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经验”审美理念下的整本书阅读

2023-11-23凌匡黄佳敏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红楼梦

凌匡 黄佳敏

【摘 要】杜威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一个经验”的审美学说,对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浅表化、功利化现象具有显著的纠偏作用,对整本书阅读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红楼梦》阅读指导为例,参照杜威“一个经验”的内涵与特征,帮助学生寻找新的阅读路径,即以经验过程的完整性克服整本书阅读的碎片化思维,以经验主体的冲动性对抗整本书阅读的旁观者姿态,以价值取向的审美性代替整本书阅读的功利性追求。

【关键词】“一个经验”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5-49-04

杜威突破了前人认识论上“二元对立”的藩篱,提出了“一个经验”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经验”就是经验主体带着情感和主观欲望,克服使经验中止和分离的外界因素而达到圆满的过程。为了深入解释“一个经验”,杜威打了一个比方,他说:“如果我们想象一块向山下滚动的石头拥有一个经验,我们也许会得到一个一般化的描述。这一活动肯定是充分‘实际的。石头从某处开始,只要条件允许,就会持续地向着一个地点,向着一个静止的状态运动——那是结束。在这种外在的事实之上,我们可以加上这样的想法,石头带着欲求盼望最终的结果;它对途中所遇到的事物,对推动和阻碍其运动,从而影响其结果的条件感兴趣;它按照自己归结于这些条件的阻滞和帮助的功能来行事和感受;以及最后的终止与所有在此之前作为一种连续的运动的积累联系在一起。这样,这块石头就将拥有一个经验,一个带有审美性质的经验。”[1]“石头下山”的比喻表明“一个经验”的形成过程具有三个特征:①经验过程的完整性;②经验主体的冲动性;③价值取向的审美性。

“一个经验”理论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整本书阅读体量巨大,以《红楼梦》一书为例,其广博宏大、纷繁复杂是单篇作品无法比拟的,会存在学生读不完、读不懂、读不好等现象,因此应寻找新的阅读路径,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本文以《红楼梦》阅读指导为例,参照杜威“一个经验”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以下三个策略。

一、以经验过程的完整性克服整本书阅读的碎片化思维

正如石头滚下山的过程,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阶段之间又是连续的,前一阶段导致了后一阶段,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延续与创新,阶段与阶段之间紧密耦合。而在阅读时间紧张、阅读媒介多样化、教学评价固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整本书阅读变成了以习题代替阅读、以影视代替文字、以梗概代替原著、以片段代替通读的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催生了阅读主体的碎片化思维:由于碎片之间的信息阻隔,学生认知与体验无法在有效联系之中实现贯通与螺旋式上升。实现整本书的有效阅读,首先要保证以下三个层面的的完整性。

(一)基于完整的价值追求,统整课程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包括精神道德、心智情商、实用技能等综合素养的培育。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可以从宏观层面表述为三个维度,即知识构建和语言认知,技能提升与思维优化,审美体悟与文化传承。围绕三个维度,《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设置相应课程目标(见表1)。

(二)基于详细的学习任务,推进阅读过程

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内容丰富,层次众多,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性设计。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由浅到深的设置,从激发阅读兴趣到深入阅读,从知识构建到探究拓展,从形象思维到理性思辨,从生活经验到艺术审美,从欣赏感知到创作表现,等等。阅读任务群要提供递进深化的各种任务,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獲得阅读价值。

(三)基于“整一”的教学手段,强化阅读指导

“整一”是指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根据相应的阅读任务,把握学生的学情,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指导策略。阅读起始,应上好“导读课”,明确课程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形成实施方案;阅读前期,应上好“推进课”,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克服思维惰性,保持阅读激情;阅读后期,应上好“交流课”,鼓励学生表达独到见解,勇于质疑辨难,提升高阶思维;阅读完结,应上好“展评课”,或举行读书报告会总结心得,或形成小论文输出见解,或开展创意写作改编情节,等等。形式多样,不一而足。

杜威将“一个经验”的形成比喻成一条流淌的河,在连续的流动过程中,“一个经验”走向丰富、深刻与圆满。整本书阅读更是如此,经验过程只有建立在完整性的基础上,才能帮助学生走出阅读过程间断性、信息接受碎片化、阅读思维非线性等误区,才能建构起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意义。

二、以经验主体的冲动性对抗整本书阅读的旁观者姿态

“一个经验”的形成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需要对经验主体施加各种外在推力。这种推力不是专制强力的,强力推动只会强化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强调柔性指引、注入人文关怀,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的内生动力。因此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从旁观者、接受者的身份转变为参与者、实践者,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冲动或自觉,对阅读障碍充满征服欲。

(一)召唤性任务

任务的召唤性是指学生看到任务就有完成的冲动,既包括教师在方向上的引领和教学上的激趣,也包括学生在认知上的探究、行动上的挑战。相对于篇章阅读而言,整本书阅读是完整意义上的高阶阅读,尤其要注重任务设计的挑战性。要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任务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激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探究兴趣和成就动机。

(二)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基础,建构具有目标性和过程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支架工具。整本书阅读是略读和精读的结合,精读部分采用学习任务单的形式,不仅实现了导读、探究、反馈的功能,而且还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可将《红楼梦》阅读周期设为12个星期,每个星期10个章回,每10个章回精心编制一份任务单驱动。例如:

