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研究的核心要素分析

2023-11-26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青少年社区

苏 炜

(山西开放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当前教育领域如何积极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的重大命题。“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1]进入新时代,教育肩负着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任。如何利用在线教育手段,形成灵活教育机制,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机制,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学校教育,围墙内的学校教育模拟性特点明显。“我国体验式学习经验难以转化成创新创业实践动力。”[2]因此,强化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推进终身教育事业进程和终身教育研究水平,探索实施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可行性途径是终生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中受到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部内容,是一个人所接受的所有教育的综合。它包括教育体系内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既有系统教育,还有随机教育(包括短期项目培训)。终身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当一个人有学习需要时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应用培训,更在于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预先提供满足未来预期的思想、理念、思路和技能的教育培育。终身教育是全社会的教育规划和供给,也是全民性学习行为的具体实践。终身教育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提高的主要手段,终身教育水平也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的共识。

一、 终身教育由理念到实现

终身教育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教育视野。起初终身教育作为理念进入中国教育体系还没有得到全方位确立。因为教育作为社会性资源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服务能力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辅相成。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社会教育形态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启了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时代转型[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到了20世纪,引领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由物质生产技术转向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技术,例如电话、广播、电视。教育属于典型的传播事业,除了自我学习和以自我领悟为主的学习实践外,教育的基本工具是传播手段。教育发展速度最直接的助推器是传播手段的进步。由此可以看出,小规模传播能力的传播工具促进小规模的教育进步,如印刷产生后,消灭愚昧成为可能;单一传播优势增强的传播工具会促进某些领域的教育进步,如广播产生后,以听觉功能延伸的大众教育模式就出现了,大量广播学校出现后,以声音为教育内容的教育形式得到大大改善;传播功能不断增加后的传播工具使某些教育模式得到改善,如电视产生后,以视听一体的感官还原型传播工具使大量广播电视学校出现,以单向传播(点对面的弱反馈)为形式的远程模拟课堂使课堂教育在牺牲交互效果的前提下得到快速普及。到此时,社会性大面积公共教育已经唤起人们跃跃欲试的热情,因之使终生教育概念转变为教育理念。欧洲就是在此时提出终生教育与社会化教育设想的。这种设想首先在成人教育领域进行尝试,英国开放大学率先做出示范。社会性教育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技术发展进入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使视听一体化叠加了大众信息发布和交互个性化反馈的全媒体功能。由网络传输、大数据存储及运算引发的云计算功能让教育信息共享快速实现,也使教育传播成本实现廉价(部分功能免费)。应用的廉价和免费是任何技术功能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只有解决了成本壁垒,才能实现社会普及,教育也如此。当教育传播工具被全社会使用,那么全民性社会化学习之门就已经开启。“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全民性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融合学习、大众学习必要的物质前提和重要推手。“融合发展是当下及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4],只有互联网时代才能使终身学习由愿望变为现实。具备个性化的自媒体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大众学习,即全民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先决条件是自媒体,当教育媒介自主后,强烈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因此才能实现学习交流自愿、自主,从而实现教育的双向选择。

当全民性教育传播条件具备后,大众的学习热情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社会性终身教育的时代就自然来临。主导国家和地区教育进步的改革决策就会应运而生。教育资源的拥有量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是不相同的,因此社会的教育分配也各不相同。教育理想是全民享有平等而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在我国迈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服务全民的、供给与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的终身学习体系,需要掌握市民的终身学习现状与特点。”[5]理想状态的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学习者阶段性学习条件,而是在全社会构造满足人们学习需求的各种教育供给体系,即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特别是进入知识型社会后,全民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构建学习型社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不同国家从法规层面不断出台了相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版)就规定“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分别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党的20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6]。

二战后的和平时期,随着各国经济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在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不同国家,与经济实力相适应,不断提高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各国也重视普通教育以外的教育空间的拓展,顺应社会需求尝试实施终身教育。我国从全局高度提出“大教育”的理念和国家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战略。以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标,积极寻求终身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深入调研、先行先试、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切实将终生教育置于“大教育”事业中,通过开展“全面终身学习活动周”等各种活动,启动全民终身教育航程。

经过70多年我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外的学前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相较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仍为短板。因此终身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应是学前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结合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实际,学前教育正在靠近义务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与家庭教育高度融合,特殊教育群体相对人数较少,因此可以明确,“终身教育研究应融入中国现行教育研究体系”[7]。终身教育亟待研究的突出领域为: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

二、老年教育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近百年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全球经济实现腾飞,也使各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人口的生存质量节节拔高,人均寿命大大延长。2022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达77.3,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和我国一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对的老龄化都是全新课题。近50年来人类首次面对老龄人口带来的“白发浪潮”,面对以老年人口为主的社会结构,各国并没有以往的经验可资借鉴。特别是在社会治理方面亟待创新。关于老年人口的特点与管理,特别是老年人口资源的利用,以及老龄化与社会发展形成的新矛盾都需要调动全社会的智慧加以研究和解决。其中激发占人口比例较大的老年群体用自身的热情来解决他们自身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老年人的最大优势是蕴藏在群体内部的各种经验和智慧。大量的老年人对本群体存在的问题最为了解,但是如何调动老年群体的积极性来解决老龄化问题,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发展老年教育。

