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风逐潮,狂澜决堤
——决澜社画家倪贻德的现代派油画思想与作品赏析

2023-11-24林盛阳常州市文学艺术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1期
关键词:现代派写实主义现代主义

林盛阳(常州市文学艺术研究院,江苏 常州 213000)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不断东渐的大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追求创新的艺术家群体,他们不满于当时中国艺术界的现状,渴望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将中国艺术从滞步不前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决澜社诞生了。

决澜社由倪贻德、庞薰琹等先锋画家于1931年创立于上海,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派绘画社团之一。决澜社的艺术家们对中国当时的艺术界深感失望,希望通过决澜社引入西方现代艺术,实现中国艺术的革新。决澜社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举办了四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画展,向中国当代艺术界介绍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等西方先锋艺术思潮[1]。倪贻德是决澜社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该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早年留学日本,后回国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20世纪30年代,倪贻德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武汉三厅工作。武汉沦陷后,他回到上海,继续从事艺术实践,他的油画作品和艺术理论,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倪贻德早年的求学经历

倪贻德(1901—1970年)出生于杭州一个没落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图一)。由于家境贫寒,倪贻德少年时在邻居的资助下才得以入学。1919年,倪贻德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最著名的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专前身),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图一 倪贻德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美专,其办学理念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现代主义精神,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多样的艺术风格。在校期间,倪贻德受到校长刘海粟的熏陶,打下坚实的西画基础,并在前辈吕澂的指导下研究艺术理论。1922年,倪贻德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在俄国画家普特西斯基的画室担任助教。1927年,倪贻德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川端绘画学校,跟随著名画家藤岛武二学习。藤岛武二强调写实基础与印象主义技法相结合,对倪贻德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日本的生活让倪贻德更全面地接触了西方现代艺术,他创作了大量富有现代主义气质的作品。这一阶段的学习和思考,促进了他在现代艺术道路上的探索。

二、倪贻德的现代派油画思想演变与作品赏析

(一)上海美专到东渡日本:现代派思想的奠基

倪贻德的现代主义艺术观念源于他在上海美专的学习。上海美专是中国最早的现代艺术院校,创办于1911年,校长刘海粟提倡开放的教学理念,主张学生在绘画创作中“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倪贻德的导师李超士也深受印象派的影响,讲授西方现代绘画技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倪贻德拥抱现代主义绘画成为必然。20世纪20年代,倪贻德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具有现代派特征的作品,这些早期作品线条流畅,色彩明快,构图简约,初步显示出他对现代主义的有意趋近[2]。以1926年发表在《火山月刊》上的插图《林间之舞》为例,画中三名裙装女子在树荫下欢舞,其线条柔美,姿态轻盈,洋溢着生命的气息,画家明显受到西班牙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启发,突出线条的流动之美,简练的线条勾勒出舞蹈的动态,黑白色块的对比强化了画面节奏,整体布局具有很强的装饰性[3]。

1927年,倪贻德赴日本东京川端绘画学校留学。当时的东京文化非常开放,各种前卫的艺术展览层出不穷,倪贻德如饥似渴地研究这些现代派作品,完全浸润在现代主义的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他的现代主义艺术信仰。

(二)日本归来到决澜社时期:现代派思想的巩固

1928年,倪贻德结束了东京留学生活回到上海。日本留学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现代艺术知识面,也加深了他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理解。倪贻德回国后一心扑到艺术创作中,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1929年,以倪贻德在《中华教育界》杂志上发表的《少妇之颜》为例,这是一幅典型的后印象派人像画作。画中的女子侧脸轮廓柔和,五官特征概括描绘,没有过多强调细节。人物面部以暗色背景为衬托,衣饰上的花边仅作简单勾勒。倪贻德运用印象派暗明对比的手法,同时注重情感表达,画面整体色调温暖柔和,充分显示了倪贻德对后印象派技法的娴熟运用[4]。倪贻德还在这一时期探索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在1930年创作的《自画像》(图二)中,倪贻德将自己的面部轮廓描述为锐角的几何体,五官位置微调错位,他运用立体主义经典的手法—从多个视角描绘人物面部,打破透视规则,在二维画面上营造出立体的效果。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但又不乏写实细节的刻画,充分展现了他对立体主义艺术形态的浓厚兴趣。

