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023-11-27刘丹刘昊妍李玉斌

电化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在线学习师范生影响因素

刘丹 刘昊妍 李玉斌

[摘   要] 在线教育获得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分析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师范生的人际关系质量、情感健康和从师素质至关重要。研究以某省级师范院校889名师范生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个体和专业两个层次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以及层次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在个体层面,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最大,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次之;(2)在专业层面,同伴关系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最大,在线学习氛围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次之,师生关系的影响程度最小;(3)专业层面因素会通过个体层面因素的中介作用对社会情感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在线学习; 师范生; 影响因素; HLM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刘丹(1981—),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教育、个性化学习研究。E-mail:liudan@lnnu.edu.cn。李玉斌为通讯作者,E-mail:lybemail@126.com。

一、引   言

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使“智育为尊”的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满足个人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学业成就并不能完全预测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职业能力[1]。在此背景下,“社会情感能力”在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社会情感能力是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基础,能够使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展现个人潜力。另一方面,社会情感能力也是个体自身心理健康和发展的关键,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调节情感、解决社交中的问题、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因此,社会情感能力被认为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必备能力[2]。2020年的《反思学习:为教育系统回顾社会情感学习》指出,现今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也给予了教师更大的压力,具备社会情感能力的教师不仅能够积极应对、有效处理职业生涯中的挫折和疲劳,而且能够营造友好、安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在线学习环境下,学生缺乏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而具备良好的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在线学习环境。师范生兼具学生和未来教师队伍主力军的双重身份,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不但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还会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对他们的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提出,创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合作的社会环境,并对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干预[4]。自此,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社会情感能力相关研究。Kaufmann等认为,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与课程中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密切相关[5]。Pianta等认为,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行为发展[6]。2012年,由OECD发起的全球性社会情感能力调查项目探究了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因素,其测评报告指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7]。张森等认为,学校氛围对于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高于教学效能感、师生关系等因素。此外,个体因素如性别、教龄、学历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8]。李明蔚等研究发现,班级氛围是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最重要因素[9]。总体来看,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个体的人口学特点,包括性别、年级、担任班干部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因素。对于学生的人格特质,如情绪表达灵活性[10]和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等则缺乏相应的关注。

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指学生在具备通用社会情感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师范生有关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契合在线学习环境特点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在线学习过程中,个体常常需要灵活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交流目的。例如,在和别人产生不同看法甚至产生冲突时,要抑制紧张、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这就要求学生抑制自身消极情绪表达的倾向。张少华等研究发现,具有更强抑制能力的人会具备更高质量的社会关系、更高的情绪稳定性以及自我弹性[11]。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和情绪不适的影响,提高情绪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12]。在实际的大学教学情境当中,师范生大多以专业为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其人际交互依托专业中的社交环境而发生,故本研究最终确定个体和专业两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其中,个体因素指的是学习者因个体特质而自我感知到的能够影响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因素,专业因素指的是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构成的社交环境中影响社会情感能力的因素。李蓓蕾等指出,安全的学习氛围能够显著预测学生的归属感,有效的纪律措施和良好的教师和同伴支持能够满足在线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舒适程度[13]。而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激发出个体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其积极参加在线学习中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更自觉、自律等有益于学习和社会性发展的行为[14]。因此,在线学习氛围可能会通过个体的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对社会情感能力产生影响。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会通过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影响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生处于稳定的、和谐的人际环境内,个体的情绪表达规则及认知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个体能够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与关心时,其积极情绪体验会有所增加,相应的,个体的情感耗竭体验也会消除或减少,从而能以更高的频率来调节个体情绪[15]。而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是個体是否能够有效调整不良情绪、做好情绪管理、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未来生活的重要驱动力[16]。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个体层面因素影响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

