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的新模式探究
2023-11-23于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限责任公司
于磊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业务和财务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两项核心内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做好业务、财务管理,也催生了一些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思路和方法,使人工智能和业财融合成为企业运作的新关注点。从背景上看,我国境内各类企业法人、企业实体数目分别达到5600 万、8000 万以上的规模,且分布在各行各业,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态势良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尝试占据市场主动的企业必须积极根据内部、外部环境特点优化自身管理,客观为人工智能、业财融合等技术、模式的运用提供了空间[1]。分析人工智能下企业业财融合的必要性、挑战和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与业财融合简述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各类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系统的集成,尝试设计、制造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机器,研究内容涵盖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2]。人工智能的主要优势在于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人工作业模式,提升工作效率、质量,一些重复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尤其需要人工智能提供辅助,包括数据存储、信息对比等等。2021 年9 月25 日,为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得到更多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关注。
(二)业财融合的内涵
业财融合,即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是指以企业目标的高质量实现为基础,围绕价值链和供应链,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企业的财务工作嵌入到采购、生产、研发、销售、客户服务和综合管理等业务活动中,为企业业务提供适用的预算、核算、成本、绩效、投融资、风险管理等财务支持,在价值维度与业务维度高质高效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综合优化[3]。我国的业财融合工作在各地得到普遍关注,这与企业发展需求有关,也与客观环境密不可分,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企业业财融合提供了较多空间,也为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人工智能下企业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一)企业发展需要
人工智能下的企业业财融合,可视作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通过各类手段尝试占据主动,业财融合不能直接帮助企业建立优势,但其能够整合企业的财务、业务资源,在人工智能支持下快速完成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再利用管理会计和数据信息的优势,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完成决策,进而间接获取竞争主动。如企业投资回报评估、预算分析、成本控制等,均可在人工智能、业财融合思路下得到改善,使其得到妥善、科学、稳定的发展[4]。
(二)风险规避需要
现代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比较多样,以人工智能推动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规避财务、业务方面的风险,维持其运营稳定。如企业的投资活动,面临投资回报不高、周期过长、投资不能收回等风险。业财融合模式下,企业可以在投资活动启动前,利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数据和定性分析意见等,进行投资论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判断投资的合理性,判断回报空间和风险影响概况,进而进行投资调整,规避低回报项目,使投资产生的风险得到控制、消除[5]。
(三)管理优化需要
企业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大型企业的管理工作尤其如此。从共性角度出发,很多管理工作带有单调、重复、价值较低的特点,如企业的财务收支凭证录入计算机生成电子数据、录入后的核对等,均消耗了较多精力、人力,效率不高,且如果人员出现工作疏失,数据也可能对应失真,不利于后续管理,不能为业财融合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和决策辅助。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利用扫描设备快速完成原始凭证信息扫描、信息化转化,并通过电子设备自动完成信息核对,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保证,能够及时有效服务业财融合活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企业管理。
三、人工智能下企业业财融合的挑战思索
(一)缺乏可借鉴经验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效率高、通用性强,可为任何企业的业财融合工作提供支持,但由于该技术出现的时间较短,企业业财融合的时间也不长,当前尚未能形成丰富的应用经验,各企业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业财融合时,缺乏可借鉴的积极经验,导致融合上的一些实际问题难以提前得到察觉、预防和处理。如部分企业在利用人工智能组织业财融合时,买入了一批优质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化设备,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保证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应用平台。然而,企业本身业务有限,大量设备买入后闲置,超出本企业业财融合工作需要,反而导致了资金浪费、资源闲置问题。
(二)企业管理具有动态性
企业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动态性表现在企业业务变化、外部环境变化甚至核心管理人员流动等方面,这导致企业业财融合难以稳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主要强调智能化、稳定性,业财融合则关注全面化、综合化,企业管理方面的动态性,使其难以确定业财融合的切入点,不能稳定组织二者融合,降低企业业财融合的效率、质量。同时,管理动态性较强的情况下,企业也很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新业务的评估因缺乏数据、基础信息,无法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分析对象,业财融合的具体思路也因新业务有关信息的缺乏显得混乱。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动态性难以消除,基于人工智能的业财融合工作也因此难以妥善开展。
(三)融合思路不完善
融合思路不完善的问题,是指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业财融合,传统技术方法则降低了融合工作效果。也有部分企业熟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但业财融合工作不完善,融合面较狭窄,难以充分服务企业管理。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突出,但其应用依赖系统设计、设备采买、技术人员培训,部分企业受到理念、资金等因素制约,不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业财融合,虽然实现了业务和财务的关联,但方式较为滞后,效率有限。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业财融合时,部分企业关注投资、预算等少数环节的高质量管理,对绩效、核算、成本控制等环节重视不高,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业财融合工作的价值,融合思路同样是不完善的。
