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11-28周高新张园园陈笃伟

食用菌 2023年6期
关键词:安康市香菇食用菌

周高新 张园园 王 勇 李 悦 陈笃伟

(1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 安康 725000;2 安康学院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4 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占用耕地面积少”和“点草成金、变废为宝、无废生产”等特点,可利用多种农林牧废弃物为原料进行生产,是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典范[1-2]。陕西省是我国食用菌主产区,2021 年食用菌总产量达129.69 万t,总产值为106.3 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2 位。安康市地处陕西南部秦巴山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发展食用菌产业历史悠久,产量、产值位居陕西省第三。

1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安康市在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陕西千亿设施农业发展等政策支持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栽培规模不断扩大,联农带农增效明显,产量产值逐年攀升,食用菌产业成为安康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1.1 生产规模位居陕西省第三

2018年,陕西省印发《关于实施“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意见》,明确指出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陕西省千亿级棚室栽培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陕南以“食用菌小镇”建设为载体,做大做强做优食用菌产业。在陕西省“食用菌小镇”建设项目支持下,安康市食用菌生产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2021—2022 年,安康市食、药用菌鲜品总产量达25.85 万t(含野生菌),总产值为22.15 亿元,食用菌产业规模在陕西省排名第三(图1—图2)。相比上一生产周年,食用菌鲜品总产量增加1.98 万t,增幅8.29%;总产值增加2.12 亿元,增幅10.58%。

图1 安康市及其他市食用菌产量(万t)

图2 安康市及其他市食用菌产值(亿元)

1.1.1 香菇

香菇作为安康市第一大食用菌栽培种类,占食用菌总产量55%以上,生产方式主要为段木香菇和袋料香菇两种。段木香菇主产县为镇坪县、平利县、石泉县、汉阴县、紫阳县,生产规模年均2 万架,呈稳定趋势。袋料香菇在安康市各县区均生产。袋料香菇栽培规模2017 年为6 838.6 万袋,2021 年增加为13 287.7 万袋,增幅为94.3%,其产量和产值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图3—图4)。

图3 安康市不同年份香菇袋料栽培规模

图4 安康市不同年份香菇产量产值

1.1.2 黑木耳

黑木耳作为安康市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分为段木木耳和袋料木耳,产品主要以干品消费为主。段木木耳主产县为宁陕县、平利县、旬阳县、汉阴县、紫阳县,年栽培规模达10万架,呈稳定趋势。袋料木耳主产区为平利县、白河县、汉阴县、岚皋县、宁陕县、旬阳市,2017 年袋料黑木耳栽培为930 万袋,2021 年为2 962 万袋,栽培规模明显提升,特别是2020年、2021年增幅较大(图5—图6)。

图5 安康市不同年份袋料黑木耳栽培规模

1.1.3 羊肚菌

羊肚菌是近年来野生菌人工栽培驯化的食用菌新品种,由于其经济价值高,备受市场和广大栽培户的青睐,在安康市各县市区均有羊肚菌栽培。2017年,安康市栽培羊肚菌2.08×105m2,2021年栽培羊肚菌5.76×106m2,增加26.7倍;鲜品产量从46.8 t增至2 591.7 t,产值从611.6万元增至23 325.3万元(图7—图8)。

图7 安康市不同年份羊肚菌栽培规模

图8 安康市不同年份羊肚菌产量产值

1.1.4 天麻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造就天麻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栽培区域分布宁陕县、汉滨区、汉阴县、紫阳县、白河县、平利县、石泉县,其中宁陕县、汉滨区、汉阴县为主要栽培区域。近几年随着两菌一果(萌发菌、蜜环菌、天麻蒴果)技术的推广应用,安康市天麻栽培规模有所上升,平均规模在4 000 m2左右,年产量达1.89 万t,年产值为2.08亿元以上。

图9 安康市不同年份天麻栽培规模

图10 安康市不同年份天麻产量产值

1.1.5 其他栽培种类

其他栽培种类主要包括杏鲍菇、皱环球盖菇、猪苓等;其中杏鲍菇主产县为白河县、汉阴县,年栽培规模在1 500万袋,产量0.6万t,产值0.54亿元;皱环球盖菇主产区县为汉阴县、平利县、汉滨区,年栽培规模1.47×106m2,产量0.78万t,产值0.85亿元;猪苓主产县为宁陕县、紫阳县、石泉县,年栽培规模4.67×106m2,产量0.45 万t,产值1.79 亿元,其中宁陕县栽培规模占全市90%。

