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PA分析法的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研究

2023-11-22乔晴雨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美誉度吸引力吉林省

乔晴雨,王 绮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吉林省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孕育并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的重要地标。然而,目前吉林省的非遗旅游发展处于不平衡阶段。更好地挖掘和保护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市场的融合,提升非遗旅游资源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1]以及在保护和传承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其知名度并带动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一)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概况

截至2020年,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已经达到365项。然而,通过对吉林省非遗项目进行行政市域尺度的划分,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市(州)中,吉林省非遗的数量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根据表1数据可见,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松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处于领先地位,而白山市、辽源市和四平市则相对较少。

表1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市域分布情况(截至2020 年)

根据表2的数据可见,吉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为55项,占比11.27%;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为433 项,占比高达88.73%。相较于其他省份,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总体偏少,特别是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数量更是稀少,仅占总体的十分之一。

表2 吉林省不同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特征(截至2021 年末)

(二)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分类特征

根据《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代代相传、作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尽管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在十大类别中均有分布,但它们的分布却呈现出不均匀的趋势,各类占比差距明显,总体占比约为47.5%。其次,民俗、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民间文学以及传统音乐分别占比11.4%、8.2%、7.8%、6.4%和6.4%,呈现出相对较高的比例。而传统医药占6.1%,曲艺占4.4%,传统戏剧占1.8%,较为罕见。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分类上受到气候、水文和文化差异的影响,然而,这些资源仍然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吉林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吉林省独特的色彩和温度,展现着吉林省的魅力和精彩。

(三)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传承人统计

截至2020年,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有330人,表3是将其按照行政市域尺度进行划分的情况。

表3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行政市域分布情况(截至2020 年)

根据表4所示,目前有21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30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09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927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表4 吉林省不同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量特征(截至2021年)

近年来,吉林省致力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不断推进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并不断扩大人才队伍规模。

二、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IPA分析

(一)调查方法的选择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是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简单易操作,可节省时间。此外,它适用于广泛的调查对象,且内容统一,具有客观性。通常不需要署名,调查者可以自由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另外,调查结果更容易转化为数据,便于量化,更易于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旨在收集游客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是否经常出游以及出游目的。第二部分围绕游客是否了解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以及其旅游前和旅游后对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评价展开调查。具体的资源吸引力指标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旅游形象三个一级指标进行细分,包括美感度、历史文化价值、奇特度、安全性等十五个具体指标。问卷在假期发放,调查对象不分年龄职业,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具有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成功回收63份有效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分析,吉林省非遗旅游大部分游客来自于本省,占总调查人数的79.37%,而来自东北其他省份和地区的游客占总调查人数的4.76%。相比之下,来自东北以外其他省份和其他地区的游客较少,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12.7%和3.17%。

2.结果分析

(1)根据性别比例,发现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对女性游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具体而言,男性游客占总调查人数的38.1%,而女性游客占总调查人数的61.9%(见图1)。

图1 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调查游客性别比

(2)根据年龄结构,发现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对中青年旅游者吸引力更大,其中18-30岁的游客数量最多,占比为84.13%(见图2)。

图2 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调查游客年龄分布

(3)受教育程度主要分布在本科层次。本科生占比71.43%,其次是高中及以下程度和高职高专,占比分别为12.7%和14.29%(见图3)。

图3 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调查游客受教育程度

(4)大多数游客的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的游客占比66.7%,在2 000-4 000 元之间的占比12.7%,在4 000-6 000 之间的占比6.35%,而月收入在6 000 元以上的游客占比14.29(见图4)。

图4 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调查游客收入分布

(5)大部分游客较少出去旅游。具体来说,60.32%的游客很少出游,11.11%经常出游,而28.57%几乎不出游(见图5)。

图5 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调查游客出游频率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吉林省非遗旅游的发展受到游客自身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很大影响。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可能不足以吸引较远地区的游客克服经济成本、空间距离困难等到此旅游。

(四)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IPA分析

服务重要性—绩效分析法和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是IPA分析法中的重要方法,它们在不同的文献中被广泛应用。这些方法以企业为中心,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评估服务的价值和质量,并以此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依据。[3]通过绘制散点图,比较不同项目或维度的重要性和服务表现,可以以直观的方式帮助决策者识别服务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制定科学的服务质量改进策略提供依据。[4]

