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格教学法的阶段性康复训练对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3-11-22杨淑萍叶彩霞张萍林清恋苏亚晴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微格髋部康复训练

杨淑萍,叶彩霞,张萍,林清恋,苏亚晴

髋部骨折临床常见为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等,多由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引起,危害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2]。手术是临床治疗髋部骨折的重要方式,可重建关节结构,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但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认知不足,缺乏自护能力,导致锻炼依从性差,影响康复进程,故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预后[3-4]。微格教学法基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制定针对性教学目标,并通过视频反复调整教学方法,以促使患者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训练依从性,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对于其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相关报道仍较少[5]。鉴于此,本研究纳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 年5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的260 例髋部骨折患者,分析基于微格教学法的阶段性康复训练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 年5 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的260 例髋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130 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统计值P 值例数130 130性别男43(33.08)45(34.62)0.069 0.793女87(66.92)85(65.38)年龄/岁65.29±5.37 65.35±5.44 0.090 0.929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82(63.08)80(61.54)0.066 0.798股骨粗隆间骨折48(36.92)50(38.46)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经X 线、CT 等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间骨折;凝血功能均正常;均符合髋关节内固定或置换术指征;近3 个月未实施过重大手术;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由骨髓炎等引起的病理性骨折;合并急慢性感染者;合并精神障碍,无法沟通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合并肝、肾等器质性损害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检查局部受压皮肤情况,指导床上活动,减少局部皮肤受压,预防压疮;对患者进行饮食、心理、用药等方面指导,发放锻炼手册,叮嘱其以耐受为前提,积极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以微格教学法为基础,实施阶段性康复训练。①组建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1 名(组长)、科室总带教1 名(副组长)、资深护理人员3 名(组员)组成,组长负责建立护理方案、监督实施、改进护理措施,副组长负责完善护理方案,对组员进行培训、考核,组员负责落实护理方案。②拍摄锻炼视频:基于循证理论,通过知网、万方等途径查找文献,结合既往髋部骨折后康复情况拍摄锻炼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视频播放同时,护理人员讲解、演示,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并拍摄,拍摄完成后,邀请患者一起观看,找出锻炼中存在的不足,再次播放视频,鼓励患者根据视频继续锻炼。③阶段性康复训练:第一阶段,术后1 周开始,患者患肢取外展中立位,将三角垫置于两腿间,将软枕置于膝后,使膝关节处于屈曲功能位。术日:踝关节主动背伸,上抬足尖,使足背尽可能靠拢小腿前方,使踝关节背伸维持20°~30°,后放松;跖屈训练,下垂足尖,足背远离小腿前方,使踝关节跖屈。术后第1 天:开展大腿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10 s/次,放松5 s,10 次/组,2 组/d。术后第2~7天:借助器械,指导患者屈髋,幅度45°~60°。第二阶段,开始时间为术后2~5 周,术后第2 周:主要训练床上体位转移,由卧位-坐位,先将患肢移至床边,后坐起,使两腿分开。取平卧位,伸直患肢,锻炼髋关节内收、外展;屈膝时,训练膝关节靠拢、分开。术后第3 周:利用助行器、拐杖等,进行下床活动锻炼。术后第4 周:叮嘱患者根据微格教学法,开始主动抗阻力外展、后伸等训练。术后第5 周:训练屈髋,髋关节屈曲<90°。第三阶段,开始时间为术后6~12 周,主要训练直腿抬高,取仰卧位,伸直患肢,缓慢抬高;取俯卧位,直腿后伸、抬高;取侧卧位,患肢伸直,向侧面抬高,外展髋关节,锻炼臀中肌,6 次/d,10 min/次。第四阶段:根据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散步、游泳等锻炼,30 min/次,适当增减锻炼时间,3 次/周。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髋关节功能:干预前后,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6]评估,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肢体畸形,分别评分为44 分、47分、5 分、4 分,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②自护能力:干预前后,采用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7]评估,包括自我概念(8 个项目,0~32分)、自护责任感(6 个项目,0~24 分)、健康知识水平(17 个项目,0~68 分)、自我护理技能(12 个项目,0~48 分),总分172 分,评分越高自护能力越强。③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8]评估,包括4 个维度,评分均0~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rris 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130 130疼痛干预前18.21±2.42 18.13±2.43 0.266 0.791干预后29.51±3.87 35.10±4.11 11.290<0.001功能干预前21.13±2.41 20.93±2.30 0.685 0.494干预后31.71±3.58 37.83±3.78 13.403<0.001关节活动度干预前1.75±0.17 1.72±0.15 1.509 0.133干预后3.11±0.42 3.93±0.45 15.189<0.001肢体畸形干预前1.92±0.25 1.94±0.28 0.608 0.544干预后2.65±0.33 3.09±0.41 9.532<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ESCA 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130 130自我概念干预前16.13±2.01 16.08±1.96 0.203 0.839干预后18.33±2.27 22.01±3.15 10.807<0.001自护责任感干预前10.18±1.17 10.23±1.09 0.357 0.722干预后13.55±1.56 18.17±2.14 19.891<0.001健康知识水平干预前22.27±2.61 21.96±2.65 0.950 0.343干预后30.67±3.74 36.46±5.05 10.505<0.001自我护理技能干预前15.53±2.08 15.13±2.32 1.464 0.145干预后23.41±3.65 30.12±4.07 20.114<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GQOLI-74 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130 130躯体功能干预前50.13±3.89 50.11±3.67 0.043 0.966干预后62.37±4.22 76.81±5.29 24.330<0.001心理功能干预前52.43±2.93 51.89±2.87 1.501 0.135干预后63.44±3.21 78.51±3.94 33.810<0.001社会功能干预前47.92±3.54 48.05±3.60 0.294 0.769干预后60.15±3.89 75.26±4.22 30.017<0.001物质生活状态干预前55.26±3.94 55.21±3.87 0.103 0.918干预后67.93±4.25 80.11±4.52 22.384<0.001

