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人间世相之千变?察人情世态之共生

2023-11-23殷永强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大单元教学小说

殷永强

摘 要 小说家的本质是“讲故事的人”,他们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个故事。学生在阅读小说时经常会对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熟悉感,这是因为小说描写的就是人间世相。而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小说中蕴藏的不同人情世态,感受其共生审美情趣。以高中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探索高中小说大单元教学的可行性,引领学生体会社会现实的复杂多样。

关键词 小说  大单元教学  知人论世  人间世相  人情世态

小说家写小说的目的是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将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人情世態、人间世相反映出来。阅读和学习小说,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人生体验的路径,还能训练学生观察和理解社会现实的能力,对激发学生想象力有重要作用,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采用大单元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单元学习主题“洞察与批判”,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立场,让学生在面对小说中描绘的社会时,能用睿智的头脑、敏锐的眼睛分析其中蕴藏的现实情境。

一、知人论世:时代枷锁对人的异化

艺术的来源是现实生活这片土壤,文学作品只有扎根社会现实才能开出美丽芬芳的花朵。阅读和学习小说文本必须考虑到写作年代、社会背景、作者经历等。小说家在不同的时代,根据自己体会到的社会变迁、人情世态,杂糅他们对时代的感知而成就作品。本单元的五篇小说文学样貌有明显差异,但在揭示社会病痛、针砭时弊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写作基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体察小说中的人间世相时,要注重运用知人论世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进入不同时代,感知人因时代枷锁而出现的异化。

在五篇小说中,异化感最明显的是《促织》《变形记》两篇。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比对的方式,先从这两篇着手,让学生领悟到“形变”的异化,再去拓展《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潜藏在文字中的“非形变”异化。五篇小说属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此,教师可通过归纳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知人论世”作为教学切入点。

《促织》的故事背景是明朝宣德年间的“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成名一家是不是非常幸运?学生表示不是,他们的儿子因弄丢一只蟋蟀就被吓得投井自杀,可叹帝王的自私昏庸,官吏的无良败德,人命如草芥,一切都只为统治阶级的喜好服务。《变形记》的创作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民生凋敝,人们的生活困苦不堪,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没有寄托。这种痛点关联到生理上,就产生了一群麻木不堪、毫无人性的人物形象。不论是成名的儿子还是格里高尔,都是在社会现实面前无法逃离的异化者。经过“形变”以后,前者成为家族的救星,后者却成为家族的负担。两篇文章相互照应,写出相同情境下的不同结果。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思索,“如果成名的儿子不是变成促织,而是变成了甲壳虫,是不是还能为家族带来荣耀?”

《祝福》选自《彷徨》,书中曾经期待以一己之力谋生的祥林嫂,在被迫改嫁后还要在精神上被人们鄙夷“不忠贞”,最后在年底人们的一声声新年祝福中死去,还要被骂作“谬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出自《水浒传》,书中的林冲因受到上级压迫陷害而妻离子散,被“逼上梁山”。《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并不是社会中的异类,反而如同作者所说,“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

由此可知,五篇课文中受压迫的主人公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的人生缩影预示着时代枷锁对普通人的异化。

二、共生互动:时代车轮对人的碾压

本单元的五篇小说中外皆有、文白相间。文本类型不同,但写作主题相同,学生可用“洞察与批判”视角去审视作者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体会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描写的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共生互动。其实,本单元小说中人物的异化均来自社会规训,每个主人公都力争符合社会规则,但最终还是被自诩“正直”的其他异化者所碾压。

鲁迅的《祝福》是一篇聚焦人性丑恶的小说,小说中似乎看不到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但这些人不断给祥林嫂戴上枷锁,让她没有力气挣扎,最终一个曾经希望凭着力气、勤快养活自己的妇女成了满头花白的贫苦乞丐,死在鲁镇新年前夕。无论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林冲、《促织》里的成名、《变形记》里的格里高尔,还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因循守旧、只知道听从规则的别里科夫,每个人都盼着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结局最好的《促织》也只是蒲松龄的臆想,因为人不可能变成蟋蟀,跳井而亡的小儿也不会神魂游离于身体一年。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人物都在努力地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但最终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

三、洞察批判:时代悲歌对人的摧残

对“文学阅读与表达”任务群采用大单元教学形式,目的是通过多语篇教学引发学生对不同小说文本的综合性认知与理解。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带有非常鲜明的社会情境,高中生的“洞察与批判”能力相对较好,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凝练不同课文中的时代特征,提取小说人物形象,梳理他们在时代大潮中受到的冲击。

《祝福》中鲁迅以“我”的回忆呈现出一个曾经追求过美好生活却被生活无尽盘剥的妇女形象。《祝福》写于辛亥革命后,整个社会都在寻求进步和解放,但广大农村还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处在最底层的农村妇女依旧在精神与身体上遭受着无尽的压迫。面对悲苦凄惨的祥林嫂,鲁镇的人们不是给予她无尽同情,反而以嘲笑的口吻询问她“那时怎么竟肯了”,对着她反抗失败的伤疤取笑“可惜,白撞了这一下”。教师在此时向学生提出问题,“鲁镇上这些嘲笑祥林嫂的人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学生思考一番后,犹疑地表示不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做出严重的害人行径,但他们的话语却犹如一把尖刀刺入祥林嫂的心脏。

格里高尔的亲人、别里科夫的同事、林冲的同侪旧故以及给成名泼天富贵的上官,在作者笔下并没有大奸大恶,但潜藏在人性中的“恶”最终造成主人公的悲惨人生。时代对人的摧残并非只针对作者写出的主角,每一个在主角身上加诸痛苦的配角,都如同《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我”一般,被社会规训成“套中人”,被时代摧残到失去宝贵的人性,过着保守且僵化的日子。

总而言之,小说单元的教学要围绕社会现实展开,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小说阅读,为学生提供体察世界的多元途径;在推进学生“文学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同时,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人间世相和人生百态。

[作者通联:甘肃会宁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大单元教学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