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墨人物画创作与素描造型语言的融合探究

2023-11-26常杰凯马建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面貌团块水墨画

常杰凯 马建丽

(山西开放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素描是作画者使用相关工具和材料,以某一事物作为绘画目标而进行的一种主观创作,它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表现作画者的情感和某种意图[1]。水墨人物画是20世纪以来我国传统画向现代画进行转变的典型代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中国绘画的传统写意与西方素描的结合,使中国画造型特别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处理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水墨人物画在中国的发展脉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素描类型包括:一是借鉴法国的“明暗五调子”,即利用光影来描绘物体的外形、体积和空间。二是倪贻德“方块素描”,即运用线来描绘物体的相关结构,略微添加一些光影的效果,并注意物体的内在结构。三是“古典主义素描”,指的是将艺术名家的画作精细地进行临摹,以求达到最逼真的艺术效果。

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文艺要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人民大众。同期,徐悲鸿对中国绘画提出改良建议,并对中国的油画与西方的素描融合作了一些尝试。对于素描是所有造型的基础的论点,在今天看起来似乎存在着一些局限,但是在那时的环境中却有其合理性。后来,蒋兆和进一步发扬了徐悲鸿的创作思想,不断研究素描与水墨的融合。这种对中国人物画的探索打破了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桎梏,拓展了创作路径,对后世的水墨人物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外的一些艺术思想和风格纷纷涌入中国,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加快了我国水墨人物画多样化风格的发展进程。从21世纪初到今天,水墨画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绘画风格、构图和表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水墨人物画在素描造型语言影响下表现的面貌

随着西方素描艺术的引入,经过五十年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我国的水墨画也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不同观念的绘画面貌,在吸取素描养分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当下的时代背景。在素描造型的作用下,水墨画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一)以造型为基础的写实水墨人物画面貌

在水墨画与素描融合的早期,出现了一种以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绘画面貌,因此,它的初始形态带有一些素描性质。徐悲鸿是把水墨画与西方素描相结合的先驱人物,他认为“素描是所有造型的基础”,以素描的造型方法来进行水墨人物画的改进。蒋兆和在绘画教学中对这种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他认为:“要从白描的表现出发,吸取素描中的一些成分,结合一些符合中国化需求的表现方式,从而使白描的造型更加充实”[2]。在他的绘画教学中,这种借鉴西方素描绘画艺术的方法对于我国水墨人物画的创作非常有利,为我国传统水墨人物绘画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人物水墨画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描是以“素描”为根基对其进行“重构”,这与我国水墨人物画的创作规律相一致。因此,写实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开始自觉显露出来,线性素描绘画的方法成了基础的教学内容,而西方素描与中国笔墨皴擦用笔相融合的造型方式塑造了造型严谨、画风厚重、具有质感的水墨画人物形象。

(二)以古意为基础的传统水墨人物画面貌

传统水墨人物画的特征是将古法绘画方法引入到绘画技艺之中,并以素描造型的观念加之中国画的点染用笔之法,从而形成了以古意为基础的传统水墨人物画面貌[3]。传统的水墨人物画是在潘天寿的理论下发展起来的,潘天寿主张中西绘画要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对新的水墨人物画进行探讨,形成了以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等“新浙派”人物为代表的典型画家。利用传统写意的花鸟画的笔法,采用简单的绘画形式,以素描为基础,创作了《说红书》《粒粒皆辛苦》《竹楼小景》等具有高度写意色彩的水墨人物作品,其表现形式与写实人物水墨画面貌有明显的区别。

在同一时期,以传统写意的水墨人物画为特色的尚趣派画家程十发,是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其间接受传统诗词、书、画的教育,受各种绘画造型语言的影响,因此,在绘画中,有很强的古韵,却不局限于一种风格,山水、花鸟、人物都很精通。与“新浙派”吸收古代水墨人物画的面貌相比,程十发的传统人物水墨画具有更大的跳跃性和宽广的思想,开创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局面。

