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美育的使命

2023-11-30马毅陈理宣岳海玲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智能时代美育

马毅 陈理宣 岳海玲

[摘要]美育的重要性是由人的审美本质所决定,并借由人类本质的要求和人类本质发展的需求加以说明。美育就是揭示人类活动的审美本质、提高人类感知活动在对象上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的感知力,使人类能比较自如的保持和谐以辽阔自身。這种和谐既包括自己内在的和谐,也包括自己与外界的和谐。由于人类对美的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因此,美育的内涵也具有时代性。在当代,人们所面临的新情况是对心灵的把握与调控的问题、智能潜力开发问题等。所以,美育亟待解决的不仅是心理感性的实现问题,还需解决人们心智的潜能开发与创新问题。

[关键词]美育;美育使命;智能时代;心理感性;现实感性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63(2023)03-0088-07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3.03.011

一、引言

谈及美育,不得不追根溯源。从其政策法律地位来看,在《宪法》中,美育至今尚未有一席之地,而只是在法律条文中用一个“等”字代替。而在教育法的不断修订中可以看出,2015年是美育发展的转折点,在其之后《教育法》中出现了美育的身影。2018年1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在美育工作方面提出制定《关于加强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管理办法》。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文件既明确了政策制度要求,也规划了改革发展路径。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明了新时代,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并明确提出“美育中考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美育被提到时代的新高度,前所未有的受到重视。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美育拥有了合法的地位,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美育的开展也势在必行。美育早已进入大众视野,然而,美育源起于何?美育在历史进程中是否变迁?在拥有合法地位的当下,美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又有何使命?文章基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对上述问题进行阐释。

二、美育起源于人对自身审美本质的追求

美育的重要性在于启示人对自身审美本质的追求。人类何以需要审美教育?这是按照人类本质的要求和人类本质发展的需要提出的。从人类本质的要求出发,马克思在其手稿中曾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1]123要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首先需要有能力去观照自身的本质力量。从人类本质发展的需要出发,人类观照自身本质力量的这种能力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这个过程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启发教育,使每一个活动者能够自觉认识、体验自己在对象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这就需要美育。美育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把自身的本质与活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自身的活动和活动结果这些对象上体验自身的本质力量。美育,作为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它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作为知识、经验的传授,它为审美体验不足者揭示美的创造规律和审美规律,从而推动经验的发展与完善;美育,作为一种欣赏性实践,培养体验美的能力(包括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

美育如何促进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此奠定了现实基础。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的完整性影响人的完整性;其次,物质决定意识,科学的发展如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差别的研究发现为心灵的转向即美育的实施提供了物质规律基础;再者,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志为人的完整性提供了内在可能性。[2]人的完整是在生活实践中生成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131,因此,美育不是仅停留在人通过视听嗅味肤等外界感觉,而是通过思维、愿望等精神活动与外界联系,进而形成人与人、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从而占有对象。在美育的内容向度中,人应“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种占有是积极的、主动的、全面的,具有社会性、实践性。

人类的活动追求“真”、“善”,但是“真”和“善”必须与“美”统一,这才是人类特有的本质。动物的活动也追求“真”、“善”,但是,这是一种本能的符合“真”和“善”。动物的这种本能不能使动物主动发展,而只有被动适应。人类却不一样,人类可以把真、善、美统一起来,实现主动追求真与善,使真与善具有美的因素,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人类的“真”的目的中,“真”本身是美的。这主要表现在“真”本身的形式是符合人的认知结构的,如果某种“真”的东西在形式上不美,其“真”的内容可能就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真”一旦被人类所认识和掌握,就必然在人的心理产生美感。因为,“真”已经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形式。当然,这一规律(即人类在“真”的形式中认识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规律,即对美的规律的认识)被人类认识有一个过程,同时人类对“真”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但这并不能表明人类对美就没有认识和感受。人类哪怕在最原始的时代都有对美的追求和认识。这就说明人类对真的认识、对美的认识、对真与美的关系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并且这些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的。

在人类的“善”的目的中,“善”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但是,“善”的变化是以不断渗透美的内容为规律的。如我们的服装,其“善”的目的是御寒,但是,衣服的御寒目的之外还具有色彩的美、布料的美、式样的美、风格的美等。这说明衣服的御寒目的在人类这里已发展出许多美的内容。再如人类的劳动,其“善”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劳动内容也发展出许多审美的内容。

因此,美育的重要性应该是以启示人对自身审美本质的追求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来说明。