图二 倪贻德《自画像》油画 纵30.5 cm 横21 cm 1930 年

1931年,倪贻德回到上海美专任教。此时的他已熟练地把握现代艺术创作理念,渴望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开创中国现代艺术。1930年初,中国现代艺术界出现了一批追求艺术革新的社团,其中以决澜社最具代表性。倪贻德回到上海美专任教后,与庞薰琹相识并结为好友,二人均怀有组建现代艺术社团的理想。同年9月,在他与庞薰琹等人的倡议下,决澜社正式成立。

决澜社的名字取自“狂澜决堤”,寓意社员要以“狂澜之势”冲破当时中国艺术界的沉闷与腐朽。决澜社的宗旨是“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5]。他们提倡摆脱传统绘画的束缚,学习西方现代派绘画,开拓中国现代艺术的新天地。30年代初期的决澜社给予了倪贻德很大的舞台,也激发了他的现代艺术热情。这一时期是他艺术生涯的高峰期之一,决澜社时期的倪贻德撰写理论专著近10部,创作了大量富有现代派特征的油画作品,在决澜社的四届画展上,倪贻德先后展出作品20多件。决澜社为倪贻德提供了与国内外画界新锐交流沟通的平台,也推动了他在现代主义语言上的大胆探索。这段弥足珍贵的艺术实践,奠定了倪贻德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回国后的倪贻德,在决澜社的艺术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现代主义,在绘画中继续摸索现代派与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结合。1932年,倪贻德发表的《夏》(图三)是其现代主义油画的代表作,已经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和现代派风格。画中女子身着夸张立体的旗袍,单手举扇,一腿微抬,姿态张扬。人物五官依然保留东方特征,但肢体的描绘参考了西方现代派概括化的人体塑造方法。画面色彩鲜明夸张,前景的旗袍、背景中的椅子等细节都作了亮色处理。从这一时期倪贻德发表的作品可以看出,日本留学归来后的他在绘画语言上出现明显变化,开始大胆采用立体主义、野兽派等流派的表现手法,但同时保留了东方水墨的笔触特征,初窥见中西绘画语言融合的门径所在。

图三 倪贻德《夏》 油画 1932 年

(三)1944年以后:从现代派到新写实主义的转型

1944年之后,倪贻德的绘画风格出现转变,开始从现代派转向新写实主义。这一转变来源于倪贻德对中国现实的深入思考。1943年,倪贻德离开上海,先后在昆明、重庆等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这一时期,他逐渐认识到现代派艺术过于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和形式游戏,脱离社会现实。于是,他开始反思现代派艺术的局限性,转而倡导写实,希望通过艺术为人民服务。从1944年开始,倪贻德的许多作品已经具有了新写实主义的风格。例如创作于1946年的《街头露宿》,描绘了在战争中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沉闷的青灰色调渲染出悲惨的氛围,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现实是促成倪贻德从现代派转向新写实主义的主要动因,这一转变体现在他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注现实题材、强化形态表达情感等方面,也标志着他从现代派艺术探索,过渡到适应中国革命现实需要的新写实主义实践。

倪贻德在多篇文章中阐释了新写实主义的内涵。他认为,新写实主义与古典写实主义不同,它在继承写实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通过形态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而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摹。他主张新写实“须有质感……须有量感……须有实在感”,要“采取一种着重效果的表现法”,来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6]。同时,新写实主义也强调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普通人的命运,这成为倪贻德从现代派转向新写实主义的理论依据。

三、结语

倪贻德的艺术生涯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历程的缩影。他早年对西方先锋艺术的学习,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语言的创新,在决澜社的艺术实践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开拓性作品。倪贻德一生坚持艺术创新的精神,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倪贻德在现代派艺术创作中,不断学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探索中国绘画语言转型之道。后期向写实主义的转变,也体现了他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显示出一个伟大艺术家对时代的现实关怀与敏锐洞察。

猜你喜欢

现代派写实主义现代主义
“三论”新视野下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生活比较法”:走进现代派小说的艺术世界——以卡夫卡《变形记》为例
杨飞云与古典写实主义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现代主义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