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索
2023-11-28柯进梅
柯进梅
(银川科技学院,宁夏银川 750001)
在教育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大众对教育行业的关注不再停留在教师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向。只有学生具备正确的三观、积极的思想与良好的政治意识,才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化发展。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都开设了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学能够对学生三观的树立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根据各个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旧存在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缺少突破,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能够让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效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与政治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时期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传统思政课的教育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所讲解的思政教育课程中,缺少实际事件作为理论知识的支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需要依靠自身的理解能力,存在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理解不充分的现象。在传统思政教育课程中,教师一味地采用讲解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思政教育内容本就较为枯燥教育方式的单一,乏味的课堂教学形式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主观能动性,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效果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这一现象则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故事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程度,在学生专注程度得到提升的情况下,自然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二)提升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
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思想,能够对事物的正确性进行主观判断。高校教师需要注重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了解当下的政治动向,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学生在了解党史的过程中,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充分吸引了高校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了解共产党存在的重要价值与共产党发展历史,学生对政治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知。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即将步入社会,由于学生长期处于校园学习状态下,其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不足,在步入社会后,有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教师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能够让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意识,还能运用党史让学生清晰了解到建党精神,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
高校在开展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专业教学,更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因此,高校要针对学生开展思政课教学。倘若教学完全依照教材内容开展则局限了教学范围,即使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课堂中有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会存在着理论支持没有实际事件支撑的情况。党史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案例,将其融入思政教学课堂中,能够让思政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通过党史内容来理解思政理论知识,让所有的思政内涵与价值理念都能够通过共产党的真实事件进行反映,能够让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让大部分的思政理论知识都能够进行拓展讲解,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2]。
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内容存在滞后性
我国思政教育的开展时间较短,在编写思政课教材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知识局限的问题。教材的编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资源,需要专业人才与教育人才进行密切配合,才能够让教材的编写变得更加合理化、有更高的课堂适用性。这也意味着教材的时效性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缩减,即使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党史内容,也会影响到党史学习教育的时效性。高校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大多局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内容,对新时代的发展与贡献缺乏理论讲解。通过对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文化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红色精神教育。新时代的党史学习教育能够让学生对当下时代有更清晰的认知,为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储备。根据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开展情况来看,形成学习理论内容存在滞后性的现象[3]。
(二)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活动
无论是党史学习教育还是思政课教育都需要运用理论配合实践的教育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部分高校在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实践活动的策划,将思政课教学局限于大学教育课堂中。当然,也存在着部分高校针对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融合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频次较低,一般只会在红色节日举行,并没有针对所有大学生开放参与,只存在部分班干部以及大学社团成员参与。这样的活动明显存在着局限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不足,活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更是对教育效果有较大的限制性[4]。
(三)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对于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来说,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其了解到了更多的文化内容和传播形式,对校园教育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与高校思政教师对这一改变缺乏清晰的认知,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材教学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师一味地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持续保持较高的专注力,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当下的高校中,部分思政课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党史及思政课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反复讲解和深入分析,学生通过聆听、记录笔记的方式实现课堂内容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缺乏参与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对思政课堂教学存在抵触心理的情况[5]。
三、新时期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教学路径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要想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得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就需要不断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加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高的专注力与积极性。比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组轮流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小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并讲解。由于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按照分组的方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能够让每位学生都为课堂教学的开展贡献自身的力量,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可以组内自行进行任务分配,部分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部分学生制作PPT,然后选定某一位学生作为主讲师在课堂上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生通过自行钻研党史与思政课理论知识,提高对思政课教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二)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包括文化内容、历史遗迹、纪念馆等,教师可以在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对党史有更加清晰的认知。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红色文化书籍、查阅红色文化资料,提高学生对党史、党建相关资料的了解程度。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阅览,充分了解红色历史事件与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共产党员的追求与信仰,从红色文化中体会到民族精神,为思政课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纪念馆,在环境和物品所营造的氛围烘托下,学生的情绪会得到充分调动,在观看实物的过程中,了解党史能够提高学生对党史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做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的效果[6]。
(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
在新时代中,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课程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融入效果的提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可以创设新媒体教学平台
在微博、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中,创建班级教学群,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首先,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提前在班级群里分享一些与课堂教学知识点相关的党史内容,让学生提前对党史内容进行观看,达到提前预习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在开展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分享的党史内容作为课堂导入内容,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其次,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也可以同样在班级群里分享一些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事迹,让学生以课堂教学知识点作为基础对事迹进行分析,写出对革命先辈光辉事迹的观后感,了解光辉事迹中所体现的崇高精神,通过这种方式来布置课后作业能够让学生在课后也对课堂教学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巩固,让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得到有机结合[7]。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设备
通过多媒体设施播放与党史相关的影视资料或是视频文件,运用文字形式对党史进行讲解很有可能会出现学生对党史了解程度不足、理解程度不足的情况,应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党史内容的代入感与共情感,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配合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
(四)强化思政教师团队的建设
要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到思政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对党史知识与党史理论有更高的了解程度,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才能够保障课堂教学形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从而达到提高融合效果的目的。首先,高校需要对所有思政教师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党史理论基础、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教学融入方式、新媒体技术在新时期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方式等,这些内容的培训都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思政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融入效果。其次,高校应该提高对思政课教学教师的招聘标准,以往的招聘都更加重视应聘者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在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下,高校应该增加对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招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都更高的思政教师,增强高校思政教师的师资力量[8]。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党史有更高的了解程度,还能够有效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共产党发展历史中,有许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都能够让大学生产生代入感与共情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对正确的政治思想有更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