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教学生长点?让课堂教学走向纵深
2023-11-23石文君
石文君
摘 要 一堂语文课是否优质,有很多衡量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教学节奏是否流畅。而能否构成流畅的线形节奏,要看教师设置的思考题是否有生长点。有生长点的思考题会引导教学走向纵深。文章指出,教材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有很多交叉点,找准交叉点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生长点,就能让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 教学生长点 语文教学 思考题 教学材料 现实生活
植物学中有个名词叫“生长点”,指植物的根和茎的顶端生长旺盛的部分。书上解释,“生长点的细胞具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增生新细胞,使根、茎不断伸长”。由这个具体实意引申开来,“生长点”泛指与某一事物联系较紧密的,由此事物生发出来的,有明显传承或依附关系的事物。语文教学的生长点在哪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生长点隐藏在教学材料中。准确抓住语文材料中的生长点,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需要教师潜心寻找、潜心钻研。
一堂语文课是否优质,有很多衡量的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教学节奏是否流畅。而能否构成流畅的线形节奏,要看教师设置的思考题是否有生长点,有生长点的思考题会引导教学走向纵深。
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再别康桥》为例。教学《再别康桥》有很多方法。有的教师普通话很好,带着学生读读背背,学生在涵泳咀嚼优美的词句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效果很好。如果教师想以读促写,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剖析文章的结构,此文也不失为以读促写的优秀范本。
以上方法笔者都尝试过。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笔者认为只有用心灵去感悟自然,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怀。这次,笔者尝试用思考题牵引学生走进文章,教学效果也很好。
笔者点拨学生思考:诗中运用了哪几个意象?这些意象从实景的角度看是怎样的情形?这些意象在作者眼中又幻化为怎样的景象?
笔者还设计了一个表格(如表1 所示),让学生依次填写“实际情形”栏和“诗人笔下的情形”栏。
柳树倒映在水中,水草在水底左右摇摆,树荫下一汪深水,没有虫声的夜晚显得安静。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自然景象,但在诗人笔下,这些都显得如此美丽动人,充满了甜蜜与温馨——柳树幻化成了美丽动人的新娘,水草挥动着手掌欢迎她的到来,夏虫如此善解人意地以沉默来和“我”一起品尝内心的惆怅、寂寞与孤独。来到物是人非的康桥,没有拜訪任何一位故友的徐志摩,此时并没有失望,有多情的草木、昆虫、云彩陪伴,他的心灵找到了皈依。
这是作者故地重游四个月以后写的诗。时隔几个月,为什么还能写得如此动人?为什么在一般人看来很普通的景象,在诗人眼中就显得如此美好?他的悟性来自哪里?这要归功于作者对康桥的一片痴情。他的康桥情结最早来自与康桥自然景物的心灵契合。课堂上,笔者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几个片段,了解到康桥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徐志摩曾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而岸边的草坪是作者的爱宠,他常去那天然的织锦上坐着,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当年悉心的观察——“看水”“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就没有《再别康桥》;如果没有当年静心的倾听,“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就没有《再别康桥》;如果没有当年倾心地“搂抱大地的温软”,就没有《再别康桥》。是作者当年对自然的强烈的热爱,以及“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才开启了他的“性灵”。
通过比较,通过咀嚼,康桥从文字中向学生走来。中国文人在山水中悟出的天地大美,也以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展示出来。
思考题的设置不能琐碎,寻找有生长点的大问题,层层分解,步步推进,不枝不蔓,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饱满。学生在有序的问题下思考,思绪就不会混乱。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创造空间很大的艺术,是一门值得期待的艺术。时代环境变了,社会要求不一样了,教学对象变了,教学也应该有不断的新的追求。常教常新,应该是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使教学常教常新?怎样使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怎样使教学走向更高的文化层次?
近几年,语文教材经历了多次修订,但是入选教材的语篇大部分是经典篇目,具有稳定性。那些传统的教学材料的生长点在哪里?笔者认为,教材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有很多交叉点的,找准交叉点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生长点,就能让教学充满时代色彩。
《论语》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价值连城的。我们的思想观念里,我们的行为习惯中,都充满了儒家文化的浸染。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的,我们的骨子里深藏的,都有儒家文化的气脉因子。
《论语选读》厚厚一本,记录的全是距离我们两千多年的老祖先的片言只语。如何让现在的学生爱《论语》?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让学生穿越时空,主动靠近孔子;让书中的孔子走出来,笑盈盈地亲近学生:这是笔者理想中的教学境界。
在教学《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时,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当年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他会不会改口?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先富之,后教之”,如今中国发展飞速,很多人的物质生活早已富足,但精神道德却严重失守。笔者请学生搜集相关案例,有学生举了广州“房叔”的例子——月薪1万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坐拥22套房产 。
对此,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孔子生活在这个时代,看见了“房叔”,你认为他老人家会怎么教训“房叔”?问题一抛出,教室炸开了锅。学生热烈讨论。结论是:如今的中国,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虽然这个答案是板着脸孔的说教,但是学生与孔子的距离拉近了,《论语》的现实意义得到彰显了。
教学是艺术,艺术的境界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要尽量让自己的教学像自己期待的那样美好。而找准知识、情感、思想的生长点,能让我们的教学充满创造活力。
[作者通联:安徽旌德县旌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