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背针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2023-11-24余颖秀欧镭颖黄春梅
余颖秀,欧镭颖,黄春梅,秦 敏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0;3.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据统计,目前全球60岁男性超过50%以上患有BPH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时达80%以上[1]。BPH主要表现为尿频、夜尿多与进行性排尿困难等。如果不进行长期规范化治疗,往往导致排尿异常、尿路梗阻等并发症,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殖健康[2]。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BPH患者数量递增,亟须高度重视。针灸是中医学的传统疗法,具有简便、有效、无毒、价格低与副作用少等优点[3],相关研究表明,针刺可有效改善患者前列腺血流速度,以此减轻尿道梗阻症状[4]。其中飞针疗法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疗效突出[5],已成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治疗的新方向,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岭南背针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飞针的一部分,具有通督助阳、宣通阳气等特点[6],尤其适用于阳虚证的治疗。本研究通过岭南背针治疗肾阳亏虚型BPH,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8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泌尿外科门诊和病房明确诊断BPH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前列腺增生分度Ⅰ度1例,Ⅱ度31例;对照组Ⅰ度1例,Ⅱ度29例。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遵照《赫尔辛基宣言》进行,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7](2022版)拟定:①50岁以上男性,有以下症状:排尿困难、尿频增加、尿线细与尿痛等;②肛门指诊:前列腺体积增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③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超过25 mL;④尿流率检查:当尿量>150 mL时,最大尿流率(Qmax)<18 mL/s;⑤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5分且≤19分。符合上述症状,辅助检查2项及以上为阳性者即可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7](2022版)中肾阳亏虚证拟定。主症:排尿无力,尿后余沥,夜尿频多;次症:头晕耳鸣,腰酸腰痛、肢寒怕冷;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具备主症,包括1种或多种次症,符合舌脉象,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55~75岁;③1个月内未服用过任何影响排尿的药物;④患病时间≥3个月;⑤认知能力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和精神状态良好,能配合治疗者;⑥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排除尿道口狭窄、尿路感染、包茎与阴茎肿瘤等;②惧针或对针具过敏者;③患有无法配合治疗的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④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或中途退出试验者;⑤针刺部位皮肤破溃者。
1.5 剔除、脱落标准
①不遵守治疗方案治疗者;②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者;③中途退出试验者;④在治疗期间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治疗者。所有脱落病例均不纳入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常规针刺治疗。根据“十三五”教材《针灸治疗学》[8]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针刺治疗处方,取穴:气海、中极、水道、三阴交与列缺。患者仰卧位,穴位及医生双手进行常规消毒,采用针灸针(环球牌,江苏环球针灸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30 mm×40 mm)常规刺入,得气后行补法,留针30 min。1次/d,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2.2 观察组
采用岭南背针治疗。取穴:以督脉为正中线,督脉旁开3至5寸为两条旁线。从上到下分为上、中与下三焦区[9]。具体定位:①上焦区:从后发际至第7胸椎,本区后正中线上每隔3寸取一穴,左右旁开3至5寸各取一穴,3针一组;②中焦区:从第7胸椎至第12胸椎,本区后正中线上每隔3寸取一穴,左右旁开3至5寸各取一穴,3针一组;③下焦区:从第1腰椎至骶尾部,本区后正中线上每隔3寸取一穴,左右旁开3至5寸各取一穴,3针一组。若下焦病则在后正中线上每隔1寸再加一组。在具体选穴治疗上,对于肾阳亏虚型BPH患者,主要选用下焦区。针刺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腰骶部,采用75%的乙醇(广东省广宁县顺宁葡萄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 mL)进行常规消毒,取针灸针(环球牌,江苏环球针灸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30 mm×40 mm),以浅刺为主,采用“指压式”手法,“一压、二提、三旋转”,快速破皮。