通过调查问卷获得一手资料,可以运用IPA分析法对吉林省非遗旅资源的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表5的问卷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中,位居第一位的有三个指标,分别是资源禀赋中的美感度指标、区位条件中的安全性指标、旅游形象中的知名度指标。这说明游客对非遗旅游资源的这些方面比较看中,并且非遗旅游目的地在这些指标上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表5 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调查问卷数据得分统计表

运用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IPA分析法,基于游客对非遗旅游目的地资源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程度进行比较。重要性均值反映了游客在进行非遗旅游活动前,对非遗旅游目的地资源各吸引力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而满意度均值则反映了游客在非遗旅游活动后,对各吸引力指标的实际感知满意度比较。[5]将表5中各指标的重要性均值和满意度均值作为参考标准,把分布区域划分成4个象限,可以看出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各指标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见图6)。

图6 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吸引力IPA 分析象限图

三、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非遗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不足

非遗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而客流量的数据监控与调控措施也不足。非遗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不足以支持大量游客的参观,这导致景区过于拥挤,不仅游客对此不满意,景区遭受的破坏也更严重。[6]

(二)非遗旅游资源开发未形成聚集效应

由于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分散且不集中,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忽略了不同非遗旅游资源之间的关联性。通常,这些资源被单独看待,作为各自独立的旅游项目展示,这导致了一些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出现相似的现象。

(三)非遗旅游资源目的地美誉度不高

景区美誉度不高的一部分原因是景区自身基础设施等条件差,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从而导致公众对景区评价下降,越来越少的游客选择前往参观。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景区宣传不足,细节不到位,产业发展特色不够突出,宣传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这导致景区旅游资源缺乏吸引力,无法吸引游客克服空间、时间、经济因素等困难前来景区旅游。

四、吉林省非遗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重视并提高非遗旅游景区环境容量

为提高环境容量,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必须重视并加强非遗景区旅游环境管理政策及法规的制定、监督和执行。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管理,根据景区自身条件设定一定时间内接待游客的数量限制,并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来获取动态客流信息,以便在空间上及时进行调控。同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管理手段和技术的创新突破。[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重视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挖掘和保护景区的特色,适当采用浮动价格,改变策略,以调控客流量,确保旅游环境的质量水平,并使绝大多数游客感到满意。

(二)整合非遗旅游资源以发挥聚集效应

吉林省应充分认识各非遗旅游资源的形象定位,深刻理解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等重要价值,明确资源的核心吸引力,以扩展非遗旅游管理和服务的领域。需要统一规划各类非遗旅游资源,积极协调各方面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要素,以最大程度地资源配置。同时,可以在附近建立以非遗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业群,实施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实现规模经济和区域发展特色化。[8]此外,通过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将重要的非遗旅游景点连接起来,解决游客出行不畅的问题,从而实现非遗旅游资源的聚集效应。

(三)提高非遗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

为了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以满足高质量和多元化的大众旅游需求,[9]吉林省非遗旅游景区必须认识到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应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集观景栈道、餐饮服务、特产销售、停车场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服务站。此外,还应设立景区咨询处和导游服务中心等设施,以持续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功能。

(四)提高非遗旅游景区美誉度

吉林省的非遗旅游景区美誉度较低,意味着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尚未达到足够的水平。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需要加强,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因此,景区应该加强自身硬件设施建设,大力开发非遗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客源市场的需求。此外,应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在旅游旺季举行歌舞表演等活动,向社会公布活动信息,增强游客对非遗旅游的感知度。景区可以充分利用非遗旅游资源的优势,如传承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价值等,举办剪纸、传唱等活动吸引游客。[10]还可以通过游客自身身份来进行宣传,以提高景区的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为提高景区美誉度和知名度,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方案:首先,对景区的宣传推广和服务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不足之处;接下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景区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计划,明确目标,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11]然后,根据计划,采取有效的宣传、推广和服务等措施,提升景区的美誉度知名度;最后,评估景区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的效果。在实施景区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计划后,需要对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实施方案,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提升效果。另外,需要积极打造吉林省的非遗旅游品牌,做大做强非遗旅游宣传活动,深入挖掘非遗旅游资源的内涵,深层推动非遗旅游资源的融合开发。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景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猜你喜欢

美誉度吸引力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助力西岸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吸引力1
吸引力2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跟踪导练(三)4
基于社交媒体的高校美誉度研究
新疆红枣品牌美誉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