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高中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基于父母教育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的链式中介模型*

2023-11-22吕慈仙杨沛锦明月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县域家庭

吕慈仙 杨沛锦 孙 佳 明月胧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266000 E-mail:499752787@qq.com △通信作者 E-mail:2210352563@qq.com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据中国教育部官网统计,中国共有普通高中1.42万所、县域高中0.72万所,“占了半壁江山”。而近些年来“县中塌陷”的现象使得县域内的教育体系的发展及教育规模的走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县域高中生作为本研究的被试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和代表性。县域作为城市和农村融合的重要主体,县域高中也是县域内的文化高地,县域高中在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农村地域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缩影。提升县域高中的办学水平和生源质量已然成为振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之所以将县域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由于目前学界关于缓解“县域塌陷”现象的研究视角多是从宏观层面对教育体制、教育财政供给、高中治理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少有研究将县域高中生这个群体作为研究主体。本研究从家庭层面入手进一步探讨县域高中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如何?其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家长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在其过程中是否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目的值得深入探讨。本研究对于县域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早在20世纪60年代,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经过大规模调研就证实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1]。随着众多学者对科尔曼报告的深入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体对未来的认知与情感、教育期望、学业成绩、高等教育获得等变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2-4]。同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还可以通过父母参与、社会和同伴关系、教育期望等中介变量影响子女的学业成绩[5-6]。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社会中依据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而被界定的社会位置[7]。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外部环境,第二是个体自身。外部环境主要是包括家庭和学校。家庭方面包括父母教育期望、情感支持、家庭背景、亲子关系等[8-9]。学校方面主要包括教师支持、教师教学能力、师生关系、师生互动等因素[10]。内部环境主要指学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动机因素、学习归因、自我效能感等因素[11]。相关研究证实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最重要的家庭因素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影响重大[12]。

Conger和Donnellan(2007)利用家庭投资理论来阐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该理论认为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拥有较多的发展资本,如财务资本、文化资本等,并且能把显著性优势转化为孩子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13]。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文化资本积累越多,越重视家庭教育,能够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机会和条件,形成文化资源上的优势,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教育成就的获得[14]。庞维国等以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5个地区的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地区,其子女进入重点高中的比例越大[15]。还有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虽然能够影响学业成绩,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群体与学业成绩两者之间的相关度要高于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群体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度,且生活在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问题[16]。因此,较高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能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能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影响学业成绩(H1)。

父母参与是指家长可能采取的影响孩子受教育和成长过程的各种行动,这种活动贯穿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之中[17]。父母教育参与作为父母参与的类别之一,是指父母与学校教育环境保持密切联系或者是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业方面的能力而取得成功[18],例如父母支持学校教学活动、家长检查家庭作业以及参与学校活动等[19]。相关研究证实父母通过具体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进而对学生个人成长、学业成绩产生影响[2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着家庭教育中父母参与子女学校生活的频率,家庭文化资本越高的家庭,父母越重视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家长参与程度,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对学生的关注会更多,投入的教育资源也会更多[21-22]。陈淑梅等人的研究认为,父母参与作为一种中介角色,影响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个人成长、学业成绩获得之间的关系[23]。上述文献论证了父母参与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以往的研究并没有针对父母参与的类别进行深入讨论。梳理文献发现父母教育参与作为父母参与类别之一,不仅是家庭参与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的关键因素[18]。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父母教育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之间存在中介作用(H2)。

自我教育期望作为学生的个体特征,是子女个人成长和学术成果获得的重要指标,对学业成绩产生重要影响[24]。有研究发现,学生自我教育期望越高,其学习投入和成就动因就更加明确,越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25-26]。自我教育期望作为一种正向的心理动机,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在学业上的积极性,还可以鼓励他们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种心理暗示不仅能够鼓励子女更好的实现父母的要求,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业表现[27],还能够持续地提升其学业积极性,以避免辍学、厌学、退学等情况的发生[28]。通过梳理上述文献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越高,能够正向影响并预测未来学业成绩的获得。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之间存在中介作用(H3)。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学生作为个体处于大环境之中,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所代表的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的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的作用机制错综复杂。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呈显著正相关[26-27]。刘保中等通过对比城乡两组样本,发现父母参与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青少年教育期望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父母参与程度越高,学生更可能期望自己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且父母参与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22]。Chen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教育期望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而是进一步通过父母、同伴等因素间接对自我教育期望产生影响[29]。还有一些研究证实了父母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的多重中介作用[30]。上述研究证实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我教育期望之间存在其他的相关变量尚未纳入研究视野。本研究由此推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父母教育参与,而父母教育参与通过向子女传递教育观念、态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进一步对学生的教育期望、求知意愿产生影响,从而鼓励其取得更高的学业成绩。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父母教育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H4)。