医生首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针柄,将中指置于针身与针柄交界处,然后拇食指向下将针压入穴位,后中指抵住穴位附近皮肤,拇指食指握住针柄,将针向外提起约3~5 mm,最后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搓动针柄,顺时针旋转,转速约150 r/min。斜刺进针,针尖向脊柱方向,浅刺5~10 mm。并以穴区为中心,进行围刺,即一穴三针。捻转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1次/d,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由具备多年临床经验并熟练掌握岭南飞针技术的针灸医师进行治疗并且该针灸医师不参与后续数据整理。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IPSS评分是国际公认的评估BPH患者症状的最佳量表[10],包括7个小问,每问分值在0~5分,总分为0~35分,0~7分为轻度,8~19分为中度,20~35分为重度。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评分。
3.1.2 生活质量评分(QoL) QoL评分是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一项主观指标,广泛用于评估下尿路症状对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其分值范围在0~6分,分数越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越严重[10]。
3.1.3 尿流率(Qmax) Qmax主要用于评价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是评价BPH患者泌尿系统症状的主要指标之一[11]。采用Nidoc970A尿流动力学分析仪(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检查前嘱咐患者多饮水,在尿量>150 mL时进行检测,若结果<18 mL/s,表明下尿路功能异常。
3.1.4 残余尿量(RU) RU反映下尿路梗阻的程度,是评价膀胱逼尿肌功能的有效方法[12]。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膀胱上下径、前后径和左右径,并计算残余尿量(mL)=(膀胱上下径)×(膀胱前后径)×(膀胱左右径)×0.75,RU<20 mL为正常值。
3.1.5 安全性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如晕针、断针、滞针与血肿等情况。
3.2 临床疗效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7]中关于“精癃”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IPSS评分≤7分,QoL评分≤1分,Qmax增加≥30%,以上具备任何2项即可;有效:IPSS评分≤13分,QoL评分为2分,RU减少50%以上,Qmax增加20%~29%,以上具备任何2项即可;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处理
3.4 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PSS比较 治疗前,两组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IPSS评分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PSS比较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段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段Qmax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Qmax较治疗前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max比较
3.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段RU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R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RU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U比较
3.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56.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4.6 安全性评价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有3例(7.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皮下出血,经按压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有5例(12.8%)出现不良反应,包括2例局部疼痛和3例皮下出血症状。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BPH是一种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特征的疾病,若不加以重视,容易导致排尿无力,甚至出现尿潴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常用西药控制雌雄激素水平,从而抑制BPH病程进展[13]。但长期服用西药存在副作用,因此临床会采取针刺疗法进行干预,但常规针刺存在进针刺痛、刺入较深等情况,会引发患者对针刺的恐惧,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也影响疗效。