1.2 栽培品种呈多元化发展

目前,安康市食、药用菌人工栽培种类20余种,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黑木耳、羊肚菌、杏鲍菇、猴头菇、蛹虫草、姬松茸、大球盖菇、银耳、毛木耳、金耳、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秀珍菇、姬菇、鲍鱼菇、鸡腿菇、白玉菇、海鲜菇等,药用菌主要有猪苓、天麻、灵芝、桑黄、朱红硫磺菌等[3-4],基本涵盖全国食、药用菌主要栽培种类,其中朱红硫磺菌为陕西省特有栽培品种。

1.3 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增长

安康市各县市区结合区域特色和镇村实际,积极培育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22年底,安康市培育食用菌企业125家、合作社97家、家庭农场62家,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39 个、保鲜库143 个,其中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 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 家,“汉阴香菇”“汉滨香菇”“宁陕香菇”分别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旬阳市“国桦香菇”产品入选农业农村部“特质农品”。

1.4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安康市以市内科研机构为主体,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采取院地、院企合作方式,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先后选育出“安香1 号”等4 个香菇新菌株、“安耳1 号”等2 个毛木耳新菌株、“A-sq19”等2个黑木耳新菌株、平菇新菌株“P-520”、硫磺菌新菌株“LS-AK405”、粗毛纤孔菌新菌株“Ih-ZJ906”等,为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品种支撑。同时,安康市集成推广“香菇高效栽培与产后剩余基质综合利用技术”“香菇、猴头菇、蛹虫草等食用菌控硒安全生产技术”“设施化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桑—菌—肥绿色循环栽培技术”“秦巴山区特色野生菌朱红硫磺菌、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三段变温菌种生产技术”等50余项技术,制定“陕西省香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安康袋料香菇标准综合体”等省市地方标准14 项,授权专利12 项,多项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5 联农带农效应不断放大

安康市各县市区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栽培大户为主体的食用菌产业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如食用菌小镇建设模式,该模式采取以项目为依托,由龙头企业统一建造大棚、培养菌棒、技术指导、回收产品、市场销售,农户租赁大棚、购买菌棒、栽培管理、采收产品,实现经营一个大棚、掌握一项技术、致富一个家庭。再如“借袋还菇”模式,该模式采取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菌棒、技术指导,并在回收产品时扣除菌棒费用,农户自建大棚和栽培管理,采收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从而实现家门口挣钱、零距离就业的目标。这些经营模式创新,有效解决农户资金短缺、技术欠缺和销路不畅等问题,实现供求对接、企农双赢。

2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在主体培育、基地建设、科技赋能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菌种保障供给不足、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精深加工研发滞后、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安康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2.1 菌种保障能力不足,缺乏商业育种企业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缺乏完整的菌种生产技术体系,小规模家庭式食用菌栽培户因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设施设备等条件限制,无法自育菌种,而大中型规模企业中除少数菌种能够自繁自用外,绝大部分生产用菌种需从河南省、湖北省、浙江省、四川省、黑龙江省等异地购入,出现安康市食用菌主栽菌种对外依存度高、成本高、质量难以稳定、当地适应性差等问题。因此,培育商业化育种企业是安康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所在。

2.2 生产经营方式粗放,整体经济效益偏低

安康市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个人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对产品产量、品质与环境条件、管理操作规程等方面缺乏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约束,易造成菌包污染、病虫害发生率高、产品品质差、产量低等问题。同时,缺乏食用菌行业组织的规范指导和培训,企业、菇农多处于单打独斗局面,导致对食用菌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获取不对称,造成有些栽培品种生产过剩、滞销,有的品种短缺、无菇可卖,整体经济效益偏低。

2.3 新型原料资源丰富,资源化利用率不高

随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传统林木资源开发受限,食用菌栽培利用的木屑、麸皮、玉米芯等原料主要从外地购买,不仅运输成本增加,而且外购原料中重金属及农残等质量问题无法保证,对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性及品质造成影响[5]。另一方面,安康市当地果枝、桑枝、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丰富,科研单位已研究出农业有机废弃物基料化利用替代林木材料生产食用菌的技术,但在实际生产中推广步伐缓慢,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引导。

2.4 精深加工研发滞后,全产业链开发不足

安康市大部分食用菌绝大部分产品以鲜品、初级烘干和分级分拣包装等方式供应市场,其产业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引领和多元化产品支持,导致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安康市食用菌精深加工研发技术处于初级阶段,未对食用菌营养价值、保健价值、药用价值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同时,食用菌生产标准体系不健全,企业、合作社、菇农等各产业链要素结合不紧密,专业化分工不明确,协同发展意识不强,全产业链开发不足,利益联合体尚未形成。