综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以及学业成绩四者间的关系密切,基于以往理论与研究,构建出的理论假设模型见图1。

图1 研究框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2018年基线调查数据(以下简称CFPS“2018”)。该数据库在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青海、内蒙古、宁夏、海南、香港、澳门、台湾、新疆和西藏除外)完成了基线调查,根据CFPS中的省国标码与省份一一对应,本研究将25个省/市/自治区按照东、中、西部经济区的划分方法进行划分,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在内的12个省、区、市;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在内的8个省、区;西部边远地区:包括四川在内的5个省、区。本研究选取CFPS“2018”的截面数据,剔除不适用、缺失等无效数据,保留年龄在16~19岁,县域地区在读的高中生,有效样本量为416。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性统计(n=416)

1.2 方法

1.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通常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以及职业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2]。但家庭收入的测量较为困难,因此常被建议取消[31]。参考国内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采用了由该数据库提供的综合了受访者职业、收入和教育信息的“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指数”(以下简称“ISEI”)作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代理变量[32]。利用STATA24.0对CFPS2018家庭数据库和成人数据库中的具体职业变量进行转换。先将职业代码转换为 ISCO-88代码,再将ISCO-88代码转换为ISEI代码[33]。转换之后,ISEI的取值在19~100。本研究以父亲的ISEI指数作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代理变量,父亲ISEI指数缺失者使用母亲ISEI指数进行替换。数值越高,其代表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就越高。

1.2.2 父母教育参与 父母教育参与量表根据Hill[34]等父母教育参与研究的框架并结合CFPS2018相关题项,题项包括参与学校活动的频率、情感支持与鼓励、教育参与、课业监督等共计16个题项。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划分为“从不”到“总是”5个选项,分别赋值1~5分,计算相关题项总分的平均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后的数值分数越高,表示父母教育参与的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42,KMO球形检验结果为0.851。

1.2.3 自我教育期望 指基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对自我行为表现及未来发展方向所持有的知觉与期许[22],体现为对高等教育程度以及对高等院校类型的追求。本研究将“你认为自己最少应该念完哪种教育程度?”作为自我教育期望的测量题项,分为“不必念书”到“研究生(硕士或博士)”的6个选项,同样从低到高赋值1~6分。分数越高代表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值越高。

1.2.4 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是指上一个学期或学年所学课程的成绩,包括单科学业成绩以及全部科目成绩。学业成绩是父母、教师、学生本人了解近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本研究将县域高中生在校期间取得的上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的成绩排名作为学业成绩的测量工具,测量题项为“最近一次大考中取得的年级排名”。本研究参考郑筱婷等[35]的编码方法,为了后续研究的分析与解释对原始数据进行重新编码,划分为“后24%”~“前10%”5个选项,同样从低到高赋值1~5分,分数越高代表学生取得的学业成绩越高。

1.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利用Harman单因素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其次,通过SPSS 26.0对本研究的量表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最后,采用Hayes编制PROCESS的MODEL6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2 结 果

2.1 各变量初步分析

2.1.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为避免研究结果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分析法来检验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本研究借助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结果表明,4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第一个因子的解释率为26.47%,小于40%的临界标准,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

2.1.2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以及学业成绩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县域高中生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学业成绩之间呈现两两正相关。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r)

