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
2023-11-24梁源源
董 驰,梁源源,王 超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引言
近年来,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全球蓬勃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转移和优化步伐,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将发挥更大主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广泛覆盖金融、研发、物流、信息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也逐渐从制造业剥离,成为促进工业技术进步、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既体现在专业化分工带来的相互剥离,又展现为差异化优势驱动的相互融合。尽管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仍不发达,而且中低端制造业去产能进程和智能化转型缓慢,成为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向制造强国的突出短板。因此,需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研究科学可行的现实路径,催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产业高质量融合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1]。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来源于Rosenberg[2]对美国机械设备业演化的研究。产业融合可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并加速技术革新[3-4]。一些行业,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将加速制造企业价值链的延伸,降低生产成本,对制造业优化升级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5-7],同时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市场空间,优化价值链结构[8-9]。因此,驱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提升供应链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10-11]。
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和转型升级过程中,数字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DonTapscott[12]首次提出了“数字经济”的概念。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可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双轮驱动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3-14]。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加速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交叉渗透,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15-16],并有助于改变当前中国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17-18]。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提质增效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经济能够从要素配置变革差异、产业升级驱动及经济质量增长三个层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19]。此外,数字经济也可以提升产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高效运行产业生态系统以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20]。
数字经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使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转移,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制造业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并进一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加速打造两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对于实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以及融合的现状,探索了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和作用机制,提出了关于数字经济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全产业链发展的韧性。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和融合现状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制造业长期存在比较系统的统计分类。但是,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公布了其统计分类范围,并在2019年《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对其进行了修订,包括金融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等10大类,却没有公布相对应的详细统计数据。为了充分利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信息和投入产出表,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分类范围界定为以下6个细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而进一步对比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行业增加值,在2013—2019年间均呈持续攀升态势(见图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幅高于制造业增幅,其在2019年的增速为8.91%,高出同年GDP增速近1.6个百分点。然而制造业在2019年的增加值为264136.7亿元,增速仅为3.2%,低于同年GDP增速。
图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见图2),在同期发展态势相反。其中,2013—2019年间,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攀升,占比由20.22%增加到30.72%。而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在2014年上涨0.28个百分点,此后便持续下跌,2014—2019年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0.38%下降到26.77%,并且自2015年以后降幅显著增大。但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基本与2000年以来的美、日、德等主要发达国家一致。
图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增长,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的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业产业链向服务化延伸的成本,这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设施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数字技术的创新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向服务化延伸,加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融合过程中,不断催生出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品。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以及可视化分析,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趋向多元化和透明化,可以掌握更多信息从而及时优化生产决策,加速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不同于传统技术的变革,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呈爆炸式指数增长特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能够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国内制造业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在电商平台不断发展完善的情况下,传统制造业的产品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不得不向服务化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或者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增强产品差异性;或者延伸自身产业链,实现产业模式的变革。基于此,推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现状
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各个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尤为显著。产业内技术的升级加速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间技术的扩散打破了两业融合的壁垒。两业的边界不断模糊,二者融合的趋势也在日益增强。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化率是反映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在制造业行业中的重要程度,在产业融合的研究中历来受到关注和重视,其可以用制造业行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占全部中间投入的比重来表示。整体上,我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化水平在不断提升(见表1)。2005—2020年,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化率整体上升了3.13%。其中,化学产品,交通运输设备,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加了5.75、6.64、4.52、4.52个百分点。虽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整体水平较为低下,但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的发展,其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率反映了制造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在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中的重要程度,能够清晰体现两业的融合情况,是产业融合程度最全面的反映指标。其可以用生产性服务行业中制造业中间投入占全部中间投入的比重来表示。本文选取了六个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进行考察,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图3显示了这六个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率的变化情况。