2.5 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安康市食用菌生产企业除宁陕县、汉滨区、旬阳县等县区食用菌小镇建设经营主体获得了省级财政项目支持,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外,大部分经营主体投资规模较小,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不强,应对和规避市场风险能力较弱,难以形成大产业、大基地、全链条的产业集群和龙头引领企业,因此,该局面影响安康市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中明确提出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6],陕西省制定《关于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食用菌产业纳入全省9 个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安康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推进食用菌产业突破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为安康市发展食用菌产业在优品种、强加工、扩规模、提质效、创品牌等方面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

3.1 优化品种布局,加快育种能力建设

根据安康市中高山区、浅山丘陵及月河川道的不同区域、不同海拔和原料类型等差异性特点,进一步筛选出适宜栽培的种类和品种,建立育繁推用体系,加大品种布局指导。一是在中高山区以反季节设施化栽培香菇、天麻、猪苓等为主,在浅山及川道区以春栽香菇、羊肚菌、黑木耳等木腐菌及皱环球盖菇、姬松茸等草腐型食用菌为主,扩大猴头菇、朱红硫磺菌等附加值高且市场前景好的品种栽培规模,加大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推广。二是加强育种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菌种研发技术、装备及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食用菌菌种研发平台,促进企业育繁推用一体化发展。三是挖掘秦巴山区丰富的野生菌种质资源,加大珊瑚菌、黄丝菌、红菇等野生菌开发力度,推进秦巴山区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

3.2 强化标准支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强技术标准制定,提升标准应用水平,是安康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食用菌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化深入推进,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品质量,促进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一是从原料、菌种、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储藏、销售,即产前、产中、产后制定出台安康市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实施方案,加大标准研制和有效供给,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严格标准实施监管,实现“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可追溯。二是加大与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的服务业和品牌关联的标准化研究,推进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产品编码、批发零售、大数据等标准化融合发展。三是围绕产品、业态、模式创新,以标准化手段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支撑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以食用菌全程标准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切实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

3.3 聚力科技创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科技创新是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促进食用菌产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必由之路。一是发挥陕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协同创新项目为载体,针对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二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新品种选育与引进、菌种繁育体系构建、高产基质配方、高效栽培模式、精深产品开发等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研究集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标准,加快科技成果在企业中就地转化应用。三是聚焦当地丰富的农林牧可利用废弃生物资源,构建以食用菌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推进食用菌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如推广桑枝、核桃枝、中药材废枝废渣以及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秸秆为主的代料栽培技术,“板栗枝、桑枝-香菇-生物颗粒”“葛根废渣-猴头菇-生物菌肥”等以食用菌为主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提升安康市食用菌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率。

3.4 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功能产品开发

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坚持鲜品、加工产品“双轮”驱动,加快建设食用菌精深加工生产基地,积极开发食用菌饮品、食品、保健品等关联产品,带动食用菌产业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7]。一是积极组建“产学研推”梯级团队,深入挖掘食用菌药理成分,开发食用菌菌丝、孢子及子实体等各类保健食品,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值。二是结合消费习惯,加大微粉、含片、代餐粉等产品研发,满足时尚化、休闲化、多元化的市场消费群体。三是跟进市场需求,研究编制食用菌预制菜“产业图谱”,建立食用菌预制菜数据库,加大食用菌预制菜产业发展。四是依托安康市天然富硒资源优势,以食用菌为硒转化迁移优良载体,开发富硒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和高硒菌粉、硒蛋白、硒多糖等功能产品,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3.5 培育龙头企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坚持以市政府“十百千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和“千村千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育强食用菌产业经营主体及龙头企业[8]。一是加大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持续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合作、托管服务等方式,对认定市级园区实施财政奖补50万元,推动食用菌产业走标准化、园区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二是开展食用菌航母企业创建,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市级以上食用菌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对创建达标的航母企业实施财政奖补80万元,让航母企业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羚羊企业。三是加大产业奖补扶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对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或村企合作入股等方式,为合作社、农户提供菌种菌包、栽培技术、产品销售等技术服务,政府按照每个菌棒不低于0.5 元的价格补贴,降低合作社及农户栽培风险。四是鼓励食用菌企业组建产业联合体,创新联农带农产业奖补扶持政策,促进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农事体验等多业态、多主体有机融合,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共同发展[9]。

猜你喜欢

安康市香菇食用菌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唠叨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香菇接种三招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