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特曼回归微软“杀手锏”仍在亚马逊谷歌等弯道超车要再找机会

2023-11-28裴培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3期
关键词:杀手锏阿尔特格雷格

裴培

OpenAI和阿尔特曼的纠葛一波三折,最开始是11月17日有消息传出,OpenAI解雇了CEO山姆·阿尔特曼和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随后在11月20日,微软发布声明表示招募二人加入微软。

就在微软努力挽救局面的48小时后,OpenAI官方账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已就山姆·阿尔特曼(SamAltman)恢复CEO职务原则上达成一致,山姆·阿尔特曼将回到OpenAI担任CEO。

此事暂告一段落,最终的受益者还是OpenAI和微软,微软在大语言模型方面的优势仍将延续。

OpenAI对于微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云计算领域,微软是比不过亚马逊的。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上,市占率前三的应用依次是亚马逊AWS,微软的Azure和谷歌的GCP(GoogleCloudPlatform)。

多年来微软Azure一直在追赶亚马逊的AWS,本来微软的胜算很小,但得益于OpenAI与微软签订了独家服务协议,使得微软在AI时代暂居第一。

在云计算业务方面,微软一直没有公布过Azure的营收数据,微软在财报中公布的一直是智能云事业群(IntelligentCloud)的总收入,这个收入包括Azure、IaaS、PaaS、SaaS以及Windowsserver等在内的多项业务的收入总和。

相比之下,亚马逊公布了每一季度的AWS收入。所以外界一直以来只知道微软的Azure的增速很快,但不知道Azure和Aws之间的差距具体有多大。

直到去年有一份文件被泄露出来,当时微软计划收购动视暴雪,美国和英国对于微软进行反垄断调查。微软需要递交一系列材料,证明在所属领域里面不存在垄断的情况。这时一份文件被泄露到网上,其中明确提到,微软在2022财年中,微软云的收入是340亿美元,同期亚马逊AWS的收入为801亿美元,是微软云的1.36倍(两家公司财报周期有差别)。

所以微软云虽然多年来增速很高,但因为严格来说在2014年才起量,而亚马逊的AWS差不多在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势头了。由于起步较晚,微软云仍与亚马逊存在不小的差距。

直到OpenAI的推出,搅乱了已有的格局。IDC等国际顶尖IT咨询公司的报告明确指出,微软Azure有一个最大优势,是其与微软windows系统的兼容性。这意味着,用户跑windows服务器的话,在微软云上面是最好的。

而且微软还有ChatGPT这张牌,OpenAI跟微软之间签订了独家云服务合作协议,亚马逊的AWS或谷歌的GCP是不能跑ChatGPT的,用户想使用ChatGPT,一定要在微软云上面进行。

此外,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想训练独家的多语言模型还是垂类大语言模型,Azure云训练出了OpenAI,技术经过验证,经验最丰富。用户若想在自己的软件里嵌入ChatGPT功能,基于GPT做二次开发,惟一的选择只能是租用微软云。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例如Meta或者阿里腾讯,当他们想要训练自己的独家大模型的时候,他们更大可能去选择已经证明自己成功的微软云,而不是还没有这方面成果的亚马逊。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的顶尖科技公司大笔地往AI基础设施建设上投钱,少的十几亿,多的几十亿。平均而言,美国前五大科技巨头,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和苹果,每个季度要在AI相关的IT基础设施和基础研发上投入15亿~2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五家科技巨头每个季度共计投入近100亿美元。再加上中小公司、创业公司,这个数字非常庞大,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会用来租用微软的云服务器。

这也是为什么微软这几个季度营收飞速上涨,笔者认为至少有一半功劳来自于生成式AI。

在这场“宫斗”的最初,OpenAI宣布解雇山姆·阿尔特曼和格雷格·布罗克曼,笔者认为OpenAI后面会有一个大跟头要栽。因为OpenAI自己既没有算力也没有云平台,所用算力均是微软提供,所用的云平台也是微软Azure。如果CEO和CTO去了微软,微软可能不再给OpenAI提供足够的工程资源和算力资源,而且OpenAI内部也将面临一场地震,其整个商业化和工程开发将要重新搭建。若山姆·阿尔特曼和格雷格·布罗克曼离职,微软一定有机会,是净受益还是净受害不好说,但谷歌亚马逊Meta这三家一定是净受益者。

好在大戏的最后以山姆·阿尔特曼回归为结局暂告一个段落,OpenAI发声明表示,将设立一个新的初始董事會,成员包括BretTaylor(董事会主席)、LarrySummers和AdamD'Angelo。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更好的结果,风波越小、越快平息,对于OpenAI和微软来说,越有可能延续现在的增长势头。一旦给谷歌亚马逊Meta喘息的时机,他们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全力追赶。

谷歌和亚马逊每年在AI领域投入巨额资源,但结果惨不忍睹。谷歌2016年刚刚发布AlphaGo的时候,是全球最先进的机器学习水平,谷歌当时还推出了GoogleDeepMind和GoogleBrean。而在全世界机器学习四强——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齐头并进的时候,因为投资了OpenAI,微软在大语言模型领域一枝独秀。谷歌的地位变得很尴尬,之前那么长时间的投入打了水漂,变成了落后者。

亚马逊的处境也颇为相似,亚马逊的业务高度依赖人工智能,是营业利润的最重要的来源。可以说,亚马逊是一个依靠电商平台去走量,但是依靠云服务赚钱的公司。但因为大语言模型的突出技术,用户更多选择微软,导致亚马逊也很难受。尤其是目前亚马逊的CEO是之前亚马逊云服务创始人安迪·贾西。贝索斯在2021年卸任CEO的时候说,我走了,我把这个位置让给了创造了现在亚马逊最赚钱的云计算业务的创始人,一个技术出身的人,股东应高兴。

但现在股东不高兴了,如果微软的Azure的增速长期的保持现在一个接近两倍于亚马逊的水平的话,亚马逊的云计算的老大的位置失去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Meta更不必说,之前扎克伯格把Llama开源,就是因为他知道比技术实力绝对比不过OpenAI,只有走开源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

所以对于OpenAI和微软来说,若真的出现解雇创始人的事件,对双方都不利。一旦ChatGPT5难产,加上OpenAI迟迟找不到应用方向,这将给亚马逊、谷歌和Meta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而现在的稳定,对于增长更为有利。

(作者系互联网怪盗团主理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猜你喜欢

杀手锏阿尔特格雷格
逆境增长40%!国际动保巨头礼蓝2022年为撬动中国水产市场都有哪些杀手锏?
苏州市打好“组合拳” 用好“杀手锏”
纸上创意
一滴水的奇迹
魔法手指
解剖治超杀手锏——平板式动态汽车衡结构分析
不翼而飞的五百元
玩电脑游戏
母爱回归
火患整治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