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面像岩画探析
——以阿拉善博物馆馆藏敖包扎德盖人面像岩画为例

2023-11-24杨福丽阿拉善博物馆内蒙古阿拉善750306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面巫术贺兰山

杨福丽(阿拉善博物馆,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

敖包扎德盖岩画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陶力嘎查境内。岩画主要分布在一座东南-西北走向的小型山脉的西、南两侧[1]。此岩画为太阳形人面像岩画,有眼、鼻、嘴,头部上方有放射状的光芒,如图1所示。

图1 敖包扎德盖人面像岩画

一、人面像岩画的定义

人面像岩画是岩画诸多类型中的一种,其是以人的脸部或形似人脸部为主要刻画对象,因而得名人面像岩画(也称人面岩画)[2]。这些岩画大部分都没有躯干和耳朵,只是一个孤立的人脸形状,一般会刻画人的五官,有眼、鼻、嘴等,有的还有面部纹饰或是头饰,如图2所示。

图2 敖包扎德盖人面像岩画图形

磨刻以及凿刻属于人画像岩画比较常用的制作工艺。将风化造成的损毁情况进行排除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面像岩画图图形的制作方法皆为凿刻法。先祖们将石块紧握于手中,依照一定图形于岩石上进行多次磨刻最终形成人面像岩画。整个过程耗时长,且磨刻费力,即此处所提及的磨刻法[3]。一些人面像岩画图形属于粗糙的点状连线凿痕,该类人面像岩画为先祖们一手将石凿握住,一手用石击凿,依照对应图形于岩石上展开敲凿,通过密集点的形式来连接成线而形成,这种方式即所谓的凿刻法。人面像岩画的凿刻基本上是一次性完的,这样后续无需加工,故而也就没有后续加工痕迹。

二、人面像岩画的发现

早在5世纪,《水经注》中就有关于岩画的大量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写道:“渡流头滩十里,便得宜昌县也,……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文中的“人滩”位于今长江宜昌附近,“人面形”即人面像岩画。《水经注》也是目前我国仅有的明确记载岩画的古代文献。

在世界范围内,太平洋沿岸国家以及地区广泛分布有人面像岩画,主要是环太平洋分布圈[4]。人面像岩画在我国的分布相当广泛,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其中,贺兰山岩画最为丰富。1969年,一位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口两侧的石壁上发现了多处石刻,其图形有的类似于人面,有的类似于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则是奇怪的符号。直到1979年,此处才被认定是岩画。贺兰山岩画的发现,在当时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际岩画界对中国岩画遗存情况知之甚少。1986年,当时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兆复写信给国际岩画委员主席阿纳蒂,信中介绍了中国当时已发现的100多处岩画遗址。收到这封信之后,国际岩画委员会立即来到贺兰山考察。他们在贺兰山口有了惊人的发现,在一处高达20米的山崖上,刻满了60余个人面像,仔细观察可发现每一个人面像都有所不同,表情各异,或平和宁静,或面目可憎,或使人感到神秘莫测。贺兰山人面像岩画的发现也拉开了我国大批发现人面像岩画的序幕,随着岩画考察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面像岩画被陆续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在内蒙古阴山地区、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巴丹吉林地区曼德拉苏木曼德拉山、贺兰山白芨沟和驴尾沟、桌子山苦菜沟和雀儿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阿拉善左旗银根、内蒙古翁牛特旗和乌拉特后旗等地都发现了人面像岩画。从发现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我国北方地区,人面像岩画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和宁夏地区。

三、人面像岩画的起源

根据考古资料,人类最早岩画能够追溯至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该时期人们每日期盼能够解决温饱且在自然界生存下去,他们无法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雷电的袭击和生老病死的轮回,恐惧吞食着他们的心灵。于是先民们便认为这些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会左右部落成员的安危,必须将其奉为神灵反复膜拜[5]。于是,天地日月、山川河流、植物动物,甚至生殖行为,都被先民们刻画在了坚硬的岩石上。他们以此向神灵发出祈求,希望神灵施恩降福、保佑族群、狩猎成功、人丁兴旺。这其实是原始宗教的巫术行为,是原始人利用咒语、绘画、仪式等方法试图战胜自然力。这种巫术通称为交感巫术,也被称为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