H2:专业层面因素影响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

H3:专业层面因素和个体层面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跨层次交互作用。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以某省级师范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遵循两阶段分层抽样原则,先抽取学院,再抽取各学院的师范专业,对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星发放在线问卷,共发放1186份问卷,经过审查和筛选,删除填写时间过短、逻辑混乱、选项乱填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889份,有效问卷率为74.96%。

(二)变量与测量

1. 因变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以社会情感能力五大核心能力为基本框架,参考OECD社会情感能力问卷[17],通过归纳与演绎,构建了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框架,具体维度和说明见表1。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方式,问卷总体信度系数为0.863,信度质量较高。

2. 自变量

由于师范生的在线学习大多以专业为组织开展,故本研究将自变量划分为个体和专业两个层面,具体维度和测量工具见表2。

(三)分析方法

根据前文假设,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涉及多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层面因素与专业层面因素。此外,同一专业内的学生可能会受到相同的专业水平变量的影响,随机误差由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构成,数据具有明显的层次特征,需要分别在每一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多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HLM)是一种考虑多层嵌套结构数据的线性统计分析方法,适用于分析不同层次数据的相关性、异方差性以及交互作用等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将数据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引入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来描述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将不同层次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确定不同层次影响因素对结果的贡献程度,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机制。

三、 研究结果

(一)在線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专业间差异

为分析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不同层次差异程度,本研究使用HLM7.0软件,首先建立不包含任何自变量的空模型,以社会情感能力作为结果变量,方差被分为专业水平和个体水平。空模型结果表明,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个体间差异显著存在(p=0.000<0.01),截距的估计值为3.584,由专业间差异所解释的总方差比例ICC为0.091/(0.091+0.102)=0.471>0.059,意味着社会情感能力的变化原因有47.1%是由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导致,应当建立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

(二)个体和专业层面变量的直接影响作用

首先考察个体层面因素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如表3中M1列所示。随后,在模型的第二水平加入专业层面因素变量,以探究环境因素对社会情感能力差异的影响,如表3中M2列所示。结果表明:个体层面中的年级、担任班干部、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情绪表达灵活性以及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五个个体因素会对社会情感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性别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专业层面,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线学习氛围以及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对社会情感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变量的跨层交互作用

根据前文假设,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因素存在跨层次的交互效应,具体表现在专业层面的变量可能通过影响个体层面的变量影响社会情感能力。因此,需要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首先,建立个体层面因素和社会情感能力为结果变量的空模型,以确保二者都适用于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其次,建立以专业层面因素为自变量,以社会情感能力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得到专业层面因素估计系数(rc)。然后,建立以专业层面因素为自变量,以个体层面因素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获得专业层面因素估计系数(ra)。最后,将专业层面因素估计系数rc和ra同时显著的变量纳入模型,建立以社会情感能力为结果变量,包含个体和专业两层面因素的模型,得到个体层面因素估计系数rb和专业层面估计系数rc。若ra、rb、rc均显著,则意味着存在中介效应。若估计系数rc显著,说明存在部分中介。若估计系数rc不显著,则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1. 空模型分析

个体层面的空模型结果见表4,表明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以及个体层面因素的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情绪表达灵活性、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均适合作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2. 截距模型分析

首先,建立以专业层面因素为自变量,以社会情感能力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得到专业层面估计系数rc,在加入的第二层次变量中,师生关系的估计系数(r1c)、同伴关系的估计系数(r2c)、在线学习氛围的估计系数(r3c)、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的估计系数(r4c)均处于显著水平(p<0.05)。然后,分别以个体层面的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情绪表达灵活性和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为结果变量,以专业层面变量为自变量构建截距模型,获得对中介变量作截距模型的专业层面因素估计系数ra,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截距模型固定效果估计结果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在构建以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作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线学习氛围、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的估计系数均显著;在构建以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和情绪表达灵活性作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的估计系数均显著;在构建以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作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的估计系数均显著。因此,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的估计系数在以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为结果变量和以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中均显著(r1c、r2c、r4c、r11a、r12a、r14a显著);对情绪表达灵活性而言,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的估计系数在以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为结果变量和以情绪表达灵活性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中均显著(r1c、r2c、r4c、r21a、r22a、r24a显著);对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而言,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线学习氛围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的估计系数在以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为结果变量和以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为结果变量的截距模型中均显著(r1c、r2c、r3c、r4c、r31a、r32a、r33a、r34a显著)。

