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鉴赏课程思政要素融合模式与方法研究*

2023-11-27曾晓娟

大众文艺 2023年19期
关键词:美术育人思政

曾晓娟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美育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创造力,还对看待事物的方式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与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于美有更高的要求,美的定义有一定的变化,美育也逐渐变成了高校教学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程顺应时代教育的需要,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合也是教书育人更深层的意义所在。本文围绕着美术鉴赏课程思政要素融合模式与方法,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方法进行了研究[1]。

一、思政元素融入美术鉴赏课程的现实意义

思政课担当立德树人的重任,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为高校开展有效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政教育和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了方向。为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学情,从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特色着手,自然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2]。建立突出特色的美术鉴赏教育课程架构,学院完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开展美术鉴赏通识课程的基础上,重点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地方文化、发展历史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针对美术鉴赏教育的特点,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各类重大会议、决定和政策精神,开展专题辅导报告,让学生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以优秀的作品讲述时代故事,专业教师从中总结出美育和职教发展有关的思想和理念。学院还开展美术鉴赏系列讲座活动,引进校外优秀的专家教授,帮助学院进行艺术实践等方面与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的活动,做出课堂的教学特色。通过与地方艺术资源相结合,推进美术鉴赏思政要素的融合。

二、美术鉴赏课程中思政要素融合的现状

教学模式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大部分学校的美术鉴赏课程思政要素没有很好地融入模式,致使学生领会在思政教育精神内涵中领会不够深刻,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志。不同于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仍然是以学科知识教授为主、德育教育为辅的,课程思政融入美术教育中时,还要注重遵循这一规律,在传授学科知识基础上做好德育教育的引导,以此达到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效果。

首先,思政要素融入教学模式刻意化,缺少水到渠成。数字化时代对美育发展的要求形式更是提出了高要求,但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理念还只是简单的结合阶段,层次与形式急需提升。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教师需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以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来引导学生把握美术的艺术内涵和育人价值。其次,教学方式比较简单。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决定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美术教育中,教师过于注重使用板书式教学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穿插使用,致使美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发散性思维无法得到有效激发。此外,教学设计中实践体验环节较少学生的体验感、学习与感悟不强。学生平时所处的学习氛围接触思想政治元素较少,对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领悟较少,似乎缺少更多的兴趣,美术鉴赏课程学生始终以旁观者的状态来观看似的学生,没有过多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定会学得无趣,再多再好的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是没有意义的。

三、美术鉴赏课程思政要素融合模式与方法

(一)从理论与宏观上来分析

1.具体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

推动美术鉴赏课程思政建设出特色,针对该课程思政元素不丰富、具体融入环节落实不够清晰的问题,实现思政要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教学环节;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层层递进落实到人才培养总目标、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育人目标上,并结合美术鉴赏特点,体现于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每门课程要体现、人人心中有元素的思政氛围;要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与综合能力提升活动,与平台课、专业核心课、思政元素衔接,构建全方位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将课堂教学、教材编审、实验实训、创新创业等各环节,教学日历、教案课件和实践任务书等各载体,纳入具体要求,植入思政点,增强可操作性,避免课程思政成为空谈。通过美术鉴赏课堂,达到让学生们豁然开朗、明理、明志的效果,真正把思想内容讲明白,讲通俗,讲简单。充分挖掘与各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自然融合,强化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自然融入。推动美术鉴赏课堂与社会这个课堂融会贯通。

2.找准课程的思政元素,创建与专业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形式

融合育人,提升成长的质量。从提升成长的质量角度,将五育融合理念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抓手,构建思政与课程自然融合的模式。推动美术鉴赏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要针对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挖美术鉴赏课程的思政内涵,在课程钟注重融入科学精神和核心价值,同时要注意融入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要结合学校历史与专业定位,通过挖掘校史校友故事、典型行业事迹、特色案例等,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引领性。一是思政教育组合主题化。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跨专业的主题教育,依托五育融合的教育,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论与实践融通,增加学习的宽度。教学要从教室小课堂走到学校中课堂进入社会大课堂”,从而实现从书本世界走向社会生活的融合。二是思政教育拓宽化。要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教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在学习活动中突出主动性、在自主辨识中突出灵活性。此外,通过增值性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思政教育案例化,通过引用鲜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提高领悟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创建课程思政教学新范式,展示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

