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精细化水平提高策略
2023-11-23吴琼无锡市滨湖区财政局
吴琼 无锡市滨湖区财政局
引言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对支出标准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促进作用,并能监督监管资金利用情况,为行政事业单位年度目标达成、发展计划落实提供可靠保证,进而实现财政资金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按照部门职能需求合理编制预算,但目前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目标尚未实现,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调整预算管理模式,从科学化、精细化两方面发力,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入化、有效性开展。
一、提升科学精细化水平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逐步开展财政改革,并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了更新优化,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实施后,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分别开展预算、财务两类会计工作,以收付实现制作为预算会计工作的基础,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核算预算收支及结余,并要出具决算报告,采用平行记账方式,同步完成财务核算及预算核算两个任务,进而打造一个契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会计模式[1]。在这一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顺应国家财政改革的趋势,针对性优化预算管理工作,强化自身的预算管理意识及能力。预算管理科学精细化水平的提高,会给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带来一些有利影响。首先,预算管理科学精细化水平提高后,可细化分解与落实预算职责,构建科学、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其次,能够优化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工作,提高存量资金利用率,有效化解资金闲置问题。再次,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加大一般性支出的控制力度,削减行政运行成本,构建完善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除此之外,还能够提升预算管理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提升财政资金存储利用安全,并打造一个公正化、健康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的措施
(一)构建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系
1.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要以完善的制度为支持,发挥制度约束作用,保障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水平时,要将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构建与优化完善作为首要任务。第一,要科学划分预算管理职责,将责任细化到具体的工作岗位。第二,要明确预算编制依据,把握预算编制原则,以此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第三,要给出具体的预算编制方法,做足前期准备,分别编制好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第四,要对预算审批的流程进行规范,细化预算审批的具体步骤,并合理优化预算执行、监控与调整等相关机制。第五,要做好决算工作并科学开展工作考评,全过程追踪与监控预算执行成效,构建覆盖整个预算管理过程的科学化绩效考评制度。第六,需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定期公开各部门预算信息,接受广大公众的监督监管,以便及时发现预算编制问题,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科学化开展。
2.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全面管理、完整落实的原则,科学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强化自身战略管理能力,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水平,保障所制定资金预算的严格化、高效化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应以一体化预算管理平台为基础,立足整体层面,做到预算的科学编制。编制预算时,需要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能、资产配备情况纳入考量,确保预算管理覆盖所有工作层面,并做好本单位预算系统与国库集中电子支付系统的合理对接[2]。同时,还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展开实时化、动态化的预算监管,应严格管控每一笔财务支出,拒绝支付不在预算范围内的支出项目,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防止财政资金外流。在全面预算管理科学落实的基础上,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预算约束的强制性并保证预算执行的合理性,以此推动预算体制的改革深化。
(二)打造完善化监督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
1.加强预算管理监督监控
严格监督管理是预算编制规范化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要通力配合,做到统筹监管,立足整体层面掌控预算管理方向,全面监控预算执行、费用支出等各个方面,以此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开展。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集中管理物资采购工作,做到采购方式的科学设定、采购流程的全面梳理,在采购管理全过程监督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采购效率,防止采购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其次,需要推动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中设置资产管理模块,对各个部门的资产配置、利用、处置等所有环节展开全面监控,以保障资产的高效利用,提升资产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此外,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明确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责,做到财务管理工作有效部署,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量化分解,全面监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利用情况,在科学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保障预算监督监管的高质效开展。
2.健全预算考核机制
严格的考核有利于促进预算编制按计划落实,能够提升各部门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的主动性,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为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推进预算考核,打造完善性预算考核机制。应将预算考核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支出考核,此考核应围绕预算支出率、支出合理性两个方面而展开。二是项目支出考核,需要做到预算项目绩效指标的合理设置,严格考核项目产出、项目效益、预算执行、项目可行性等多个方面[3]。预算考核过程中,需要全面化开展绩效管理工作,遵循支出问效、无效追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并应做到绩效管理及预算管理两项管理工作的结合化开展,要科学制定预算编制目标、严格追踪目标执行情况、科学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进而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开展的目标。
(三)增强预算收支编制的规范性
