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视角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展建设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2023-11-29纪国涛郁培丽
纪国涛,郁培丽
(1.沈阳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2.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89)
0 引言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驱动东北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自2006 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来,已批复上海闵行、吉林长吉图、河北京南、四川成德绵等12 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目标是将其打造成“政策先行、机制创新、市场活跃、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高地。加快辽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展建设,对提高区域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增强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创新成果转化规模、形成可持续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春鹏等[1]探究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张杰等[2]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特征,提出示范区内科技成果转化的4 种驱动模式。李斌[3]通过分析河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的思路,提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展建议。张丽[4]提出以郑州为主体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相关对策。杜伟等[5]提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辽宁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从落实《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的角度,提出沈阳创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示范区的主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的实质就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的过程,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
目前,已批复的12 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不仅形成各自的区域建设特色,而且产生了较高的创新成果转化绩效,使区域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转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速。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急需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及科技创新驱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背景,研究辽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助于挖掘辽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东北特色,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辽宁模式,形成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高地。
1 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展特征
1.1 科技成果转化持续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积极引领下,辽宁省高校积极对接产业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探索并形成独特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该模式下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群体和项目群,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效能。一是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多样,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辽宁科技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模式、沈阳化工大学“三定向”模式、沈阳工业大学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体系等显著提升了成果转化效率,大力助推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转化氛围不断优化。辽宁省教育厅致力于不断提升辽宁省高校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和整体服务能力,“2020 年辽宁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10强高校和10强项目”中不仅涌现出高水平、高绩效的项目群,并进一步激发了高校成果的转化能力,优化了成果转化生态。
1.2 政府引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效果日益显著
一是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常态化,转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自2017 年“成果转化促进行动”实施以来,辽宁省政府部门引导的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形成常态化发展,全省围绕高校和科研院所举行的对接活动数量不断增加,每年达到近百场。2022年,《辽宁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出台加速了成果本地转化,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二是技术合同成交规模显著增加。自2020—2022 年,辽宁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645.1亿元、778.6亿元、906.6亿元,2023年上半年,辽宁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为468 亿元,同比增长48.8%;同时,技术合同成交项目数量逐渐递增,创新成果转化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三是科技成果省内转化效果日益凸显。2018年,辽宁省内转化项目数量和转化金额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9.8%和64.6%;自2021年以来,本地转化重点科技成果近4 000 项,高校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达15 个,2021 年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提高3百分点。
1.3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引领示范效应日益凸显
一方面,多元形态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构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同时,沈阳化工大学海城菱镁产业基地、沈北新区新旧动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平台的建设,推动了辽宁省创新能力的整体性提升。另一方面,重点实验室及中试平台成果转化效应开始呈现。2022 年,由4 个实验室构成的辽宁实验室挂牌运行,标志着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的引领性功能和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功能将逐渐显现。同时,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数量不断增加,例如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等20 多个中试基地建设显著提升了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2 典型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情况及经验做法
2.1 基于“快速转化+交易规模”理念,上海闵行引领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
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围绕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利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现有创新平台的政策叠加效应,聚焦打造全球高端产业聚集地,加快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基于“快速转化+交易规模”的工作思路,推动重大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持续扩大其规模,其典型做法如下:一是在组织上成立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办公室,构建上海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建设“环高校院所知识经济圈”和特色大学科技园,形成高校、园区、社区联动发展的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二是对标国际,构建专业化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及国际网络体系。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将支持高校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技术转移体系和知识产权许可机制,设立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推动国际技术转移网络建设,完善技术转移网络的全球化、高端化布局。三是探索“基地+基金”模式,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示范区重点引进生物医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的优质成果逻辑转化,推动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引领全球的产业集群。四是打造“双创”示范基地。上海闵行区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地产闵虹(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双创”示范基地“零号湾”,作为承接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载体,活跃创新创业氛围。
