合作。成渝双城之间在更高端的科技链上进行合作,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科技创新三大主体资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层上的多维度合作。以学科链、科技链为基础实现跨地区的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地区高校携手建立科技人才孵化网络,联合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纵向促进科技产业链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积极利用好国家科技战略政策,联合其他区域的创新主体,实现地区之间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人才共育、科技产业共创的横向协同。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机制分析

1.区域多政府协作机制

政府之间根据地区研究主体的不同优势领域、科技研发的不同资本投入程度进行细分,明晰双城地区经济圈的功能定位[20],进一步构建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以已有的区域合作协定为基础,各级城市之间协商建立科技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以降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成本。借鉴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城市圈的科技协同经验,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后的利益分配机制、评价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经济圈区域内着手建立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学术生態圈,以高新区和孵化园的形式培育科技企业研发生态圈,促进在科技创新上的规模经济效应;经济圈区域外着手深化与中部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研发交流合作,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的沿江联合发展机制。由省级政府牵头,打造跨省域的合作框架,消除省际合作壁垒,再由下级政府共同推动建设高水平、高标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其他高新区、开发区的建设,协同推进高技术生态圈建设。

2.金融主体—研发主体一体联动机制

我国金融市场主体主要包括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在科技研发的前期和中期,研发主体投入大量的资本来购买需要的生产要素,在这个阶段,研发主体往往也承担了巨大的研发失败的风险。金融主体的介入为研发主体提供需要的研发资本要素并且分散研发主体的营运风险。在科技研发的后期,研发主体通过将科技研发带来的收益与金融市场主体共享,进一步推动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带动地区的科技金融动态融合。金融业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为地区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本支撑。建立金融主体与研发主体的快速连接网络,让金融主体与研发主体联动为一体,共同参与科技链和产业链的构建,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主体对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地区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较高的社会资金存量,金融主体作为资金流动的转向器与研发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两者走向更深入的联合合作态势,如图1所示。

3.地区科技创新主体联动机制

科技企业是科技创新三大主体中最靠近市场需求的一方,企业根据市场未来需求的变化进行创新资本研发投入,抢占高端产业链。高等院校之间、科研机构之间、科技企业之间以及三大主体之间构建出科技创新的协作联络研发平台,科技企业作为R&D经费支出最大的主体是联动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科技企业积极发挥自身靠近市场需求的优势,培养对行业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敏感度,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深入挖掘市场潜在需求,推动技术在应用层面上的发展和成果转化。由政府引导、构建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之间设定日常联络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享科技创新过程中汲取到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实现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共研。高校和科研机构协同合作,以协助提升高技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竞争力,将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科技投入作为区域内科技创新研发的主动能,进一步构建区域内的科技研发链,如图2所示。

五、对策建议

(一)各地区发挥相对优势,构建多层次联动发展

地区政府之间共建共享适合科技创新发展的经济政策环境,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市场在科技要素配置中占主导地位,打破资源要素在省与省之间、城市之间流动壁垒,充分发挥各级城市含有的不同科技要素的比较优势。西部的地级市大部分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城市,地级市政府应主动承接成都、重庆以及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引入传统产业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提高当地企业的造血能力,增加地级市政府的财政收入,间接性缓解四川地区存在的地级市人口规模减小和大城市人口规模大引发的“大城市病”问题,形成政府财政支撑当地发展,经济发展带动政府收入增加的正向循环。加强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和地级市之间的协商交流,定位好各级城市在经济圈中所处的角色,避免城市之间为了抢夺资源而发生不当竞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形成不同层级的协调合作局面。

(二)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自身科技实力,建立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在成都市和重庆市等资本要素相对集中的地区,可以通过对科技企业的研发支出实行财政补贴以及研发支出税收抵扣等手段培养高技术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积极性。在纵向产业链上,建立上中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上游企业联动中游企业带动下游企业研发的一体化合作。在横向的技术链上,科技企业对技术研发时遇到的难点根据自身的技术积累优势分块研发,对最后的技术成果实现共享。地区政府还需进一步的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对科技创新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建设力度,融合加大对基础性科技成果的应用性转化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科技企业参与高技术产业链的竞争,将科技企业作为区域创新资源要素流动的关键节点。

