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建设

2023-11-27陈雅萱

大众文艺 2023年19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音乐

陈雅萱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一、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理解

在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曾强调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由此,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侧重于在学生对于各类各科课程中非思想政治课程(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实践学习课等)的教学过程中政治意识和思想价值的引领。“课程思政”的教学,是要抓住专业课的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切不可将学生专业课教学内容“思政化”。而对于高校“思政课程”的开设更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主要是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

同时,高校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教学体系在课程配置上不仅要解决好学生德、智、体等各育的问题;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接轨,解决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课时的比例,以及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等。由此而见,在高校“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中,对于课程教学思政内容、思政定位、课程重点等方面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我们既要认识到二者的本质联系,又要明确二者的区别,充分发挥课程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能力,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二、高校音乐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优势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而高校音乐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学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音乐作品的过程教学在其学生素质教育与美育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贡献,能够推动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情。

(一)红色音乐文化的作用

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深厚爱国情怀与伟大奋斗精神。红色音乐的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了红色山歌、红色歌剧、红色劳动号子、红色交响音乐、红色歌舞音乐、红色戏曲等众多类别,同时在音乐内容上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百年历程,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时期,抗战革命、爱国主义、工农群众、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等元素的音乐风格,都一一体现着鲜明的中国时代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美学意蕴和审美教育功能[2]。比如:在具有磅礴气势与悲壮激昂的抗日救亡歌曲《抗敌歌》中,感受作者黄自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气节;在具有旋律明朗、民族地方色彩的《红军纪律歌》中,感受以歌唱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对领袖的热爱和歌颂的革命根据地歌曲;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中,感受庆祝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喜悦心情。

因此,教师通过将红色音乐素材融入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契合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的需求。

(二)音乐艺术家榜样学习的力量

在当下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通过发挥好榜样引导作用,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彰显正向的社会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3]音乐艺术家区别于部分“流量明星”的艺术现象,要在新时代下要倡导健康的审美观,鼓励支持积极向上的、昂扬进步的审美态度,不仅具有专业的基本素质、优良的道德品格、还拥有较高的名望与声望。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处于由青春期与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往往生理发展趋于稳定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在面对“未来”“今后发展”等一系列人生问题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往往显得缺乏自信及困惑。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者的最后一站,通过艺术院校中的课程思政建设,音乐方向专业的教师以音乐艺术家榜样教育的学习作为侧重点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更好地激励鼓舞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在专业领域能够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比如:一生热爱合唱事业的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爷爷,在耄耋之年,仍坚持在各地奔波演出和教学。他也用他坚定的教育理念、理想信念,孜孜不倦的一代接着一代培养人才。为了能够接续站在讲台上,哪怕再多的奔波和身体不适,也要抛到脑后,留给舞台的只有投入的表演和最真实的感动[4];专业音乐创作的开拓者肖友梅先生,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在他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下,不仅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还为中国20世纪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蔡元培先生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院校——国立音乐院,标志着中国音乐界“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愿望和雄心,激励我们为音乐教育事业而奋斗;还有中国现代音乐音乐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奠基人王光祈先生,他在德国勤工俭学的这段时间,生活十分艰苦朴素。他不靠外人的救济和自助,完全以稿费收入为主,苦心钻研学术理论。在西方艺术文化理论指导下,王光祈第一次建立了现代音乐体系,提出了"音乐救国论",创新了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更是用德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为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高校音乐方向“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一)“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1.科学设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

(1)明确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应紧紧围绕学生的理想信念、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为主线的课程元素,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系统的在本门课程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教育。

(2)修订原有传统教学大纲方案

原有传统的教学大纲的编写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学生的专业能力掌握程度作为考核标准,缺少思政目标这一环节。因此,在编写新教学大纲的过程中,教师将思政目标纳入教学目标编写,在相对应的知识点中融入音乐方面相关的思政元素,添加思政建设育人能力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完善课堂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流程之一。融入音乐相关知识背景的思政元素,其包括了真实发生过的音乐家历史故事、生活案例、社会现象等,不仅丰富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践行“三全育人”的育人理念。

(4)成立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为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通过高校成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借鉴其音乐专业的特色魅力,才能够不断深挖思政元素,加强教师之间互相沟通交流,解决了很多老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学习优秀教师的育人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5)注重调整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始终坚持发挥考核评价对考核对象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不仅是教师教学成果的考验,同时也是衡量学生价值观的检验方式。增加思政元素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在音乐专业领域,要突出学生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知识、能力等多面的考核。例如:对于学生,需要参考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综合成绩(日常考勤、听课质量、周期测试成绩)、期末成绩等多层面考核,并且让学生自查、自评、互评多方式总结,了解认识自身的学习情况。

2.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学生教育管理环境。比如:鼓励音乐方向专业的学生以各种不限形式的音乐传递,在校园广播站、公告栏、教室、学生活动中心等地方成为营造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场所,借此将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在全校范围之内展开,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二)教学实践问题分析

1.加强实践活动中的课程思政引导环节

为了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高校纷纷开展思政教学竞赛、讲座等活动,音乐方向的艺术实践课程“课程思政”,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校园歌手大赛、大合唱、讲座等一系列活动的宣传,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能够让学生立足时代步伐,寓教于乐中养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艺术观[5],潜移默化中接受音乐思政的育人建设。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活动多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以及活动过程中思政元素教育环节的缺失,都阻碍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的步伐。比如:教师将重点放在竞赛名次,回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难以实现“课程思政”最初的教学目的。

2.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1)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理解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政教育有效的穿插在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这是一种文化体系或者说是育人体系。音乐教师本身在思想政治领域学科的专业知识上掌握较弱,普遍存在发掘课程思政功能的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对于高校建设发展而言,加强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必须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有针对性的邀请“音乐领域”或者“思政领域”的专家教授,对音乐教师进行加强课程思政能力的讲座知识培训,相互交流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逐渐深化音乐教师的“课程思政”观念意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音乐专业能力协同进步。

(2)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积累

音乐作品往往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也要深挖专业领域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同时,教师对于学生音乐作品的学习可以结合作曲家的成长历程、历史故事、社会现象等方面的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可。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音乐专业的专业属性特点,从抽象的音乐专业技巧、音乐理论知识结合到相关的思政元素。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正义道德等正能量的积累。其中钢琴方向教师对于中国民歌和创作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教学时,可以尝试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阶段,对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将“课程思政”元素与钢琴作品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过程,以此实现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以及坚韧不拔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王建中创作的经典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该作品描绘了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延安根据地时,陕北人民群众站在黄土高原上载歌载舞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由于陕北地势的特殊性,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地貌出现山丹丹花漫山遍野时,显得景色格外秀丽壮观。这部作品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发自内心的向往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6]。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各个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当下,音乐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具有成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系可以遵循,但是对于音乐专业课程而言,教学内容包含了众多音乐家榜样力量的学习、红色音乐文化的普及、校园音乐氛围的育人功能等等...有着先天的教育育人优势。

综上所述,在当下教育改革的大格局下,为了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音乐人才。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重要历程。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健全教学成果的考评机制一系列改革创新之后,能够更好地实现音乐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的。同时也能够促进音乐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坚定的专业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是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音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音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