2.2 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核心,广东珠三角示范区枢纽效应凸显
广东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作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链接粤港澳大湾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面向全球。广东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广州、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双引擎,辐射带动东莞、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江门、肇庆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着力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链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枢纽,形成区域联动、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其典型做法如下:一是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中心。按照“一产业一方案”原则,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大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高质量专利培育工程,培育建设一批“产学研”与知识产权服务协同式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扶持各类创新中心开展高质量专利培育工作,加快建设中国(广东)、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二是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科技合作。共同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攻关计划,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探索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加强对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系统支持。三是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探索建立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制度,引导创业投资向更多创业企业延伸。发挥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引导作用,重点投向初创期、中期的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助推创新创业。四是实施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大力建设专业孵化器群,引导孵化器、众创空间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支持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细分领域建设平台型众创空间,加快建设双创示范基地。
2.3 推进“海洋+”深度融合,打造济青烟示范区国内外海洋科技成果集聚高地
山东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依托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济南、青岛、烟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现有创新平台,发挥德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和工作合力,致力于推进“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深度融合,汇聚国内外海洋科技成果资源,建设转移领域技术市场,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增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源头供给。加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等平台建设。推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航空产业创新基地、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落地发展,推动高校院所服务地方,促进科技人才集聚。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一总多分”架构。统筹推进区域市场、专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济青烟示范区依托青岛大学等高校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壮大技术转移服务队伍。三是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放协同。开展“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实现科技成果供给端与企业需求端精准对接,建设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推动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构建国际技术转移通道。四是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增强科技金融服务,通过股权、债权、股债联动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强化科技综合服务,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和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五是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承接,引导孵化器专业化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打造高技术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3 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展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辽宁省虽然于2016 年摆脱投资依赖,2019 年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但整体创新能力距离创新型省份依然具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是创新能级亟待提升。2022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将创新型城市划分为创新策源地、创新增长极和创新集聚区第三类创新能级。其中,大连市位列第17 位,沈阳市排在第20 位,属于第二大类创新增长极城市,创新能级有待跃升。二是研发强度急需提高。2022 年,辽宁省、大连市和沈阳市的研发强度分别为2.14%、3.10%和2.66%,而第一大类创新策源地城市该指标超过3%。从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来看,辽宁省2017—2022年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约7%,而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超过10%,辽宁省与创新策源地城市相比,差距比较明显。三是财政赋能有待改善。2022 年,辽宁省、大连市和沈阳市的财政科技支出与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都不超过4%,而第一大类城市远超过6%。相对创新策源地城市而言,辽宁省财政赋能差距依然较大。
3.2 辽宁省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首先,高校专利有效转化率不高。《2021 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辽宁省高校专利成果有效转化率仅在10%左右,有近90%的专利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高,虽然高校的创新成果丰富,但是质量与转化率均较低。其次,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支撑局限。辽宁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超过30%,但总体规模太小,不足50亿元,基础研究创新薄弱导致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动力不足。辽宁省高校自2010 年以来,试验发展经费和中试研究经费持续下降导致创新成果成熟度等级难以提高,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创新成果质量亟待改进。从科技成果转化形态来看,辽宁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主的直接转化模式,以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的间接转化模式为辅的转化,导致科技成果存量不断增加,而质量难以提升。此外,从辽宁省的规上企业研发投入构成来看,其投入使用情况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支出,基础研究投入极少,这也导致当前发展阶段难以形成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难以使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实现突破。
3.3 辽宁省行业特色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局限
