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

2023-11-24叶莉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叶莉

摘   要: 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给教学提出巨大挑战。政治认知是政治认同的前提,要培育深度的政治认同首先要夯实政治认知,通过把握认知起点、优化认知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奠定政治认同的坚实基础。同时,深度的政治认同培育又不能停留于政治认知层面,而要在真实情境、真实体验、真实问题中引导学生真学真用,促进政治认知向政治认同转化。

关键词: 高中思政课;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培育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并明确指出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是其他三个素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1 培育政治认同素养是高中思想政治应有的责任担当,但在现实教学中,知识传授易、形成认同难,也给教学提出了极大挑战。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由政治认知走向政治认同的实践路径。

一、高中生政治认同的内涵与培育原则

政治认同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2 基于对政治认同的一般性理解,结合高中生的阶段特点,新课标指出:“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这为高中思政课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明确了方向。

在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政治认同的主体和客体即“谁在认同”“认同什么”是两个重要因素。主体的主观因素、客体的现实情况以及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政治认同的程度。基于此,高中生形成政治认同需要的条件有如下三条:

第一,对客体的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指学生对我国的政治道路、政党组织、政治制度、政策方針等知识的了解,是形成政治认同的起点。作为认同客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等,既具有强大的理论逻辑,又具有瞩目的实践成就。高中生既需要从理论层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合规律性,又需要从实践层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民根本利益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中建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认知,从而为政治认同奠定认知基础。

第二,对主体的能力培养。高中生作为认同主体,需要面对更为多元的信息和更为复杂的社会现实,而其理性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生活经验和相关理论储备依然不足,其政治认同在高中阶段更容易受到干扰而动摇。因此,高中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不能停留于认知层面,应更注重理性思辨、科学评价、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奠定政治认同的能力基础。

第三,有效的活动载体。政治认同培养要激发高中生认同的心理意愿,同时应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心理过程。高中思政课只有以求真务实而理性客观的态度回应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切,设计有效的情境活动,在政治认同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搭建有效桥梁,才能使学生愿意始终参与学习过程,做到知识跟进、情感跟进、思维跟进,逐步深化政治认同。

综上,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培育应当是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理性思辨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政治确信的过程。以下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课教学,阐释完善政治认知、促进政治认同的具体路径。

二、政治认知是政治认同的基础

素养导向下的政治认知教学能够更好地支撑学生形成深度政治认同。素养导向下的政治认知教育应该把握认知起点、优化认知过程,最终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通过夯实政治认知,奠定政治认同的基础。

1.把握认知起点

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即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以及知之有误之处。教师可以运用导学单、课前问卷、提问交流等多种方式来把握学生认知起点,找准学生“已知”和“应知”之间的距离,合理安排教学。通过审视学生认知起点,思考学生已有认知信源是否可靠、内容是否完整、观点是否科学、深度是否足够等,就能够明确新的教学中哪些可以简化、哪些需要补充、哪些需要强化、哪些需要纠正,从而将教学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学生盲点、疑点、难点和错误之处的突破上。简而言之,政治认知教学应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客观地了解必要的政治知识,避免学生因不知道,或知道的不全面、不客观、不深入而影响政治认同。

在课前调查中,不少学生都表示听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具备基本的认同,但并不了解其具体内容,对这一思想的整体认知是模糊、零散而表层的。这反映出学生认知起点较低,也说明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是基于对新时代新成就的生活感受和媒体宣传形成的浅层认同,缺乏理性的政治认知支撑。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新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深入探讨、推进深度政治认同奠定认知基础。

2.优化认知过程

教材依据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编写,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是政治认知的重要内容,是形成政治认同坚实的学理基础,却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理论世界。而政治认同是学生主动接受并内化为自身价值的心理过程,需要触动学生的内心和灵魂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政治认知教育需要衔接外部“知识世界”和学生“内部世界”,即需要将学科逻辑和学生思维逻辑相统一,使政治认知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作为学生之外存在的“知识”进入学生的理解范围,促使学生自然、主动地理解、接受、认同相关政治知识,并内化为自身认知体系的一个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课教材内容由时代背景、核心内容、重要地位三个部分构成。依据认知规律,对理论的认同离不开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唯有引导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源于实践、接受了实践检验并在指导实践中展现出强大力量的,方能促进学生由“知”转“信”,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教师依据学生的思维逻辑对教学次序进行了重构,形成了如下教学主线,见表1 。

3.建立认知结构

知识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而认知结构则是学生在学习后所建构的知识体系,是融入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学习成果。简言之,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有知识结构并不必然形成认知结构。政治认知教学要防止认知的碎片化、孤立化,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建构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建构知识、检验知识,主动思考哪些知识可以被“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哪些认知结构应调整“顺应”新知识的纳入,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只有当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才能促进知识的记忆、理解、保持和发展,为在具体情境中迁移运用学科知识进行理性分析、推进深度政治认同奠定基础。