(三)以表现为基础的当代水墨人物画面貌

现代水墨人物画是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艺术,是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创作者对自身进行的自我反思[4]。素描作为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一种异域文化艺术观,它不仅具有自身的艺术意蕴,而且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因此,在素描的影响下,现代的水墨人物画的面貌表现出一种具有独立的思想、反叛、响亮视觉的绘画艺术。相比于之前的绘画作品,其画面更加具有主观色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一种警示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当代水墨人物画开始成型,我国的大量绘画艺术家都受到了西方思想艺术的影响,“八五运动”的文艺思潮使得从事绘画工作的画家们也在思考什么才是艺术,思索着将艺术向现实的方向转变。水墨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也逐渐被拉得更近,以都市为主题的水墨艺术也随之兴起。

田黎明是现代新兴水墨画的代表性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是以都市人物形象为主题,其作品的特点是:人物虽然简洁却并不简单,用一种写意笔法来进行勾勒,把原来的没骨法的表现方式进行了重组,把水墨线与光影色彩结合起来,形成了“连体法”“围墨法”“融染法”等艺术手法,是当代人物画中最具个性的一种绘画形式,它能给繁忙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一抹宁静祥和的色彩。刘庆和的水墨艺术之路具有很强的跳跃性,由于在求学过程中吸取了许多艺术类别,例如民间艺术、连环画等,因此开启了他的观念性的水墨画的艺术创作。和田黎明的作品一样都是以都市人物为创作题材,刘庆和的作品风格与田黎明的作品风格迥异,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趣味,并吸取了印象主义的光影表达方式,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水墨人物画风格,表现出了很强的符号性。此外,他所创作的水墨画大多是大型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四)其他水墨人物画面貌

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演变是从传统的本体结构研究到当代思想意识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转变和发展的过程,而这些变化和发展都是在对材质和物象的探究中产生的。因此,其他的水墨人物画的面貌都是进行时的一种探求,它包括多种媒介,例如:以综合材料为主的水墨人物画、装置型水墨人物画、新材料水墨人物画等。在这个阶段,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语言具有很多种可能性,也许它本身并不是一种艺术,或许是新时代的一种艺术语言。这种面貌符合人们的各相想象,也表现出可以触动心灵的普通画面。简言之,水墨人物画的艺术既是一种大众化的,也是一种个性化的,可以以想象不到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在最熟悉的地方展现出来。

三、水墨人物画与素描造型的融合方式

在水墨人物画和素描造型的融合发展上,方增先最先提出“以线描做素描”的创作理念,也就是说创作水墨人物画的过程中主要是强调线的作用,重视画家本身的主观感受[5]。

(一)团块接榫的造型理念

“团块接榫”是方增先先生根据传统艺术中运用的造型技法,并结合自身的绘画经验,归纳出的一套造型原则。我国的古代绘画理论并不作抽象思维,它是以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依据,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和梳理而得出的理论。方增先主张,学习形体结构是离不开绘画的,要持续地进行写生与创造,不可脱离实际去自己想象。在画法上,我们很轻易地将一种块状物看成是一种不规则的物体,而所谓的不规则就是因为它们并非正方体、球体或其他什么形体,但它却可以近似于任意形状的物体。“团块”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语言,具有庞大的包容力,团块并不介意有些像几何体,也不会拒绝外来的一些造型方法,甚至从解剖学的角度进行理解都能与之并存。团块是一种朦胧模糊的形态,其不确定性使其可以调合成多种形态因素,而在此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线与明暗进行表现。

造型艺术是由每位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经验来实现的。不过,从中国古代绘画可以得到一定的借鉴:一是团块的起始和结束都要有清晰的轮廓。尽管团块的形体较为模糊、不确定,但在传统的绘画和雕塑中,对团块的利用通常都是非常简单和具有条理的。每个团块的起止衔接都很清晰,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平面形状。就像是用点画线,每一小部分的造型和衔接,都会影响到整个空间的构成效果。团块和轮廓如果没有联系和区别,它们所呈现的空间的前后关系就会变得不协调,这种形体构造就会出现难以和透视相一致的情况。