一是行业特色高校竞争优势不足,阻碍了成果本地转化。辽宁省行业特色高校较多,但具有重塑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不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领军型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具有国内外显著优势的“双一流”学科和专业稀少,能够引领行业创新的科研人才偏少,缺少能够促进区域产业高速成长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这种羸弱的竞争优势限制重大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二是产业弱势,难以承接高校成果就地转化。辽宁省产业发展整体上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瞪羚型快速成长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形冠军企业,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共生的创新共同体。目前,辽宁省行业特色高校与辽宁省区域经济产业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亟待重构,以摆脱行业科研缺乏特色和区域产业发展落后的双重不利局面。三是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成果转化效应尚待释放。辽宁省大量行业特色高校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合作不足,高校科技成果技术储备与产业需求有偏差,为打破这种僵局,需要在“产学”深度融合基础上重构高校成果本地转化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路径,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是解决这一困局的有力手段。然而,辽宁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体系尚待构建,其创新成果转化效应尚需时日。
4 加快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2 年9 月,科技部出台《“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再次强调“支持地方政府依托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并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是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路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有助于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增强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创新成果转化规模,形成可持续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生态。
4.1 加快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总体布局建设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抓住“十四五”以来科技部继续批复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加紧布局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筹备建设工作。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总体布局构想如下:一是借鉴江苏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经验,围绕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成沈大“双核”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领区、创新政策策源地及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二是构建“数字辽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三是围绕辽宁结构调整发展战略,筹建“世界级冶金新材料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辽宁先进装备制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四是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总体布局,拣选典型产业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以辽宁航空航天产业为例,考虑在沈阳皇姑航空产业园筹建辽宁省航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在营口航天产业园筹建营口航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等。
4.2 开展科技成果赋能沈大双核协同联动行动
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沈抚新区示范区范围内,其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在全国21 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排在第18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辽宁省应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布局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通过科技成果迅速转移转化引领沈大“双核”联动发展,打造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一是围绕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产品群产业链,加快示范区内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二是推动示范区内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成果转化增能行动,按照促进成果转化规模标准,给予加速成果转化奖励及提升奖励。三是推动示范区内高水平科创平台建设,制定示范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引领效应的激励标准。
4.3 实施成果转化赋能辽宁省“示范区+大学科研院所+百强园区+产业地标”行动
围绕沈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布局,构建辽宁省大学群落与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两大城区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战略合作框架。围绕我国百强园区建设的“研发创新、龙头带动、空间集约化、数字化项目、生活指数、社会关注度”六大指标,逐步推进辽宁省产业园区进入全国百强园区行列。在研发创新上,在两大城区内构建“高校+产业+基金”合作机制,推进高校联合促进产业创新性成长;完善两大城区内科技成果转化链布局,构建高校科研院所、标杆型企业、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无缝连接治理机制。制定辽宁省产业地标发展战略,制订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型企业计划。探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基地高质量发展模式,制定转化基地成果转化规模和质量提升的行动策略。
4.4 开展沈阳东北科技大市场“辽宁招牌”提质增能行动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辽宁特色,充分发挥沈阳东北科技大市场及其各市县区的分市场形成的创新成果子市场网络,开展提升沈阳东北科技大市场辽宁招牌提质增能行动。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为核心,探索“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拓展沈阳东北大市场科技成果转化功能,搭建全省技术交易平台市场体系,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性技术交易网络。围绕东北科技大市场创新服务、科技资信服务和市场服务等服务内容,推广“互联网+创新资源”“互联网+创新要素”服务模式,加快培育各类创新服务机构。
4.5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建设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及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建设创新型辽宁的重要抓手。因此,促进辽宁省高校科技成果顺利转移转化、快速转移转化,需要加强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一是从高校入手。制定一个高校或几个高校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创新发展措施。二是从园区入手。打造百强园区,制定围绕产业园区创新要素集聚辐射与成果转化高地发展的“一园一策”行动方案。三是从产业链入手。打造地标产业,找准辽宁省布局的重点创新链、产业链快速发展痛点,制定“一链一策”发展规划。四是从领军型企业入手。围绕重点行业,制订领军型企业3~5 年培育计划,推动领军型企业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转化主体。五是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入手。瞄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难点,推进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成果平台建设。六是从特色小镇入手。围绕小镇特色,以布局至少一所高校的思路,构建“特色小镇+高校”的发展模式,提升辽宁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七是推动高校服务辽宁省新城建设、产业园区(高新区、开发区)、产业集群、产业链、企业的顶层制度设计,切实推动辽宁省高校充分融入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
5 结语
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对释放辽宁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形成具有示范性的科技成果转化规制和体系,才能创造出引领时代的原创成果和未来产业,使一个国家和区域逐步成为重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辽宁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宜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和“数字辽宁、智能制造、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与“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发展,探索具有辽宁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促进创新型省份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