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逻辑意蕴与困境破解

2023-11-23郭文斌洪刘生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丝路一带思政

郭文斌,洪刘生

(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新疆 伊宁 835000)

2017 年5 月14 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在“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中,各个国家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1]。2021 年9 月,党中央批准将“丝路精神”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中。“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文明成果与精神指引,是实现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建设迫切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其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特点,具有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高职院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矛盾与分歧,“丝路精神”作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能够为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分歧提供价值澄清与思想指引。“丝路精神”既有助于高职院校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办学思想投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派和掘墓人”[2]的教育使命,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探索对外交流合作新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的任务。“丝路精神”在高职院校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将“丝路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厘清“丝路精神”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并探寻行之有效的融入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应当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重要时代命题。

一、“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的三重意蕴

“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凝练出的理论精髓,具有宝贵的育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高职教育积极投身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的背景之下,“丝路精神”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营养和翔实素材,将“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是高职院校面对国家发展战略、社会需求及学生综合发展作出的积极现实回应。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实现自身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为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与国际企业建立实习和学生交流项目,使学生能够参与实践项目以获取实践经验,不断与国际院校或机构建立合作,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以促进国际间的知识分享。一方面,“丝路精神”中的“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不仅有益于提振高职院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性,加快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也有益于推动高职院校搭建互学互鉴的国际交流平台,促使其与沿线国家开展深度合作与共享发展成果,解决自身“卡脖子”难题,取得高职院校突破性发展。另一方面,悠久的丝路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际化产学研合作,以此推动技术和产业创新,这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强与不同国家之间、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教育教学合作,构建共建共享、互学互鉴的长效运行合作机制,为高职教育发展注入活力、增强动力、提高竞争力,进而实现自身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多元文化视野,增进高职学生的跨文化沟通与理解能力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亚欧非多个国家,其沿线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各国之间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也大不相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伴随高职院校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其不可避免会与沿线不同的国家开展合作,因此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丝路精神”中的“和平合作、开发包容”这一理念有助于鼓励高职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化解矛盾和争端,凝聚人类社会发展价值共识,实现彼此共同发展。“丝路精神”中的“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倡导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将“丝路精神”与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还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沟通和合作的技能,继而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拓宽自身国际视野。

(三)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职学生的底气骨气志气

“丝路精神”从本源来说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彰显出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与“和而不同”的厚重底蕴。其一,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之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是符合历史潮流和时代发展趋势的,是在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情况下的一项伟大创举,展现出中国同舟共济、命运与共、权责共担的大国形象,有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入耳、入脑、入心,促使学生自觉地对中华文化产生自信以及认同,增强高职学生的精神底气。其二,“一带一路”是一条科技、文化、艺术发展之路,其中沿线国家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以传统手工艺品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折射出精益求精和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是实现重塑中国海外形象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将“互学互鉴”的精神融入高职课堂教学之中,有益于学生从丝路建设中汲取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敢于创新、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骨。其三,“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互利共赢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将“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志气。

二、“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尚需反思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目前全国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上付出了诸多努力,相关院校也出台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措施,取得了丰富成果。但在实践育人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行反思,使“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更为顺畅、更为高效。

(一)融入目标:未能重视学生实际学习需求

由于高职院校普遍重视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导致高职思政课的定位被长期边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因此在课程设计之前,无法对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对“丝路精神”的兴趣和期望,故而无法为学生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导致教学目标过于宽泛,未能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的耦合程度较低。此外,教师的日常教学课时被压缩,增加“丝路精神”的教学内容可能需要重新安排课程时间和平衡课程负担,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不得不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被迫调整,故而“丝路精神”融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二)融入内容:未能把握整体进行统筹协调

首先,“丝路精神”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要在高职思政课中有效融入,需要跨学科的合作,需要对“丝路精神”相关内容进行统筹协调。其次,“丝路精神”的内容散落于思政教材之中,知识的结构和框架缺乏深度整合,直接与现有思政课程融合可能会存在困难,为此,需要综合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挖掘出“丝路精神”与高职思政课存在较强逻辑耦合关系的教学内容,从整体进行统筹协调。最后,教师可能会面临缺乏适当的教材和教育资源,这会限制他们在思政课中传达“丝路精神”的能力。为此,需要教师更新教材内容,扩充课外教学资源。如可以将“一带一路”建设中蕴含工匠精神的教学案例挖掘出并赋能于高职思政课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经验相结合,二者相互融会贯通。

(三)融入手段:未能注重多样性与灵活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操作型技术型人才,这一特性决定其具有较强的实践属性,而目前思政课未能正确把握好这一底层教育逻辑,导致课堂教学偏重理论输出,实践育人的环节未能得到重视,教学手段缺乏灵活与多样。激发学生对“丝路精神”的兴趣与了解,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仅凭单一的、注入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效果不佳,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思政课教学手段创新,丰富与拓展课程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以确保“丝路精神”能够有效地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

(四)融入方式:未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丝路精神”涉及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教师可能难以将其简化并传达给学生,导致思政课教学内容表达多是凝练的学术语言及高度浓缩的理论知识,进而思政课堂缺乏亲和力、吸引力,教学满堂灌现象尤为突出,教师成了课堂的实际掌控者,学生主体地位式微。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实际职业技能的培训,加之教师对“丝路精神”缺乏相关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也未能与高职学生的专业领域相结合,这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之间无法形成同频共振,教师无法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推动者、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及情境化学习的体验设计者。