阅读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和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理解情节,厘清其中的人物关系。这两回中哪些人劝过宝玉读书?请梳理信息,填写下表。

[章回 劝说人 劝说内容 劝说方式 劝说动机 劝说结果 ]

(三)情境化设问

课程标准注重知识的迁移,问题情境具有整合、迁移、运用的特性,能够改变静态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一个意味深长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感同身受,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有效提升其语文素养的实践能力。问题情境分为三种,即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情境化设问的具体示范见表2。

(四)跨媒介阅读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红楼梦》相关的演绎作品层出不穷,电视剧、电影、戏曲等影视资源带来了强烈的现场感受,可通过作品续写、文学评论、网络课程等辅助资料给学生以思维启迪。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可以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结合起来,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选取优质媒介,拓宽学习路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资源上,可以给学生推荐《伟大的〈红楼梦〉》《走近〈红楼梦〉》《〈红楼梦〉经典章回评讲》《大观与微观:红楼梦1—40回》《红楼梦——母神崇拜》《〈红楼梦〉叙事趣谈》等精品课程。在活动设置上,可以组织学生举办“配音秀”活动;或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举办“猜猜我是谁”的活动;等等。

教育是一种唤醒。“一个经验”要求唤醒经验主体的阅读冲动,只要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建立新型的阅读关系,采取合适的阅读策略,传递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就可以让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自觉”。

三、以价值取向的审美性代替整本书阅读的功利性追求

审美性是“一个经验”走向圆满的重要特征。在“一个经验”的形成过程中,情感能够整合各种性质不同的经验使之统一为“一个经验”,这种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就是审美的。杜威说:“就对一个经验的发展是通过参照这种直接感受到的秩序与完成的关系来控制而言,经验在本性上主要是审美的。”[2]在审美经验中,目的和手段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审美经验是“一个经验”的巅峰状态。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存在阅读教学功利化,过分注重阅读结果;阅读过程笼统化,不会选择鉴赏内容;学生审美素养不够,鉴赏困难难以解决;教师缺乏审美鉴赏知识,审美指导力不足;阅读贯彻不到位,审美鉴赏缺乏评价标准等问题。杜威认为,“一个经验”在认识论层面和实践论层面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但在审美层面上,它具有潜在的艺术性质,又超越了功利性。《红楼梦》的叙事构架、语言艺术固然美不胜收,但对于这样一部内容广博、意蕴深厚的古典名著,在阅读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其人物之美、意蕴之美、文化之美。正如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中指出:“叙事作品不仅蕴含着文化密码,而且蕴含着作家个人心灵的密码。还作品以生命感,而不是把作品当成无生命的机械元素加以拆解,就有必要发掘叙事视角和作者的内在联系,深入地解读作品所蕴含的作家心灵密码。”[3]

(一)深入人物精神世界,感受人物之美

人各一面。不同身份、背景、境遇的人物,有其自身的性情。可以情境设问:在那个时代,你想做贾宝玉还是甄宝玉?可以探究比较:相似的生长环境,为什么迎春安守本分,探春精明能干,惜春冷漠孤僻?

美丑互渗。曹雪芹打破了“好人全好,坏人全坏”的传统写法,着力于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物形象的多维刻画。清代红学家哈斯宝评价薛宝钗:“乍看全好,再看就好坏参半,又再看好处不及坏处多,反复看去,全是坏,压根儿没有什么好。”对此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性格发展。《红楼梦》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立体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并非靜止不变,而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如林黛玉爱哭是众所周知的,但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在“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这个章节里,黛玉却没有流一滴泪。

(二)关注作品的世俗生活,领略文化之美

《红楼梦》展现了诗词、民俗、建筑、宗教、哲学等文化。饮食上,名目繁多、器皿精美、风味多样;服饰上,款式繁多、衣饰精美、人服合一;建筑上,主次分明、均衡匀称、情境交融;等等。对《红楼梦》的文化审美,应采用活动体验的方式,可以设计服饰,举办大观园时装秀;可以诗词配乐,举办红楼诗会;可以利用软件,设计人物住所效果图。在“一个经验”的形成过程中,将语文与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体悟悲剧之美

《红楼梦》呈现了三重悲剧:一个贵族之家的衰败,一群少男少女青春与诗意的毁灭,一批底层人物的命运沉浮。体悟悲剧之美,要学会与作品共情:能聚焦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能代入角色,探究行为动机;能鉴赏细节,品析内隐缘由。作品的审美是整本书阅读最高层次的目标,体悟悲剧之美也可以作为《红楼梦》阅读的顶层设计。这个设计,可以指导学生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实现。《红楼梦》悲剧之美这个命题宏大,不妨以主要人物为支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研读小组,分组探究。探究某个人物的悲剧性,可将“主问题”分解为“问题链”,如“宝黛爱情悲剧始末”“宝黛爱情悲剧原因”“宝黛爱情悲剧意义”“中西爱情悲剧比较”。进行适度的科研创作,是对名著的深度理解,是学生创造潜力的极大激发,也是阅读能力最具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涵养心性,塑造品格,突破“功利性”的教育模式,符合课程标准中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的课程要求。在杜威“一个经验”理论指导下,追求课程目标的完整性,重视阅读过程的连续性,激发阅读主体的冲动性,使学生产生探究疑难的征服欲,提升作品鉴赏的审美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6.

[2]同[1]58.

[3]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04.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观看之道
茹志鹃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