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美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3-11-27孙子轩
孙 芮 孙子轩
(1.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安庆 246052;2.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讲话谈到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在新的国家征程擘画中,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及把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各领域,其中审美教育作为新时代培根铸魂和启智润心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应坚定走内涵式发展。2021年,全国艺术教育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了美育工作的使命和责任,他强调:“美育工作是培养民族精神、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注重培养艺术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享受。”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改革指导理念下,如何深入认识、准确把握和建设高校美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探索。
一、美育内涵式发展既有概念明晰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其中美育有着提升个人生命境界和情感价值的独特优势,蕴含着铸魂、育智、养德等内涵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对美育的发展建构还停留在艺术教育数量增加的外延式教育上,而审美教育需要从内涵式的提升质量为旨归,从内涵式发展概念中溯源,“内涵式增长”一般应用于企业管理,是指优化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人员分工达到提质增量的效果。由此内涵式教育要在内部组织结构、教学质量等内评指标上有所优化,相对于外延式美育的形式逻辑的守正规定,内涵式发展意味高校美育的范式转型。美学领域知识体系的更迭是塑造审美价值与高校艺术活力的源泉,只有脱离刻板的传统美育经验复刻和教科书式审美知识的传递,实现“知与行”层面的“非共识美育创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这种以提质增效为根本出发点,发挥美育文化、学科等属性的特色化发展,立足于内部结构优化,兼顾整体性与系统性,将公平正义作为美育发展的新模式。
高校审美教育的内涵式要旨在于培养“审美之人”的教育,它并非精英教育,而是实现对人内在精神和外延客观世界存在状态的高级掌握。意在探求构建学校教育内涵为主体,社会实践为对象的发展内容和现实路径,从而实现杨振宁先生所言的美学或鉴赏力塑造。
二、高校审美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困境审视
美育的现代理念最早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美育书简》中,早在20世纪初,美育就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五育”培养计划,被先行美学教育家蔡元培、丰子恺、王国维热烈推崇,他们试图从学理性上反对完全的西化、泛娱乐化、庸俗化等审美问题,热衷于构建中国化、现代化的美育体系。然而,在受到近现代中国社会环境的桎梏,相对于德育和智育,美育在学校教育之中基本处于从属地位。高校审美教育是培根铸魂的内涵基础,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依据,遗憾的是,高校美育在接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依旧存续大量不足与困境[2]。
1.社会变容下的审美教育偏差
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新局面[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的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4]”现如今,部分社会风气被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控制,高校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和时代冲击,一些学生简单地认为“美的发生”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出现将“高流量”“奇技淫巧”“弄虚作假”等视作美的价值依据,扭曲了真正的审美价值观。
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唯个人利益至上,不顾社会、集体利益的不良现象,这种唯利主义在选修美育课程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更加关注课程作业有多少,能否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学分以及是否和个人空闲时间冲突等等利己因素,这种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选课出发点,使得高校美育课程的内涵价值被严重弱化、功利化。此外,大部分高校的美育课程主要为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艺术鉴赏方面,着重提升学生的感官体验,这种学生选课初衷和学校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在高校美育体系之下也出现价值传递的偏差,在美的社会价值的体现上有为不足[5]。高校应重点关注审美教育在宏大叙事的经济环境之下被边缘化、扁平化以及缺乏多维度多窗口资源支持的问题。
2.高校美育内涵建设的惯性滞后
从2015年开始国家先后出台多项美育政策,国家从宏观调控方面对高校美育工作给予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但从现状来看,高校美育工作发展进程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归咎于高校美育实施过程中延迟作用。
其一,高校美育工作的惯性思维与国家美育政策顶层设计的摩擦。目前,在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各级评估系统,尚未健全针对美育环节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教育部强调,要扎实推进美育的联合创新,推动校校、校企以及校地合力探索,逐步完善面向不同团体、不同年龄段的协同育人机制。换言之,就是将传统的高校美育模式从巨大的惯性思维中跳脱出来,结合新时代的美育任务的要求,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合理挖掘艺术、自然、社会、科学以及专业课程中的美的要素。在对既有的审美规律守正的基础上,利用跨界资源促进美育课程化和课程的审美化,构建以美为中心的课上课下以及社会各个层级的资源联动的“大美育”体系。
其二,高校美育师资美学素养的欠缺。教师不单单是专业技能的授业者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传道者,教师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高校美育的成效。高校美育需要教师避免泛滥式的知识填鸭和言辞说教,通过情境和感悟融通于教学场景,努力开拓创新思维深化青年学生美育意识。遗憾的是,多数资深教师专业素质过硬,但其教学模式已被固化,教师在新时代的人才发展要求中找不到既往模式融入美育的合理切入点,无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效果。后撤式的美育方法必定使教学生硬化、孤立化,引起学生的反感,完全不符合后现代主义下的青年学生个性成长和学习需求,也不利于大学生美育内涵的生发。
3.高校美育工作开展的认知缺陷
高校目前的主要教学集中于专业学科和基础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审美的内涵建设边缘化,这对于中国人自古引以为豪的生命情感境界的探索是一种“数礼忘文”的传承缺失。