(三)实现地区科技创新主体联动一体化发展

目前我国面临的需求不足问题主要是我国社会提供的社会供给匹配不了社会需求引发的经济交换比例失衡,这必然要求提升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模式,增加新技术产品的供给,来引发消费者新的需求,而科技研究协作则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的原始动能。科技研究协作包含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协作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企业建立与科研院校之间更深入的合作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而科研院校在合作中将研发的成果产业化,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性发展。企业与大学院校和研究院合作的优势明显,一方面可以减少单个企业的研发成本;另一方面科研院所研究的经常处于相关理论的前沿位置,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企业建立起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企业与高校合作有以下的方式:(1)直接购买科研院所成熟的技术,通过直接购买的方式不仅节省了企业的研发费用,并有效缩短了企业的研发周期。(2)通过设立课题的形式,在经济圈内的科研院所中公开招标,这种方式有助于企业获得目前市场上未有的技术。(3)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直接通过校园招聘专业的技术人才,有助于降低企業的选人成本。面对新发展格局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构建、运行校企合作网络不仅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能有效地服务区域行业、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21]。科研院校作为基础科技的发源地,院校之间要加强合作的力度,应建立全面、高效率的协作对接平台,打破因为地域、行政造成的合作壁垒,在基础研究、专利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政府应牵头院校间的合作,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城市之间的科研院校创新合作,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协同的深度和广度。

六、结语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影响着西部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协同发展要求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参与。其中,政府既扮演一个协作参与者的角色,也扮演一个协作组织者的角色,为城市之间、产业之间、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搭建平台,消除科技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和空间壁垒。企业、高校分别作为市场对接点和基础研究发起点需发挥各自优势,积极配合构建高层次产业链、科技链和人才链。同时,政府还要打造一个有效的科技创新环境,完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发展机制,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共同支撑区域科技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J].先锋,2021(10):14-33.

[2] Hsu Fang Ming,Hsueh Chao Chih.Measuring relativ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sponsored R&D projects:A three-stage approach[J].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2008,32(2):178-186.

[3] ivindStrand,LoetLeydesdorff.Where is synergy indicated in the Norwegian innovation system? Triple-Helix relations among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geograph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3,80(3):471-484.

[4] Eustache Mêgnigbêto.Modelling 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hips with game theory:Core, Shapley value and nucleolus as indicators of synergy within an innovation system[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8,12(4):1118-1132.

[5] 陈诗波,王书华,冶小梅,等.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7):63-68.

[6] 方创琳.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15-24.

[7] 康霞,周立宁,李伟.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投资与合作,2021(11):120-122.

[8] 王浩,赵红美,陈华,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问题及提升路径研究[J].天津经济,2022(11):33-37.

[9] 覃艳华,曹细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3(2):255-262.

[10] 陈昭,梁淑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9):86-96.

[11] 陈建敏,林珠,陈树敏,等.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科技载体平台建设实践与发展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24):85-90.

[12] 刘乃全,杨晓章.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区域间论文和专利合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5(5):767-779.

[13] 郭斌.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设计——基于日韩经验的借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9):37-48.

[14] 连俊华,李富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基于区域协同创新模式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5):20-23.

[15] 王少.科技创新策源地:概念、内涵与建设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21,39(2):17-21.

[16] 尹伟华.三大执行主体视角下的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0):58-66.

[17] 陈尊厚,李俊强.R&D投入、创新主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6(5):6-8.

[18] 曹晨,罗强胜,黄俊,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合作现状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与LDA主题模型[J].软科学, 2022,36(1):98-107.

[19] 李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0] 陈志.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建议[J].科技中国,2021(5):75-77.

[21] 黄海燕.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发展的实证研究——以CZ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97-104.

[责任编辑:付丽萍]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engdu-Chongqing Twin City

Economic Circle as Place of Origi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NG Yunan, HUANG Yi, KONG Deyuan

(Economics School of 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 Sichuan)

Abstract:The Chengdu-Chongqing Twin City Economic Circle is the larges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western China and one of the regional main bodies of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engdu-Chongqing Twin City Economic Circle as place of origi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and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Western China.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capable of cultivating places of origi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ng thei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alizing the sci-tech self-reliance and self-strengthening at higher levels in order to enhanc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This research integrates the researches regarding mechanism of actions of the governments,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as place of origi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xplores the mode, mechanism and path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ource of Chengdu-Chongqing Twin City Economic Circle as place of origi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words:Chengdu-Chongqing Twin City Economic Circle; place of origi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ap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收稿日期:2022-05-26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川渝自贸区与长江上游地区协同发展研究”(19BGL266);四川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高效协同发展样板及协调发展指标研究”(SC20ZDCY009)。

作者简介:龙云安(1965—),男,四川营山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金融、金融经济、区域金融;黄奕(1996—),男,四川攀枝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科技金融;孔德源(1998—),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科技金融。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
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河北省对接京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研究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