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农村劳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2023-11-27王睿邹秋惠
王睿 邹秋惠
[摘 要]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着家长观念错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学生重文轻劳等问题,农村学校可利用节假日,通过成立指导机构、转变教师、家长、学生观念,布置假日劳动任务,及时开展评价等手段,在家长的配合指导下,开展劳动教育,为实现“五育并举”、落实“双减”走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农村学校;假日劳动;具体做法;效果研究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贯穿课程实施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发展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同时还要求“课程内容应选择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选择日常生活劳动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内容;注重选择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适当引入体现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劳动内容”。作为广大农村,既有广阔的土地,又有世代在这些土地上劳作的广大农民,既有丰富的生活劳动内容,又有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技能型人才,农村学校应该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些劳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节假日,更好地开展假日劳动教育。
一、农村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分析
农村有广阔的农田、有养殖场、有菜园、有农作物加工点、有山林、有河流。这些为农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在这些场所可以学习播种、松土、施肥、除草、收割、脱粒的劳动方法,掌握病虫害的防治,学会养鸡、养羊、养猪、养牛、养兔、养鱼、养鸭等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家畜家禽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掌握菜園的管理,不同蔬菜的种植方法,掌握一些农作物粗加工的方法,如打碾、磨面、榨油等,掌握简单的农具的修理方法。
农村的学生家长大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有吃苦耐劳的品格,有勤俭节约的习惯,有勤劳致富的能力,有不服输的精神力量,富于创新求变,他们既能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劳动生产的技能,又能教给学生农业生产的知识,还能对学生进行劳动品质的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练就健康的体魄,培养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农村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从小耳濡目染了农耕文化,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养成了基本的劳动生产习惯和一定的劳动品格,具备了一定的劳动生产技能,他们既能参与劳动生产,又能成为“小老师”,教给其他学生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能力,如果学校把这些学生培养好,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劳动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发扬他们的优点,既能防止这些学生辍学,又能促使这些学生健康成长,这些为农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农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学校普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重视劳动课,认为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接触农业生产劳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不需要学校去培养,劳动课只出现在课表中,无专门的授课内容,无专职劳动课教师,劳动课大多数上成了文化课,有些学校的劳动课只是学生打扫卫生,清理校园杂草等简单的劳动,有些学校的学生犯错后,把劳动作为一种惩戒的手段,让犯错误的学生去干脏活累活,使学生对劳动产生了错误抵触的情绪。
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错误,导致农村学生劳动能力欠缺。大部分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跳出农门,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给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让学生从小就认为从事劳动生产会低人一等,从小厌恶劳动,一些家长认为,学生参加劳动会影响学生学习,不安排家务劳动和农业生产劳动,一些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象严重,其监护人溺爱孩子,家长包办代替的多,学生自觉干家务的少,使学生养成了不爱劳动、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毛病。同时农村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书本学习上,很少参加家务劳动或农业生产劳动,他们对土地的感情日益淡化,劳动观念、劳动技能逐步弱化,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生活习惯差,学生的惰性强,依赖性强。
社会思潮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星风等影响,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轻视劳动、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思潮,认为孩子走出了农村,脱离了劳动就高人一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农村,进入了城市,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城市生活,这些也影响着农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缺乏科学的评价指导机制。目前在农村学校,分数依然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教师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硬性标准,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劳动教育,有些教育主管部门把劳动教育未纳入学校考核中,致使学校把劳动教育喊在口上,写在文件里,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学校教学中。学校的劳动教育课不重视,劳动教育评价不完善、不科学,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村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根据时令和农事特点,利用节假日时间,布置一些劳动任务,补充学校劳动教育的不足,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节假日,挖掘农村教育资源,认真开展劳动教育
成立假日劳动管理机构,加强假日劳动管理。为了切实落实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学校要成立以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年级组长为副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代表为组员的假日劳动教育领导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开设假日劳动教育指导课,安排专兼职授课教师,多措并举,转变家长和学生的观念,调研制定假日劳动教育规划,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各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工作内容,合理布置假日劳动任务,督促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强化指导评价,制定班级假日劳动考核细则,制定学生假日劳动考核办法,统筹假日劳动安排,审定班级假日劳动内容和要求,强化工作措施,抓好假日学生劳动作业的落实。