纵览全国多数高校的美育课程设置仍旧停留在艺术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的技艺浅表化阶段,导致学生的课程设置有美育环节,但是学生审美观念不足。大多数审美课程的设置都是通过开展不同类别的艺术活动来传授艺术技法和理论知识,教学手段也多运用具象化的直观思维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这种培养模式重在唤醒青年学生对艺术美的感性认知、技能学习、艺术学科的敏锐力,但一旦学生养成偏重于感官体验和外在表现的“渗透式”美育课程,他们就把这种课程当做是紧张生活的“调味剂”,成为“休闲娱乐课程”,从而放大了艺术鉴赏在美育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弱化美育的内涵意义。与此同时,高校美育的课程设置忽视了青年学生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育,僵化了高校美育课程的理性培养和行为塑造作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校美育不仅是对具体技能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课程,学习到美学理论和审美能力,提高审美阈值。
三、当代审美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高校审美教育内涵式体系建设,是一段长期探索、反思、实践、创新以及协同合作的过程[6]。这个美育综合体系的形成,既需从上至下的统筹协调构建外部框架,也需要从认知重构和内涵建设推进,厘清美育组织的构建脉络,再经由从上到下的层层美育设计,有效化解高校目前美育内涵建设的现实困境,形成“以美培元”的大美育环境。
1.不良的社会风向隔离,重塑高校传统美育核心价值
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建设需要国家、社会和高校多方合力促进。在国家层面,对于市场经济所导致的不良审美风向,给予政策和法律上的隔离,在法律规定、预算经费和工作协调等方面细化实施。于社会各阶层面,美育不单单需要在高校中进行深化教育,需要从全社会的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拨乱反正,利用市场经济的力量盘活社会美育资源,把不良的审美风气隔绝于外,从里到外维护好大学生的美育氛围。
高校是美育工作的中心主题,在与外界力量形成合力的同时,更因注重优化内部动力要素[7]。然而内部要素的优化途径不单单取法自西方美育内核,更应重塑中国传统美育精神。这种对学生认知素养与价值观的重塑,中国自古便有美的独特论述,《论语》提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中提到的关于《诗》《书》《礼》对人的礼仪规范和精神境界的塑成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8]。高校美育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参照传统文化情感审美的感知手法,通过感知、认识和实践三个方面实施,使得学生在美育中感受美,增强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在认识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环节中切身体验自身情感与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高度重合。譬如,利用丝绸之路石窟壁画艺术进入美育课程,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研学的方式,促使学生对于“器以载道”壁画的直观美感,引发他们对于古代敦煌壁画艺术和社会文明史的全面认识。由此可知,高校传统文化美育观的建设,需要架构在认知、理论和实践三合一态之上,这对新时代“立德树人”提升高校美育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调整高校行为结构,推进高校美育理念及队伍转型
国内高校落后的美育观念和古板的教学结构使得美育的培植思维仍然处于传统意义上狭隘的审美现状。鉴于此,高校应该推进美育观念从“知识本位”转向“素质本位”,树立大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长远教育目标。与此同时,高校应当提升美育课程的必修标准,推进课程系统化、规范化,清晰培育目标,增加教学时长。其次,传统的教师单向理论说教的教学培养模式效果一般,为满足现实多元美育方式,高校美育系统需要借鉴现代科技作用,与时俱进。最后,高校要根据美育规律完善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这种情感体验的审美认知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高校要在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全过程教育评价和分析。
除此之外,对于高校以美化人的系统,最重要的是施教者本人的审美水平建设,所以高校需要提升高校美育的师资力量。通过配置一支由校内专职教师(专业教师、社团教师)、校外指导教师(优秀艺术家、设计师、文艺学者)组成的师资阵容,达到积极开展高校美育研究的深化作用。首先,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构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人格魅力使身教代替言传。其次,美育教师要拥有更强的审美敏锐度,要将审美教育与时代变动的审美理念相结合。教师也需要不断扩充自身的美学理论,不断丰富美育内容,将教学内容与时代前沿接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的美育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辩论式、讲授式、多媒体互动式、小组讨论式、情景授课式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营造积极、放松的课堂氛围。综上所述,加快高校美育融入“三全育人”工作中,让高校美育工作助力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10]。
3.优化高校美育的课程设置,完善全过程认知模型
教育学家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11]高校美育实施过程绝不能只依靠美育课程的设置,而是要整合各学科中的美育要素,将美育作为各学科课程的重要部分,让美育渗透在每个学生的教学日常之中。
其一,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以专家教授丰富的美学知识和人生阅历为主,采用具体、直观、规范、集中的第一课堂特性,强化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时效性。但只囿于第一课堂的美育知识的传授,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往往停留在浅表化的被动接收,缺乏主动深入的思考和感受事物的本质能力。那么第二课堂的介入可以很好地弥补第一课堂的短板所在。第二课堂旨在推动高校美育创新,促进学生美育素质的提升,具备可评价、可量化、可记录和可呈现等优势特点。美育课堂的两种设置模式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使青年大学生把第二课堂的实际感悟和问题意识引入第一课堂加以探讨。其二,课程内容的阶段性整合。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表现在连贯性、经典性和时代性,美育课程需要融入大学生涯的全过程,搭建相关认知模型[12]。高校应在保证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前提下,在有限的课程安排中传授最有价值、最精华的美育作品,内容多选择当下热门的艺术作品,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的美育素材。努力启发学生对美的眼界探索,运用理性兼顾感性的态度看待当前时代的潮流变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
其三,构建美育评价体系。任何体系的建设一旦构建出完整的逻辑框架,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系统。美育评价系统与美育系统的双核建设可以构造互为补充的良性循环。完善自评和结合授课教师、主管部门和专家小组等多种形式的他评相结合的评测体系。其中,学生的自我评测可以直接体现美育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实况以及审美态度的正向把握。
结语
美育作为新时代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美育应当受到高校应有的重视。当前高校美育环节依然呈现教育偏差,传统外延式美育模式不再适用,高校应当建立内涵式美育发展的新路径。路径选择上应该从国家、高校、学生主体三个层面层层递进,以“洋为中用、结构优化、重塑新风”的设计方针,加大审美教育的当代转型,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美育体系兼容并蓄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