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课程思政中“两张皮”与“同质化”问题的策略创新
——以苏州市职业大学民族器乐课程思政为例
2023-11-28刘勇
刘勇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 215104)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中不仅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且提出要着力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两张皮”问题已经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高校以及学者们通过文件、通知、论文、研讨等多种形式纷纷出谋献策,推动教师在课堂上形成改变,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取得了较多的成效。但是,在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时,我们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即专业教育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的内容过于“同质化”,反而忽略和弱化了专业教育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的差异及其特点,使得专业教育既未达到原有的教学目标,也使得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过于牵强突兀而影响了“立德树人”的效果。解决这两大问题,我们可以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对症下药,并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上寻求策略突破。
一、吃透“课程思政”中“两张皮”与“同质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只有吃透“课程思政”中“两张皮”与“同质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一)“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尚不成熟、不清晰
首先,之所以会形成“课程思政”的“两张皮”问题,除了客观原因,若从教师主体的角度而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教师没能意识到专业教育中背后潜在的思政教育因素,只就专业而谈专业,忽视了专业中蕴涵的“立德树人”的育人因素,没能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思政而思政,没有深入探寻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有机关联,只是拿思政内容往专业教育上“贴标签”,生搬硬套,因而造成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
其次,造成“课程思政”“同质化”问题的原因在于过分强调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的“一体化”,而忽视了专业教育中的育人因素与“思政课程”育人内容的差异性,导致二者界限模糊不清而出现“同质化”,即专业知识向思政教育过分“倾斜”而形成知识的变形、扭曲而失真。这个状况不仅没有起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互相补益的作用,反而弱化了二者本有的教育渠道功能。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还不深入、不系统
“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不成熟,会造成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难以深入教学内容深处,也难以向关联学科进行知识拓展,导致在专业教育向思政教育延伸的过程中捉襟见肘、首尾难顾。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只有专业教育目标而忽略了跟专业教育相匹配的思政育人目标的精心设置。若缺乏有效的思政育人目标,则难以有效呈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特点。
其次,在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上,只突出了专业教育的重点而忽视了思政育人的核心点,这会造成专业教育的思政元素突破口模糊不清,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此外,专业教育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内容差异性的辨析通常是教学的难点,却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容易导致形成课程思政“同质化”的问题。
再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专业教育如何自然而不突兀地向思政育人过渡也是一个需要系统规划的问题。如何让二者水乳交融而非仅是“贴标签”式的教学,仍是当下“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一大技术问题。
(三)“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缺乏创新和亮点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遴选上,没有充分立足专业教育本身的内容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只是单纯将思政内容进行简单移植和嫁接,这就会出现贴标签式的“两张皮”现象,难以达成立德树人的效果。此外,在挖掘专业教育的思政元素的同时,没有注意到具体的专业适用场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只一味寻求“共通性”而忽略了“差异性”,造成“同质化”的问题,这也难以形成有效清晰的说服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多媒体技术、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形式运用不充分,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多重互动式、项目引领式、小组讨论式等方法运用较少或不充分,使得“课程思政”应起到的铸魂育人效果不明显。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向思政育人过渡的契机、节奏和火候把握还不是很精准、自然和得当,还需教师反复探索和锤炼,不断积累“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以期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技巧内化于心,自然形诸于外。
二、运用系统、辩证及中道思维厘清“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
(一)运用系统思维破解“两张皮”问题,找到“课程思政”切入点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六个必须坚持”中的第五条也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1]
首先,系统思维要学会“由相及体”。这即是从学科知识的表象看到其内在蕴涵的本质因素和本体宗旨,从而探寻其深层意蕴而上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例如,就民族器乐课程而言,我们通过民族器乐类专业课器乐传授这个“相”,找到其内在蕴涵的“乐以载道”“德艺双馨”的属性,这样就发挥了其“美育+德育”共同“立德树人”的优势。比如,民族器乐课程中的筝曲、笛曲《梅花三弄》蕴涵了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奋斗精神,古琴曲《鸥鹭忘机》主张发扬去除心机、与人为善的品质,《离骚》则歌颂了士人的爱国情怀。我们可以将这些民族器乐艺术背后蕴涵的正向价值观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接,找到相应的专业思政切入点,策划“课程思政”课程进行宣讲,发挥“美育”和“德育”共同育人的综合效能。
其次,系统思维还要学会“由点及面”。这也就是说要从一个知识点而能“左顾右盼”“上串下联”,把知识点相关的学科、历史、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等知识内容进行联系,找到其内在相通的逻辑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和组织。比如,我们通过对中国传统器乐艺术专业课程背后蕴藏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进行剖析,就会发现它与思政课内容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么,我们可以挖掘二者的一致性,在讲授中厘清二者的来龙去脉,呈现其一脉相承的地方,这就是系统性思维。