1.加大预算编制专业化培训力度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所在,预算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决定着预算编制的具体成效。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需要针对预算管理人员展开定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培训。首先,应展开专业素质培训,讲解预算管理相关法规,展开信息化管理技术培训,使预算管理人员具备有效操控财政一体化平台的能力。同时,要强化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财政部门应设置预算编制培训课程,向预算人员传授最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讲解预算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及整改措施。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要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为预算管理培训活动开展给予政策及资金倾斜,从而保障培训活动常态化开展,为预算人员科学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明确科学化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所用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与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可行性存在直接关联。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时,要以上级财政预算为基准,将本单位发展状况、工作职能纳入考量,进而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小组,由此小组负责规划部署预算编制相关工作,以财政预算为核心,立足本单位工作实际,合理选用增量预算或是零基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时,要结合应用由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方法,立足多个维度编制预算,以此提升预算目标设定的科学性。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构建项目库,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在项目库管理时按照预算项目的形式列出预算支出项目,相关部门应做好前期准备,提前申报项目、科学评审项目、严格审核入库项目,在项目储备完善的基础上,为预算编制时预算项目的快捷选择奠定基础,构建一个基于项目的科学化预算管理模式。
3.构建具体化预算指标
预算编制要根据预算指标逐项落实,因此,指标项目的合理性与预算编制是否全面、可行关系密切。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到预算指标的合理设定,并分解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岗位,构建一个具体化的预算指标体系。年度预算计划编制后,要继续编制季度预算与月度预算,合理设定短期、中期预算目标。还需要从横、纵两个方向上科学评比预算指标,考虑到指标设置是否均衡、是否具有时效性,分别遵循压减原则与保障原则设置一般性支出、重要项目支出,确保必要性支出资金充足,合理设置支出结构。行政事业单位还要提高指标结余结转管理,严格开展资金清理与整合。针对资金利用不高效、预算未有效执行的指标项目,应在第二年预算编制时将之取缔或削减规模,对方向一致、功能近似的指标进行合并,以此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配置[4]。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的策略
(一)树立起“三全”管理理念
预算管理高效开展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发展的基础所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树立起“三全”管理理念,立足全过程化、全员化、全面化三个方面实施管理,做到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整合,在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水平。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运行发展的所有环节及过程均要纳入预算管理过程,应构建一个事前编制、事中执行、事后考核于一体的管理闭环。同时,预算管理落实时,要引导所有职能部门及全部人员共同参与,要对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情况展开分析,了解各部门费用支出状况,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各个部门的预算。最后,预算管理需要涵盖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各个方面,预算执行时,应按岗位细化预算管理职责,对每笔支出进行追踪监管,防止预算执行出现偏差,保障预算指标规范落实。预算考核时,还需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出台针对性的奖惩激励制度,从而为预算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二)打造财政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
预算管理精细化开展,要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进财政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首先,应做到支出项目与预算管理费用的有效关联,做好费用系统及费用标准管理系统对接,科学设定各项支出定额标准,并将之作为预算执行的主要依据。其次,财政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中提前设置好支出定额参数,以便能够自动化完成各项支出的计算与分析,从而为审查支出项目内容、核查支出资金数额提供便利。再者,行政事业单位应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打造一个预算执行反馈系统,以便动态跟踪与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为后续预算进度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合理设定各岗位人员的登录权限,禁止不具资格人员登录财政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保障信息管理利用的安全性,防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出现信息泄露问题而引发财务风险。
(三)提高预算数据精准性
为保障预算编制的精准性,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保障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一要做好各个部门资产、人员等相关信息的全面收集,基于信息技术在财务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共享相关数据,增强信息透明性,消除信息孤岛,在完善的信息基础上保障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开展。二要选用适合的预算编制方法,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可选用的各种预算编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优中选优,进而保障预算编制基础数据的准确、全面、及时获取。三要将联合基数法理论应用于预算管理过程,通过提升预算数据准确性、可靠性,避免出现预算松弛问题。四要构建完善的内审机制,组建专门的审计团队,由此团队负责严格核查数据质量,对不准确、不详尽的数据给出整改时限,进而保障预算编制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开展[5]。
(四)科学设定预算支出标准
为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应合理制定预算支出标准。首先要以国家预算支出标准为依据,在分析本单位职能活动、了解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契合自身的预算支出标准,为预算支出分类管理奠定基础,从人员、项目、用途等多个方面归类预算支出。同时,要对预算支出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做好审批权限分配,明确主体责任,由审批签字人员承担预算支出审查相关责任,进而提升预算执行管控效果,保障预算支出标准的有效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还要确定物资采购标准、给出具体的采购方式,对采购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以此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按采购项目的不同分别选用竞争性谈判或招投标等不同的采购方式,采购管理全过程均要严格监控,以保障物资采购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结语
科学化与精细化是新时代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保障预算管理高效开展、提升其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健全、预算收支编制规范三个方面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水平,并要树立“三全”管理理念、打造财政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提升数据准确性、科学设定预算支出标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开展,进而优化财务管理环境,驱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化、长远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