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法更分明 教学更合理
2023-11-25顾志能
顾志能
笔者一次下校随堂听课,连听了4节都是计算课,有2节还是同一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在听课后与教师的交流中,笔者发觉计算教学有个“要点”,值得提出来和大家分享。
请大家先细细品读一个“口算除法”的教学片段,并想一想: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什么亮点,有什么不足?
【教学片段1】
教师创设情境: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列式60÷3(部分学生在列式时就直接报出了得数)。教师只板书了算式而未写出得数,要求其他学生说一说这题可以怎么算。
师:大家说一说,这题可以怎么算?
生1:先不看60后面的0,6÷3=2,再在2后面添个0,得到20。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6÷3=2,60÷3=20)
生2:60就是6个十,除以3,得到2个十,就是20。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完善原有板书,如图1所示)
师:刚才这两个同学的介绍,你们能听懂吗?老师准备了课件,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演示,演示过程如图2)
接着,进入该教学内容的练习环节。
……
上述片段有哪些亮点?
简约的教学形式(如情境创设、教学过程),恰当的教学手段(如板书设计、课件演示),显著的教学内涵(如算理与算法并重),等等。
不足在哪兒?
或许一下子难以发现。这就是笔者想提醒大家注意的一个计算教学的“要点”——算理、算法需更分明。
简单来回顾和分析一下上述教学片段。教师要求学生说说怎么算60÷3,这一要求指向让学生介绍算法。生1的回答指向算法,即先不看0,之后再添0。这种算法学生很容易理解,按理说教师不必板书6÷3=2和60÷3=20来示意。但生2紧跟着回答“6个十除以3,得到2个十,就是20”,这是一种算理描述而非算法表达,所以他的回答是“离题”的,教师不应立即认同并跟进板书,而应指出“我问的是怎么算,而不是问为什么这样算”。若教师认同生2的回答,并以课件演示为其表达作进一步支撑,实际上完全偏离了自己之前提问的“怎么算”。
一言以蔽之:上述片段将算理、算法“混”在了一起,教学逻辑不清晰,教学目标定位不精准。
为何这么说呢?
大家知道,计算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指向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掌握算法指向计算技能的落实。教学中,不同的计算内容,算理和算法的难易程度各有不同:有些内容,算法简单,但算理值得细究(如口算乘除法、分数乘除法);有些内容,算理不难,但算法需要攻坚(如整数除法、小数除法中的部分类型);有些内容,算理、算法均难,必须同时用力(如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60÷3这一内容,属于算法简单但算理值得细究的类型,从这个角度来回看前述教学片段,就会发现其不妥之处:本内容的算法很简单,但教学中的处理方式并不简单;算理需细究,却未让每一个学生深入地去探究、理解算理。所以,是本内容教学目标的不精准,导致了教学逻辑的不清晰。
那如何改进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2】
课始,教师呈现口算题:60÷3;80÷4;90÷3;600÷2;500÷5;8000÷2。题目可以用课件呈现,也可以印在学习单上。
教学反馈时,学生可以口答,也可以直接写得数。
校对完毕后,教师请学生介绍算法“窍门”,学生一般会表达“先遮0后添0”的方法。接着师生共同“检验”,确认算法。
最后教师提问(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以60÷3为例,教师组织学生以学习单为支架,开展算理探究。学习单上可以呈现将6捆小棒平均分给3人的情境图,并在情境图下留出空白区域,要求学生“圈一圈、画一画或写一写,想办法来说明道理”。(这是本内容的重点教学环节)
教学反馈时,教师展示学生的方法(先展示具象的图式表征,再展示抽象的“6个十、2个十”的文字或算式表征);然后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并以板书适时跟进(在60÷3的算式下用示意图表示算理,如图1所示)。
最后“迁移”应用算理:其他题目也能这样来思考吗?请把道理写在每一道算式的下面。
……
教学片段2好在哪里?本内容的算法简单,故教师在课始就充分“暴露”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意让算法先“立”起来,这就是“算法先行”(且为略处理);本内容的算理需细究,故教师借助提问或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和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算理表征的过程,并通过交流和练习实现全面理解,这就是“算理后置”(且为强处理)。该教学过程先算法后算理,理法分明,目标更加精准,过程更为清晰。
本内容的教学是先算法后算理,探究重点放在算理。但也有很多计算课可以先算理后算法,重点放在算法(或算理、算法都用力),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课若能做到理法分明,教学往往就能过程合理、效果明显。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学内容,然而计算教学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有很多的理念、策略值得教师去研究。本文也仅仅是借助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提出了一个可供教师思考的计算教学“要点”,观点不一定正确,愿各位教师能通过实践去检验或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