组织家长和师生广泛学习,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告家长书等,积极组织家长学习劳动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让家长明确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书本知识与劳动实践的紧密关系,明确学习成绩和劳动技能对学生的成长关系,认识到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深入理解劳动课程的理念和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开展劳动技能竞赛、评选劳动之星、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课等形式,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劳动纪律、劳动精神、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养成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正确价值观,正确认识劳动和学习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技能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素质,培养学生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让学生从小树立认真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将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
上好劳动教育课,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素质。根据劳动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农村学校要按计划按课表按节气安排假日劳动任务,完成各年级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等十个任务群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假日劳动技能指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利用节假日,开展假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生产技能。每次周末、法定假日前,农村学校要减少学生的周末和节假日的家庭作业,根据时令特点、农事特点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劳动作业,如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可布置一些铺地膜、种玉米、切马铃薯种子、种菜、平整土地等劳动作业。暑假是收获的季节,可安排学生帮家长收麦子、犁地,种菜等劳动任务。国庆长假期间,正好是挖马铃薯、掰玉米的季节,可布置相应的劳动任务,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每周周末,要布置一些家务劳动或农业生产任务,让农村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让家长教给学生劳动的最基本方法,让学生能正确使用劳动工具,掌握最基本的劳动技能。春节期间,布置劳动任务,让学生打扫家庭卫生,买年货,做年夜饭、贴对联,做元宵,糊灯笼,剪窗花,做传统美食,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学做具有家乡特色的节日美食等。周末或节假日,学校要布置一些公益性的劳动,如参与村社的卫生打扫,修路,除草,卫生防疫等,并由村社或家委会对公益性劳动情况向学校反馈,建议村社对学生的公益劳动进行评价奖励。学校要根据学生居住地成立志愿服务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村社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养成热爱自己家乡,关心群众生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记录劳动生活的场景,写自己的劳动感受,体悟劳动人民的智慧,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根据学科特点,融合假日劳动,在各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每次周末、法定节假日前,农村学校要根据时令特点、农事特点让科任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实践作业。如语文教师布置一些各个季节劳动生产的谚语、俗语、诗歌等。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化学老师布置一些春季、夏季地里分别施什么化肥,其化学方程式如何写,由哪些元素符号组成,化学成分的占比是多少等。物理老师让学生观察,各个季节所用的农具有哪些,机械设备有哪些,它们分别体现了哪些物理原理,如铁锹、镢头用的是杠杆原理,拖拉机是其中的柴油机柴油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能,让学生制作简单的农具,生物老师布置学生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出苗、分蘖、成熟等,如何切取马铃薯种子,为何要这样切,认识被子植物,其原理是什么。數学老师布置学生简单的丈量土地的算法,不同地形的丈量方法,各种农作物每亩的种子量,施肥大约多少等作业。英语教师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布置一些英语作业,如让学生用英文写一段农业生产劳动的话,或用英语写出常见的蔬菜、农作物的名称,或用英语写一段自然现象,如雷雨天气、下雪景象等,地理老师让学生观察风向、天气、降水以及看云识天气等,不同季节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等,历史老师让学生收集当地关于农业生产的民间故事,音乐老师可让学生收集当地的农谣、民间歌曲等。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拓宽了各学科的知识面,使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做到了高度融合。
及时开展评价,确保假日劳动的教育效果。为了确保学生假日劳动教育效果,每次劳动作业完成后,学校要求家长把学生劳动的照片、视频发到班级群,让家长学生互相观看,互相评价,班主任、科任教师、年级组长及时点评并制作美篇,学校定期举办班级劳动简报,定期举办劳动作业美篇制作大赛,每学期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劳动表现、劳动积极程度、劳动效果评选一批劳动之星,根据劳动兼职教师和各学科教师对各学科劳动教材的开发、组织实施程度评选一批优秀指导教师,根据家长对学生劳动的重视程度、学生在家的劳动表现等评选一批家长优秀家庭劳动指导员,将学生的劳动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学生的素质评价,通过这些评价活动的开展来推动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对农村学校开展假日劳动的思考
通过开展假日劳动,可以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缓解家校矛盾。由于假日劳动增加了劳动作业,减少了书面作业,使学生不再为完不成家庭作业而发愁,使家长们不再为辅导学生家庭作业而发愁,老师不再为学生交不上周末作业而发愁,使学生和家长、教师的关系进一步和谐,家校矛盾得到缓解,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通过假日劳动,可以使学科教学跟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假日劳动作业使学生走出题海,走出课本,走向田间地头,走向生活,走向生产劳动,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劳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用眼观察问题,用脑思考问题,用手去解决问题,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兴趣,提高了能力。
通过开展假日劳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在完成假日劳动作业过程中,家长和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知识的获得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生活中处处是学问,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劳动,让学生和家长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提高安全意识和劳动中的防护能力,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辛勤劳动的劳动精神。
通过开展假日劳动,可以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育人水平。由于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只是讲道理,通过一些传统的观念道德要求去约束学生,家庭教育的渠道和教育载体不多,而开展家庭假日劳动教育后,家长可以亲自给学生教给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进一步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渠道,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
从课堂育人到田间地头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从书本育人到劳动育人,从学校育人到家校共同育人,假日劳动教育可以使农村学校形成共融、共生、共美育人的新格局,为实现“五育并举”、落实“双减”走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2022.4:02.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实践指导(2022版)《劳动》,2022.10:154.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