在教学前,教师先请学生预习,了解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并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初步学习后的体会,而后在课堂教学第一环节进行分享。有的学生的体会是“全面”,认为新思想对中国未来做了全面规划、全面部署;有的学生的体会是“坚定、有担当”,认为新思想目标明确、态度坚定、路径清晰;还有的学生的体会是“逻辑、系统”,认为新思想既有理论概括又有实践方法。通过预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又通过概括体会主动思考,初步形成对新思想的理解和体会,明确新思想是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并将学习注意力更多转移到关注新思想与中国未来发展的关系上,由此能够自然地引发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新时代需要新思想?为什么新思想需要涉及方方面面?为什么需要有这些创新提法?这些问题为学生主动探究新思想形成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做了铺垫。

三、由政治认知走向政治认同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增进学生社会理解力的学科,必然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真实体验、真实问题中真学真用学科知识,才能促进他们在理解社会现实、解决真实困惑中坚定政治认同,由“知”转“信”。

1.以真实情境驱动课堂探究

情境内容之问:大时代还是小故事?真实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发展和表现的重要载体,一般而言情境复杂程度越高,所培育和展现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也越高。政治认同素养水平就需要看学生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社会生活情境的挑战,能否运用学科内容进行理性辨析并坚定价值观念。高中思政课教师多将时政或生活案例作为情境组织教学,两者虽然都具有真实性,但基于大时代的宏观叙事和基于生活的具体故事作为情境,在复杂性、综合性、受关注度和可探究深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情境组织时就需要考虑情境的复杂性,考虑情境能否有效支撑、服务于深度政治认同的形成。教师应基于政治认同素养水平的目标定位,在情境内容组织时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对情境做适当加工,又避免情境失真;既与学科逻辑相吻合,又为学生深入探究留足空间,设计适合高中思政课堂的教学情境。

情境建构之问:教师预设还是学生探索?当前,多数教学情境是以教师为主体建构的,由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在课堂中适时呈现的“预设式情境”。预设式情境的特点是:与课堂教学目标契合度高,情境结构良好;与学科知识对应性强,能够有效预埋伏笔引导学生思维;易于教师对情境活动的引导和调控。但其局限性在于:开放程度较低,学生作为被动接受方融入程度不足,思维活跃性亦受限。与之相对应的是“生成式情境”,即以学生为主体建构的、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即时生成的情境资源。生成式情境是由学生生成建构的,更具有真实性、体验性和开放性,更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但其局限性在于:情境结构不良,可能包含较多无效甚至错误信息,对教师课堂引导的挑战性大。指向深度政治认同的情境往往更需要学生认知、情感和思维的深度融入。因此,若采用预设情境,则要注意既要有正面情境、正面引导,亦不能回避负面情境,应直面非议、正视疑惑,避免教师预设情境脱离学生认知和认同的需求,形成伪探究、假认同。教师也可以尝试创设生成式情境,将学生资源转化为教学情境资源,引导学生在其创设的情境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自主习得,从而由被动化为主动,由认知迈向认同。

本课例中,在学生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后,教师自然地引出问题:“为什么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的指导思想?”并请学生结合对新时代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新时代中国态势分析图。这一情境设计不再局限于用一两个具体案例印证新思想提出的必然性,而采用探究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描绘新时代的全景图像,勾勒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學生积极思考,充分罗列并阐释了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内部优势(如经济总量、党的领导、制度优势等)和不足(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外部的有利条件(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影响力提升等)和挑战(如全球性挑战增加、外部压力增大等)。在情境建构中,关于新时代的认知不是教师告知或给定的,而是学生自主“发现”的,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问题“新思想是否对这些时代课题予以了有效回应”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新时代的背景和新思想的具体内容关联起来,例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当前国际复杂形势的回应,由此学生自觉地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进而认同新思想的产生是时代的必然和实践的必需。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思考的课堂,才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促进深度认同的课堂。

2.以真实体验激发政治情感

有效的政治认同教育既要有深度和高度,也要有温度。政治情感指积极的政治态度和情感倾向。“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理交融的教学更能够促进深度政治认同的形成。因此,政治认同教育不仅要依靠学科知识的理论力量,还要善用政治情感的催化作用,起到以情化人、以情促知、以情启思的作用,促使“认知认同”经由“情感认同”进一步向“深度认同”迈进。高中阶段的政治情感激发需要注意:

首先,注重“知”与“情”的关联,做到情理交融。培养高中生的政治情感应当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并能够强化政治认知,而非通过简单的感官刺激、氛围营造和浅层触动来达成。教师可以“以事感人”,通过摆事实、列数据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国家发展成就和人民幸福生活;也可“以人感人”,通过英雄楷模、劳动模范、平凡人物的故事,为学生树立可敬、可爱、可亲的榜样形象;还可“以史感人”,在奋斗发展的红色记忆中,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因这些素材可靠、可感,从而使学生觉得可亲、可信,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共情中促使学生对国家发展、核心价值、红色历史等方面的政治认知更为具体、丰富而生动,也为学生深入探究“中国何以能”等本质问题埋下情感的种子。