(二)运用辩证思维破解“同质化”问题,探索“课程思政”的差异性
我们可以运用辩证思维来解决课程思政“同质化”的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事物就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的。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我们既要看到专业内涵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内容的一致性、相似性,也要如实呈现其内在差异性的一面,这样才能符合客观规律,从而达到课程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比如,在苏州市职业大学民族器乐课程思政课中,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器乐专业课程背后蕴藏的思想文化与思政课内容具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二者内在差异性的一面,因为二者毕竟是不同社会形态、历史时期和语境中的两种意识形态,其内在虽然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性质、时代和语境的差异性。如何解决这些差异性,就需要我们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运用辩证的思维。我们通过辩证思维面对二者的差异性并进行辨析和讲解,可以有效避免二者内容上出现“同质化”的问题。更进一步说,辩证处理二者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挖掘课程思政课程的深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课程的难点问题。
(三)运用中道思维统筹处理两大问题,辨析“课程思政”异同关系
课程思政的“两张皮”和“同质化”问题实质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结合过程中出现的两个极端现象,要处理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就要运用中道思维进行统筹处理,才能在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同时避免两个问题的发生。
首先,运用系统思维探寻“异中之同”。这即是通过系统思维找到专业课程背后蕴涵的思政元素,寻求专业课程隐藏的精神内涵与思政课程的“一致性”,找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使二者水乳交融,避免“两张皮”现象。比如,苏州市职业大学民族器乐课程思政课中,我们通过琴筝艺术中蕴涵的友善、和谐、爱国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接,寻求二者精神实质的一致性,这样就能准确找到建设课程思政的入手处。
其次,运用辩证思维辨析“同中之异”。在探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的内在一致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二者也存在的差异性。面对这个差异性,我们可以对历史进行还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二者出现“同质化”。以苏州市职业大学琴筝课为例,在具体教学设计和操作中,我们既分析了琴筝艺术背后蕴藏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差异性,又指出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原因、时代原因以及其历史流变,使同学们理解其“同中之异”。不仅如此,我们也分析了二者虽有差异性,但其内在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这样便使同学们既明了其“同中之异”,也能理解其“异中之同”,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心生信服。
三、运用创新思维深化革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措施
(一)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系统
在厘清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系统,使知与行能够统一,这样才能准确找到其切入点并进行辩证分析,避免教学设计过程中出现“两张皮”和“同质化”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除了专业教育本身的教育目标外,我们还应突出跟专业教育相匹配的思政育人目标,让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目标有机结合,避免“两张皮”现象。
其次,在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上,我们须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切入点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还应将二者比较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性作为难点着重辨析,厘清二者的同异关系,避免出现“同质化”问题。
最后,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们可采用渐进式教学设计,在铺陈专业教育内容的同时逐步引出其内涵的思政元素,这样顺其自然而不突兀,在引出思政元素后,再对重难点进行分析讲解,避免了“贴标签”的隐患。此外,我们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传统器乐演奏及乐曲赏析等方式进行导入和铺排,也可通过设问和回答来推进教学过程的演绎,让学生充分参与,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革新“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策略
“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课程思政”这个特点就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寻找教学内容的突破口,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完善创新,以期创造“课程思政”的新亮点,从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解决“两张皮”和“同质化”的问题。
第一,要推进教学主体的形式创新。除传统的单主体教师主讲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双主体交叉主讲”的方式开设“课程思政”课程,即由两位老师进行交叉讲解,专业老师主要把握专业内容讲解,思政老师把握思政内容的提炼和深广度的拓展,同时注意与专业内容的衔接。这样的讲解方式既可以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也可以避免专业内容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课程内容过分“同质化”所带来的弊端。
第二,要丰富教学方法而推陈出新。除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法外,我们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微课、翻转课堂、课堂演示、学生课堂实践等新兴教学形式组织教学,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起来,通过教学形式创新突破“两张皮”和“同质化”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两位老师分别演奏琴曲和筝曲,并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器乐背后的故事、思想和情感,引出思政元素的分析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两张皮”和“同质化”的问题。
第三,要积极构建教学互动的创新模式。为避免“满堂灌”现象,除传统的“一问一答”互动方式外,教师还要运用多重互动式、项目引领式、小组讨论式等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比如,在苏州市职业大学民族器乐课程思政课中,我们构建了“师师对话”“师生互动”“器乐对话”等多种互动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既能让学生从对话中获得启发,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器乐艺术的演奏和欣赏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美育”和“德育”的双重效果。总之,只要保持开放思维,积极主动发掘教学的切入点,都能根据教师和课程自身情况构建教学互动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