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各种艺术形式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以《琵琶行》教学为例
2023-11-27王一昕
王一昕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江苏常州 213149)
由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审美鉴赏与创造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关注的话题。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语言文字形美、声美、意境美,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审美对象,承载着社会对学生审美、文化传承的希冀。但教学中往往碰到部分学生学习诗歌文本有困难、学生审美体验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本,与古典诗词的语言表达及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知识积淀均有很大关系,所以本文探究的重点是如何以艺术形式为载体,探究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度。所谓艺术形式是基于形式美,“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①,因为艺术形式的规律组合,形成艺术类型的划分原则,其中不论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审美方式,还是物化形式为原则,均对本文借助艺术形式理解古典诗词有帮助。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抽象思维表达为“形而上者谓之道”,把形象思维表达为“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古典诗词讲授中增添形式媒介,也是基于高中学生学情,相对于诗词歌赋的抽象表达,及诗歌中蕴含的时空感悟、人生哲思等情感体察,学生对于艺术形式的立体表达更容易接受。以下本文将以《琵琶行》教学为典型案例,探究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增设审美环节、丰富审美对象赏析种类、注重审美内容,最终在教与学中达到美育效果。
一、增设审美环节,提供审美机会
18世纪艺术理论家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中详细阐述了多样、整齐、统一等形式美学思想,而艺术形式主要是审美主体观照审美客体,“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②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在语文课上最常见的审美对象。这种审美既针对古典诗歌的内容、情感,又针对包括语言、意境在内的古典诗歌外在的表现形式。要想让学生领悟古典诗歌的内在美,教师就要从文字和语言这两个维度入手,立足文本以阅读,立足语言以朗诵、听曲和跟唱。阅读作为首要直观理解,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符号化的直觉形象,感悟文字本身的形象魅力;朗诵、听曲、跟唱均以古典诗词语言音律为载体,以朗诵带入节奏,以听曲增加旋律,以跟唱带入审美,其审美意蕴在于让学生把诗词歌赋中的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有机融通,从而体会音韵,增添美感灵趣,达到审美现象中的“去符号化”,产生审美高峰体验,在诗词歌赋中产生见景生情、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审美共鸣。但由于缺乏直接、间接生活审美经验,中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当中部分题材的内容和情感较难确切把握和体会,比如学习行军、羁旅、爱情等题材的诗歌时,学生基本零经验、无体会,抑或认知有偏差,很难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趣情思、美感意蕴。这时不妨借助信息化媒介,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外在的表现形式直观切入,为学生创设立体化审美情境,增加审美带入机会,由外而内,引发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审美兴趣。
“艺术是感官对象。”③在《琵琶行》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本阅读朗诵文本,然后为学生播放《琵琶行》等相关歌曲,要求学生听曲、欣赏、跟唱。时隔千年,我们虽已无法还原琵琶女当时所弹曲调,但可以通过相关乐曲的欣赏带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或者借别人的翅膀翱翔一番。实施好这些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平时广泛涉猎,多积累教学素材,在确保乐曲内容与教材一致的基础上,尽量选取学生易接受的、流行的曲调与歌手。同时,中学生见到《琵琶行》这样的长篇诗歌,在背诵默写环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教师在授课中使用阅读、朗诵、听曲、跟唱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为课文穿上艺术的衣裳,增加立体化艺术表达,将需要背诵的古诗变化成一首好听且又朗朗上口的古风歌曲,学生的畏难情绪便不攻自破,对诗歌的兴趣在“说学逗唱”中被激发,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习效果。
课堂引入艺术形式的另一种优越性体现在对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甚至产生共鸣的帮助上。比如在《雨霖铃》的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产生共情,教师选取了《长生殿·闻铃》的京剧选段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悲凄愁苦的氛围。由于中学生已基本具备对京剧唱腔的审美力,通过选段更易体会到柳永词所传达的情感信息。通过增设审美环节,拓展审美空间,营造与授课内容相契合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增添审美意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丰富审美种类,提高审美体验