其次,注重“小课堂”与“大社会”的关联,强调真实体验。从情感激发的方式来看,教师可以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综合运用情节、音乐、影像等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故事走近學生,让学生在聆听故事、读懂故事中产生共鸣。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中生阅历的丰富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情节的曲折性、音乐影像的渲染性对其情感影响逐步减弱,其作为“倾听者”所能获得的情感触动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因此,政治情感激发应更注重学生作为主体的真实体验和深度卷入,应架起教材和现实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进入社会大课堂中,通过实地走访、场馆参观、深度访谈、调查研究、实践体验等方式去亲历、感知、发现社会生活的真实,从聆听中国故事到自主发现中国故事、讲述中国故事、融入中国故事,更能够形成深层的情感触动。

笔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课教学中发现,新时代的新变化明明正在发生,学生也确有感受,却无法将之与理论建立有效关联,也就难以激发对新思想的情感认同。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运用理论解释鲜活的社会生活,让关于新思想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印证,促进学生真知真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首先将课堂延伸至社会,让学生课前拍一张代表上海新时代新变化的照片,并说明新时代新在哪里。意图是让学生带着学科的思维去发现生活的变化,以政治眼光重新观察生活,加深对新时代的体验和感受。而后再将学生课前实践的成果引入课堂,成为课堂学习的资源。如有学生去滨江采风,认为新时代的上海更加繁华美丽;有学生展示了社区服务照片,认为新时代的上海民生保障更加完善;有学生对新能源公交车最有感受,认为新时代的上海更为现代化;还有学生认为进博会提升了上海的国际影响力……这些照片汇集成为新时代上海发展的生动画卷。学生在彼此交流分享中对新时代上海新发展的自豪、热爱、幸福之情被充分激发,自然促成对新时代指导思想的情感认同。而这一认同的素材来源于学生亲身所见所感,更具有说服力,相应的情感触动也更为深沉而持久。

3.以真实问题推进深度思维

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是形成深度政治认同的基础,但“知”“情”与“信”之间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在政治认知、情感认可的基础上,唯有让学生经历深度思维、价值辨析,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碰撞中澄清价值,才能形成自觉、理性、深刻、稳定的深度认同。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真实问题驱动学生的深度探究,让学生在深度思维中转“识”成“智”,以“知”促“信”。

课堂的真实问题应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真实性,即问题是现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普遍性,是经过调查研究,学生普遍存在困惑的共性问题;三是思维性,即需要学生经历探究、辨析的过程方能解决,是指向学生认知障碍、认同障碍突破,有助于推进认知进阶、思维进阶和价值进阶的问题。只有真实问题才具有研究价值,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与促进学生发展,才能推进深度认同。

设置指向政治认同的真实问题可以聚焦两条路径:一是聚焦学生困惑,在学生认同障碍的盲点、疑点、非议点设问,通过突破认同障碍来澄清价值,形成确信;二是聚焦比较鉴别,在纵向、横向的时空比较中设问,引导学生在比较鉴别中甄别优劣,形成确信。这两条路径往往彼此相关,学生的困惑往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及其在具体情境中的具体表现。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唯有以真实问题引导学生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并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方能形成理性思维,坚定政治认同。例如,从纵向历史线索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现在比过去有更大的发展,更要用问题驱动学生发现这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承与发展;从横向国际比较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在比较中客观地看到我国发展之“变”,以及“我国仍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之“不变”,更要以问题驱动学生发现中国的成功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优势。这样的基本思路,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辨析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中的复杂问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课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虽然能够发现新时代之新变化,却难以表述新时代有何新的质变,说明他们未清晰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这样的认知和情感不足以支撑学生的深度政治认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进一步挖掘资源,提出问题:“上海的外滩一直就很美,今天的滨江‘新在哪里?上海社区管理一直井井有条,今天的社区服务‘新在哪里?过去,上海的交通也非常发达,今天的交通‘新在哪里?浦东一直就是中国开放的标杆,那么进博会所代表的开放又‘新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新时代这些新变化和过去相比有何质的不同?新思想是如何贯穿其中并发挥作用的?学生在思辨中增进对新思想的全面理解。当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富有实践性的,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切实改变时,就能够实现被动认同向主动认同转变。

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是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能力、学科品格共同发展的结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需要帮助学生夯实政治认知,也需要优化情境和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发生处、知识形成处、能力成长处、情感涵育处”1,从而让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真正落实。

Teaching Practice of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imed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of “Political Identity”

— A Case Stud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YE  Li

(No. 1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6)

Abstract: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core literacies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hich also poses a major challenge to the teaching. Political cognition is the premise of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To cultivate a deep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the enhancement of political cognition is first and foremost required. By grasp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gnition and optimiz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 students can acquire a scientific cognitive structure as well a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ivation of deep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cannot stay only at the level of political cognition, but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have the real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in real situations,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thus promoting a transformation from political cognition to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political cognition, political emotions,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core literacy

猜你喜欢

高中思政课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浅谈“思政学科教学评价”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