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火针联合小续命汤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023-11-28梁湘钰邱龙邢艺子王鸿杰朱叶
梁湘钰, 邱龙, 邢艺子, 王鸿杰, 朱叶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海口 570102)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周围性面神经炎。本病起病速度较快,发病表现为患者单侧表情肌受累,发病年龄广、发病率高,春秋两季高发。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受寒、病毒感染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影响面部浅表茎乳突神经,使得面局部血管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研究表明,长期神经压迫会使患者恢复差,预后不良易复发,因此,早期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十分重要。西药以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和抗炎药物为主,通过扩张面神经血管提供营养支持以及调节神经代谢等发挥较好疗效,但治疗周期较长,易引起患者顽固性面瘫[1]。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病机在于脉络空虚,正气不足,卫外不固[2]。其使得邪气入侵面部神经,导致血管瘀滞,影响面部肌肉正常功能[3]。岭南火针是传统火针在岭南当地湿热环境中的发展,具有驱散寒邪、引热入体、扶正助阳的功效,对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良好[4]。小续命汤来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具有祛风散寒、条畅营卫、温阳益气、治风活血的功效[5]。本研究采用岭南火针联合小续命汤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2 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82 例明确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伦理号:20210822。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6]中有关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拟定。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7]中有关风寒袭络证的辨证标准拟定。主证:突然口角歪斜,面紧拘急,僵滞不舒。次证:眼裂闭合不全,瞬目流泪,畏风无汗,或耳后疼痛,可有受凉吹风经过,伴恶风寒,发热,肌肉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口角歪斜加其它主症1 项、次症2 项,结合舌脉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岁;③病程≤1 个月;④均为单侧发病;⑤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岭南火针治疗禁忌症的患者;②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③合并有其他因素造成面瘫的患者(外伤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或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腮腺炎、颌后淋巴炎及中耳炎引起的面瘫等);④合并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⑤合并有凝血功能、内分泌异常的患者;⑥合并有面部手术史的患者;⑦入组前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⑧合并有严重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⑨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醋酸泼尼松片(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1020342,规格:5 mg)口服,第1~5天,每次2片,每日3次;之后每2 d 递减10 mg,第10 天服用5 mg。甲钴胺片(重庆莱美隆宇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41703,规格:0.5 mg)口服,每次1 片,每日3 次。维生素B1 片(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50020243,规格:10 mg)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岭南火针联合小续命汤治疗。岭南火针[8]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选取患者患面侧攒竹、阳白、丝竹空、四白、迎香、地仓、颊车、人中、下关等九穴,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后,将细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33 mm×25 mm)烧红后快速频刺上述穴位3 ~5次,刺入深度约1.7 mm。每2日治疗1 次,共计治疗15 次,治疗30 d 为1 个疗程。小续命汤由麻黄5 g、防己5 g、人参10 g、黄芩10 g、桂枝10 g、甘草5 g、芍药15 g、川芎12 g、杏仁5 g、附子10 g、防风12 g、生姜10 g组成,水煎后留汁400 mL,分两份于早晚饭后服用。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面神经功能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分级面瘫分级表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估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采用H-B分级标准评估,按6级评分法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估:面部神经功能完全麻痹(0分,Ⅵ级);严重面瘫(1分,Ⅴ级);中重度面瘫(2分,Ⅳ级);中度面瘫(3分,Ⅲ级);轻度面瘫(4分,Ⅱ级);正常(5分,Ⅰ级)[9]。
1.6.2 社会生活功能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社会生活功能情况。采用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FDIS)进行评估,本量表共包含5 个方面,各计1 ~5 分,总分值5 ~30 分。评分越高,代表社会生活功能越差[10]。
1.6.3 面部表情肌弹性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面部表情肌弹性的变化情况,使用剪切波弹性成像系统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 d 时患者表情肌的弹性模量值。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北京瑞强兴达医疗设备公司)配置剪切波弹性成像功能进行检测,设置频率4 ~15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面部,线阵探头沿面部肌束方向纵切面检查双侧降口角肌、额肌及降下唇肌,逐渐调节压力至出现最优图像状态[11]。启动剪切波弹性成像模式,选取额肌取样区(瞳孔正中眉线1 cm 以上)、降口角肌区(取经口角与下颌缘垂直交点及连线中点)、降下唇肌区(取作口角垂线延伸与下颌缘相交点及连线中点)。嘱患者放松肌肉,测量各表情肌的弹性模量值,仪器默认量程为0 ~460 kPa。为避免数据误差,操作过程均由同一资深超声检测医师完成,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6.4 中医证候积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评估内容包括口眼歪斜、面部拘紧、畏风无汗等主症按照正常(0 分)、轻度(2 分)、中度(4 分)、重度(6 分)计分,瞬目流泪、食欲不振、眩晕口涎、脉浮紧等次症按照正常(0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计分。分值越高,代表临床症状越严重,分别记录各项积分并计算总分。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并结合文献方法[13]拟定诊断标准。痊愈:面瘫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表情自然,H-B 评级Ⅰ级;显效:面瘫症状基本缓解,面部表情基本自然,H-B 评级Ⅱ级;有效:面瘫症状有所缓解,偶有发作,面部表情不自然,H-B 评级Ⅲ级;无效:面瘫症状无缓解或症状加重,H-B 评级较治疗前未改变。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8 ~65 岁,平均年龄(40.80 ± 10.67)岁;病程2 ~15 d,平均病程(8.25 ± 3.12)d。对照组41 例患者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20 ~63岁,平均年龄(38.59±10.29)岁;病程2 ~18 d,平均病程(9.25±3.23)d。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为78.05%(32/41)。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例(%)]
2.3 2组患者起效时间和痊愈时间比较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起效时间和痊愈时间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onset time and recovery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s,d)
表2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起效时间和痊愈时间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onset time and recovery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s,d)
