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物修复信息采集规范化的应用研究

2023-11-22刘思麟

中国标准化 2023年21期

摘 要:文物修复信息采集是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摄影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信息采集方法被应用于文物保护领域,采集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文物修复研究中。本文以《长字缂丝挂屏》的修复信息采集工作为例,从具体、实际角度出发,梳理了目前通用的多种文物修复信息采集方法的规范化应用,以及信息采集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价值与作用。希望为我国文物影像信息采集和应用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供周密的角度和与时俱进的思路。

关键词:文物采集规范,文物修复,文物档案,文物信息应用规范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1.004

Appli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Normalization of th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for Cultural Relics Restor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Kesi Silk Tapestry Panel with Chinese Character “Chang”

LIU Si-lin

(The Palace Museum)

Abstract: The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restoration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work of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y and digital technology, more methods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cultural relics restoration, and more and more achievements i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have been applied in research on cultural relic restor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restora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work of the kesi silk tapestry panel with Chinese character “chang” as an example. From a specifi c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 the paper sorts out the standardize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methods of cultural relics restora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at present, and the value and effect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The paper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careful perspective and an idea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standards and specifi cations for the col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relic image information in China.

Keywords: specifi cation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cultural relics, cultural relics restoration, archives of cultural relics, specifi cation of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0 引 言

近年來在文物保护和修复领域,文物信息的采集方法及应用的发展迅速。信息采集不仅记录和展示文物,通过多种摄影方法结合数字技术,可以辅助文物修复,多角度参与到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中。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信息采编团队集合了摄影、计算机、文物修复、档案管理、影视动画等多学科人才,共同研究文物信息采集方法,并规范采集成果的应用。

缂丝素来有“织中之圣”的美誉,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1]。《长字缂丝挂屏》是故宫毓庆宫惇本殿原状陈设“福寿绵长”四幅装裱缂丝中的一副,运用平缂、掼缂、戗缂和搭梭等缂织工艺织造而成,背面有托纸,外裱紫檀木框,尺寸1.6 m×1.1 m。本文以规范它的采集应用为例,对书画和器物、平面和立体文物均具代表性。

1 应用于修复档案资料

规范的文物影像资料是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前提,影像资料是建立标准化、现代化文物档案的基础。影像作为资料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的天然优势,为今后对该文物的研究、保管和再修复提供重要依据,为评价文物修复成果提供重要参考。

1.1 制作现代化的文物修复档案

在修复档案中,采集人员提供质量高清、拍摄规范、内容真实的文物影像。记录内容包括文物现状、病害、伤况,采集出全方面的文物信息(见图1-4)。在实际工作中,每件文物的形态、材质、尺寸和病害不同,修复的要求和操作流程也不同,这要求采集人员不仅有拍摄经验和技术,还要对文物和修复知识具备专业理解,采集过程中需要修复人员紧密配合,在保证文物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文物修复档案不但记录文物的信息,还可以记录修复过程,对于部分重点文物也要记录修复方法、工具、材料等。《长字缂丝挂屏》修复步骤复杂、环节众多,将修复过程用影像进行完整的记录(见图5),能够为“福寿绵长”系列其他挂屏的修复提供参照范本,也为同类文物的修复提供工作思路。

1.2 提供评价修复成果的依据

判断文物修复成果,标准的影像资料是对比文物修复前后状态、评价修复工作重要的依据。若影像资料不具有规范性,没有拍摄标准,就很难为评价修复成果提供可靠参照。这要求采集人员拍摄操作专业化、标准化,全流程负责该文物修前、修中和修后的采集工作。尤其是在文物修复前后的采集中(见图6-7),必须统一拍摄规范,采用同样的采集设备和参数,为文物修前和修后状态的客观对比提供标准化参照。

2 应用于辅助修复观察

信息采集不同于传统文物摄影,它要根据每件文物不同的伤况,制定相应的采集方法以体现文物状态。目前故宫博物院修复采集团队探索的多种可见光采集方式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逐渐形成文物修复信息采集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在《长字缂丝挂屏》的信息采集中,根据其制造工艺和病害情况的特点,采用了侧光和透光摄影。

2.1 侧光摄影反映立体起伏

通常拍摄平面类文物时要求文物受光均匀,能够完整展现画面内容信息。但在很多平面类的文物中都存在整体变形、起伏不平的问题。用侧光打光方式可以更好的展示这类伤况。现《长字缂丝挂屏》的侧光拍摄将所有闪光灯布置在文物同侧,与文物形成180度角,使所有光源从文物正侧方进行照射,塑造出强烈的光影对比,可以充分展示由病害造成的文物变形和起伏(见图8)。