审美的视域是多样性的,我们课堂的审美对象也绝不能单一。不同种类的审美体验才能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语文课堂的审美体验形式不能拘泥于语言、文本,多媒体形式也不应局限于视频、图片。当然,语言、文本本身仍然是语文课堂的主要审美对象,其他形式皆服务于语言、文本的审美体验。
朗诵是古典诗歌的主要学习和欣赏方法之一。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利用各种媒体搜集丰富的朗诵视频、音频、动画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素材。由于汉语言本身的特性,好的配乐诗朗诵,在情感、节奏、韵律上的表现性不会低于歌曲,甚至高于大部分歌曲。因此,配乐诗朗诵可以运用到包括《琵琶行》在内的大部分古典诗歌教学中。朗诵材料不一定局限于名家,部分大、中学生朗诵比赛参赛视频含金量也非常高。
“以诗讲诗”,迁移散发,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画面感给了其他无数诗歌的教学灵感,如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鲁迅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等,教师可以借这些诗句中描绘的场景来丰富琵琶曲的内涵,让学生对这首可见不可闻的琵琶曲的鉴赏有抓手。同样,在进行《雨霖铃》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琵琶曲作手法——留白亦在其他诗歌中有典型的运用:汉乐府《陌上桑》第一段,写秦罗敷的美貌。通过环境美和器物美来衬托她的美貌,然后重点写她的服饰之美。最后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她的反应,来侧面烘托她的美貌,让读者不禁陷入想象,但却无对罗敷面貌、身形的具体描写,这样的留白,也是“无声胜有声”的。汉乐府形式简单,语言通俗,内容平易,实为“以诗讲诗”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皆有留白的运用,所谓的留白就是艺术作品虚实结合给审美主体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比如文学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书法中的“布白”“补空”“计白当黑”;绘画中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戏剧中的“刁窗”;园林中的“曲折往复”“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等。所以在《琵琶行》讲授中让学生理解“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办法莫过于直接播放一段有留白的音乐。古典乐中,巴赫就非常注重留白,此类流行乐曲更是不胜枚举。课堂上乐曲的现场播放给学生带来的心灵体验强于其他任何时候,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播放的曲目进行把关和筛选,以求不打破课堂的严肃、高雅,不能失去古典诗歌原有的审美意蕴。
绘画与雕塑的展示成本更低,方便插入幻灯片,因此是教师常用的拓宽学生视野的手段。“留白”本身是绘画领域传入文学的概念,但不论是绘画还是文学其实质都是表达“有限到无限”“无限到有限”的审美情趣。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国画中尤为常见,黄公望的“山石”、齐白石的“虾”等都是典型的代表。雕塑以“断臂维纳斯”为例,让学生想象维纳斯的手臂是怎样的姿态。这些例子都能够让学生明白,想象永远更胜实际一筹,也就明白了留白这一艺术手法的妙处,更加懂得了白居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才情。而琵琶女的才情越盛,她此时受到的社会的遗弃、丈夫的忽视就越不合理,她的怨愤、委屈就越激烈,与之相辅相成的,白居易内心的不满也就浮出水面。一张图片的展示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主旨和精妙处,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联想和想象也是学习古典诗词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国古典诗词中乐舞、书画、园林均有大量的诗词歌赋,从本文研究视角来看,诗词歌赋的审美意蕴均可以借助想象、联想用音乐、绘画、园林来形象表达。如《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琵琶、空船、春江、秋月、村笛等审美意象,均可以用艺术语言绘制出形象的画卷。苏东坡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文人士大夫本身就有文人造景的传统,相较于西方对于“三一律”情节性、时间性的重视,中国文人士大夫更加注重审美的空间性,所以我们借助联想、想象,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呈现,勾勒出审美画卷。可见通过艺术形式与审美的综合阐释,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借助朗诵、迁移散发、留白、联想、想象等多方面立体化的提高课程教学,能够进一步丰富学习诗歌的审美种类,提高审美体验。
三、注重审美内容,加强传承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学科核心素养中,不仅要求审美鉴赏与创造,也要求文化传承与理解。教育本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引导、熏陶的过程,但如今社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家长缺乏向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或意识。相对来说,学校教师是文化水平的高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琵琶行》第二段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通过“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来诉说她的“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音乐的起伏与琵琶女波动的心潮相呼应。如果学生想象不出这是一段怎样的乐曲,也就无从知晓琵琶女的心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先让学生了解了琵琶女和诗人的“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接着在音乐表情意的原则指导下,引导学生理解本段中的旋律描写,但学生理解吃力、不透彻,甚至于无法形容音乐旋律。为此笔者为学生找来了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和《春江花月夜》,熟悉了琵琶的音色并对两首不同风格的琵琶曲对比欣赏后,再谈及“嘈嘈切切”“间关莺语”“铁骑突出”“大珠小珠落玉盘”时,学生就能够很快地对应两首曲子中的部分旋律,并出乎笔者意料地体会出了琵琶女的悲愤。不仅如此,学生表现出了对两首琵琶曲的高度赞赏,经询问,全班竟无一人听过。这两首中国民乐的代表作的“遭遇”,令人闻之心惊。此番教学过程中的小挫折,带来了意外的收获——普及了两首民乐名曲,但更多的应该给一线教师们在如何创新教学、融入新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带来思考。