推动美术鉴赏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层次,摒弃课程思政教学的纸上谈兵,以名课示范促思政元素优选,要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脱节、资源共享不理想、教学过程传统化的问题,以名师引领促教学方法多元、以名片彰显促思政品牌树立。例如,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安全+为特色的学校,思政教育中,学校立足于面向应急管理,安全行业发展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为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教学标杆,与时俱进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强化名师的示范引领,将名师公开课观摩、最美课堂示范、教学竞赛点评、教学方法推广等方式常态化。还可以把名师、名课,以及学校安全类专业的教学资源,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创设专门汇聚展示平台,以学校为基础辐射全社会,形成具有学校及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品牌。巧用专业元素,凝聚美术鉴赏课程育人合力。在提升学生思想认识与理论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的意识。比如在讲授创新精神知识点的时候,以美术鉴赏中剪纸等传统工艺坚持自主创新的案例为切入点,强调自主创业中坚持原创、诚实守信、注重创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分析国潮品牌的成功案例,讲述如何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传统色彩设计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产品,以“文化自信+原创设计”更好地服务大众,奉献社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以“懂理论”为灵魂的“三位一体”高品质美术鉴赏的课堂。以思想为引领、以素养为核心来开展美术鉴赏思政课。通过开展对象化、分众化的特色讲解,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视频或者美术作品等载体进行展示,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根植于心[3]。

(二)从教学与实践上分析

在教学实践方面,《美育鉴赏》也增加了课程内涵,除了要在概念上要提高学生对美的了解和感受,在领域上和层次上要提升。在实践上从课堂到校园到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现场体验课。就教学方法的创新来看,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主题。学生按照主题分成小组。每一小组围绕主题来做展演。教师就是一位总导演。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充分体验感受现实。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为指导式教学,指导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形式有更好的契合性。指导式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课题实践法

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引导或者帮助。在课题实践法的具体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的主要目标的设置让学生的理念、思想和意识得到一致性。当中国传统节日,教师以“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为主题引导学生做设计,通过设计,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其爱国主义思想也会加强。如临近五一,教师布置以“五一劳动节”为主题的设计作业,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对“劳动”的理解和思考虎加深,这对于学生的爱劳动思想强化有积极的意义。

2.项目任务教学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每一个项目又有多个任务组成,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和组织,学生是主体,所有过程由学生来完成。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明确认识到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工作任务。

3.实践与体验结合教学法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将红色文化融入育人体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有具备深厚红色文化素养的青年才堪当时代赋予的重任。珍惜今天来之前不易的幸福生活,又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使专业教育的内容更鲜活、更多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也要重视其品德的养成和信仰的建立。比如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将课堂搬到了校园中,通过观察花卉、植物的形态,教授学生用自然调色描摹春意、创作艺术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启发学生发现自然之美,丰富作品内涵。另外,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讲述重视红色文化的内容这个模块,参观红色展览馆,感悟历史遗址的温度,了解地方红色文化内容,坚定红色创作的主题和方向。开展文化服务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结合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见实物,看实景,观实迹,搞创作。采集文创产品设计元素,着手设计相关文创产品。走进乡村,助力产业扶贫,针对徐州铜山区张集镇梁堂村的主要经济增长元素和特色产品,学生们为梁堂村的农产品做相关产品品牌和包装设计,让农产品得到推广,为当地脱贫致富贡献设计人的一份力量[4]。

让教育更加深动的是校外“行走的思政课”。美术鉴赏的课堂上,老师设计了以“一张图片”“一个故事”“一个符号”为主题的学习任务卡,引导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浏览展馆介绍、小组交流分享的形式完成相应任务。根据“听故事—谈感受—悟道理”的流程,同学们在参观展馆的过程中,聚精会神地看一个个介绍、对英雄人物进行拍照、大家认真的讨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美育是无形的,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种心灵上的启迪教育。让学生的教育于无形。从内心上接收多种形式的美育教育。进行美术鉴赏课程学习,学校除了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还应把美术馆、博物馆等这些公共设施用起来,作为校外的课堂。就能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打通,把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终身的学习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对于书本知识的认识发展到对大自然、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的认识。”让学生也养成学生观展、看剧的习惯。形成学校美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共同发展[5]。

总之,“课程思政”元素作为每门课必需的精神要素,以立德树人为目的,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快速成长,育人入心。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也打破了美术鉴赏课程内容信息量庞大、理论性较强的固有模式,教师主动搭建育人的平台,形成思政实践语,提升思政话语教育性和实践性。思政要素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思政要素融入必须结合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具有的隐形的育人作用,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解释产生影响,还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促进学生价值的内化。授课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学情,挖掘出美术鉴赏课程思政要素融合模式与方法,利用多种途径去提高教和学的效果。通过多种方式与形式,让学生走进社会,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思考和成长,同时指导同学们运用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去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贡献青春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教育效能。

猜你喜欢

美术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创意美术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