BPH属中医学“精癃”范畴,老年BPH患者以肾阳亏虚证最为常见。“男子七八,肝气衰……肾藏衰,形体皆极”“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秦敏教授从事岭南飞针治疗泌尿系疾病相关研究30余年,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多乃“肾虚”作祟也。肾气亏虚、肾阳不足和气化不利是本病发生的基础。肾气不足,精气枯竭,脏腑功能衰退,肾衰精亏则肾阳温煦无力,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无权、气不化水,而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命门火衰,阴寒内盛,寒邪阻滞肾与膀胱,致排尿困难、尿不尽。因此,本病的治疗以温肾助阳、行气利水和通利膀胱为原则。《黄帝内经》云:“善用针者,从阳引阴……”。本研究观察组针刺主穴位于岭南背针下焦区,均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督脉内寄元阴元阳,为阳脉之海。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督一身阳气,起温补肾阳之功;足太阳膀胱经内连五脏六腑,通行阳气,以温煦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督脉与膀胱经相互作用,激发人体阳气,诸穴合用,共奏补肾助阳、固本培元和通利水道之功。
岭南背针是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项目(岭南飞针疗法)第3代代表性传承人秦敏教授创立的[14]。岭南背针以督脉为主,结合足太阳经上的背俞穴,治疗时采用多针、斜刺和一针透三穴的针法。其理论基础来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故善用针者……从阳引阴”。在传统夹脊针法的基础上,秦敏教授改良了具体分区,将背部分为上、中与下焦区,“三针”为一组。操作上,一般采用“一压、二提、三旋转”的指压式进针法,入针后,行平补平泻法。岭南背针有4个特点:一是多针,每个部位的针数多达数十根,以增强刺激量。二是围刺,即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包围性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畅三焦之功;秦敏教授强调针灸治疗BPH必须要有足够的剌激量且针刺刺激量要以穴位处出现红晕为准,多针围刺不仅可以增加刺激量,还可以通过督脉和膀胱经穴位,联络经脉、生发阳气、调动正气、通行气血和激发脏腑功能[15]。三是浅刺,进针深度一般为5~10 mm,岭南地区炎热潮湿,腠理开,故人体之气浮于表。选择浅刺是秦敏教授根据岭南地区特色所设,易于调动气血。同时由于进针较浅,从视觉上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良好心态且不易因体位改变而引起弯针、断针,安全性好[16]。四是夹督,《灵枢》曰:“督脉之别……贯膂络肾。”肾推动脏腑气化,而诸阳皆由肾阳所化。因此,通过夹督刺法可以补肾壮阳、调畅督脉,使全身阳气输布正常,推动膀胱气化,从而改善BPH患者尿道梗阻的症状。
目前,针灸治疗BPH大多采用背部或腹部穴位[17],以普针、电针多针刺为主,确有疗效[18]。但其刺激量较大,疼痛感较甚,患者依从性较低,且可能造成新的损伤,不利于老年患者恢复[19]。区别于普针、电针及其他针灸方式,岭南飞针进针以腕部用力,三指捏针,具有进针快、深度浅和痛觉轻的特点,患者更易于接受,从而提高依从性和疗效[6]。此外,岭南飞针采用多针浅刺的方法,既达到多针和得气的目的,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气血损耗。本研究采用的针刺手法为岭南飞针指压式进针手法,以“一压、二提、三旋转”为操作要点,相关研究表明[20],快速旋转增强了针灸针的穿透效果,提高了针灸针的刺入速度,减少了针与皮肤神经末梢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末梢神经的阈值,在机体尚未做出神经反馈的情况下完成进针,从而减轻了针刺时患者的痛觉。与此同时,在针刺过程中,医者手持针柄的手指不会与针身接触,因此更大程度上保证了无菌操作,减少了感染风险,更清洁绿色。本研究结果显示,岭南背针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从相关研究推断岭南背针治疗BPH针刺时,针感直接传达于会阴部,促进尿道括约肌收缩与舒张,加快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BPH尿频、小便困难等症状。
IPSS、QoL、Qmax及RU是临床上常用于对BPH患者排尿功能及日常生活影响程度评估的指标,并作为诊断前列腺增生和评判疗效的重要工具,IPSS、QoL及RU评分越高,Qmax数值越低,表示患者的排尿功能越差、尿道梗阻程度越严重。本研究采用岭南背针治疗肾阳亏虚型BPH,研究结果显示,患者IPSS、QoL评分和RU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对改善BPH患者的排尿功能和生活质量更有效,而两组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Qmax数值较治疗前提高,且提高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改善BPH患者尿道梗阻方面疗效更加显著,提示岭南背针治疗肾阳亏虚型BPH比单纯常规针刺疗效佳,可明显缓解尿道梗阻症状。本研究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在于:①通过飞针刺激岭南背针下焦区穴位来使支配前列腺的神经起到交互作用,调节前列腺神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盆底肌肉的痉挛,降低尿道括约肌的压力,从而使尿道功能趋于协调,改善尿道梗阻的现象[21];②通过飞针改善前列腺的局部循环,加快组织的新陈代谢,刺激前列腺周围的血液流动,减少炎症,缩小前列腺体积[22];③相关研究表明[23]:飞针可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刺激腺体分泌,实现组织的恢复。因此推测,岭南背针在腰骶部针刺可以诱发腰骶部穴位感受器神经冲动生成,刺激肾上腺髓质的神经冲动传递,刺激组织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前列腺水肿和炎症,从而缓解尿道梗阻症状。
综上所述,岭南背针治疗BPH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恢复排尿功能,具有进针速度快、得气快、痛感少、污染少、患者接受度高与临床疗效好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但受限于客观条件不足,本研究统计推断可能存在偏倚,望今后进一步开展大数据分析,如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才能更好地为岭南背针治疗BPH提供更有力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