3 讨论

髋部骨折是发生在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统称,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障碍,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9-10]。临床治疗髋部骨折以手术为主,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端,缓解患者疼痛,患者虽可在院内接受到医护人员监督、指导,但术后康复时间较久,而院外坚持长期康复训练才是功能恢复的关键[11-12]。然而,患者自护能力不足,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差,极大影响康复效果,不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13-14]。因此,临床需加强干预,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提高自护能力,主动依从康复训练,以达到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的目的。

常规干预中,医护人员仅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等方面基础指导,叮嘱其自行根据手册内容进行训练,未明确训练时间、频率等,存在一定盲目性;同时,忽略了患者的自我效能、训练依从性,影响康复进程[15-16]。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Harris、ESCA、GQOLI-74 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提示在髋部骨折患者中实施基于微格教学法的阶段性康复训练对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其原因为微格教学法锻炼方法细致,技能动作规范,能够使枯燥文字变为生动的视频,提高患者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加深记忆;同时拍摄锻炼视频,要求患者观摩,可帮助其明确自身不足,与护理人员协同分析锻炼难点,不断提高自护能力,便于深刻理解、记忆,掌握训练方法,为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17-18]。以微格教学法为基础,开展阶段性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主被动、股四头肌、直腿抬高等训练,能够帮助其逐渐恢复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防止出现肌肉萎缩情况,利于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19-20]。此外,以微格教学法为指导的阶段性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分阶段循序渐进训练,可降低训练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加快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进而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基于微格教学法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患者年龄较大,对视频教学接受度差等,不利于训练的开展,加之本研究样本量纳入相对较少,观察时间尚短,可能会对研究结果可信度、可靠性造成一定影响,后续研究中,临床仍需继续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深入分析基于微格教学法的阶段性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促进髋部骨折患者恢复提供更为可靠的借鉴。

综上所述,基于微格教学法的阶段性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髋部骨折患者自护能力,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微格髋部康复训练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三位一体”微格教学辅助说课的模式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