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探析

2023-11-28李李

科学咨询 2023年18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素养

李李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德州 253034)

在2020年的5月,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对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有了明确的要求,指出“高等院校以及高等院校专业教师要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工作,在贴近专业教学的情况下,使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完全地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出哲思情境,从而实现教书育人教育实践和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1]。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政工作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由此可知,高校以及教师应该对传统的专业教学进行改革,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采用新思维、新方法来打造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的育人体系,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思政”概述

(一)含义

课程思政是我国近年来所倡导的一种新型育人理念,它更倾向于对高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在此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应积极发掘高校专业教学中所内含的思政、德育元素,在教授高校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思政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高校学生的心中。这对他们树立正确、向上、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此理念指引下,高校应重视对既往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革新,充分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通识课的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为社会培养优质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思政在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学中渗透的价值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高校是我国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将课程思政渗透到专业教学之中,可以帮助学生明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之才[2]。尽管专业课的专业性、技巧性比较强,但是其中依旧具备丰富的思政元素,可以很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之中,不仅可以使专业教学的育人作用充分彰显出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视野,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的隐性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

2.促进人才培养

高校学生群体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与我国的前途休戚相关。高质量的学生群体能够更为高效地推动社会发展,助力社会进步。因此,促进高校学生成为人格健全、三观正确的人才成为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教育课题。高校专业教学应该与国家需求、教育政策紧密契合。在重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应实现对学生人格以及观念的培养,促进他们更全面的发展。高校专业教师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高校学生的思维逻辑、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认知,塑造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精神品质,强化他们的道德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对社会以及国家有益的高校人才。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载体不够丰富

专业课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关键。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专业教师应该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思政过程中,高校缺乏有效协调,导致课程思政载体不足[3]。大部分高校可以将课程思政的教育观念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中,但是在核心课程方面无法顺利实施课程思政。另外,经过调查,现在部分的高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感很低,而且在评价方式上,采用的是比较陈旧的终结性考核,素质目标的评价无法直观地反映出来,需要系统的评估和持续性的跟踪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来。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实用性不强。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不够紧密

课程思政是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地融合,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存在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融合不够紧密的情况,反倒成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相互叠加,致使课程思政流于形式,育人效果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专业教学中,高校并没有深度挖掘思政资源,或者挖得比较浅,导致思政教育部分浮于表面,育人力度缺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正向引导和启发。

(三)教师队伍能力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逐渐扩大招生规模,致使高校学生数量与日俱增,教师的教学压力显著增加,很多高校都在大量招收专业教师。这导致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都是在大学刚刚毕业就直接入职高校,他们缺少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和经历,从而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另外,相关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比较欠缺,思政育人的意识不强。部分教师只注重专业教学,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路径

(一)强化师资,夯实专业教学基础

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打造高品质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代教育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高校在聘请专业教师的时候,可以从基础专业知识、综合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校在招聘专业教师时也可以采用任职资格准入制方式对其进行选拔,组织任课教师定期参与思政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高校组建辅导员队伍在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思政学习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二)结合实际,拓展思政教育渠道

首先,助力学生立德树人,提升他们的道德综合素养,不仅符合国家对于高校的教育要求,也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4]。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将专业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专业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理念。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在专业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立德树人的精神品质,还能优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积极与学生沟通,给学生做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全面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达到对学生思政培养的目的。

其次,举办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创建特色的专业教学环境。在开展专业教学工作时,高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努力提供适合学生施展的活动平台,创造具有强烈特色的专业教学环境。例如,高校可以在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这种特殊的时间举办实践活动。每年的9月18号,针对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学校统一举办有奖知识竞答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能提醒他们勿忘国耻,树立爱国情怀,从而达到专业教学的目的。

再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师要利用互联网资源,更好地掌握专业教学的主动性。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手机、电脑等设备普及的大环境背景下,网络信息逐渐地对学生的观念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思政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学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将工匠精神、长征精神等,通过微信、微博、校园网等方式进行弘扬,也可以将高校的办学背景、历史事件、民族英雄事迹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弘扬。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缓解了教学中的学习压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三)纪律建设,打造专业教学氛围

加强学校学生、教师的纪律建设,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高校应该明确地认识到校风校纪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积极建造浓厚的学习环境,完善学校校规校纪,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逻辑,为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奠定基础。除了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帮助,高校还可在学生中建立学生监察组、校风监督队以及班级考勤员等,从源头上遏制学生迟到、早退、逃课、打架等不良风气,并且针对各类违反校园风气的问题进行处理。高校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整改,避免了校园中专业教学氛围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四)创新教学,提高专业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合理化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是提升专业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以往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存在陈旧老套的问题,教师依然采用说教式、灌输式以及描述式等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毫无思政学习氛围和气氛,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显然是不利于高校“立德树人”专业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专业教学目标的达成,高校需要围绕以学生为本的出发点,结合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进程,引入一些高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打造出专业教学新武器,让学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立德树人的品质。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添加学习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在强烈的兴趣刺激下,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和专注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获取思政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这同时也对专业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如何将专业教学内容变得趣味十足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若仅仅依靠语言的填充,是很难达到这一效果的。对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专业教学过程中来,将专业教学打造成一个生动形象、多姿多彩的视听盛宴,从而达到提升专业教学效率的目标。例如,教师在专业课堂上可以将微信、QQ以及钉钉等软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打造专业教学智慧课堂,通过微课、PPT、视频这些方式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增加思政知识储备。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精神品质,再结合一些思政话题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比如,针对冬奥会,教师可以通过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与学生们互动,讲一些冬奥会的历史和奥运精神,通过这种方式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提升思政认知,帮助他们立德树人,引导他们学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其次,运用时政内容,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对于专业教学来说,教师必须要与时代相结合。教师有效运用时政内容来教学是保证专业教学先进性、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五)革新教学评价,校正思想态度

诸多教育实践证明教学评价作为高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发展学生素养方面都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对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并且使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合在专业教学之中,相关的专业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意识观念特点,对教学评价加以革新。首先,教师不但要重视本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与评价,而且也要尽快构建起集学业成绩、实践表现、情感态度、职业道德以及思想品质等标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评价体系,以全面的评价标准来逐步校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促进思政元素全面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师应当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入自评、组评、社评以及企评等各种评价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职业道德、思想观念,让他们能够在找到良好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能够摸索出适合于自身的思想道德发展之路。

四、结束语

总之,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在专业教学中可以体现出大量的文化内涵、文化精神以及思政元素,对高校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校专业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好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抓手作用,运用新思维、新思路打造全新的育人体系,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认知,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素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