2.2 中介效应检验

在控制性别、高中类型、户籍类型以及住宿情况的情况下,选择PROCESS宏程序的MODEL6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3。未加入中介变量之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将父母教育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纳入回归方程中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的预测作用仍显著。父母教育参与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教育期望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表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绩之间链式中介模型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将重复随机抽取的Bootstrap样本设定为5000,将置信区间设定为95%。据此分析父母教育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由表4可知,本研究共包含3条路径,分别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参与→学业成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自我教育期望→学业成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学业成绩”。其中第一条间接路径的95%置信区间为[0.05,0.08],该置信区间不包含0。因此,父母教育参与正向影响学业成绩的同时,父母教育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中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47。第二条间接路径的95%置信区间为[0.06,0.11],该置信区间不包含0。因此,自我教育期望正向影响学业成绩的同时,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中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13。第三条间接路径的95%置信区间为[0.11,0.45],该置信区间不包含0。因此,父母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分别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的同时,父母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18,见图2。

表4 中介效应结果汇总

图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与学业成绩的路径分析

综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其中间接效应由3条路径组成,3条路径的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数值0,表明3个间接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由表4可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总间接效应值为0.08,3条间接路径的效应值分别占总间接路径的效应值的60.25%、16.67%、23.08%。

3 讨 论

研究基于CFPS2018的相关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县域高中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将县域高中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被解释变量,是由于较低的学业成绩可能会抑制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向上的社会流动,进一步堵塞其上升的渠道,从而可能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县域高中生其本身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劣势的位置,先天由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经济资本造成的差异不可控,因此本研究从家庭层面入手将后天的父母教育参与以及自我教育期望纳入研究设计之中,进一步探寻如何缓解低家庭经济地位对县域高中生学业成绩的不利影响。

3.1 县域高中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影响其学业成绩

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县域高中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影响学业成绩,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16,36],即家庭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比家庭经济地位较好的同龄人面临学习成绩差的风险较高,更容易在学业上失败。由此,进一步验证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直接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其感知到的家庭经济压力较小,当学习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困难时更可能以积极和坦然的态度面对。反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更可能担心在求学过程中的家庭经济需求,其感知到的经济压力会导致其学业成绩较低,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问题[37]。因此学校需要弥补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劣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3.2 父母教育参与的单独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向影响父母教育参与,父母教育参与正向影响学业成绩。该结果与以往有关学业成绩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父母教育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22]。父母教育参与作为重要的教养方式,往往能够代表一个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积极参与学生的学校生活,与子女进行对话,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认知过程还能够使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亲子之间的稳定性能够进一步减弱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学业成绩差的风险[38]。由于县域高中生其家庭社会地位较低,导致其父母感知到的经济压力较大,进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参与学生的教育。而经济压力过大会衍生父母产生情感和行为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在亲子沟通、父母教养的过程中出现压力代际传递。因此,县域家庭要重视父母教育参与尤其是重视父母情感支持对于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3.3 自我教育期望的单独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向影响自我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正向影响学业成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能够投入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资源越多。优质的教育资源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机会,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学术的追求更高,进而其自我教育期望的程度越高。中介检验的结果证明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论一致[25-26]。自我教育期望对学业成绩的回归系数高于父母教育期望对学业成绩的回归系数,说明相对处于较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县域高中生来说,学业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学生自身对未来学业教育成就的期望。

3.4 父母教育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的链式中介作用

本研究证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分别通过父母教育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来预测学业成绩,也可以通过父母教育参与→自我教育期望的链式中介作用来预测学业成绩。不同程度的父母教育参与对个体的教育期望会产生不同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父母教育参与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发展资源,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和教育期望,最终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父母教育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之间的链式中介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父母教育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进一步影响子女的认知过程才能发生作用。父母教育参与通过影响学生的个人认知进一步改变自我教育期望,进而影响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学业成绩的获得,这一结论符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微观环境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业成绩的获得,还能够通过影响中观环境变量(父母教育参与)以及和个体水平变量(自我教育期望)进一步影响学业成绩。

3.5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验证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关系中父母教育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的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证实了父母教育参与以及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条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桥梁作用。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在研究数据的适用性方面,本研究采用的是CFPS2018的截面数据,只选取了家庭、父母、个体等相关变量,未考虑到学校、师生等变量,今后的研究中会深入探索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其次,本研究是基于大型数据库进行的横断研究,未来将探索纵向研究,编制访谈问卷,用质性材料进一步支撑本文的研究结论,以便更深入地揭示变量间的关系以及问题的本质。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县域家庭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