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人文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3-11-27颜昌义
赵 丹 颜昌义
(重庆移通学院,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随着新文科建设逐渐提上日程,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文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新文科的提出并非对文科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而是新时代下传统文科的升级和优化。要把新文科建设融入人文艺术通识课程教学之中,应该首先对新文科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包括新文科是什么、怎么提出的、当代使命以及如何建设新文科等内容;其次是在新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人文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路径呈现。
一、新文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
2019年2月,教育部举行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1]同年4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2020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山东大学(威海)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时提到“新文科建设刻不容缓,意义重大”。由此,新文科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
无论是重塑全球治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还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更需要人文学科的贡献。我国当代的文科教育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可以说文科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育强国的建设成败。然而,目前我国人文学科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壁垒高筑,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一系列问题,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人文学科育人的需求。但是,社会大变革需要新文科、国家软实力建设需要新文科、新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社会主义文化繁荣需要新文科,新文科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文科的内涵
随着新文科建设被教育部提上日程,学界对于新文科的相关研究也随即展开。为了与传统社会科学相区别以及明确新文科的建设方向,各路专家学者对新文科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通过与传统文科进行比较来实现对新文科的定义;通过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对比得到的新文科概念。虽然目前学界对于新文科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是在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新文科的特点和使命已经较为清晰。简单而言,新文科是在传统人文学科针对当下社会各种问题表现出能力不足的背景下,诞生的旨在通过加强现实导向、通过学科融合、技术创新等手段和方法,提升人文学科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学科建设思想。
三、建设新文科的途径
吴岩司长在山东(威海)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就“什么是新文科”“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的关系”“为什么建设新文科”“怎样建设新文科”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就怎样建设新文科归纳总结了三点:夯实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3]关于具体如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吴言司长举例“工+文”“医+文”“农+文”“理+文”“文+文”等交叉新专业,并对每项详加说明,如“工+文”的设计艺术哲学、“文+文”的音乐教育、体育旅游等。我国“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以及现代教育的方针和发展,都强调人文学科的内部融合。近十年来我国通识教育建设在各大高校全面铺开,其倡导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造适应新时代的通才教育。要培养新时代的通才教育,就必须改变过去重理轻文,重专业轻通识的思想,就必须改变壁垒森严,闭门造车、老死不相往来的学科现状。
四、新文科背景下人文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当前,我国在新时代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人文艺术学科的通力协作。但是,曾经“重理轻文”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目前我国人文学科的发展太过局限,太过看重门类和专业背景,不利于专业和学科之间的融合创新。为适应时代变化,为提高文科服务社会、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能力。人文学科工作者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接纳并充分推动跨学科融合、多学科交叉,特别是要促进人文学科内部的整合与创新。
(一)打破专业壁垒,构建协同教学
人文艺术学科的科研工作周期长,以专著、论文、课题等作为研究成果和评价标准,这点就不比理工科。这种评定忽视了人文学科研究的特点,阻碍了人文艺术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建设新文科一定要尊重人文艺术学科的研究规律和特有价值,避免和理工科对比量化。因此,建设新文科需要破除唯论文至上的观念,关注文科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和持续推进文科内部的融合,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其有效且深度的融合,促进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技术互鉴。
新文科是对现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提升和改造,在传统文科学术视角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赋予文科建设新的角色和定位,更加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意义,让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产生新思想、构建新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立声音,形成中国学派。[4]新文科建设并非对文科提出新的要求,并非要抛弃传统文科,作为联接“四新”建设的桥梁,新文科要坚持守正创新,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新一代。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无论我们走多远,都离不开人文精神关怀。否则,我们的发展就可能成为一匹脱缰野马,奔向不归路。
(二)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学科融合教学之必要性
目前国内对于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思考与讨论由来已久,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工科、理科等非人文艺术学科范畴,“文+文”的学科融合分析研究也集中在专业课程。直到通识教育在各大高校进行尝试以及新文科建设提上日程后,人文艺术课程的学科融合实践研究的价值凸现,相关研究报告逐渐增多,但数量还是很有限,且某些专业性较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从已有研究来看,主要还是从宏观上阐释对学科融合的理解、意义等方面进行拓展,而对为什么要进行“文+文”的学科融合、如何有效进行学科融合、如何找到学科融合的切入点等问题,相对来说实践研究较少,仍处于探索之中而未形成一个特别清晰的结论。对于“文+文”学科融合的相关研究大多都能提出当下高等文科教育中存在的创新不够、融合不足、发展缓慢等问题。
