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师之源”文化精神及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2023-11-27黄诗萱吴美莲杨朝丹何晓兰吴鑫颖
吴 迪 黄诗萱 吴美莲 杨朝丹 何晓兰 吴鑫颖
(1.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三明 365004;2.三明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福建三明 365004)
一、“闽师之源”文化的传承与内涵
从狭义上讲“闽师之源”是指一所学堂,即1903年陈宝琛在福州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这是福建师范教育的开端[1]。从广义上讲,“闽师之源”是指福建师范教育传承发展的历史和凝结其上的文化精神。自1903年全闽师范学堂之后,1907年其更名为福建优级师范学堂,1931年改称福建省立福州师范学校,1936年合并了福州师范、莆田师范、龙溪师范、建瓯师范四校,更名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成为全省唯一师范学校。1938年日寇战火燃向闽海福州告急,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内迁永安城内文庙,成为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主要形成三支发展路线。可见,虽经历了十几次校名更易、多次校址迁移、两次世纪浩劫[2],但“闽师”办学不辍、传承绵延不绝,现如今福建师范大学,三明学院,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作为“闽师之源”的传承校(依据校史考证),一如既往地赓续初心使命,不断挖掘、弘扬、传承昔日闽师的办学精神和办学传统,结合现代教育发展需要,至今已为福建本省乃至海内外文化教育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3],谱写了灿烂的百年教育华章,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为一种独特的福建省师范教育文化。199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在三明师范学校,特意为这段历史题词“闽师之源”。希冀福建的师范教育,不忘源头初心、传承绵延昌盛。时至今日,“闽师之源”这四个字对于一代代福建的师范人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些器物、一些人物和一段历史,而是铭记在人们心中、流淌在福建师范人血脉中的文化精神,合乎学界关于文化概念和特征的界定。
“闽师之源”文化是全闽师范学堂传承百余年而凝聚出来的独特地方文化,它是我国传统与近代、改良与启蒙等多种思想交会碰撞所形成的精神综合体。这种精神附着于一定的全闽师范学堂、福建省立师范学校等遗址器物中,更凝聚在一代代“闽师”人物和一个个“闽师”故事之中;它既是福建省地方文化,是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民族普遍精神的传承。“闽师之源”文化具体体现为:勇担教育重任、服务地方教育的社会服务精神;战时不辍、文化扫盲的乡村振兴精神;艰苦创业、“三杆”均强的劳动精神。“闽师之源”文化精神使得清末新政时期第一批新式学堂在福建省迅速生根发芽并站稳脚跟;其薪火相传的丰富内涵使得福建省的师范教育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极大推动了福建省社会文化的繁荣,这有力证明了“闽师之源”文化的内在生命力。
二、“闽师之源”文化蕴含的精神
(一)社会服务精神
全闽师范学堂在学员去向上强调要服务地方教育事业[4]。当时,中国师范教育正处于萌芽时期,加之推行现代教育急需大量师资。根据全闽师范学堂的学制要求,初级师范学堂的毕业生皆有充当小学教员的义务并规定了相应的服务年限。如果毕业生无故不履行义务则要全额返还相关费用。该学制对学员毕业后必须服务于地方做出了明确的制度性规约,减少了福建省的师资流出,缓解了地方上师资短缺的问题。
在“闽师之源”的百年传承中,社会服务精神是其精神内核之一。抗战时期,时任永安师范学校的黄震校长,十分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抗战宣传工作,实行政教合一,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抗战救亡工作。在教学上,他赞赏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学用结合”思想,推广扫盲和地方自治的国民教育,将毕业实习工作与帮助农民脱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和社会服务职能,全面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实用本领。
“闽师之源”蕴含的社会服务精神还集中表现在勇担教育责任上。作为福建省第一所师范学堂和唯一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全闽师范学堂不仅为福建教育事业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也为省外及南洋地区提供了大量师资,如郁达夫,邓翠英,许钦文,朱鸣冈等著名教师、学者;同时还培育了冰心,邓拓,胡也频等文化才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闽师学子们以“不怕苦,不服输,啃硬骨头,埋头苦干”的决心,深耕教职,匠心筑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国家担当教育责任”的内涵。
(二)乡村振兴精神
随着中国社会动荡变革,全闽师范学堂校址三次迁徙,校名十几次更易,学制不断创新,历尽沧桑,但无论校址、校名、学制如何变迁,其支援山区教育的初心不变,号召学员以成为乡村中小学教师为荣,其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受抗日战争影响,省教育厅在永安大湖乡创办的义务教育实验区被裁撤,继续推行义务教育的工作就落在迁徙到当地的闽师肩上。闽师勇担重任、当仁不让,积极发挥学生多、师资多的优势,想方设法完成大湖及周边乡村的扫盲工作,推行义务教育,兼办了多所民校。当时农村生活贫困,文盲数量多,许多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都不能自给更遑论学习文化。加之福建农村多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普通话推广困难,师生听不懂方言,与村民交流存在障碍。此外,由于民众的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教育普遍持轻视态度,这使得扫盲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难上加难。但即便如此,闽师学子们仍干劲十足,不畏艰难,挨家挨户动员农民上学,接受义务教育,还摸索出了一套颇有成效的工作方法。首先采用调查摸底,详细了解村里哪些村民不识字,登记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等情况制成花名册;其次,实施师范生包教制,每个学生包教一二名村民识字,发扬“来者不拒,不来者送上门”的精神,挨家挨户反复动员,发动群众入学学习;最后,为方便村民就近学习、随时学习,还想出了变客厅为学堂的方法,借农民家大厅上课,主要教识字,也教抗日歌曲,吸引了大批农民及其子女入学。那时,形成了一股学习热潮,民众天天去民校。师范生也提着马灯,戴着上书“闽师”两字的斗笠,风雨无阻地去上课。“闽师之源”蕴含的乡村振兴精神不仅为当时农村的扫盲运动和义务教育的推行提供了助力,对我国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仍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三)劳动精神