三、美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不同

由于人类对自身的这种审美规律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故而,美育本身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也是不同的。我们暂且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发展分为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农耕时代,人类的生产依靠自然的力量,其美好的愿望就是自然界符合人的愿望,达到原初的、直观的天与人的统一,即美的状态。由于自然与天在原始农耕社会时期,是一个具有神性性质的对象。因此,人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实际上是人与神的统一。柏拉图认为最高境界就是神的境界,人之所以感受到美,是由于回忆降生前在天界所见到的神的光辉之美。在原始时代,人类的图腾、祭祀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这个时期的美育活动是这种大型的神人交融的活动。人类在此时期苦恼的是人与神的分离。这个时期的艺术大多是与宗教有关的,与神有关的,特别是关于人怎样与神融合的问题。所以,此时美育的任务就是和谐人与神,实现人和神的交融与统一,我们称之为敬畏美育。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由于人类逐渐认识到自然界和人都是神的杰作,于是开始了对人自身与对自然界的探索,认识到人能改造世界,并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出了大量供人们享受的物质文化产品,这一切现实使人类认识到了美就在人自身。这同中世纪认为人是生而有罪,与神比起来是多么的不完美的观点不同,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非常完美的,人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因此,审美活动转向人类自身的活动,而不再是神的活动。此时人们已认识到美的本质就是人的完美。所以,表现人的力量、聪明才智就成为艺术的主题。此时美育的涵义就是使人感受、体验、认识到人自身的力量以及如何使人的这种力量发挥出来使人完美。人自身的完美成为时代的主题。人自身的完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不断发展才是完美的,虽然美在人自身,但是人的发展才是美的。这种发展就表现在人与自身所面临的对象之间的对象化关系,即通过对象来表现自身的完美。另一方面是人在发展过程之中很可能造成不完美。人的力量的高涨带来了工业的高度发展,个体的人的能力得到了单方面的高度发展,造成人性结构因素的不完美,但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功利性的对立关系。因此,人自身内在的结构不和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美育的含义就是使人完美。这种所谓的完美,在早期的美学家那里,有两种表现,一种观点是人的结构上的完美。伍尔夫、康德等人的理论就是建立在这种认识上的。另一种观点就是人与自然对象和社会对象的和谐的完美。卢梭就是用人与自然的和谐来表达美。前者要求人的內心和谐,他们认为人片面发展了理性。因此要发展感性,而美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以此推论,美育就是要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和谐,达到完善。后者要求人与外在对象的和谐,但是,工业社会使人产生了与自己所生产的物质对象的对立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的异化本性,物质生产者不但不能从自己生产的对象上看到自己的本质——美,反而看到的是对自己的否定,这就产生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人成为社会化大生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资产阶级的美学家看到的就是这种表面的现象,社会发展带来了人的不和谐,席勒提倡用艺术、美去和谐、调和理性与粗野的感性。

不论是卢梭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席勒倡导的艺术和谐理性与粗野的感性,其实都说明,在他们看来人性出问题了。可是人性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只有马克思真正找到了原因,资产阶级私有制造成了劳动产品与享受的分离和人的内心分裂。因此,美的本质被掩盖了。这种掩盖是因为制度造成了人的感觉的分裂,一方面是人的活动的自由本性被制度化的社会所控制,现实的不自由,造成人的内心的分裂。另一方面是产品与享受的分离,造成了人在活动和活动产品中把自己的本质联系起来的分离,使人不能在产品上看到自己的美,这使人的身心分裂。为了解决身心分裂的问题,即通过解决社会制度造成身心分裂的问题,这就需要和谐身与心。因此,这个时期的思想就有两个特点:一是,改造社会制度的现实审美主义,通过改变社会来培养人的内心情感的和谐,实现人的完美,卢梭就是一个代表,不过卢梭是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来改造社会,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资料的问题,因此仍然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想法;二是,改造人内心的审美主义,通过教育使人类能够把自身的活动和活动产品与人的自由本质联系起来,这就是审美心理教育,席勒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他以心理主义的审美方式为主要解决方式,主张以艺术为主要手段。所以,一方面通过审美理想来提出社会改造的理想,这是解放人的身体的自由;另一方面通过美育来和谐、联系人心与活动的关系,人心与外化的物质产品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人的内心的自由。实际上马克思正是实现了两者的结合,“人的本质是在实践活动中由自己创生的,人是自己本质的创造者。”[3]因此把劳动看作实践,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使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实现在对象上直观自身的审美。