2.2 透光摄影检视内部结构

装裱类文物的结构多是由多层材质贴合而成,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平面”文物,为拍摄出其内部复杂的结构和伤况信息,可以进行透光摄影。透光摄影是在对文物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最直观、高效的透视方法。透光摄影是采用闪光灯近距离在文物背后进行照射,光穿透文物显示出内部结构、材质情况等信息。《长字缂丝挂屏》通过透光照(见图9)发现120个绵字下面分别加衬了矩形补条,以及在蝙蝠纹下方的寿字纹处也分别加衬了矩形补条,判断是为避免年久断裂,所以在后面补衬加固。这些隐藏的文物内部结构关系对修复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使修复人员在工作开展前,对文物有更充足和全面的了解,并在修复中可以依照原工艺对文物进行修复(见图10),保留传统技艺中的智慧与精华。透光摄影在书画类结构的文物中应被普遍推广应用,对文物研究和修复观察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3 应用于数字技术测算

文物修复信息的采集不仅获得平面的影像,还可以结合数字技术测量、计算文物和病害数据。《长字缂丝挂屏》文物病害种类繁多、分布复杂,绘制文物病害分布图可以直观地分析病害分布并予以数据统计。文物上的褶皱、断裂、起翘等立体病害也通过多角度摄影的方法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测算病害的三维数据,全面展示文物受损情况。

3.1 病害图勘测病害数据

文物病害图是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文物病害种类、数量和程度的重要依据。目前文物病害图趋向于用计算机制图软件对数据进行收集与保存,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实地反复测绘,还让图样更加精准、文物信息储存和查阅更加便捷[2]。《长字缂丝挂屏》病害图的绘制采用德国Fukus GmbH Leipzig公司的metigo MAP文物图像处理及病害标记技术,该软件将位图处理功能和CAD矢量绘图功能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叠加使用不同技术,包括可见光、侧光、红外线、紫外线荧光等图像共同制作病害图并自动完成量值分析和统计[3]。在绘制好的《长字缂丝挂屏》病害图中(见图11),全面展示出文物各部分结构和所有病害分布情况,以及测算出的各类病害分布、占比的数据。

3.2 多角度摄影测量三维信息

三维病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对于书画、唐卡、装裱缂丝等文物具有很大的价值。随着数字相机成像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使通过多角度摄影快速获取图像并建立三维模型的技术得以实现。多角度摄影是通过测量出照片中像素对应的三维空间坐标,从而获得照片中的空间数据。本次使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来进行多视点的三维重建,建模后将模型分别导入到犀牛5与geomagic designX软件中(见图12),在犀牛5中利用曲线描绘,分割网格,等距断面线,尺寸标注等命令工具,计算出如文物表面起翘高度、断裂长度、污染面积,并绘制等高线,根据需求定点测量文物病害尺寸(见图13) 。

4 结 语

故宫博物院对文物的摄影信息采集历史悠久,数量庞大、载体丰富。自1863紫禁城里诞生第一张照片,故宫开始了以紫禁城古建筑和藏品为对象的文物摄影实践。至1928年春,故宫博物院古物馆设立文物照相室,并于1929年创办《故宫周刊》,正式开始了最早对文物进行有意识的、规范性的拍摄记录和展示出版。時至今日,影像在文物领域的应用除了传统的记录和展示外,更多用于文物保护研究和修复技术当中,结合数字技术和多学科交叉合作,开拓出更多的应用领域。

把文物修复信息采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仅是对近百年来文物影像工作的总结与归纳,也是对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原则和职责范畴的说明与补充。目前国内尚没有相应的文物影像资料管理和应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探索文保信息的应用规范与标准,必将促进我国制定文物影像资料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提供多角度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使文物信息采集和文物保护事业一起科学发展,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尽力。

参考文献

[1]张云,谷岸,陈杨,等.故宫院藏缂丝挂屏中染料的快速筛查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0(2):70-75.

[2]黄嘉晨.制图软件在绘制文物病害图中的应用[J].广西博物馆文集,2021(1):125-133.

[3]Metigo MAP 4.0-概述[EB/OL].[2023-06-14].https://www. fokus-gmbh-leipzig.de/metigo_map-40_1.php?lang=cn.

作者简介

刘思麟,清华大学硕士,故宫博物院馆员,从事文物修复信息采集工作。

(责任编辑:张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