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文设题去套路,教考衔接重理解

2023-11-22杨彩梅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现代文甲组课本

杨彩梅

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这是广东考生参加的第一届“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今年高考备考出现的高频词——关联教材,终于在高考语文四套全国卷中得到全面的落实。现在,我们就广东考生使用的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陈村的《给儿子》为例分析,以期给明年高考的考生做一些备考参考,提高备考效率。

一、聚焦试题特点,总结高考规律

现代文阅读Ⅱ考查“感性思维、形象思维”:追求感悟与理解。选材体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语文学科育人功能,例如今年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给儿子》的选材与劳动教育融合,引导考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很有教育意义。纵观近三年全国Ⅰ卷现代文阅读Ⅱ题型,可以发现这道题题型比较固定,分值稳中有细微调整:去年主观题第8题由4分调整为6分,今年再次回归到原来的4分。考查知识点也比较稳定,一般都是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及艺术特色的鉴赏。

二、解构高考试题,寻找答题方法

今年新课标Ⅰ卷依然继续考查小说,但是文体界限淡化,考查的是散文化小说。这也许是现代文阅读Ⅱ的一个出题方向,模糊文体界限,减少套路答题,更注重对文本的理解。题材上从之前的革命文学中跳出来,关注知青文学,主题弘扬劳动精神,呼应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劳动光荣,切入人的成长感悟,更贴近中学生的理解,选材值得赞赏。考查倾向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非技巧的把握,有效消除了考题的套路化。选择题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鉴赏,第8题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均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充分体现“依文设题”的特点。第9题要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这一命题指向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教材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此题的设题是今年现代文阅读Ⅱ设题最大的亮点及新意。

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具体题目详细解读及分析(文本略)

第6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答案:B

【解析】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分析错误,“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没有坏意”是父亲印象中船上人的形象。此处“父亲在教儿子如何通过看神情听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错。故选B。

第7题: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答案:C

【解析】分析鉴赏文中的语言“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错误,“你得不让自已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已”说的是父亲希望儿子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人生的阅历和经验,从而沉淀自己,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稳重成熟。故选C。

两道选择题难度设置不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答案比较明显。

第8题:“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答:①体验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能承受生活之苦。②有些农活可能干不了,意识到自我的局限。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最恒久的。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以上答案,每点1分,共4分)

【评分细则】

1.回答应基于本段的文本信息,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但不宜泛化为全文的主旨。

2.准确理解“身心感受”的含义,回答出身心感受的具体内容。

3.考生答案如与参考答案表述不同,只要基于本段内容,言之有理、有据,可酌情给分。

4.不宜照抄原文,应体现出提炼、概括的思维痕迹。

【答案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内容的梳理,这和2022年《江上》第8题出题思路相似,如果考生对高考题研究比较深,掌握了答题方法,这道题不难做。接下来,我们呈现如何读懂文本,从文本中筛选、整理主观题答案的方法。

这道题题干要求“多重心理感受”,赋分4分,从题干设置特点及赋分情况,我们确定这道题一般是答4点。回到文本中找答案,确定答題区域在第17段。

选文第17段:①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②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③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④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梳理第17段内容,按照内容划分4个层次,寻找能体现“身心感受”的句子或者关键词,转化成自己的理解,用准确的能表达心理感受的词语整合成句,形成4点答案。

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甲组答案示例】

我选择加入甲组,短评的思路是:

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2分)

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1分)

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3分)

【评分细则】

1.笼统答未来的想象/规划等1分,答出旅行的想象/去乡村的旅行2分,去故乡不得分。

2.写对“过去”的回忆,1分,“故乡”回忆不对。

3.不管父亲儿子笼统答成长1分,成长具体阐释一下2分。

4.“未来”和“回忆”所知,1点1分;答出成长所指给2分;将三者联系起来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乙组答案示例】

我选择加入甲组,短评的思路是:

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2分)

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作伴。(河流贯穿全文/河流是线索/围绕河流写,2分)

③河流意味着当时的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河流承载着美好的情感和回忆/承载了父亲的美好回忆,2分)。

【评分细则】

找出河流的重要性给2分;思考河流的意义给2分;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答案解析】

我认为,考生回答这道题,忽略文学短评的写作要求,也不影响答题。在这里,文学短评只是一个关联课本知识的一个回应,你有这个知识储备,可以方便你更好地理解题目,但不会成为你答题的关键。我觉得这是今年现代文阅读Ⅱ出题首次关联课本的一次过渡。选择甲组应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词,联系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提炼,每一个关键词对应一个点回答,总共三点,答案思路就在题干中,非常清晰,考查核心指向文本整体内容与主旨的理解。而选择乙组,答题的关键是对文本中“河流”意象的理解,要答出“河流”意象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答题难度比较大。在考场上,考生选择甲组应该比乙组更容易拿高分。

三、调整复习策略,科学备战高考

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考、评的一致,命题是把关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今年高考全国卷处处体现了与教材的关联,有显性关联,也有隐性关联。

现代文阅读Ⅱ选自中国当代作家陈村的知青小说《给儿子》,其人文话题符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劳动光荣。作品短评思路的试题,指向统编语文必修上册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2023届考生是广东“三新”背景下的第一届考生,之前的语文学习,我们常常疑惑,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费时间精力去认真学习课文,开展“整本书阅读”,开展课本单元活动。现在高考这么考了,大家就清楚怎么做了。

今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不能完全按照以前的以一本复习辅导书为主,按照知识板块,分专题复习的方式,应当牢牢抓住课本,以5本教材为主导,认真回归课本,梳理教材。那我们该梳理教材里什么内容呢?

1.单元导语内容,读懂,读透

例如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导语主题是“学习之道”,我们在学习这个单元文章时,要特别抓住“学习之道”这个核心词,这个单元的文章讲到的是什么学习之道,如《劝学》的学习之道是:学不可以已;《师说》的学习之道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掌握正确的学习之道。今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鉴赏题林希逸的《答友人论学》就是针对南宋末年不良的治学风气而写,关联课本这个单元的导语内容,考生有对这单元导语知识背景的积累,可以更好地辅助他们理解这首诗歌。

2.课后“学习提示”出现的重要信息,蕴含考点,要特别关注

例如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5课课后学习提示提到“古汉语很多实词的义项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或者其他词汇中,比如”永保无疆之休“的“休”,与“休戚”的“休”同义;“能克终者盖寡”之“克”……这些内容里就包含了要考查的重点实词,是我们备考要特别关注的知识点。

3.落实单元学习任务,写好单元研习的作文,读写结合

今年新课标Ⅰ卷作文相關内容“故事的力量”,作文材料一公布,马上就有老师找到了,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务对应的内容“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课本里就有高考作文的写作指引。新课标Ⅱ卷诗歌鉴赏第16题: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理解王国维这句话是答好此题的关键,而王国维这句话就出现在必修上册第7单元单元学习任务124页。同学们要特别关注课本里出现的这些文学评论的专业术语,好好研读,好好理解。

总之,今年全国卷在落实教考衔接方面,真的是重量级的落实,再一次提醒考生,语文备考,不可忽视课本,认真上好语文课,研究语文书,这才是2024届高三高效备考之路。

猜你喜欢

现代文甲组课本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