在智能时代的当下,人们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仍居主流,有所变化的是日益丰富的精神因素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所生产的这些物质产品中。也正因如此,人们面临的对象是人自身的心智所产生的对象。与以往任何时候不同的是这些都是虚拟的对象,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也并不直接与人的全身心机体产生联系,而只是与人的视听器官产生联系,由于视听器官并不等于全身机体的参与,使得人们对于这种虚拟客体的把握和理解产生了巨大障碍。从个体知识的发生过程来看,现代信息知识已经直接跨越了个体的全面的机体感官直接进入视听器官,使得虚拟客体对实体客体产生了僭越行为。同时,在智能时代,物质产品日益增多,人们物质感性的解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消费主义营造物质依赖性从而变成物质感性泛滥。“每个人都想方设法的在他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求……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此找到自己本身的利己需要的满足”[1]85粗俗的、低级的功利主义猖獗。知识的技术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功能造成了对主体自我心理与精神意义的遮蔽,知识高速增长造成的知识分工与人的智能发展与潜力开发的矛盾,掩盖了人对知识追求过程中的意义,也会使人产生无知、疲劳、痛苦与丧失自我。综上,这就要求美育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人们审美的心灵,帮助人们在面对丰富的社会生活时能自觉地以审美的态度使自己始终与对象保持自由和谐,同时又能保持内心的自由和谐。另一方面,解决心理感性的实现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解决人类的智能发展、潜能开发与创新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当今社会和人类,分析美育当代的历史使命。

四、美育在当代的使命

现当代,随着知识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由于人的心理感性的解放不足,使人在面对大量已经存在的知识产品如电影、电视剧、歌舞剧时,未能真正达到丰富人们心灵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能够认识神、认识自然、认识自身。当下正是人们渴望把握自身的心灵,而心灵又已经分裂的时代。智能时代下表现出来的是精神产品及对其理解的匮乏。人在自己面前丧失了自身的本质意义,实现人心灵的解放、人内在心灵本身的和谐、人与人心灵的和谐就是美育的使命。

美育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的内涵不同,但其本质具有同源性即人追求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或超越对立。“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1]122-123人类在不同时期所遭遇的对象不同,需要与之和谐、统一的对象自然也不同。在智能时代,美育要和谐统一的是人自身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精神的外化物,并通过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来实现。

(一)培养主体认识自我活动与自我心灵的本质关系的能力

当下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绚丽多彩,无论是物质活动还是精神活动都甚过以往。人们是否能感知、体验到实践活动和自己的本质联系标志着这些活动是否符合自身本质。活动与心灵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是物质活动与心灵的关系,物质活动能否实现功利目的与非功利目的的统一,即实现物质感性解放和心理感性解放的统一。换言之,人自身是否清楚、明白认识到物质活动的目的同这一目的实现之后的另一目的以及这两个目的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物质活动首先是实现物质功利目的,在此之后,作为人不同于动物的第二个目的或者说能否产生更高级的目的以及这两个目的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们是否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从美学的角度看,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在实现物质功利需要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审美的需要的满足。二是精神活动与心灵的统一。精神活动能否实现功利目的与非功利目的的统一。精神功利本为非物质性功利。但是,现代的所谓文化生产,把精神功利演变为物质功利,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反而成为阻碍心灵沟通的异化物。局限于分工的现状,从事精神生产的人,其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功利性,甚至唯功利性,这就把精神生产堕落到了低级的物质生产的层次,甚至人们的精神活动与其外显行为表现出的表里不一性,都会造成人们精神上的无意义感或伤害。

(二)培养主体与社会、当代与传统心灵间的沟通与意义转化能力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宗教对人类的行为的控制和自然界对人类行为的控制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人身控制关系也逐渐得到解放。然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对个体自我解放的控制,这就为个体对自我心灵与他人、社会心灵之间的本质关系的认识和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体心灵与社会群体历史文化心灵的关系,在当代成为一个特殊的问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人们生活方式所带来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人类知识文化积累的越来越多,这种前人或者他人的经验和知识已经成为新一代人面前的异己之物,人们越来越埋头书本而越来越远离亲知性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少人际之间的直接交流互动的所产生的共同经验场景,越来越少直接自我本质力量的体验机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过度个性化、孤立化、单子式的个体。他们本能地产生对繁琐、繁重的知识学习和既有文化秩序的反抗与厌倦,产生了对历史积淀和社会积累的文化及其意义的嘲讽、扭曲与消解。这实际上是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心灵沟通与意义转化机制出现了问题。人们在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快的知识爆炸时代,表现出来的个体无知与无能的焦虑。人们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功利性交往增加与情感性交流减少的情况下,越来越不能同情与理解他人,心灵越来越封闭与狭隘。因此,我们要解决的是个体本质与类本质、直接体验与操作体验的意义一致性认同和转化问题。当代美育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这样的心灵能力。