3. 全模型分析

建立以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为结果变量,以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情绪表达灵活性、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线学习氛围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为自变量的多层线性模型,获得包括各层面影响因素模型的个体层估计系数rb以及专业层估计系数rc。该模型的固定效果估计结果见表6,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的估计系数(r1b)、情绪表达灵活性的估计系数(r2b)、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的估计系数(r3b)、师生关系的估计系数(r1c)、同伴关系的估计系数(r2c)、在线学习氛围的估计系数(r3c)、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的估计系数(r4c)均处于显著水平(p<0.05)。

表6  加入个体和专业层面变量模型的固定效果估计结果

4. 中介效应分析

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在最终模型中显著影响社会情感能力(r1b显著),基于r1c、r2c、r4c、r11a、r12a、r14a均处于显著水平,专业层面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必然通过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对社会情感能力产生中介效应。r1c显著,因此,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情绪表达灵活性在最终模型中显著影响社会情感能力(r2b显著),基于r1c、r2c、r4c、r21a、r22a、r24a均处于显著水平,专业层面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必然通过情绪表达灵活性对社会情感能力产生中介效应。r2c显著,因此,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在最终模型中显著影响社会情感能力(r3b显著),基于r1c、r2c、r3c、r4c、r31a、r32a、r33a、r34a均处于显著水平,专业层面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在线学习氛围必然通过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对社会情感能力产生中介效应。r3c显著,因此,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综上所述,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同伴關系、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分别通过影响个体的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情绪表达灵活性、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对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在线学习氛围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对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如图1所示。

四、 结论与讨论

(一)个体层面因素对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直接影响

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受到个体层面因素的直接正向影响。其中,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直接影响师范生在在线学习中的自我感受和情感状态,对社会情感能力影响最大。在线学习中获得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情感智力,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情感、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其次是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它更多涉及师范生对自身情绪的察觉和处理能力,是一种较为理性和技能导向的行为。不同人在情绪识别、情感调节和应对压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技能和习惯,因此,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受个体应对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一结论与李小琼和热依汗姑的观点相一致,即对社会情感能力产生一定作用的要素不仅来源于学习者所处的外界环境,也来源于学习者自身[27],而且情绪表达灵活性、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和管理情绪,从而提升社会情感能力[28]。虽然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性别本身并不是社会情感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这种差异可能更多的是由生物、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所导致。例如,社会文化因素对性别角色的限制和期望可能会影响其表达和发展社会情感能力的方式。

(二)专业层面因素对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直接影响

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还受到专业层面因素的直接正向影响。其中,同伴关系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大,在线学习氛围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次之,师生关系的影响程度最小。师范生在职业能力训练中,需要经常与同伴分享课程学习心得和教育实践经验。在线学习环境下,支持性的氛围以及多元的发展机会能够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与合作,教育责任感和关心他人发展的倾向也促使他们展现自己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培养其在未来教育领域中扮演更积极、支持性的角色。师范生积极参与和教师、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对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29]。这与Poulou发现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30]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与同伴关系相比,在线学习环境的氛围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存在一定的间接性和不稳定性。如果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就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此外,个体因素中的担任班干部也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相互印证,师范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状态和程度对其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两层影响因素的跨层次中介效应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在社会情感能力与专业层面影响因素之间扮演中介角色。在线学习环境下,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核心影响机制是以学生的在线学习环境归属感为主,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在线学习氛围为辅的层次作用系统。

