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地理核心素养突出教学评一致性

2023-11-22施美彬马懿宁袁瑞荷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试题考查情境

施美彬 马懿宁 袁瑞荷

一、试题分析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在题型结构和呈现方式上跟前两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同时突出了学科素养导向的育人目标,“双新”要求和高考“一核四层四翼”的功能定位,聚焦教学评一致性,为地理教学改革和实践指明方向。

1.近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对比

2023年广东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与前两年相同,16小题共48分;非选择题较前两年有所变化,前两年分为必考题两组42分和选考题(二选一)10分,由于使用新教材,今年改为三组必考题,共52分。具体异同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近三年广东地理高考卷难度整体持平,试卷结构和内容稳中有新,呈现出如下特点:

选择题均以组题形式呈现。近三年选择题部分共7至8个题组,每组题创设一个情境,提出二至三个递进的設问,引导考生对地理现象形成进阶的认识。选择题内容涵盖面广,体现高考引导教学的功能。不同题组之间有明显的梯度,有较好的区分度。

非选择题深广度要求高。非选择题部分的题量和分值保持稳定,前两题一道以自然为主,一道以人文为主,均设3个小问,分值为6分或8分。试题分值的设置对考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充分体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考查出学生不同的素养水平,确保命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体现高考服务选才的功能。

试题增设开放性设问。2023年由一道10分的题组替换了前两年的选考题,该题组共2个小问,并设开放性设问,体现了试题的新变化。

试题阅读量有所增加。2023年广东卷共19题,虽然比前两年少了一个题组,但全卷字数增加了约300字,阅读量有所增加,对考生阅读速度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视对图表的考查。三年试题图表数量分别为2021年7个图2个表、2022年12个图、2023年14个图,图表数量有所增加,要求考生阅读不同类型的图表,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够进行图文转换。

2.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突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要求。坚持素养立意,精选体现时代精神和学科特色的试题情境,素材丰富、时代感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过程;试题涵盖面广、呈现形式多样,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设问内容和形式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多方位考察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分析、总结和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

本文从试题的情境内容、情境类型、信息呈现方式、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有如下特点:

(1)学术情境占比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学术情境占比大,包括《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地理科学》《气象灾害防御》《大气科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现代城市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水资源保护》《The Innovation》等。学术情境试题能够展现地理研究中科学思考过程,不仅能达成学生素养测评,对高阶水平层次有敏感区分,还可以培养学生以“地理眼”和“地理心”观察与思考世界的学科素养。学术情境的创设保证了题目的科学性,但同时也增加了题目理解的难度,学生需要在地理原理和学科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完成地理行为决策。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新教材变化。

2023年广东高考试题体现了教材的变化,渗透了国家生态安全,体现选择性必修三“国家安全”的大概念考查,与时俱进,内容更加全面。如13-14题通过青藏高原草毡层的情境,考查土壤和植被的知识,15-16题通过长三角特大城市的城镇化发展,考查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试题通过对新增知识点的考查,引导教学改革。

(3)图表类型丰富,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2023年广东高考试题共14个图表,包括了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剖面图等。示意图及统计图出现较多,要求学生从图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相关区域的地图,并转换为地理语言辅助答题,考查学生读图习惯、训练读图技巧、掌握“图表转换”和“图文转换”能力,区域认知要求更高。

二、命题立意

(一)价值引领:立足地理学科素养,落实学科育人价值。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目标导向,选材突出社会性、时代性、公正性特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与人地观念、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以实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国家选拔人才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

1.聚焦国家建设成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试题聚焦国家产业发展成就,培养学生“四个自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智造”作为未来趋势推进新型工业化,使产业走向中高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加速了生产、流通、消费的社会生产循环过程;交通运输飞速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如第5-6题以珠三角某侨乡村近年来人口回流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农村通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型业态蓬勃发展,形成宜业宜居的新面貌。第17题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新型模式让学生认识传统农业村如何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创收,实现脱贫攻坚。试题反映我国建设发展成就,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2.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试题落实党二十大精神,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如第12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在太行山崩塌灾害中的具体应用为例,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环境基础,要因地制宜利用技术提升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关注国家“科技设防”能力的提升。第13-14题从生态脆弱区的研究前沿出发,以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先锋屏障草毡层为例,了解草毡层的土壤生产力、水分涵养、碳固定、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也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是我国布局的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之一,提升生态脆弱区的稳定性对保障生态安全极端重要,树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素养导向:注重地理核心素养考查,提升人才选拔功能。

1. 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角度出发,考查学生人地协调观。

试题从统筹发展与生态安全出发,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选择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等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性,辩证看待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从地理过程与变化的角度出发,考查学生综合思维。