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都致力于实现创新性高质量人才培养,但新文科更具有文化属性,它肩负着传承人文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权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建设,不仅仅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更要为培养具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开创者而服务。显然,这已经不是单一专业课程能够满足的,要推进课程建设,完成国家对新文科的要求,就必须推动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创建融合平台。例如,复旦大学按学科交叉和大类融合的原则成立“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等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四川大学成立“玉章书院”促进基础学科之间“文理渗透、专业互补”;再如,重庆移通学院(我校)和晋中信息学院2012年成立的,以及泰山科技学院2022年成立的远景学院(小型文理学院),从全校各个专业中选拔学生,以“学习在学院、生活在书院”的模式推行通识教育,进行跨学科培养。这些举措为其他高校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新文科的提出旨在提高文科回答新时代重大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文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能力,旨在提高培养具有中国灵魂、文化自信、敢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要实现以上目标和完成新文科的历史使命,我们就必须解决当前人文艺术学科面临的问题;在尊重人文艺术学科教学科研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学科融合;就必须要改变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转变。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科之间,特别是人文艺术学科内部如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的深度融合。
五、新文科背景下人文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我校致力于专业+通识+完满+商科“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由远景学院率先推行通识教育,而后在全校推广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完整的人”。学校开设多门通识课程,为人文艺术通识课程的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研究提供了实践平台。以通识课程“西方艺术史”为例来说明我校在新文科背景下人文艺术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认识课程本质,助力教学改革
我校通识教育人文艺术板块课程“西方艺术史”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教师从课程性质出发,分析作为通识课程的艺术史论课,构建育人目标、探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艺术发展植根于艺术品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和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关联性极强,不可能仅从艺术语言来理解艺术,艺术史是透过不同学科交汇而成的一门知识。我校开设的相关通识课程有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西方哲学史、古典音乐入门、社会学等课程,经过教师团队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为西方艺术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较多学科融合基础。
(二)课程名——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特点
经调查发现,课程名以史论命名的课程总体上来说在我校不太受学生欢迎,潜意识里早贴上了枯燥无味的标签,作为通识选修课更是惨不忍睹。开设适合我校学情的通识课程无疑是较好的改革方向。
在新文科建设以及通识教育育人的指导思想下,团队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本质并根据自身学科背景,以远景学院的西方艺术史课程为蓝本开设新课程——“艺术作品中的历史与文化变迁”并在全校进行选修推广。从课程名上体现出学科融合的特点,选课率、课程参与度、教学反馈、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均体现出在课程名中体现学科融合特点的优势。
(三)课程教学——多师跨学科协作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讨论内容的可行性,融入多学科知识理解课程主体——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在某个特点的时间空间下为特定目的而作,我们不可能只通过作品的创作方法或艺术家的背景便构建出艺术史。课程以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为依托,除了艺术审美本身的知识外,再深入到不限于历史背景,包括神话、宗教、经济、政治、哲学等人文知识的讲授,反过来促进对艺术作品的深度理解。教学内容设置“滋生艺术的‘土壤’”板块,板块主要涉及了解某一具体的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知识点。比如讲到基督教艺术,所涉及的对基督教的认识,了解基督教教义对艺术的约束;对历史的知晓,了解自西罗马分崩离析直到东罗马灭亡艺术为何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为何会出现圣像破坏运动等。通过跨学科知识了解艺术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艺术让我们知道他人曾经是怎样看待世界的。
在不断完善课程知识体系、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课堂采用多师协作教学。课堂上会邀请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对艺术品所产生的时代历史、哲学思想、政治环境等知识的深入分析,在一次次尝试中摸索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之路。除了感性与直觉外,学习人文知识能更好地了解艺术诞生的语境,从而理解艺术的奥义。
(四)作品展示——学科融合课程实践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5]周星老师也曾提出普及性的审美教育是一定的艺术技能技巧教育和审美意识教育的结合。[6]艺术通识课程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艺术实践能力。“艺术作品中的历史与文化变迁”课程团队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对学生的学科融合实践要求。比如神权下的艺术世界——中世纪章节,结合近年来新冠疫情和中世纪的黑死病,课程设置了瘟疫、历史与艺术的讨论课,先是教师通过分享瘟疫相关主题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思考:1.人类历史上,遭受过哪些大瘟疫?2.思考瘟疫对人类的影响,可从生活、经济、历史、社会、政治、战争、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展开。最终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如下主题之一来呈现,呈现方式:现场陈述+作品展示。作品要求:全开纸张,题目自拟,课上完成。作品既需要体现所选主题传递的某些信息,又被赋予全新的时空语境。作品不考核造型、色彩应用等美术功底。可以是绘画、思维导图或其他。学生最终展示的内容远超过教师团队的预期,课程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对于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打破具体学科的壁垒,主动开启人文知识的融合能力。
结语
新文科的“新”并不是一个新的文科类别,是对现有传统文科在新时代下提出的新要求。新文科的提出给文科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方向,极大地促进了文科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本文在分析新文科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当代使命的基础上,剖析建设新文科的途径,使之与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建设相结合,探讨其教学改革的思考与路径。学科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途径,打通学科壁垒,构建多师协作教学是有效进行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