(四)工作框架不完善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业财融合,需要企业投入足够资源进行工作框架建设,目前部分企业虽然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也初步完成了业财融合,但在工作框架上不够完善,实际工作开展较困难。如权责分配制度,企业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当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要求各部门提供与财务有关的各类信息时,后者不愿配合,不能及时提供各类原始凭证或直接予以拒绝,管理会计工作人员难以根据该部门的业务情况分析其财务态势、风险,企业的宏观管理也受到影响。此类问题在各中小企业中并不鲜见,体现了工作框架不完善的负面影响。
四、基于人工智能的企业业财融合创新模式
(一)强调基于管理经验的模式创新
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业务财务的融合,有助于企业发展、规避风险,其创新模式的关键在于结合企业本身特点、需要,借助既有管理经验进行融合分析,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应对经验不足的困扰。具体工作中主要建议企业组织内部信息的挖掘和处理,寻求可靠的切入点。
以大型企业为例,大部分大企业拥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组织管理的经验,未来可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人工智能工作系统,再以该系统为基础,代入业财融合模式组织试运行,根据试运行结果不断调整优化工作系统各结构,逐步完善业财融合模式,实现本企业视角上的创新。企业可以为各业务部门提供智能设备或服务,在各部门的预算、决算、投资工作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模型,提供专业的财务意见。各部门遵行人工智能分析结果,根据专业财务意见指导开展业务活动,再将活动结果反馈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业务部门反馈结果,对照此前出具的财务意见,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成因,作为调整、优化业财融合机制的参考。上述过程可在本企业内持续、反复进行,直到企业财务部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出具科学可靠的财务指导意见,使企业的业务工作能够因此获取足够支持,完成基于人工智能的企业业财融合模式创新和建设。
(二)以明确目标引导业财融合
企业管理具有动态性,这导致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业财融合创新模式建设受到制约,难以稳定进行。未来工作中应寻求控制动态因素的影响,以明确的工作目标引导业财融合活动。原则上关注结合各企业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纽带,推动业财融合。
以中小型企业为例,该类企业的经营灵活性高,动态因素影响也比较明显。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根据当前内部、外部环境特点,拟定业财融合的基本目标。包括建立稳定的融合制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假定企业确定的直接目标为建立人才队伍,要求人才队伍掌握财务有关知识,也掌握基本业务能力。目标明确后,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展开信息分析,调取本企业历年来的工作资源,设定工作标准:
拥有财务有关工作经验超过3 年;业绩考核处于前三位;拥有财务有关中级以上资格证书;熟悉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
工作标准建立后,企业可以快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工作人员筛选,筛出业绩优秀、拥有财务工作经验、任职时间长的人员作为备选,并对其加以培训,在其业务工作中引入财务有关内容,要求人员利用专业化的财务知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个人工作方面的业财融合尝试,其他有助于提升人员业财融合能力的方式也可加以运用,直到人员能力满足要求,企业“建立人才队伍”的目标达成。此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发挥辅助作用,帮助企业完成基本资料信息的处理,也作为人才培育内容之一。业财融合工作则通过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完成后,企业的业财融合工作也能取得一定成果,并拥有稳定的人才工作基础,以妥善服务企业长期发展。
(三)重视融合思路创新
业财融合思路的创新,对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长期价值,主要强调从两个角度寻求思路优化,一是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以保证业财融合效率。二是提升业财融合的全面性,使其能够充分服务企业管理活动。
建议各企业在业财融合过程中加强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由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就信息处理、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等活动进行分析,分析数据处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并出具分析报告提交给企业管理层。由企业管理层根据报告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购置各类智能分析设备、机器人,配置智能软件等,为企业的业财融合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各类企业还应鼓励业务部门出具报告,通过报告反映本部门业务和财务工作融合现状和诉求,来自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往往能够更客观、精准反映其业财融合的实际需求,企业管理层则与财务部门共同分析业务部门提供的报告,进一步判断该部门未来业财融合的方向,据此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业财融合方案,指导各部门管理。
(四)完善工作框架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业财融合,应强调工作框架的稳定性,该框架包括各类智能化工作设备、合格的工作人员、稳定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可作为后续工作的三个核心环节加以重视。
工作设备方面,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要建议各企业直接通过市场购买。工作人员的培育也可通过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完成,原则上主张培育了解业务、熟悉财务、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主要为应用)的人员,推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建设需要结合各企业的实际特点和需要来具体开展。建议各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工作网络,将业财融合有关的各部门、各人员纳入统一的工作网格中,以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各部门、人员对业财融合的看法和诉求,统一收集后,再由企业管理层出具管理框架、条文,生成工作制度。如财务人员反映原始财务凭证收集较难,企业可作出规定,所有部门产生的原始财务凭证需在当天交给财务部门,如果凭证生成时间较晚,则于下一个工作日交由财务部门处理。以明确的制度服务本企业的业财融合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企业业财融合具有积极作用,需要根据其现有不足,尝试应用新模式发挥人工智能、业财融合工作的价值。从企业发展、风险规避、管理优化的角度出发,企业需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加强业财融合。当前该工作面临的挑战较多,包括缺乏可借鉴经验、企业管理具有动态性、融合思路不完善等。建议企业通过对管理经验进行分析运用尝试业财融合模式创新,同时加强目标引导作用,对融合思路和方法进行优化,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充分服务企业管理,促进业财融合和企业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