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会展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3-11-25崔丹妮

商展经济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参观者空间设计会展

崔丹妮

(西京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3)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以及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世界各国都积极推动会展产业的发展。在这之中,设计独特、极具美感和艺术张力的会展设计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会展活动的功能,提升地域文化实力和经济实力。

1 地域文化的内涵解读

地域文化是一种有着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的区域文化,其多是在本地区多年的发展中所汇聚、诞生的文化内容,具有独特性、普遍性、差异性、渗透性、继承性等突出特点。我国地大物博,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质,形成了多元地域性文化的综合体。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地域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想要发挥自身文化的潜力,必须坚持自身特质,不断创新,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外来文化,使自身的特质更加突出,并在时代洪流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纵观近年来的会展设计,可以发现其存在品牌个性不足、同质化严重的问题,造成会展品牌价值、文化内涵不深,难以吸引受众,阻碍了会展行业的发展。地域文化体现着地域发展的特定内涵和文化特色,是地域传承的不竭动力。为此,要充分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厘清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地域文化中挖掘设计灵感,赋予会展设计以艺术美、个性美成为其破局之要。

2 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会展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1 丰富会展设计的表现形式

地域文化元素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能为会展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特别是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对地域文化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改造、变形,更有利于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生命活力,丰富会展设计表现形式,使其更具文化魅力。具体而言,地域文化元素可以运用于会展场馆的设计、会展展览空间的设计、装饰设计、色彩基调设计、图形符号及文字设计、场景设计等,通过多角度运用地域文化元素进行会展设计,能够展现出地域文化独有的精神韵味,使会展展品、会展氛围、会展空间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烘托出会展空间强调的品位,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满足情感需求,达到会展设计的理想效果。

2.2 提升会展品牌的个性和张力

每一个地域文化元素都代表着当地人民的情感、省思与智慧,因此在会展设计中对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得当,能够决定会展品牌的个性塑造,为会展品牌赋予独特的个性和张力,促其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定位,在市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从古至今,陕西都在中华文明传承的漫长历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21世纪,陕西依然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为了完成历史和现实赋予的重要使命,链接历史与未来,陕西省打造了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外界感知陕西的独特窗口,在展馆设计上充分运用了地域文化元素,如外轮廓以西安钟楼屋架结构意向为主要设计元素,使建筑既具传统厚重感,又有现代轻盈感、未来感。展览中心的建筑照明以“盛世长安、丝路启航”为设计主题,象征丝路的起点,内部设计凝结了“兵马俑铠甲、青铜器纹理、大雁塔线条、西安古城门”等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打造成了西安“金”名片,为展示陕西形象、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会展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3.1 从自然形态入手实现地域文化与会展设计相融合

自然形态是指在大自然法则下事物形态呈现出可视化、可触摸化的特征。而从自然形态入手实现地域文化与会展设计融合,强调设计师在确保原有自然形态不会遭受损害的前提下,对该地域的文化进行提炼及二次升华的设计过程。相较于其他设计手段,自然形态设计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加简洁明了、清晰透彻的审美感觉。例如,以“桑蚕”为设计灵感的日本馆在2010年上海世博馆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喜爱。桑蚕对于日本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展览中可以回望到日本曾经最为辉煌的工业时代。生蚕丝自公元1868年起就一直是日本最为核心的出口商品之一,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日本养蚕行业全面实行了机械化改革,使得制丝的精度和效率得以全面提升,抢占了大量国际市场,进一步助推了日本蚕丝行业的发展。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日本的织品在国际上仍旧享誉盛名,一方面得益于自古流传而来的传统工艺技术和工艺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高科技加持下对养蚕技术进行的不断突破。由此可以看出,“蚕”对于日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所以设计师们才会对“桑蚕”进行提炼与升华,并将其融入国家馆外部形态设计中,使人们看到设计作品就能领会设计师的意图。

3.2 从视听传达入手实现地域文化与会展设计融合

从视听传达入手实现地域文化与会展设计融合,主要强调依托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手段等,将地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通过图像、声音及色彩等传达给参观者,为参观者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体验,提升参观者对作品及会展空间的深层次认知。例如,《清明上河图》作为一件具有代表性的视听传达设计作品,曾于上海世博馆中国馆进行展出,这幅作品以一种全新数字化的形态展现给参观者,带给受众别开生面的视听享受。《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一幅风俗画,现已成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享誉盛名,甚至在国际绘画史上也独一无二。在短短的五米画卷中,北宋画家张择端将宋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不可估量,现已成为我国的国宝级文化代表作。在上海世博会上,为了能够将《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作完美地展现出来,设计师将数字技术融入了画作之中,使其从平面静态的画作演变为立体动态的动画,为前去参观的人们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设计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将画作中人们的交谈声、吆喝声、流水声、乐器声完美地还原了出来,同时设计师还通过曲线样式对卷轴进行了展示,一方面,让参观者时刻保持新鲜感;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展示空间的设计层次。

