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角色的转变
2023-11-22薛喜香
薛喜香
摘 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大部分学校的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优化了教学方式,也大大丰富了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思路,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由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变为配角,课堂教学也由之前教师的“独角戏”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舞台。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学生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受教学条件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担心教学内容讲不完而耽误教学进度,所以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课堂活动的中心往往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被用于课堂教学,教师也因此转变了教学思路,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由之前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变为了配角。
为了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精心备课,以学生为中心,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学目标由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为主
1.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特别研究学生所在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视角了解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
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经常性的表现。
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因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某个学科的情况。因而,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恰到好处地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营造出活泼、幽默、风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心情愉悦,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大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学,又能学会,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这样就会让学生因喜欢教师的课,而喜欢这门课程。
3.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性强,仅凭学习兴趣是无法学好的。要学好机械基础这门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还需要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重点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要由以讲授法为主转变为以启发引導法为主,以问题引导和行为引导为主
1.问题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讲授具体知识的时候,不再是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总结出“是什么”。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2.行为引导,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技工院校部分学生存在学习自律能力差、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动性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告诉学生每个时间段他们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做才能解决问题,加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规范的引导,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要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下功夫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最优途径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例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练习、怎样做作业、怎样复习小结等,针对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对学生进行学科思维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学科思维能力是在一般思维能力基础上,结合学科知识学习特点形成的能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学科思维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学科思维方法与学科的结合点,与学科学习进行有机融合。每个学科都有独特的思维方法,在学习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打开”学科思维,学生就更容易学习此学科新的知识内容,解决此学科的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学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空间思维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能够掌握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和素养。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课本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知识主线。离开课本,学生无法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以课本为前提,指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阅读课本尤为重要。
通过各个环节,学生对课本至少要读3~5遍。最初,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课本,指出重点和难点。精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出课本的知识框架,整理出知识脉络,以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学生作业方法指导
课后作业可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教师可以通过查看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在写作业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自主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每次布置完作业后,教师应对当次的作业做法进行指导并提出要求,向学生强调做作业之前一定要复习课堂的知识内容。在复习中多多思考,深刻体会,悟透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对公式多加背诵,把相关的知识弄懂、弄通、弄会后,再去完成课后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为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走上讲台,尝试让学生讲一个知识点或一堂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一些典型又易懂的知识点为基础,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新方式。例如,让学生转变角色、走上讲台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一)让学生走上讲台,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掌控者,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和被约束者,不能主动发挥学习的能动性。
而在课堂上让学生转变角色、走上讲台,意味着传统的师生关系被打破,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二)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做好准备与指导工作
让学生走上讲台,尝试讲解一个知识点或一堂课是笔者由来已久的想法,迟迟没能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担心任务布置下去学生不配合,或者敷衍应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也会耽误课程進度和教学计划。
因而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讲一个知识点,提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同时在备课方法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并强调讲课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师要变督促者为引导者
学生准备充分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胆尝试。学生讲课结束后,教师视学生的讲课情况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或修正讲解。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学生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也会由督促学生学习变为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为了讲好课会深入钻研教材、扎实预习、精心准备,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四、小结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时代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个问题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打破传统的教师“教”的局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变“教”为“诱”,学生变“学”为“思”。学生逐渐学会参与学习、分析问题、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作者单位:临沂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