这种解释就是关于岩画起源的最权威的学术理论—巫术论,被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通过仔细观察贺兰山人面像岩画,研究者们发现,这些人面像的刻槽大多宽且深,最深的为2.5 cm,最宽的为3.5 cm。在金属器具还没被发明的石器时代,刻画这样的人面像几乎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工作。有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考古实验,拿贺兰山当地的卵石在相同材质的石头上去磨,磨了一个小时后,最后磨出的刻槽连1 μm都不到。很显然,如此大规模的岩画不是凭一人之力能够制作完成的,一定是有组织、分阶段的,甚至很有可能是在某一人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个人又是谁呢?在史前人类的部落里,酋长是族群的首领,他承担部落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责任。同时,他还兼任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能够通天地、近鬼神、传达神意的巫师。巫师在部落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主宰原始人类的精神世界,并有一套巫术与神灵对话,而磨刻岩画的过程很有可能就是巫术活动的内容之一。巫师用磨刻岩画的形式向神灵发出祈求,祖先的保佑、族群的繁衍、狩猎的成功等,都以图形的方式传达出去。这些图形在岩石表面敲凿成形之后,部落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进来,沿着图形的轮廓继续敲凿研磨,以这种方式亲近神灵。经过千百人的手,千万次研磨,这些岩石表面的图形就被磨成了槽线,越磨越深,越磨越平滑,一旦磨制成功,从此就成为先民崇拜的对象。

对人面像岩画进行深入仔细的观察,能够看出图形里类似于人面五官的一系列造型均似是而非,这明显是制作者刻意让人面像岩画图形和真实人面处于似是而非的状态,整体呈现非人面却又好似人面之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行为呢?考古者认为在制作者的观念中,自然界万物可和人对话,则应有与人相似的灵魂、形象以及性格,不过也应有神的威严,所以人面像岩画以该形象将人与人格化的神给予呈现,并在岩石上刻下这些形象表示崇拜敬意,使形象的威严以及永恒得到传达。

贺兰山岩画是人面像岩画的荟萃之地,其中有一幅人面像岩画十分突出。它被凿刻在高达19米处一块崖壁上,其面部呈圆形,长有睫毛,重环双耳,头顶上方还有放射状的光芒,仿佛孩童所画的太阳公公的形象,如图3所示。类似的岩画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虽然发展程度略有不同,但其母型基本一致。这样的图形意味着什么呢?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族群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太阳崇拜。太阳高居中天,主宰光明和温暖,驱散黑暗和恐惧,赋予万物勃勃生机,所以太阳神也就具有了其他神灵所没有的特征,成为先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是部落崇拜的图腾。贺兰山太阳神拥有人与太阳的双重特征,似人似太阳,为人面像的太阳化,同时为太阳形的人格化,均展现了对太阳的亲近、崇拜、敬畏心理。

人面像岩画中除了崇拜类人面像之外,还有面具类人面像。面具在原始人类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狩猎时用面具伪装成野兽,以此更容易接近和袭击野兽;在与敌人作战时,用面具来威慑敌人。有的也与图腾崇拜有关,在进行宗教或巫术活动时,面具是一种常用的辅助用品,戴上它就成为神灵的载体。在我国,内蒙古鄂温克族和四川白马藏族人,在进行祭祀活动时就会佩戴面具。阴山岩画里有大量面具岩画被发现,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同样存在使用面具的习俗,部分面具岩画和现实生活里看到的面具十分相似。贺兰口沟内南山壁发现的一幅人面像,头顶处可见一个横线槽,下面是和“七”字形相似的人面轮郭线,双眼并没有被明显地刻画出来,看起来像两个黑洞,犹如面具上的两个洞眼。最值得一提的是,面具两侧还分别刻了一条绳索,这显然是用来佩戴面具的,这些特征足以让我们判断这是面具。

人面像岩画到底是古人类的哪些思想意识的载体,现仍属于未解之谜,而当前所给出的所有解释均为推测,因为谁也不能真正还原历史,自然不能得出真正的、唯一的“谜底”。那些数千年来,终日裸露在阳光之下、岩表之上的岩画,仿佛是远古祖先留给现代人的一份厚礼,为今天的人们了解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条特别的通道。

猜你喜欢

人面巫术贺兰山
贺兰山岩画:刻在石头上的远古呼唤
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技术
人面何去 桃花且笑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灵魂只能独行之六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贺兰山岩画中原始体育活动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