3.3 从意象选择入手实现地域文化与会展设计融合

从意象选择入手实现地域文化与会展设计融合,主要是指设计师要对民族文化形象进行深入理解,然后通过情感想象加工而进行艺术创作。每个区域都有独属于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并且区域之间的文化元素存在内在的共通性。因此,在进行会展空间设计过程中,文化意象设计既注重将各地域文化之间的相同属性凸显出来,也要将其特色加以展示,从而最大化释放会展设计的实际价值。例如,四川博物院举办的“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精选“荷”这一传统文化意象,对“莲荷”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并在其中融汇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的218件珍藏文物,对莲荷的意境和底蕴从多个维度进行了诠释,充分展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受众带来了深刻的精神体验。

4 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会展设计中的实践策略

4.1 遴选自然元素,实现展场外部设计

现代会展空间包含内部及外部两大类,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针对现代会展的外部空间设计,其整体场馆在设计时可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融入其中,将地域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还应让部分现代设计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

首先,会展空间外部设计指的不仅仅是对建筑进行特色设计,而且还要针对建筑外部的空间环境进行针对化设计。在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植物是一种非常关键的设计元素,通过对植物进行造景设计,能够对外部空间环境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精选植物等自然元素进行展场设计,借助植物多元化的颜色特征,以造景设计的方式打造出富有视觉张力的展会空间。

其次,精选地域木雕、织锦、特色花卉、树木等特色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提炼及创新应用,使其与外部空间环境充分融合,为外部空间设计增添适宜的装饰元素。通过“地域文化+空间设计”,能够赋予外部空间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此外,还可以将导视图、道路引导图等展示元素与地域文化特色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设计,使之与内部空间设计相协调,从而让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案更具整体性与协调性。

4.2 汲取地域文化,打造会展装饰空间

针对现代会展的内部空间设计,不能直接大面积地改造其硬装部分,而是要重点打造软装部分,即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装饰空间设计,从而使参观者前往内部空间时能够心情愉悦、与空间元素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参观者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为了实现地域文化与会展装饰空间的充分融合,应以主题化设计为核心,设计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会展品牌形象。例如,可对本地域的丛林、海洋及建筑元素进行挖掘与提炼,并以会展内部空间设计为标准进行相应的装饰元素设计,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主题空间。通过这样的主题设计形式,不仅能让空间更具统一性,而且也能够达到“地域文化+空间设计”的要求,满足参观者的审美需求。与此同时,会展工作人员作为内部空间的静态装饰元素之一,可将地域文化融入其服饰设计中,进而让会展内部空间的设计更具整体性,以达到宣传地域文化、提升展会吸引力的效果。

4.3 运用色彩元素,营造会展空间氛围

无论何种空间设计,色彩都是最为核心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搭配色彩元素,能够给予人们一定的心理暗示与心灵享受。当人们步入会展空间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色彩,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会对色彩进行巧妙运用,为前来会展场馆的参与者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之迅速融入会展场景中。

首先,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时,需要将色彩统一性原则贯穿整个设计全过程。设计师需要先对空间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将设计的主色调确定下来,再以主色调为核心,对其他区域的色彩进行科学化、合理化选择,重点实现其他色调与主色调达和谐统一。

其次,在实现色彩统一的基础上,还要丰富色彩种类,切忌空间色彩过于单一。设计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色彩与主色调进行搭配,尤其是对比色的使用方面,要充分关注明度、纯度、色相及面积等各个方面。

最后,设计师在对会展空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时,要体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层次感。以少数民族为例,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元素色彩丰富、富有张力,在实际会展空间氛围设计过程中,可从中选择富有夸张和浪漫气息的色彩作为主色调运用到空间配色中,打造具有视觉张力的会展主题空间。

4.4 借力技术手段,强化沉浸场景体验

一方面,在科技迅速发展及传统文化备受重视的背景下,绝大多数会展场馆在设计过程中已经开始尝试“科技+地域文化”的会展空间设计方式。例如,现在很多会展场馆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3D打印技术等,提升会展空间的科技感,为参观者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满足参观者的视觉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会展空间的整体展示主要是通过展品及相关道具组合而成的,设计师在单一空间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方式进行会展场景设计,重点做到共性与特性并存。

首先,要对企业文化及产品理念进行理解研究,从而对产品进行更好地展示,在场景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该主旨进行,以最大限度提升展会的宣传效果。

其次,空间场景设计要与整个会展的风格保持统一。在会展设计过程中,可将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数字技术加以呈现,让受众全身心融入技术搭设的场景中,有效满足其内心更深层次的参观体验。例如,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作为新加坡高端购物中心之一,为了有效提高对顾客的吸引力,该购物中心开设了一个永久展览,并将其置于商场的核心位置——中庭,其整体是由一个发光的直径15米的圆形互动LED地板,以及由光点组成的高20米的圆柱体所构成。当顾客站在该展览装置上时,能够感受到被鸟群及鱼儿包围,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生命体中。这些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鸟群和鱼儿等文化符号,可以让观众深层次感知地方文化,提升了观众参与互动的热情。

5 结语

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会展设计的有效融合,是提升会展展示效果的有效手段,更是新时代激活地域文化的关键步骤。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从自然形态、视听传达、意象选择三大维度入手进行融合设计,并注重遴选自然元素、汲取地域文化、运用色彩元素、借力技术手段,以最大化实现展场外部设计、打造会展装饰空间、营造会展空间氛围、强化沉浸场景体验,有效释放会展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参观者空间设计会展
最美的蝌蚪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