当师范生感受到受欢迎、被尊重和被支持时,他们会对在线学习环境具有较强归属感,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更高的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更多的自我掌控感和更高的自我价值感等。此时,他们会更为主动地寻求教师和同伴的支持与帮助,积极参与学术互动、咨询和合作,灵活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诉求,以进一步发展教师教育技能。在互动中,师范生可以获得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教育建议,同时也能体验到来自教师的情感支持。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则可以观察和学习不同的情绪管理技巧和情绪调节策略,如积极思维、冲突解决、自我反省等,将这些策略应用于自己的情绪管理中,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同的在线学习情境。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有助于师范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家长、学生等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有效处理社交互动中的情感问题。

五、 研究建议

(一)提升自主性意识,引导积极的情绪表达

师范生通常需要在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中独立地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提升自主性意识有助于其在教育实践以及未来教师生涯中面对各种情境时更自信地采取行动。因此,在给师范生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个性化、具体化的反馈和指导。例如,在“学科课程教学论”授课中,让他们充分理解“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在学习中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重新审视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师范生也应该学会根据个人需要,在在线学习中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自我反思和评价。此外,教师可以在师范生情绪表达不当时及时指出,帮助他们改进,同时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在情绪表达时的积极表现,以此激发他们情感表达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情绪表达技巧、播放相关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31],让师范生在教育实践开展前更多地了解情绪表达的技巧和方法,还可以与权威心理咨询机构共建在线诊断与干预平台,对存在社会情感能力缺失的师范生施以援手。同时,学校可以采用集体手段,發挥社会层面的教育价值与功能,通过积极组织融合积极心理学的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公益活动,设置相应激励措施,激发师范生在线学习参与的主动性。

(二)加强人际联系,创设多样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

在线学习作为相对孤立的学习方式,师范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技术问题、学习困难等,教师及时地提供情感支持和积极反馈,可以帮助他们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态。通过虚拟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在线学习更加强调信任和理解,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合作学习指南,指导师范生有效地设计合作学习任务,让其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提供情感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32]。教师也应该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给予正面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重视。教师可以在教师教育课程讲授和实践中,增加师范生之间的社交互动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交互动的重要性,并且建立真实的社交信号。例如,通过案例分享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分享他们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在生活中应对情感问题的经验,提高情感理解和共情能力。通过教学观摩和评价互动等方式,鼓励他们观察、分析和反思教学实践中的情感交流,并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冲突,以此促进师范生的人际沟通和理解,增强团队合作,从评价互动中提升个人情感支持和社会情感能力[33]。

(三)创造积极性氛围,提升支持性的情感交互体验

在线学习应该给予师范生充分的情感关怀,建立积极向上、合作支持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健康向上的力量,并逐渐产生积极心理,促进合作学习中个人层面和小组层面的有序交互,鼓励师范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挑战和成就。这样的情感共享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共鸣,促进情感交流,并培养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生情感发展的能力。首先,建立满足师生情感需求的在线学习环境,完善在线学习环境资源,利用合适的资源与技术手段展示能够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相关作品,形成精神文化[34]。其次,建立尊重、支持的制度环境,共同营造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在线学习氛围,比如有计划开展线上焦点小组访谈、线上问卷调查等活动,组织师范生参与在线学习环境管理、班规制定等活动。最后,应当为师范生提供情感教育培训和自我反思的机会,让其更好地理解情感的重要性,并学会积极应对情感挑战。

[参考文献]

[1] 曹慧,毛亚庆.美国“RULER社会情感学习实践”的实施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12):73-79.

[2] 朱晓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50):85-88.

[3] SINGH N C, DURAIAPPAH A. Rethinking learning: a review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frameworks for education systems[M].New Delhi:UNESCO MGIEP,2020.

[4] 刘桂秋.美国的“社会—情感教育”及启示[J].中国德育,2009(1):27-31.

[5] KAUFMANN R, VALLADE J I. Exploring connections in the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ent perceptions of rapport, climate, and loneliness[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20,30(10):1794-1808.