发展老年教育不仅仅是老年群体的使命,更是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将老年教育纳入终生教育的“大教育”体系中,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老龄人口的急剧增加,特别是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进入退休年龄后,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严重加剧。引导、教育老年群体在老龄化社会中积极作为,缓解老龄社会矛盾,推进老年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老年人的最大特点是年龄大、经验多。在老年教育中没有必要重复基础教育内容,应当以后期的继续教育为主,所以加强各级老年大学建设就成为老年教育的首选切入点。

老年教育不仅承担老年人政策学习、文化娱乐、健身运动的组织实施,还需要以服务的理念实施规范化、人性化、制度化、精细化的事业拓展与创新。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大教育”的“一盘棋”理念,将老年教育办成一项综合性教育事业。它包括引导老年群体和老年教育事业从业人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办好老年事业的思想,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增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健康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并使之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特别要强化老年教育阵地建设,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体活动需求的同时,要积极推进适合老年特点的创业和再就业工作,挖掘老年人特长潜力,发挥老年人的余热,为社会再做有益的贡献。因此开展多途径协同服务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就要着力加强老年教育宣传阵地建设,搭建老年事业政策宣传与教育平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特色技能学艺平台,以富余智力、闲散劳力、闲置技术、贫困体力、特色产业爱好者为对象,促进“智力+劳力”的市场转化,并开辟智力劳力展销通道,实施开放包容、服务共享的综合性服务。我们应当努力使老年教育阵地成为党关心老年事业的窗口,成为老年人发挥余热和正能量的社会教育平台,成为老年教育公益服务平台,要不断挖掘老年人才资源优势,组织不同的老年群体联合成立公益组织,开展文化服务、敬老帮困、慰问服务等公益活动,特别要创立老年人特色才艺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老年人在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社区教育实现提档升级

社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社区治理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区治理涉及全面培养居民知识、技能、道德与文化、精神修养。社区教育涉及教育、民政、科技、财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共青团、科学技术等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各地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必须多部门协作,还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将社区教育纳入“大教育”体系中。

社区教育是以区域为范围的教育形式,它与老年教育、家庭教育既有交叉重叠,又有明显的不同。它不仅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是一种促进公民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方式;它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行动的地方连接起来,并倡导这些地方之间的合作。”[8]终身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发展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居民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整体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区教育的对象是辖区内的广大居民。好的社区教育能够给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能够使社会风气得到好转。社区教育是向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迈进的关键,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新时代全民终身教育的研究重点。开展社区教育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农民)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按照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求,就必须大力开展社区教育,以此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内涵丰富,它除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外,还包括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成就显著,得到全社会广泛的重视。终身教育尽管近年来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仍然是教育事业的短板,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大力加强,提档升级。终身教育与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是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青少年校外教育为重点、老年教育为抓手、社区教育为保障,不断丰富拓展全民终身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促进各级各类终身教育机构开展社区教育,探索学养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和社会化家庭教育新路径。我们在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同时,把青少年作为终身教育的重点受众,以社区为阵地,青少年学生群体为重点,以老年教育为突破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校外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社区会折射出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提档升级后的社区教育应当是辐射社区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和形式。

在内容上社区教育首先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校外教育以及居民学习活动,加强教育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终身教育的政策、法规内容,将法律深入社区和乡镇,将法制宣传与法治社区、法治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其次要整合居民学习资源,拓展学习内容,延伸学习课堂,落实以魂铸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技助人、以情聚人的社区教育功能,使广大居民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带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另外还要增强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开展市民社区教育培训,例如:面向社区成员(包括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社区教育,为下岗及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残障人员、失足人员等提供融入社会的生存技能培训,对所有居民进行政策法规、思想道德、文明礼仪、健康生活、城市生活等内容的教育培训。

在形式上社区教育需要利用专业社工组织,借助家庭教育和社区沙龙等形式引导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创新社区教育组织动员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及时搭建教育教学平台,完善办学网络,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强化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服务场所的功能,例如可以进行现场讲授,也可以创新传播形式,利用小型歌舞、表演、宣讲、专项活动、专门服务站、新媒体平台、文化墙、宣传栏、长廊、书屋、短剧、短视频、影视剧等进行教学,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之友联谊平台和便利的学习圈。另外还可以通过新闻资讯、主题活动、魅力窗口、学习商城、学习场所的设置,使教育功能模块操作方便,简单易行,能够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农民的学习、交流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提供场所、提供经费、提供优质培训。