(三)通过坚实的实践培养苦难意识与挫折承受能力

智能时代是一个越来越缺乏亲知实践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工具渗透生活,人们可以快速便捷的以间接经验的方式吸纳各种知识信息,亲知实践体验活动相对减少。人们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缺乏磨练,对于精神上的苦难缺乏深刻体验,对于生理上的痛苦缺乏磨练,因而缺乏对人生深刻而丰富的意义领悟。哈特曼认为对于不能承受痛苦的人来说,“当一种悲惨的步行过去,它留给无力忍受者的是崩溃、道德上的扭曲、变形、脆弱:他再不能站立起來,他在其基本价值中被毁坏。”而对于能忍受痛苦者来说,痛苦是一种价值,他在“痛苦中变得坚强。”[4]现代社会致使人们越来越缺乏坚实的亲知实践基础,缺乏身体体验和由身体体验建立起来的牢固的自信与意义。符号化知识遮蔽了人们的亲知实践和具身化体验,造成身心一体化的意义缺乏。所以,此时的美育要通过坚实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提升人们承受人生苦难与磨练的审美能力,帮助人们建立牢固的自身自信与意义。

(四)培养审美理解与审美批判能力

当代审美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但是,这种繁荣与发展特别是一些低俗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审美文化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当下的审美文化产品更新迭代迅速,其物质生产性、复制性、功利性突出。人们如果仅是片面追求审美文化产品的生产性、功利性或形式的不断翻新,则极容易遮蔽产品的精神意义。而这些产品形式上的不断翻新也将导致人们应接不暇,产生审美疲劳。同时,人本质力量展开的丰富性和感性的丰富发展本身受审美文化和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如果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单一,所接受的审美文化产品单一,那么必然会使人们在某些方面形成审美无知。所以,此时美育不仅要帮助人们消除审美无知,培养其对各种社会文化产品的审美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人们批判、抵制不良审美文化产品的能力,使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审美文化时能够比较自如的鉴别出好坏。

五、結语

美育起源于人对自身审美本质的追求。虽然美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内涵不同,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具有同源性。这就是人追求与对象的和谐与统一。人类无时不感到渺小,但又无时不在面对强大的对立物而尽力维持自身的自尊与整合,保持与对象的和谐。人类在不同时期所遭遇的对象不同,因此,需要与之和谐、统一的对象自然也不同。在智能时代的当下,美育要和谐与统一的是人自身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精神的外化物,促使人们的身、心和内在精神的外化物构成一个关系和谐完整、价值和谐完整并不断生成更新的整体。通过培养主体认识自我活动与自我心灵的本质关系的能力帮助人们获得心灵的和谐与解放;通过培养主体与社会、当代与传统心灵间的沟通与意义转化能力帮助人们获得知行统一的亲知价值;通过坚实的实践培养苦难意识与挫折承受能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获得价值意义感;通过培养审美理解与审美批判能力美育帮助人们去除糟粕吸纳精华。美育其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生命美学的整体视野,突破单一朝向外部世界的审美向度,内外并举,把生命自身当做艺术品进行雕琢,从而激发出人们的生命活力、魅力、创造力。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实现人生艺术化,这就是美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2] 杨再勇.心灵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内在向度[D].苏州:苏州大学,2014.

[3]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5.

[4] 董世峰.价值:哈特曼对道德基础的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46-147.

On the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Inspiration in Reading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Written by Karl Mark

MA Yi, CHEN Lixuan, YUE Hail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usic in Southeastern China,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engdu 610021, Sichuan;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641000, Sichuan)

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relies on the aesthetic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can be explained a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basic needs of human evolu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aims at revealing the aesthetic ess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improving the essential power of perception exhibited while perceiving a specific object, as a result, human beings can maintain harmony and expand themselves with facility. This kind of harmony involves not only the internal harmony of oneself, but also the harmony between oneself and the external world. For human beings, owing to the fact that understanding the laws of beauty is a gradual process, the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ossess epoch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people are facing new problems such as control and adjustment of the mind,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intelligence potential. Therefore, aesthetic education involves not only the realization of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s intelligence potential and innovation.

Key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miss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ge of intelligence;psychological perception;realistic perception

猜你喜欢

智能时代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前言技术,开启“智能时代”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世界机器人总动员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艺术类图书出版与智能时代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