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秘密,称出来
2023-11-29韩朔
韩朔,2022级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驻扎在古生村科技小院。
我每天的工作是从称垃圾开始的。每次醒来,我的内心都在排斥,好在自己是一个行动力强的人,从“关机”到“开机”,大概只需要两分钟。
头号热词是“垃圾”
我驻扎在云南大理古生村的科技小院学习、工作,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古生村的垃圾进行称重。一开始,我确实不知道从何下手,内心抵触又忐忑。为了第一次称重就顺利进入工作状态,我对“垃圾很臭”这件事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直到我和垃圾零距离接触才意识到,垃圾之臭远超我的想象。当我进一步把头探进垃圾桶里,想看看里面的垃圾究竟都是些什么的时候,那臭味更是迎面扑来,直冲我的天灵盖。反应过来之后,我立马把头撤了回来,但留存在鼻子里的气味依旧让我干呕不止,最后的结果便是吃过的饭被我原封不动地全都吐了出来。稍作休息后,我依旧主动挑起了秤杆子,手伸进垃圾桶内进行分类,拿起有异味的垃圾袋,纷纷进行了称重。初战告捷!但面对垃圾,我不自觉地萌生了退出的想法。
对我来说,来到古生村或许真的是缘分和机遇。记得那是6月20日,在与张福锁老师沟通后,我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垃圾分类链条分析。与导师聊完,我心里其实咯噔了一下,因为以前读本科的时候,都是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手持各种仪器、设备,测定相应的数据、指标,跟“翻垃圾”相比,也勉强算得上是“光鲜亮丽”的工作。现在却要每日和垃圾相伴,确实让人有些“裂开”。当时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脑海里确实有那么几秒钟的抵触情绪。但另外一個想法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理智告诉我来这里就是要努力奋斗的,这点东西不算什么。这两个想法我用了一晚上进行思想斗争……
在古生村走访农户进行调研的时候,村民热情地招待我们,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到来寄予厚望。在他们眼中,家乡的洱海是绝美的,但不得不承认,曾经也有过不美的时候。比如曾经发生过的蓝藻暴发,那时打捞上来的蓝藻就被放在岸边,环境脏乱,家乡人都觉得风景不好看了,那游客自然也不会来。他们想要保护美丽的洱海,科技小院恰好给他们带去了希望。古生村科技小院的目标正是保护洱海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走访调研了一圈,村民的热情、真诚,他们对未来的渴望,对我们的期待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原本忐忑的内心变得坚定,让我忽然有了干劲要继续下去。从此,“垃圾”两个字在我与老师、同学的聊天记录里成了头号热词。
垃圾里的秘密
在做好工作规划后,我便开始了每天与垃圾坦然相处的日子。一次,在进行垃圾分类称重作业的路上,我偶然发现了比较有意思的一点:路边的垃圾好像可以对应上每个小组(研究生在进行学前培训时会被分配到不同小组,便于参与科技小院的各项工作)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小组人数多的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则比较多,反之则相反。于是,我将乡村振兴小组,还有点线面小组,以及面源污染小组扔到路边的垃圾进行称重。经过精确计算,最终发现,虽然分类情况基本差不多,但不同的垃圾能带给我们不同的信息。整体重量而言,点线面组最高大概在23斤,其中都是卫生纸和一些厨余垃圾,简单推测可能是晚上吃了好吃的。面源污染组和乡村振兴组分别在18斤和13斤左右。其中,我们小组塑料垃圾以及零食残渣比较多,面源污染组的垃圾基本为生活垃圾。我忽然发现,我对垃圾竟有了新的认知和了解,那么后面的研究分析工作里,我是不是可以探索出更多垃圾泄露的“秘密”?
这期间,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疯长,凡是和垃圾有关的事物都被我找了个遍。我寻遍了古生村的垃圾桶、垃圾箱;我去到洱海边上找环卫工人了解关于海草海藻的打捞处理过程;我去垃圾中转站调研了关于垃圾的处理全过程。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古生村的垃圾运输员——杨万斌,“在我小时候,还没有洱海边这个生态廊道。那时候的洱海非常干净,我们会跑到洱海里面玩耍、洗澡,玩累了,就在沙滩上睡觉,只可惜后来啊,海边的沙子都没了,被沙场拉走了。”杨叔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童年、他喜爱的洱海。现在,他每天负责把古生村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输到垃圾中转站,平时会主动帮助我们完成工作,比如调研古生村的垃圾桶分布状况,垃圾中转站的运转情况等。我们心照不宣地努力,都为了最美的洱海。
分析垃圾,可以……
经过暑期培训期间的学习工作,我了解到古生村的400多户人家平均每天可以产生大概一吨的生活垃圾;我了解到洱海的环卫工人每人每天就可以打捞一吨的海草;我了解到古生村产生的垃圾要运到垃圾中转站进行中转,最终在焚烧厂进行焚烧,焚烧剩余的残渣还可以被回收利用。这些都是我在实验室不曾接触过的新事物。经过总结之后,我开始计划下一步的工作,即垃圾分类分析,虽然了解了古生村的垃圾产生量到底有多少,但是有哪些垃圾,分别有多少还不了解,而这也是我下一步要明确的内容。对古生村垃圾分类进行分析后,可以根据当地现状制定合适的垃圾分类办法,减少不必要的污染,也可以分析古生村沟渠旁的垃圾桶,在雨天有渗滤液流入洱海后造成的面源污染情况……
整个调研过程中,我还几次碰到了张福锁老师。印象里张老师都是走在队伍的前面,一边大步流星地前进,一边和旁边的专家交流探讨。张老师意气风发、元气满满的样子,也让我注入了许多热情,我激励自己,要更加努力地为洱海的未来探索,哪怕是从一袋垃圾开始。
责任编辑:马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