全闽师范学堂自建校以来,一直有着艰苦创业、劳动建校的优良传统,其内蕴的劳动精神具体体现为“三杆教育”。1940年,王秀南继任校长,他根据“笠剑学风”的精神提出了“三杆主义教育”。所谓“三杆教育”,即学生在战时,要同时拿起笔杆,枪杆,锄杆。他要求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准备武装杀敌;要求学生务农种蔬菜以改善生活;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到附近村庄演习、写标语、宣传抗战,唤醒奴化民众,激发抗战热忱。
劳动精神在“闽师之源”的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在许多关键时刻成了学校攻坚克难的利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强调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并把“爱劳动”作为“五爱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51年2月,永安师范学校因迁址,出现了搬迁校舍、平整新校址地基,以及开辟运动场等大量工作任务,为解决搬迁经费不足的问题,师生们再一次发扬了劳动精神,自力更生、不假人手,师生自己动手顺利完成了所有搬迁任务。
“三杆教育”增强了学生面对艰苦环境的适应性和劳动能力,铸就了一支具有苦干、实干、快干、硬干精神的钢铁般的师生队伍,激发了闽师学子成为意志坚强的新青年的意识,并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焕发出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闽师精神。“闽师之源”蕴含的劳动精神同我国的教育目的深度契合。[5]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劳动教育不只是劳动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意识品质的养成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扎根基层是“闽师之源”文化的价值取向
“扎根”的概念原是我国学者2010年在管理学界提出的一种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学术精神[6],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扎根实践的本义上拓展出了具有行业特点的丰富内涵。例如,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扎根意味着扎根客户价值和市场需求;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扎根意味着扎根实验和数据;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扎根就是要扎根一线、扎根基层,扎根丰富的教育实践。
“闽师之源”文化传统中的社会服务、乡村振兴和劳动精神归根结底是“扎根基层”取向的。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闽师学子们是苟且偷生还是勇担教育责任?在国家抗战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时,是谋求个人发展还是肩负乡村文化扫盲?在学校无力搬迁建校时,是另择他校还是自己动手劳动建校?每一次闽师学子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扎根基层、服务乡村就像是基因和血脉的力量,对闽师学子们来说似乎根本不存在其他选择。
全闽师范学堂及其在传承中的发展诠释着教育领域的扎根基层是生动可感的教育实践。扎根基层是一种情感,在抗日战争时期,闽师学子为了普及义务教育,推广普通话,不畏艰难险阻,挨家挨户地动员农民学习;扎根基层是一种担当,在大湖期间,受抗日战争影响,师生不仅要面对物资匮乏的教学环境,还要面对食不果腹的生存环境,但是全闽师生并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举步不前,毅然选择迎难而上;扎根基层是一种执着,面对当时物质资源极度紧缺的条件,许多知名作家不惜放弃条件优厚的城镇工作,毅然决然来到闽师大地,一待就是数十载。条件越艰苦,越能磨炼意志;环境越复杂,越能锤炼本领;根扎的越深,越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正是这些数以万计的闽师学子怀着坚持扎根乡村的决心,凭借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魄力,怀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执着,才能为如今福建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打下坚实基础。
“闽师之源”文化倡导的“扎根基层”取向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就是要扎根中国教育实践。新时代下,面对当今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但是开展教育不能依葫芦画瓢,粘贴复制其他国家的教育理念,而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实际,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地方教育。“闽师之源”文化传统中的社会服务、乡村振兴和劳动精神必将引导当代有志青年走向崇尚扎根基层的道路。
四、“闽师之源”文化对新时代青年服务面向的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这些都需要新时代青年踏踏实实扎根在生活实践中才能实现。基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它烦琐、强度大、矛盾突出,非常考验青年人的心性,基层工作经历可以为青年人的工作能力和品质耐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代青年应当以扎根基层为荣,深入了解中国大地上的实际问题,筑牢基础方能大有作为。“闽师之源”文化对新时代青年在面对毕业从教地点选择时是选择繁华都市还是服务地方具有价值引领作用。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她温柔的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意志,同声色俱厉的教化相比更具“四两拨千斤”的能力。新时代弘扬“闽师之源”文化传统,亦是弘扬扎根基层,有利于春风化雨般的解决当下一些青年学子不愿意扎根基层的思想困难。并且,其扎根基层与宏观意义上扎根基层、扎根一线等含义相比,又具有服务乡村的独特内涵,对于鼓励新时代青年服务乡村具有价值引领作用,同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对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成为新时代有志青年的思想养料。
“闽师之源”自诞生,始终在福建师范教育这样一个社会成员共同体中纵向交接、传承至今,是维系福建师范教育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因。“闽师之源”文化的传承不是某个人的自我行为,而是在“为国家担当教育责任”的感召下福建师范教育群体的自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福建师范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群体中不断得到确认、调整,也成为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和控制。社会服务精神、乡村振兴精神和劳动精神在群体意识的最深处不断积累,凝结为扎根的价值取向,成为群体的认同感和内聚感的核心,具有血脉般的传承力量。福建学子只要坚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就一定能基于本土“闽师之源”传统文化使福建省的师范教育呈现欣欣向荣、与时俱进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