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维下的德育之路

2023-11-24邱磊

新班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德育思维课程

邱磊

近几年,区域化、校本化的德育课程在校园内日渐风靡。班主任,乃至更宽泛意义上的教育管理者,无不清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依托于课程。以科学的课程思维机智消解德育工作“散、杂、繁”的顽疾,令人期待。不过,在现实生态中,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或其他方面,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并不为人所重视。德育课程成了杜威口中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其空洞说教的缺点饱受诟病。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无论备课、听课,还是参训、交流,他们在谈课程时,言必称“泰勒”(即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但真实的课程印象,却有点像“最熟悉的陌生人”,即便念兹在兹,也难得其要。

那么,什么是课程?它如何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影响并改变当下的德育?换言之,我们怎样才能建立足够清晰、融通的课程理解,并以之指导实践呢?成尚荣先生的《课程透视》一书给出了精彩的答案。成尚荣先生将课程比喻为“透镜”——要透过这面镜子,在形形色色中照见教育本相,为众人正本清源,指引道路。

成尚荣先生本是语文老师,所以他眼里的课程,包括书中的话语体系,具有“语文化”的特点:具有较多的比喻、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手法。所以,课程的理解难度在书中被大大降低了。比如,他在书中将课程比喻成赛道,并形象阐释:“比赛有终点——课程应有鲜明的目标;比赛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课程应有计划性;比赛是一个过程,赛手的状态和感受各不相同——课程要关注过程及过程中的体验;比赛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但它离不开规定性——规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结合构造了课程完成的意义。”

在书中,“跑道”“桥梁”“乐谱”等均可称为课程的具象化身,映射出课程的不同作用和价值。以课程的思维来看,这对德育的改造有了新的启示。拿课程目标的设计原理来说,其类似于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法”。在初中阶段,七年级不妨以“习惯养成”为目标,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发展需求;八年级以“培养品质”为目标,关注孩子在意志、思维、心理、责任等方面的进步;九年级以“奠基人生”为目标,激励学生在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中不断精进,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当每个发展阶段均建立了特定的预期目标,整个德育工作就有了抓手。作者还在书中阐明,教育者的责任在于不断细化课程目标,“越细越有戏”。目标分解法的强大创造力,对每个人都大有裨益。

众所周知,我国现有的课程分类,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本书在体例上与之大致对应。第一辑“课程改革:回归与出发”,主要从历史和实践两方面,以举案说理的方式呈现我国在课程建设领域中的学、思、行;第二辑“地方课程:特质与边界”和第三辑“课程创新:智慧与品质”,分别从地方和学校两个维度,聚焦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和课程特色等专业化问题;最后一辑“课程隐喻:洞察与阐释”,则把观察和思考进一步微观化、个体化,即从作者本人的教育行走中体察一路实践的得与失。

在德育实施语境下的课程,犹如一张“施工图纸”。“按图索骥”自然是众望所归,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我创制、改良、完善“图纸”,更是题中之意。儿童智能结构的多元分异,行为习惯的自然分野,家庭文化的内在熏陶,乃至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都左右着这张“图纸”。成尚荣先生提醒:对一名学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区域来说,课程的适切性与实用性是很难依靠拿来主义的。每位老师心中本应装有“生本化”的课程图样。无论目标、策略、载体,还是设计、实施、评价,都要能自洽地体现出个人对德育和课程的理解。

实际上,这种理解是百花齐放的,且不需要呈现得如何宏大精深,每一个人不妨从最小的地方开始,从可以改善的地方着手。魏书生的德育理解是“铲除文化劣根,重塑生命真谛”,他将德育与语文结合,以写日记的方式鼓励每一个“道德长跑”——在写日记中倾诉心声、发泄情绪、正心诚意,进而慢慢改变自己的知、情、意、行。这是他德育课程思维的一个缩影。李镇西则认为“德育即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他的“施工图纸”是“直接的德育”“间接的德育”“没有德育的德育”三大板块,每块之下再设若干条标准和操作指南。

故而,成尚荣先生以为,像工程师设计工程一样,看似有制式化标准的课程,其背后的秘密,不在于追求形式上的统一,而是像工程逻辑那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逻辑”。所谓“像我者死,学我者生”,之所以拿课程指导德育工作,就在于用这套逻辑跳出日常俗务的“三界外”,在学理、心理和情理的重新融合中,达到职业生命的新高度。

我们可以把“课程逻辑”的最基础层面归结为一种工具理性,即多元化的课程语言、设计、结构、实施和评价。这使一个人可以具有“课程意识”——譬如对一名班主任来说,当发现孩子染上了吸烟的劣习,这种意识就会提醒其通盘采用可测量、可实施、可评价的解决路径,如果还能加上“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等“可借鉴”的理论支持,效果还会更上一个台阶。当学生管理成为一门学问,班主任才真正成了一名专业人士。

由工具性带来的,就是书中进一步写到“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与生动的经验”。对班主任来说,在学生管理的常态中,但凡出现“不确定”“异常”“无效”“模糊”等所谓“经验”,恐怕就离工作失败不远了。但在课程观念下,“不确定”“异常”等经验,反倒是对学生的尊重,对课堂意外生成的预设,对教育评价的适度延迟,甚至还是一种提醒:学生不是提线木偶,教师也不是影子管理者,彼此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服务)边界。

可以说,以“施工图纸”为代表的工具理性,具有可视化、结构化、计量化的特征,是主流意志的延伸。但成尚荣先生在书中大声疾呼,它还有更高的层面:价值理性。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为将之落地,我们看到许多学校推出了自己的“精神图腾”。比如“让儿童在课程里站起来”,坚持“生命在场”,恪守“教育即生活”……并以此为念,塑造了地域性的文化特质与精神高地,开发了特色化的区域或校本德育课程。

其实,课程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有信息(以班级管理来看,也非仅指模型、方式、技术)和价值观,更有与生俱来的文化。本书引用恩格斯的话:“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在教育语境下,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就是一种愉快的价值兑现,不但要兑现自己的,还能帮助他人兑现。回到课程来说,课程的本质,就是形成一种稳定、健康和有益的教育文化,帮助教师改善单凭经验、喜好或情绪治班、治学、治世的短板,练就一颗从追逐技术到实现价值的大心脏。

领悟到这一点,我们才算看懂了全书的奥义。课程的背后是思维,思维的背后是文化。这既是其作为“课程的魂灵”和“更高的立意”的存在之理,也是课程化思维下德育建设的信心所在。

猜你喜欢

德育思维课程
思维跳跳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思维跳跳糖
《中国德育》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