图3 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率(%)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根据历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所得。
2005—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率整体降低了3.53%。其中,下跌的行业有四个,为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跌幅分别是3.39%、13.39%、29.21%和33.36%。这也表明了四个行业对制造业投入的依赖相对减弱,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的降低。而上涨的行业有两个,为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涨幅分别为38.50%和19.68%。这表明这两个行业对于制造业提供的技术设备和物质载体等有较强需求,对制造业投入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大,其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也在逐渐增强。这进一步说明目前我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以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价值链上游融合形式为主,而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的价值链下游融合形式较弱。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对制造业支撑能力不足
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影响了其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普遍特征是第三产业占GDP的70%,而生产性服务业又占第三产业的70%。如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有34%在从事服务类工作,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率为20%-25%。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对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近年来虽有所增长,但是总量仍然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竞争力。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偏大且存在过度竞争的问题,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且业务范围狭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不足,其引领产业链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根据2020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规模约为46.47万亿元,但是用于制造业中间投入的占比仅为29.82%,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率仍处较低水平。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滞缓,难以支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化发展,严重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发展进度。
(二)制造业困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对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较弱
我国制造业发展处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了限制。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全球居首,却主要集中在价值链底部的加工组装环节。而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转型进程滞缓,具体表现为科技活动产业占比处于低位(见表2)。同时制造业的“大而不强”难以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优质供给保障,部分行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呈萎缩趋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撑力度较弱,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的发展。
表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占比(%)
(三)技术要素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发展速度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生产要素牵制并减缓了两业融合的进程,两业的发展需要新的数字技术要素来推动。从国内视角看,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导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成本上升压力显著增加。其不仅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也抑制了两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从国际视角看,部分发展中国家能够凭借低廉劳动力吸引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而给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冲击。因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供应链受到来自国内外的不同冲击,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启用数字技术生产要素助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制造业的很多企业以“服务内置化”的发展路径为主,服务外包程度不高,本应由服务业完成的一些活动却被制造业包揽,这从客观上压缩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制造企业难以与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形成 “1+1>2”的效果。产业间的协同性不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两业基本呈现“点对点”的互动模式,融合发展的规模尚小,仅有少数龙头企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两业的生产效率和要素配置水平仍旧没有质的提升,上下游的联动效应不明显。
四、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作用机制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力源
从产业融合演变过程看,推动产业融合的动力源是多方面的,结合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自身特点,本文提出了两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如图4)。
图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1.要素提质是支撑力
生产要素的提质增效支撑着两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改变其原有的价值属性。针对我国当前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和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问题,数据要素的引入使得企业员工获取工作经验和学习方法的渠道更加顺畅,有助于其成长为精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专业化人才。而专业化人才的应用对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迭代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企业要素的使用效率和创新效率的提升。企业可利用新型技术要素深化劳动分工和生产协同,提升其管理质量,进一步赋能技术升级,从而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整体发展滞后的问题。生产要素的良性互动与有效协同,使得要素组合的乘数效应不断扩大,也为两业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技术革新是推动力
技术革新推动了两业的融合发展,缓解了技术要素对两业融合发展的限制。技术革新对传统产业链进行改造,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增强。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传统服务业带来存量的增加和增量的拓展,改变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促使其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鲜明的高技术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特征,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制造业的连续性。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能为制造业带来产出的增加和效率的提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制造业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延伸产业链并开拓新市场,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从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链的信息共享,最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
3.政策引导是支持力
政策引导为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有助于形成两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近年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出台了培育产业融合新业态的相关政策,探索重点行业及领域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并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也起到了引导作用,为两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二)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具体机制
数字经济可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双轮联合驱动模式,突破当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存在的困境,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如图5所示)。
图5 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作用机制
1.数字产业化
数字产业化,即产业化与数字化的结合,主要包括信息通信业、云计算等新兴领域,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数字产业化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生产要素,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数字产业化通过将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应用到生产流程中,通过融合渗透形成新兴行业,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带来存量的增加和增量的拓展,从而夯实两业融合发展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