试题对综合思维的考查贯穿全卷,考查学生从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联系的角度进行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这一地理综合思维。如第13-14题,通过文字和图像了解草毡层的特征,考查草毡层外来物质对土壤的作用及草毡层破坏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第18题,考查沙丘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演化进行分析;考查河道硬化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综合思维难度较高。

3.从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的角度出发,考查学生区域认知。

试题注重对区域认知的能力要求。如选择题主题包括全球(不同区域的太阳短波辐射量)、日本海、长江下游、青藏高原、吉林省、长三角某特大城市、浙江温岭市、巴音河流域、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到珠三角的侨乡村、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等,跨越不同时空尺度,突出地理事象的动态发展认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如第5-6题珠三角的侨乡、第17题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第18题以巴音河流域等为对象,考查学生调用情境图文材料,从区域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古建筑、水上碉楼发展流程,服务和文化创意特色产业等人文景观判断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区域认知水平和能力。

4.从研学实践情境创设出发,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

试题第11-12题创设学生在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的情境,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学思路展开设问。试题一改传统地理信息技术试题考查的方向,通过学生绘制的示意图和地理信息技术在防御灾害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在小尺度区域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能力为重:重视关键能力培养,指导教学实践改革

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2023年广东卷以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试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力和实践力;以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试题,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1. 强调对应用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17题第2小问提问农户参与新型组织模式获得的益处,学生答题时要站在农户的立场,设身处地考虑农户在新时代如何更好融入新模式,在真正理解政策后做出个人选择。情境任务通过改变设问主体,以贴近生活的设问让学生置身于真实角色中,突出考查的应用性。

2.设置了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突出试题的创新性。

19题第2小问首次呈现了开放的提问方式,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就现代对马暖流是否形成于距今8000年明确表达态度,并说明理由。该设问没有固定结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树立正确的地理事物认知态度。逆向设问引导学生形成专家思维,在长时间尺度的陌生情境里,从图文资料中寻找有力证据支撑结论,培养研究能力。

(四)知识为基:强调学用结合,考查必备知识

1.强调学用结合,重视核心概念的考查

试题涵盖了地球的自转、大气的组成、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土壤、植被、海水运动、水文、地质过程、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城镇等内容,以“区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大概念貫穿情境,展开设问,知识覆盖面广,重视学生深入理解地理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迁移运用。

2.综合多学科知识,强调学科融合应用

试题的设计综合气象、气候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突出学科融合应用考查。如第3-4题通过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调用物理、化学等学科信息,综合考查考生对温度、风速和水汽凝结变化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建议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突出价值引领和素养导向,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推进教学评一致性,对我们高中教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聚焦学生价值引领,落实课程思政

地理学科是少有的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等思政元素的学科。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教师要帮助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核心价值的培养要落实在可感知的具体情境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选能体现时代发展、国家建设伟大成就的典型案例。可以用好教材典型素材,以地理视角讲好中国故事,比如选择性必修三以伊春为例认识生态安全,从森林开发导致资源危机,以自然和人工修复建设生态文明,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同时也要深挖新闻的思政元素,建立教学素材库。比如试题中出现了探空气球等学科前沿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时事新闻,搜集地理教学案例,根据教材内容做好归档,在教学中引入较新的发展案例,设计教学对接点,全面渗透思政教育。

(二)聚焦学科本质,关注地理特征、过程和联系

地理试题围绕区域差异考查地理特征、立足空间关系原理考查地理联系、聚焦区域表现考查地理过程。如试题考查了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适合龙胆草种植的地理特征,考查了长三角某特大城市生产要素、居住要素和消费要素的地理联系,考查了沙丘形成的地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回归学科本质,形成“从空间看待一切”的思想方法。从要素特征和区域特征,形成对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的整体认识,回答“它在哪里”和“它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从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要素联系和区际联系,分析地理成因、地理过程和地理联系,回答“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的问题。从人地关系的地理联系回答“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问题。用典型情境、以大单元组织教学,通过递进的设问延长思维链条,构建思维结构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认识,学会方法迁移。

(三)聚焦关键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地理试题聚焦辩证思维、推理分析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地理表达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地理表达的逻辑性,用课堂演讲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地理术语表达,在备考中以面批的方式增加学生地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试题设置开放性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项目式学习、辩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就具体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能力、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聚焦跨学科主题教学,开展研学实践

试题多以学术情境展开,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但因为学术语言与教学语言存在差异,若不加以转换,盲目在课堂中直接引入学术材料并无法直接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研学实践的开展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活动设计要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理念,加强学科关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形成对大概念的认识。研学实践让学生进入与教材典型情境不同的真实案例,在劣构情境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成果汇报,运用多学科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和思维完成探究任务,提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培养科学思维。

猜你喜欢

试题考查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