(二)以线描作素描的造型方式

素描造型注重在对客观事物表达时运用线来表现事物的客观形象,线要具有写意性和概括性,然后借助素描结构来进行构图,从而达到客观的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效果。用线描作素描的方法,着重于线的质感,尤其是和中国书法中的线进行结合,强调书法的书写性,既能增加线的质感,也能让线表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线更具变化与韵律。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满构图法,线的粗细疏密对比较强,用线也比较稳。同时,在作品中往往会留下大片的留白,而这种留白又会通过线条的分割,使整体的效果更为突出。

(三)营造浮雕式效果

所谓积墨法,即山水画的手法,是以干湿淡浓的各种墨色为基础,在不同的颜色上,反复地进行重叠[6]。即在一次的墨干燥后,进行更深的墨的积压,可以呈现出一种厚重、沧桑、质朴的气息。黄宾虹对于积墨法的动作就非常好,他的画给人一种浑厚苍茫的感觉。方增先将此手法应用于人物的脸部、衣物、手等上面,在画面上层层堆砌厚重的墨,尽管总体上看,墨色的层次感与质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每个部位的墨深浅与质地却各有差异,这种微妙而丰富的变化使人物的形体显得更加厚重,充分展现了藏族的壮丽之美。每当他一拿起这支毛笔,就会有一种习惯像影子一样跟随在他身边,使他成为不了另一个人,魔术和戏剧的变脸都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方增先就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不断进行着理论上的深刻思考,并且一直坚持自己的真实面貌。

四、水墨人物画创作与素描造型语言融合的路径

文艺要走进人们的生活,去表现人们的生活,只有那些与人们最接近的作品才能与人们产生共鸣。同时,也不能与生活脱节,要深入群众,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体现时代的脉搏,发挥引导作用。

(一)艺术要和时代精神相一致

目前的许多作品都能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如方增先的《母亲》,表现的是一位妈妈的形象,方增先用水墨层层叠叠地进行渲染,刻画出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形象,同时也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作品中,让这幅画充满了真正的情感,同时这也是中国许多母亲的形象。此外,孙震生笔下的少数民族、都市少女,何家英笔下的农民、少数民族人物等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反映生活。

(二)深入生活,坚持现实主义创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步伐越来越快,国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艺术创作也越来越受国外艺术思想的影响。但是也有些人过于注重形式,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将写实画抛诸脑后,感觉它已经无法与时代的发展相匹配。纵观近些年的国内大型艺术主题展,以反映时代、体现民生的写实作品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哪一种艺术能代替。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要求艺术家们走进现实生活,追随时代的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潜能,为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当代人物画要与现实紧密联系,积极担当写实的重任,以引领当代社会精神的良性发展。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是对外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滋养,艺术就会与现实生活脱离。有些创作者盲目地追求外国绘画中新颖的绘画手法,其创作没有内涵,缺乏涵养,使画面显得很空洞,难以吸引观众。只有真正立足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并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才能创造出符合当代社会特点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这些艺术既是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又是一张具有时代气息的名片,是易于被人们所接纳和欣赏的优秀艺术品。

五、结语

水墨画的创作需要素描造型的基础培养,而素描训练有助于加深对结构和比例动态的理解。然而,单纯以素描训练来进行水墨画的创作和写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西方的素描与中国绘画在根本上仍有区别:一是材质的差异;二是线的认知差异,中国画更多地把线提升到一种精神层面,而线作为一种独立审美而存在;三是思维创作式差异,素描造型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水墨画在写生、创作中所存在的缺陷,更多地在于对线、笔墨的训练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面貌团块水墨画
通道压裂支撑剂团块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新·面貌
日本直销商面貌写真
含铁尘泥自还原团块固结机理及强度劣化
冷轧酸再生团块破碎机堵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