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赋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关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数据,即凭借数字技术提升数据的传输与使用效率,加速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第二,通过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打破产业壁垒,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进程。通过新兴数字技术的渗透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拓展两业的融合范围并提升融合水平。通过数字产业化不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并为传统生产要素提供数字化平台。
2.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加快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交叉融合,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深度和广度上融合发展。产业数字化利用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提高两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提升两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为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提供了新的创新动力,有助于破解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将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关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依赖信息知识、数字基础设施等因素。数字基础设施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快速发展,为两业融合创造新的增长动力。
在数据要素方面。数据作为新型投入要素,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推动产业的智能化、协同化发展,同时也提升传统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率,驱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数据要素的投入可以减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供需双方的错配率,提高两业的精准营销能力、细化管控能力和优化分配效率,缓解产品的积压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实现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
在数字技术方面。产业数字化的主体是需要提质增效的产业,客体是数字技术。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链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产业数字化以制造业数字化和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改造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对企业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行智能化改造,加快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速度。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其个性化定制生产能力、协同开发能力和产业的创新能力,避免产品同质化,降低产业的低端无效供给,从而加速两业的融合。
五、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能力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强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布局应用,通过数字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的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从而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和能力供需对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能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打造完整的研发产业链。在提升研发产业链竞争力的方面,发挥技术耦合的关键作用,积极打造“研发+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产业链。促进数字技术与交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数字物流模式,在建筑和工业方面开展数字设计,加大力度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产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的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借助现代化的新兴数字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向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延伸,产业边界也在日益模糊。
(二)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力
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高质量的制造业生产链,使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前行,提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破解制造业发展瓶颈。将新型数字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能够提高产品开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有力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传统行业及新兴行业中推进智能化改造,将数据要素引入生产流程,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使用价值,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加速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制造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有力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的提质增效,通过对生产各环节中生成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升产品的良品率,降低损耗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充分挖掘产业链的潜能,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有效支撑,并加速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互动。
(三)增强数字技术要素的创新能力,夯实两业融合的数字基础
提升数字技术要素的创新能力,依托新型数字技术要素加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大力支持量子、大数据、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加速数字技术的研发与迭代。以数字技术要素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叉渗透为导向,驱动重点行业、数字技术服务业与平台企业的跨界创新,加速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工程化。大力支持产学研协同发展,打造网络化协同、多元化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创新体系,从而夯实数字发展基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推动数字技术要素向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渗透,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研发产业链。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挖掘数字技术要素的产业价值,通过可视化分析了解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的差异化需求,推动数据实现产品化、服务化。结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培育产业生态,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技术要素的相互渗透,提升城市数据开发利用水平,从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四)共建共享数字体系,加速两业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为两业融合发展提供共建共享数字体系,增强了产业间的协同性,加速形成两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为了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从政府和行业层面进行数据整合共享,推进两业的融合发展。要加大政府开放和授权数据资源、鼓励企业开放搜索数据,加快引导企业利用平台化服务进行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从而共建共享数字体系。深入推进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间数据资源的整合,统一公共数据开放标准,制定公共数据开放规则,统筹公共数据的开发与利用。通过数据授权应用等方式对数据资源进行共享,尤其是具有多重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公共数据。加快构建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在行业层面上,鼓励装备制造企业、消费品制造企业、知识密集度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以及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开放搜索数据。推广数据资源建设和行业服务标准,提升数据资源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提高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力度,培育壮大新型数据服务产业。
此外,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探索数据定价机制,完善数据交易体系,增强对数据交易的合规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合规体系政策,构建合规可控的数字体系。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探索数据定价机制,形成完整的数据资产目录,健全完善的数据定价体系。规范数据交易,培育数字化交易平台,建立健全市场运营体系,提升数据资源的交易效率。营造合法合规的市场环境,依法打击数据黑市交易。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提供合规、可靠、全面的数据生产要素,从而培育数字化、网络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新业态,加速两业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推动两业高质量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