[6] PIANTA R C, LA PARO K M, PAYNE C, et al. The relation of kindergarten classroom environment to teacher, family,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child outcomes[J].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2002, 102(3):225-238.

[7] 屈廖健,刘华聪.能力测评转向:经合组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调查项目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7):90-97.

[8] 张森,毛亚庆,李明蔚.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1):7-14.

[9] 李明蔚,毛亚庆,李亚芬.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个体与班级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21(12):80-88.

[10] CHEN S Q, CHEN T, BONANNO G A. Expressive flexibility: enhancement and suppression abilities differentially predict life satisfac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symptom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8, 126:78-84.

[11] 张少华,桑标,刘影.青少年情绪表达灵活性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2):239-243.

[12] 范宁,张晨,靖淑针.不同认知资源下情绪调节策略对道德决策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22,28(5):473-480.

[13] 李蓓蕾,赖梅艳,刘雨婷,等.什么样的学校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发展[J].人民教育,2022(9):50-54.

[14] 王国诚,曾锐,胡愈琪.学校归属感对高职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学业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2,24(3):79-85.

[15] 李伟,梅继霞,熊卫.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影响及情绪劳动策略的调节作用:路径与条件[J].商业研究,2017(12):127-136.

[16] 刘芹瑕,李果,黄敏兰,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3):71-82.

[17] 黄忠敬.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政策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18] 袁振国,黄忠敬,李婧娟,等.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9):1-32.

[19] BURTON C L, BONANNO G A. Measuring ability to enhance and suppress emotional expression: the flexible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FREE) scale[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16, 28(8):929-941.

[20] 张少华,刘淑均,桑标,等.大学生情绪表达灵活性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30(2):318-323.

[21] GROSS J J, JOHN O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2):348-362.

[22] 王力,陆一萍,李中权.情绪调节量表在青少年人群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3):236-238.

[23] 邵志芳,刘志,杨舒豫,等.开放能力: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分报告之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9):77-92.

[24] 葛明贵,余益兵.学校气氛问卷(初中生版)的研究報告[J].心理科学,2006(2):460-464.

[25] JIA Y M, LING G M, CHEN X Y,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 perceptions of school climate on socioemoti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adolescents[J]. Child development, 2009, 80(5):1514-1530.

[26] SOLOMON D, BATTISTICH V, WATSON M, et al. A six-district study of educational change: direct and mediated effects of the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000, 4(1):3-51.

[27] 李小琼.家庭社会地位、院校条件对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42(12):1-9.

[28] 热依汗姑·吐尔逊.高中生情绪表达灵活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1.

[29] 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143.

[30] POULOU M.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and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5, 4(1):84-108.

[31] 崔志翔,杨作东.高校师范生情感教育课程的价值、培养现状与展望[J]. 江苏高教,2022(6):110-115.

[32] 顾玉涵,蒋春洋.合作学习对大学生学习互动行为与技能的影响初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3):9-11.

[33] 韩曜阳,杨晓萍.美国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实施及其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3,39(2):31-38,60.

[34] 杜媛.融合教育环境下特殊需要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J].现代特殊教育,2023(3):14-20.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cial-emotional Abilitie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 Analysis Based on HLM Model

LIU Dan,  LIU Haoyan,  LI Yubin

(Faculty of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9)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online education, students' social-emotional abilities have gain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cial-emotional abilitie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emotional health and teacher's ability. Taking 889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a provincial normal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sampl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irect effect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t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professional levels 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effects between the levels by using a multilayer linear model analysis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1)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ocial-emotional abilities, followed by the frequency of using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ies;(2) At the professional level, peer relationships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ocial-emotional abilities, followed by online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emotional abiliti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e smallest; (3) The professional factors can indirectly affect social-emotional abilities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dividual factors.

[Keywords] Social-emotional Abilities; Online Learning;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猜你喜欢

在线学习师范生影响因素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基于MOOC的微课制作方法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