三、“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思政课堂是发挥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是立德树人,即育人是课堂教学的本体功能。任何偏向知识传授,忽略、淡化、丢弃育人功能的课堂教学,既不符合教学的本质,也违背了教学的内在逻辑[3]。为此,要推动“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具体教学当中,就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四方面下功夫。只有实现系统性的谋划、针对性的设计和全方位的融入,才能真正实现融会贯通。

(一)分析学习需求,构建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品格,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等等。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若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则思政课堂的育人实效性则大打折扣,课堂教授内容与学生实际经验相脱离,课堂沦为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场地。为此,提升“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的实效性,就是要促使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回归到育人的本质初衷与原点,树立创新创业导向。高职思政课要紧紧围绕学生如何更好地就业、创业,纠正思政课长久以来“形式化、空心化”的顽疾,切实提高思政课堂的实效性。“丝路精神”蕴含着开拓创新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体现出“丝路人”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创新创业的情怀和勇气。“一带一路”建设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和契机,为此,高职院校要立足就业创业,用“丝路精神”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将“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要立足于“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之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相结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另外,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跨境创业案例,教育学生扎根专业,提升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积极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丝路精神”与青年学生成才成长目标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丝路精神”在思政课学习中入耳、入脑、入心,提升二者融合的实效性。

(二)开发教学资源,强化教学内容逻辑耦合关系

教学内容是“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起点与切入点。仅仅将“丝路精神”的理念与内涵教授给高职学生,而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容易导致其融入程度浅层化,融入效果表面化。为此,需系统梳理、挖掘“丝路精神”的深层机理,把“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材内容之中,与教材中契合的知识点进行精准对接,同时在融入过程中,要避免重复交叉的内容。

其一,“和平合作”有关内容的耦合。丝绸之路所承载的爱好和平、互利共赢观念历久弥新、薪火相传。“丝路精神”是中国在应对全球治理争端和全球治理难题时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需引导学生不断增进对“丝路精神”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将“和平合作”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势与政策》中的“国际形势”等,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外交基本政策,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在未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做和平建设的使者。

其二,“开放包容”有关内容的耦合。“丝路精神”彰显出中国以海纳百川的心态看待多元文明,以开放姿态迎接多元文化。将“开放包容”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弘扬“丝路精神”是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体现,引导学生以包容心态对待多元文化,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胸怀世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其三,“互学互鉴”有关内容的耦合。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文明融合的枢纽,沿线国家彼此取长补短、互学互鉴成为文化交流的主旋律。思政课要增进高职学生对沿线国家文化风俗、道德法律的了解,培育学生“互学互鉴”的开阔胸襟,做到民心相通,推动沿线国家的和谐发展。如将“互学互鉴”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等,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学习互学互鉴精神,在文明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美美与共”的价值意蕴,彰显“丝路精神”的宽广胸怀。

其四,“互利共赢”有关内容的耦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教材内容与“互利共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理解“丝路精神”对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沿线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丝路精神”价值内核的自觉认同。

(三)推动课堂变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

由于高职课程本身具有较强实践性,传统思政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践,课堂内容与高职特性相分离,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为此要实现“丝路精神”有效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之中,需要以教学手段为支撑点,畅通“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提高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吸引力。

打造互联网学习新样态。根据2018 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5]。高职思政课教师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前利用慕课、学习通、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通过专题研究形式传递“一带一路”历史文化和最新资讯,分享工匠精神的实际案例,学生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线下教师教学要具有针对性,采用课堂讨论形式,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又能提高思政课教学趣味性和吸引力。

构建具身化学习环境。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迫切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构建智能化的教育空间需要高度的仿真性,教师可利用5G、VR等前沿科技赋能思政教学,打造虚拟化教学环境,增强教学交互性与直观性,让学生沉浸在历史长河之中感受丝绸之路的昔日面貌,领略丝路璀璨的历史文明和丰厚的文化遗产,真正理会“丝路精神”的价值内核。此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整合分析,将学生比较关注的“一带一路”建设具体内容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第二、第三课堂对学生多以间接、隐性的方式培养其性格品质与道德素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大数据快速精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针对性举办“一带一路”文化艺术节,开展“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打造高职留学生文化交流平台等,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反思与实践并据此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达到知行合一。

(四)激发主体效能,创新师生认同的教学融入方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要求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增强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6]。“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高水平思政课教师是铸魂育人的主力军,其对于思政教学成效具有关键性影响。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素养,采用师生彼此之间认同的教学策略,同时培养国际视野,把握“一带一路”发展理念,悟透“丝路精神”的理论精髓与核心要义,用通俗易懂、清晰完整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吃透其精神内核。思政课教师要回归到“一带一路”文化背景之中,理清“丝路精神”的历史生成脉络,系统建构丝路文化知识框架,吸取“一带一路”发展的成果并融入教学,将可把控的教学内容转换输送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深刻地领悟丝路文化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思政理论知识表达偏学术化、内容抽象化,要将学术语言转换成学生可理解可接受的通俗性话语,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互。其次,教师可采用实践教学方式,以“丝路精神”理论知识为基础,依托实践学习的方式,提供丝路建设项目的教学真实案例,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获得、理解和运用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巩固、建构、创新知识,实现“丝路精神”与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度耦合,达到知识习得与道德涵养的双重目标。最后,教师可通过专题式教学将“丝路精神”内容进行拆解,例如教师提出“丝路精神的历史背景与内涵”“丝路精神对中国与世界有何意义”“高职教育如何践行丝路精神”等主题,按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像研究者一样进行思考,追寻知识的本真意义。

四、结语

“丝路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弘扬和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将“丝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当中,既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又有利于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丝路一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