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与超脱:体悟晋人的人生态度与精神世界

2023-11-23孙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学习任务群

孙浩

摘 要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至情至性——古代经典散文作品研习”,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选择合适视角研读《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试图从三篇文章所表现出的“至情至性”的精神世界里,努力探索其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 传统文化经典  学习任务群  研读视角  精神世界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目标要求“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在研读教学中,发现该任务群的最后一个学习单元“至情至性——古代经典散文作品研习”的几篇古代散文能反映文人的人生态度与精神世界。这一特殊时期文人的精神世界成为教学研讨的重要视角。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这些文本所展现的情感和人生态度,与其他时期文人所流露的情感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其精神世界有着很强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冲突表现出一些相似之处。试图从三个视角研读《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努力从三篇文章所表现出的“至情至性”的精神世界里,探索其产生的根源。

一、纵向探索:“丛林法则”下晋文人精神世界中的现实与超脱

魏晋是一个极度遵从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生活,文人的内心不免是忧虑、纠结的,他们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活着。他们或沉默无语、或愤怒呐喊,进而留下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特点。像嵇康们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集体群像。在这样一个时代面前,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不多,那时周围到处充满着怀疑和背叛,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之忧。因此嵇康们注定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不是他们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也不是他们不够警觉,而实在是那个时代太过于残酷、太过于凶险!在历史上,国家战乱时,处于底层的广大百姓一定是最悲苦的。但是在文学方面,这种矛盾和痛苦又给了这些文人不断创作的源泉。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断重复上演着。像《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这类作品就诞生在这个纷乱的时代。

《陈情表》在题材上属于表文,叙述了李密执意坚持奉养祖母而拒绝出来做官。文章曲折而又充分展示了他多次被征召并谢绝朝廷征召的缘故,既表示对晋帝的无限感激之情,又陈述了终养祖母的决心。文章表达情感句句感人至深,没有任何冗长之语。有理有据,处处感人。《文载》说晋帝读了此文也被感动,不但恩准了他的请求,而且赏赐他奴婢,并命令当地官府给予他抚养祖母的银两。

作为一篇至情至性的表文,历代读者读后无不为之动容动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意思是从创作者到作品,再从阅读者到作品,是一个以语言为媒介,以情始最后又回到情的过程。虽然情感很浓郁,但这又不纯粹是情动而发的自然情感流露,而是用词很谨慎且情感逻辑极其严密。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写道:“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婴儿时期即丧父,四岁时“舅夺母志”。(他特别强调是因为舅舅的原因,极力维护母亲的形象,其实也是在努力塑造自己的形象)幼小的李密只得依靠体弱多病的祖母照顾,但凡有同理心者,没有不生发怜悯之心的。而现在祖母已96岁高龄了,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对此,孰能忍心让他们祖孙分开呢?晋武帝看了他的奏表,就停止了征召,反映出晋武帝也是一位具有常理之心的君主。这也与晋以孝治天下的策略相符。由于晋政权是篡权的结果,所以晋统治者表面上不敢过分强调“忠君”思想,而“忠”与“孝”向来是一体的,倡导尽孝就是在希望臣民向君主尽忠。而且在魏晋时期尽孝思想盛行,大家熟知的《二十四孝》有近一半出自这一时期。

李密的“缓仕尽孝,先孝后忠”在宗法社会体系里是一次偶然的胜利。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体系里,君权与父权是有先后之别的。当两者有冲突时,父权必然让位于君权,人的自然属性是次要的,“小我”要成全“大我”。但这次李密追求“小我”的胜利,既是魏晋时代背景的缘故,根本也是他寻求超脱的缘由。因为在那个时代,文人的觉醒已成为主流,君主的权威已然动摇,而且伴君如伴虎,孤傲的文人自然会借此回归自我、回归家庭。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死”“生”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哲学观点,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打破了魏晋大多数文人空谈玄理的风气。东晋又是“谈玄”之风炽盛的时期,这种风气虽然对哲学思辨有所促进,但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确实带来了危害和不良影响。王羲之文章中体现的务实而超脱的世界观令人肃然起敬。

王羲之在文末把“一死生,齐彭殇”这种当时盛行的人生观视为“虚诞”“妄作”,反映出对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的消极世界观的否定。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一样的,又是充满未知的,但正是这种未知,才让人们不断探索,拥抱未来。也正是人生如俯仰间,才让人们珍惜当下美丽的风景、多彩的生活、雅致的人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坦然释怀,敢于直面当下,珍惜现实中的人和风景,去做当下最值得做的事情,这才不枉此生!这也是作者兴感之由。所以,王羲之的精神世界并不是悲,而是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期望。也正是这种旷达和超脱的人生观,才让这篇文章弥足可贵,让后人得到精神的熏陶。

