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2023-11-23徐秋霞师公磊田文镜
徐秋霞 师公磊 田文镜
由于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各个年龄段的人成为低头族,低头族是颈椎病高发群体,加之空调的大量运用,年轻人又爱喝生冷饮品,导致风寒常常侵袭人体[1]。医院的针灸科里,近40%都是手机导致的颈椎病患者在做颈椎牵引、针灸、理疗,颈椎病已经日益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颈椎病的患者一般均有头晕目眩、颈部僵硬疼痛、上肢麻木酸痛、转侧不利、劳累后症状加剧等症状。医院通过X线或CT检查,发现患者的颈椎骨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侧隐窝狭窄, 生理弧度改变[2,3]。患者的颈部肌肉常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压痛。中医学认为颈椎病早期主要病邪为风寒湿邪久留不去, 流注经络、血脉、关节, 导致“荣血泣、卫气去”的病理变化, 临床以疼痛、麻木酸沉的表现为主。颈椎病的病机是风寒湿阻,气虚血瘀,本虚标实[4]。本研究探讨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辉县市中医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温针灸组,各30例。联合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1~80岁,平均(56.08±6.33)岁;病程1~20年,平均(11.10±2.08)年;病情严重程度:10例轻度,12例中度,8例重度。温针灸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0~81岁,平均(57.11±6.55)岁;病程2~21年,平均(12.45±2.76)年;病情严重程度:12例轻度,10例中度,8例重度。对比联合组和温针灸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的风寒阻络型;②所有患者的主症为头晕、肩颈及上肢麻木疼痛、头部重;③所有患者的次症为颈部僵硬、舌红、苔白腻、脉细;④所有患者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6]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①患有血液系统疾病;②患者有胃炎和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③患有其他类型的颈椎病;④属于先天性的椎管狭窄;⑤患有精神类疾病;⑥患有骨质疏松、骨髓炎等骨科疾病。
1.4 方法
1.4.1 温针灸组针具选择0.30 mm×40 mm的规格安迪牌针灸针。操作:以下腧穴定位、针刺角度及深度遵照规范化操作。取穴:百会、太阳、颈夹脊、风池、天柱、肩井、后溪、合谷、外关。消毒后,将针刺入以上穴位,为了预防艾灰烫伤患者皮肤,点燃艾炷前在针灸处用硬纸隔离,然后在针柄处点燃长约2 cm的艾炷,每个针柄连续点燃2壮,使患者皮肤潮红、有温热感最佳,1次/d,每周治疗6 d,休息1 d,共治疗4周。
1.4.2 联合组在温针灸的同时,口服颈复康颗粒(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13022204,规格:5 g/袋),10 g/次,2次/d,饭后服用。共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治愈指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95%;显效指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临床症状好转明显,中医证候积分≥70%且<95%;有效指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临床症状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在≥30%且<70%;无效指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临床症状没有好转,反而症状加重。②中医证候积分内容包括:将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患者的主症从无轻、中、重程度分别对应0~3分;次症按有、无分别计为1~0分。得分越高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病情越严重。③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例数=腹痛例数+食欲减退例数+恶心例数+呕吐例数。④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依据得分,判断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患者的颈椎功能状态和疗效。NDI评分内容包括:疼痛程度、个人护理(洗漱、穿衣等)、提起重物、阅读、头痛、集中注意力、工作、睡觉、驾驶、娱乐10个方面,评分越高提示颈椎功能障碍越严重。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得分:依据VAS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患者的颈肩部疼痛状况,得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健康调查量表-生理部分(SF-36PCS)评分:包括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各分值相加后的平均值即为SF-36PCS的得分,得分越低代表情况越差。健康调查量表-心理部分(SF-36MCS)评分:包括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各分值相加后的平均值即为SF-36MCS的得分,得分越低代表情况越差。⑤治疗前后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依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联合组临床治疗效果比温针灸组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联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温针灸组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温针灸组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2.4 临床症状评分联合组治疗后NDI和VAS评分比温针灸组低,P<0.05;联合组SF-36PCS和SF-36MCS评分比温针灸组高,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分,
2.5 血清炎症因子联合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都比温针灸组低,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神经根受到压迫引起的,患者容易出现颈肩部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乏力等,此病在中年人中较常发生,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治疗方法以中医保守治疗为主[7,8]。
风寒阻络型辨证标准:患者的颈部感受风寒而发病,肢体酸冷得温则舒;见颈项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等症状,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或沉迟[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疗效比温针灸组高;联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温针灸组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温针灸组低;联合组治疗后NDI和VAS评分比温针灸组低;联合组SF-36PCS和SF-36MCS评分比温针灸组高;联合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比温针灸组低。说明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治疗效果好,应用价值高,能够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炎症反应。究其原因,颈复康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寒阻络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复康颗粒中含有黄芪、党参、石决明、苍术、丹参、白芍、羌活、川芎、花蕊石、黄柏、桃仁、葛根、秦艽、威灵仙、地龙、红花、乳香等多种中药,其中党参和黄芪合用可益气生血,适用于血虚或气血两亏证,改善患者出血所致头晕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羌活、威灵仙、苍术、葛根、秦艽具有祛除风湿、缓解四肢麻木的功效,丹参、白芍等具有滋养气血、通畅血液功效,没药、花蕊石、红花、桃仁具有使血液通畅、经络畅通、疼痛减轻等功效。诸药合用,具有祛风、除湿、清热、养血、经络畅通功效,对风寒阻络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理想。温针灸法是在毫针刺入后,在针尾加置艾炷,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患者体内,温针灸是治疗风寒阻络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温针灸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中较常使用,主要是因为温针灸具有补气、通络、祛风、散寒等功效,对于风寒阻络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治疗效果理想,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