四、新时代为家庭教育创造新机遇

现代社会学认为,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更是社会稳固的基石。与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一样,家庭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交汇点。家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典型性和标志性部分,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的特质。它指一个人一生在家庭所受的全部教育,即从“人之初”所受的教育,到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校外家庭教育,到参加高等教育、步入社会和就业后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环境因素,又是学校教育和专门性继续教育的补充性内容。学校教育是阶段性教育,而家庭教育却要伴随其一生。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对所有家庭成员进行的教育,既包括社会给予的教育引导和投入,也包括家庭内部实施的有目的的教育行为;狭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它是广义家庭教育的重点,其目的在于帮助下一代进入社会前接受的为人处世和知识启蒙教育,它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原生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深远影响。所以,广义的家庭教育目的是对家庭成员产生良性影响,完善家庭正向功能,使家庭成员成为合格而优秀的社会公民。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过几十年优生优育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社会对教育高度关注,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新时代家庭结构充分优化,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对家庭的影响日趋深刻,和谐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创建蔚然成风。各种尊老爱幼、亲子友善、奉献社会的杰出家庭教育经验不断涌现。国家在引导家庭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不懈的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组织了全国性示范活动,表彰了许多优秀人物,各地方政府也组织开展了促进家庭建设的家庭教育专题活动,例如:“书香人家”亲子阅读活动、十大孝星评比活动、家庭奉献社会活动等。家庭教育专业机构通过聘用专业人员、志愿者、兼职人员深入社区、文化场所、公共园地等,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推广,发动和组织各类家庭树立家庭教育新理念,指导家长及家庭成员学习家庭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组织教育成功的家庭进行经验交流,建立起家庭教育沙龙,分享家庭教育心得。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定期组织家庭教育体验和赠送教育资料与每个家庭建立长期联系,便于引导家长把培养家庭成员的好品德、好作风、好行为融入日常教育中。例如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中,开阔家庭成员的视野,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同时也创新了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积极培训家庭教育骨干,展示教育成果,通过表演、比赛、展示等活动,促进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要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要求作为根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中,以传播家庭文明、培育良好家风为行动导向,开展“最美家庭”“绿色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尊老爱幼”“安全和谐”“见义勇为”“移风易俗”“诚信友善”等特色活动,特别是引导妇女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激发了广大妇女自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利用新媒体平台感召妇女,弘扬新时代家庭观,在家庭教育中建功立业,积极推荐优秀家庭教育者申报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评选,引领家庭教育新方向。

五、青少年校外教育出现新环境

在我国针对青少年的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所谓青少年校外教育是与家庭教育以及社区教育高度重合的教育领域,也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青少年校外教育是以学校教育为界限的校园外各种针对青少年的社会及家庭教育。它指专门对青少年成长进行的积极的教育引导,是对学校基础教育的必要补充。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主体是在政府组织领导下的社会组织、校外教育机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及家庭等。它是按照立德树人的目标对新一代人实施的有计划的教育培育,它也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终身教育的具体组成部分。千年大计,教育为本,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义务,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校外教育是社会各方对青年一代实施的一系列积极教育影响的教育活动。由于学校教育并不能包揽针对青少年的所有教育任务,校园也不是青年一代的唯一处所,社会对青少年的培育不仅在校园,还包括他们所处的其他区域,“终身教育并不是单一的某个阶段的教育”[9]。所以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青少年校外教育一方面弥补学校教育的留白,另一方面也以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形式从多方面塑造一代新人的品格、人格、性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青少年校外教育对提高未来社会人口的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它对人的一生和社会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

实施青少年校外教育需要在校外组建大量志愿服务组织,例如:组织家长和学生走进城镇、乡村、部队、工厂、商业场所、科研院所开展结对学习,为校外教育注入新鲜的内容,拓展广阔的空间,推动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为终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保障。另外积极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外教育水平的提升,必须实现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充分利用终生教育中的各类教育、科普资源,为青少年提供道德情操、远大理想、青春健康、优秀文化、绿色环保、科技知识、网络安全、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目前新时代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已经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因此需要协调教育、科技、航空航天、文化、体育、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等相关部门,推动各类教育资源向青少年开放。为了保障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建立教育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确保校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落实到位,推进终生教育协调发展。其次要加强组织保障,在落实《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基础上,拓宽校外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的经费支撑机制,把对青少年的关怀与终身教育事业有机融合。最后要加强学习资源保障,加强理论研究,鼓励引导各类校外教育研究机构承担国家及地方校外教育研究课题,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与终身教育衔接的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逐步建立起灵活机动方便快捷的教学资源利用体系,打造有效、好用、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教学课程。

六、结语

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10]。终身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统筹,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成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部门涉及教育、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人社、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等多方管理机构。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为出发点,建设融合终身教育、在线教育、灵活教育机制,提高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能力,形成有显著特色的终身教育研究机制,实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有机统一。打造终身教育科研创新亮点和品牌。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青少年社区
青少年发明家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