静言思之,课标所要求的核心素养中,关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要求实际上是最难把握的。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时常发现中学教师普遍在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方面理论知识较为匮乏,美学原理、艺术概论都是“形而上”的抽象理论,是开展具象艺术形式研究的载体和根本,所以本文认为高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于审美文化、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今后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的关键。
四、形成美育成果,培养美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精神生活,经常向学生介绍、灌输一些自己认为有趣的内容,以丰富学生认知、扩展视野。这本身是件好事,初心是为了学生,同时也是德育的一部分。但是,无论是美育还是德育,都应当紧紧围绕学科教学来开展。作为语文老师,在“三科统编教材”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是基本方向,这种关注可以建立在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亦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文化上的教育,无论如何,美育内容要与所教内容紧密结合,服务于主要教学目标。不以美育为目的,而应去伪存真,以美育作为达成教学目标、塑造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和坚实保障。
在《琵琶行》的描写中,有许多画面感很强的内容。“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理解诗歌情感,教师常常引导学生根据诗歌语言想象画面,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同时也是较实用的教学方法。“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简单的几个词语,营造出了凄切萧瑟的送客氛围。接下来的三句更是勾勒并描摹出了一幅清晰的月夜送客图。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段的描写,让学生根据文本画画,再对所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在对诗歌语言和文本的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又为学生提供了审美创造、创新的机会,让学生的审美形成成果,增强学生的信心,迁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而再对所画进行描述则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考验,要求学生将已经接触到的语言和文本整合、内化,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情感、诗歌的美感也就一并被学生内化了。所以形成美育成果,培养美学理念,也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中,以文化人,潜移默化,让诗歌的涵养真正起到作用。
总之,传统诗歌的语言抽象表达,及传统诗歌中蕴含的人生阅历、哲学思辨,对于高中学生的人生阶段、知识积累,的确有难以体悟和理解的一面。笔者通过探究艺术形式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从阅读、朗诵、听曲、跟唱,及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出发,从情感表达、艺术表达中增加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探索,这一契合高中学情的教学方法,在诗词讲授中提供审美体验,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传承,从而把教育理念转换成美育理念,增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美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神奇的方块字和美妙的音律的爱的结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持续探究“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全媒体教育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注定了这座宝库庞大的规模,拥有丰富的存货,所以诗歌教学,以至于语文教学,不应是学生在学海中挣扎搜寻所收获的宝贝,而应当成为学生进入这座宝库的敲门砖,语文教师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把这块砖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告诉他这块砖能为他打开一座资源阜盛的珍宝库。
注释:
①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81.
②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10.
③宗白华.宗白华全集(2)[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