注: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痊愈时间22.34±4.21 20.11±2.67①例数/例41 41治疗起效时间3.42±1.01 2.23±0.66①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H-B评分、FDIS评分比较
表3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H-B 评分、FD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H-B 评分、FDIS 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 评分、FDIS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H-B评分、FDIS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H-B scores and FDI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3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H-B评分、FDIS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H-B scores and FDI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注: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 例数/例41 41 H-B评分治疗前0.98±0.23 1.02±0.24 FDIS评分治疗前25.31±3.46 26.01±3.62治疗后10.69±2.31①8.24±2.04①②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4.38±0.30①4.88±0.16①②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4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主症积分与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各项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4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注: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 治疗后5.24±0.96①3.51±0.92①②对照组观察组例数/例41 41主症积分治疗前13.58±1.62 13.76±1.49治疗后5.66±1.03①3.76±0.86①②次症积分治疗前11.33±1.22 11.65±1.31
2.6 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比较
表5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面部表情肌弹性模量值包括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28 d 后,2 组患者的面部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部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facial expression muscle elastic modulus valu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5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facial expression muscle elastic modulus valu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注: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降下唇肌7.69±0.53 8.11±0.58①8.96±0.60①9.82±0.77①8.01±0.57 8.73±0.60①②9.69±0.59①②10.21±0.84①②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治疗28 d后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治疗28 d后例数/例41 41 41 41 41 41 41 41额肌7.82±0.71 8.32±0.83①9.15±0.80①10.52±0.77①7.62±0.68 9.03±0.66①②9.98±0.65①②11.25±0.88①②降口角肌7.45±0.63 7.99±0.61①8.57±0.69①9.82±0.78①7.53±0.65 8.39±0.55①②9.72±0.62①②10.34±0.73①②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面部单侧神经受累引起表情肌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常见面部疾病,病因较为复杂,通常是由于面部损伤、病毒感染或受寒所致。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眼睑闭合障碍、口涎、口齿不清、瞬目流泪及眉眼歪斜等,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口眼联带运动、容貌受损等后遗症,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14]。中医学将脉络空虚、外卫不固、邪气入侵认为是周围性面瘫的病理基础并进行辨证论治,研究[15-16]表明,中医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本研究使用的小续命汤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方中麻黄可解表散寒祛风,人参、附子可扶正温阳,益气驱邪,生姜可发汗解表,祛风寒,防风、防己具有解表通络,舒痉止痛,祛风邪的功效,桂枝性温可温补经络,芍药、川芎可滋补肝气,条畅气机,镇痛止痉,杏仁可祛痰止咳、解表散寒,亦可行气通痹,黄芩性凉,佐之可中和诸药温热,甘草性平使以调和诸药阴阳,缓和药物烈性和毒性。诸药联用协同发挥解表散寒、祛风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莫英超[17]研究发现,使用小续命汤联合梅花针刺治疗“正气亏虚、经络不实、风寒入侵”型周围性面瘫患者,能够有效疏通患者面部气机瘀滞,缓解经筋功能,从而缓解患者口角歪斜、面表情肌拘紧等症状。针刺治疗是传统中医疗法,国家中药管理局“十一五”将面瘫列入针灸重点疾病。火针是在针刺的机械作用下联合火的温热作用,通过控制针刺深度和针刺刺激量,以达到通经止痛,温阳益气的功效[18]。岭南火针是在传统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增加了其温经活络、扶正助阳、驱邪引热的功效[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为78.05%(32/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岭南火针治疗通过加热针体并迅速频刺穴位,能够直接刺激患处,刺激神经兴奋,加速血液循环,快速改善患者水肿和神经缺血的情况[19],缩短治疗时间。再辅以小续命汤发挥温经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面部神经痉挛,使面部脉络通畅,气血充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的H-B 评分、FDIS 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 评分、FDIS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社会生活功能良好。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各方面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的有效化学成分麻黄碱具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炎、保护神经元等作用[20]。防风、防己化学成分可发挥解热镇痛、抗血小板凝固、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等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面部血液循环[21]。研究[22-23]表明,小续命汤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减少神经元凋亡,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修复。
治疗7、14、28 d 后,2 组患者的面部表情肌弹性模量值包括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弹性模量值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部表情肌弹性模量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表情肌弹性模量值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且治疗7、14、28 d 时观察组弹性模量值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随着岭南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时间的增加,患者面表情肌弹性模量值增加,患者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针刺治疗能刺激神经元,提高肌纤维收缩力,小续命汤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通畅面部神经信号传导通路,恢复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岭南火针联合小续命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增加面表情肌弹性,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