与许多作家一样,陶渊明的作品也分为几个不同时期。早期《闲情赋》是他的代表作,中期《归去来兮辞》是他的代表作;晚期《感士不遇赋》也是他的代表作。《归去来兮辞》题材上属于一篇抒情赋,描写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诗前的序表达出自己辞官回家的缘由,交代了辞官的经过。曾经为了自己的抱负和养家糊口的责任,违心去做官,而今又顺从自己的本性回归田园。诗序和正文表现出作者仕和隐的思想冲突。在出仕和歸隐上,陶渊明产生过思想斗争,思想冲突以归隐取胜,以后再无反复。《归去来兮辞》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文中的景与物寄寓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是其本真性格和真实情感的反映,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的不满以及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

“风格即人”这条艺术规律在陶渊明这里得到很好的证明,如一位“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驱,其为文为人任情,不掩饰、不做作,不为世俗左右,我行我素。萧统称其人品“脱颖不群,任真自得”。陶渊明要求自己的每一篇作品都能“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率性而又严谨的陶渊明在写作此文后将与曾经的矛盾的精神世界作了一个告别,从现实中超脱出来。

二、横向比较:不同时期中的同病相怜

李密、王羲之、陶渊明三位文学家,分别是西晋、东晋文人士大夫的代表。在研读教学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三位作者生活时间近乎反映了晋的发展历程,而且都早年失孤。李密“臣以險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早早就成了孤儿;王羲之的父亲,在其七岁时领军打仗大败后不知所踪,他也落得“母、兄鞠育,得渐庶几”的结局;陶渊明八岁时失去父亲,“自余为人,逢运之贪。箪瓢屡罄,絺綌冬陈”,(《自祭文》)生活极其艰苦。不仅身世上“同病相怜”,而且在时代大背景上亦是如此。

李密历经蜀、晋,李密很显然因受家庭和时代因素的影响更重视亲情,虽然从小就熟读五经,精通《春秋》,但他重视亲情符合人之常情。与儒家所倡导的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形成矛盾。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岂不痛哉”的喟叹,既有对人生短促、时间逝去之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也有人生生死变化无常之痛。(“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些痛苦既有仕途受困的原因,也有家庭因素使然。王羲之写作此文时已经47岁,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而此时王羲之的事业上,因为父亲的原因被猜忌,仕途官场同僚之间的人事倾轧,同时他多次向朝廷进言却不被采纳。家庭上,长子玄子病重后去世,晚年丧子之痛溢于言表。更令人伤悲的还有他疼爱有加的孙女延期暴卒。同族中,最为他器重的王洽英年去世,“群从凋落将尽,余年几何,而祸痛至此,举目摧丧,不能自喻”。王羲之因为早年失孤,自幼被母亲和兄长王籍之抚养成人。但是王籍之英年早卒,之后兄嫂又接着去世。凡此种种,不得不让人发出“岂不痛哉”的长叹!尤其是作为“真古今第一情种”(金圣叹语),不能不说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从《兰亭集序》中能读王羲之他精神世界经过一番洗礼后,能在最后冲破层层迷障,拨开重重障碍,拥抱希望。王羲之确实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无限憧憬!

陶渊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不断徘徊。他的一生充满现实与超脱的冲突,他的精神世界就是在仕与隐之间对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不懈追求。但是此时的晋,正是门阀制度盛行的时候,晋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陶渊明的祖父、父亲虽担任过官职,家世虽然比寒门好些,但与王谢这类世家望族相比不可相提并论。他曾经也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的伟大梦想,但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他的梦想注定很难实现。经过多次的努力无果后,陶渊明彻底失去了继续出仕的念想,而他本身又是“性本爱丘山”之人,始终“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他最终还是回归了田园。“归去来兮”,与仕途挥挥衣袖,从此彻底走出精神的牢笼,穿过时间的罅隙,投奔心灵的栖息地。

三、殊途同归:一次从现实世界中精神“突围”

整体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那时的许多知识分子常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索。李密、王羲之、陶渊明三位晋朝文人皆是如此。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生哲理的种种思考,反映了他们选择人生道路的轨迹。人的价值在哪里,人的一生究竟怎样度过?这是他们作品中经常表现的重大主题。

《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都是三人中年时期的作品,当中年或晚年回顾年轻时的生活情景,必有深沉感慨。他们少壮时都算是热血青年,支配他们的信念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只不过仕也罢,隐也罢,都以保持个性自由和独立为前提。他们三人在时代、出身、性情等方面虽有不同,但在各自的作品中透露出人生观有诸多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要求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研读中寻根探源,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的去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和精彩。这三篇文章揭示出晋文人士大夫精神的共通性,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自觉。

[作者通联:安徽淮北市第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学习任务群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民俗与信仰:探访夯卡苗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