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体成分变化特征的研究

2023-11-22张丽琴

山东体育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柔术高原红细胞

张丽琴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反兴奋剂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高原训练是在缺氧的特殊环境条件下,给予运动刺激的一种强化训练,能够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继而产生生理适应性改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机能潜力和提高训练水平。亚高原训练从运动实践角度来说有其独特之处,既能够使机体有一定程度的缺氧刺激,又能够保持平原的训练强度,使运动员得到足够的强度刺激,且避免了高原训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对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非常有利。柔术是以地面缠斗、位置控制和各种降服技等为主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完成背后骑乘、骑乘或拿背控制、过腿、摔法、扫技、浮固等技术动作得分,每场比赛时间为6分钟,2018年第18届雅加达亚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由于柔术在中国起步较晚,目前关于柔术项目的研究较少,且相关研究基本为柔术的起源和发展、技术特征分析以及技术教学等内容。本研究以参加杭州亚运会选拔的国家柔术集训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运动员身体机能和体成分监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血红蛋白、睾酮、皮质醇等机能指标和去脂体重、体脂率等体成分指标变化的分析,探讨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体成分变化的特征,从而为柔术教练员准确掌握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科学有效地控制体重,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同时为柔术项目亚高原训练数据化监控和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体成分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测试对象为国家柔术集训队运动员14名,其中男子运动员7名,平均年龄27.33±7.19岁,平均身高173.16±6.67 cm;女子运动员7名,平均年龄29.43±3.10岁,平均身高160.74±6.49 cm(见表1)。

表1 柔术运动员基本情况表

1.2 研究方法

1.2.1 训练及测试安排

国家柔术集训队在内蒙古武川进行12周亚高原训练。训练前期是塑造转型期,侧重于学习、稳固、完善技术和条件实战。训练内容为:摔投衔接、上位过腿、下位防守技术、个人技术体系建立、竞赛规则了解和掌握、竞赛礼仪学习和应用等。重点强调:技术打法、思维转变、大赛备战意志品质养成、个人技术体系建立;训练后期是强化提高期,强化得意技,侧重专项力量和实战能力的提高;训练内容为:技术转换到降服、降服技术的逃脱、个人技术体系完善、实战能力提升、专项力量训练、竞赛规则掌握和应用、大赛备战中自我心理建设和调节等。重点强调:相互保护和防止受伤、个人技术体系巩固、实战技能技巧提升、大强度实战适应。身体机能指标和体成分指标测试安排在初上亚高原和亚高原训练12周后进行两次实验室测试。

1.2.2 测试指标及方法

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等血常规指标采用贝克曼LH-750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测试;肌酸激酶、血尿素采用德国欧宝 XL-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试;睾酮、皮质醇采用贝克曼access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试;运动员体重、去脂体重、体脂率、肌肉量百分比、节段脂肪、身体总水分等指标由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770提供。

1.2.3 数据统计

2 研究结果

2.1 运动员血常规的变化

男子、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均升高,男子运动员较亚高原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男子和女子运动员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亚高原训练后均显著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升高(见图1),网织红细胞数量亚高原训练后均有升高,女子运动员升高更显著(见图2)。

图1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图

图2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网织红细胞数量的变化图

表2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表

2.2 运动员肌酸激酶、血尿素、睾酮和皮质醇的变化

男子和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肌酸激酶(CK)均显著下降,血尿素(BUN)均有下降,但男子运动员下降更显著。亚高原训练后睾酮值(T)均有升高,男子运动员与亚高原训练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皮质醇(C)均无明显变化(见表3)。

表3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CK、BUN、T、C的变化

2.3 运动员体成分指标的变化

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均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去脂体重略有上升,体脂率保持不变;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均显著下降,去脂体重无变化(见表4)。

表4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体成分指标的变化

2.4 运动员肌肉量百分比的变化

男子、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左右肢肌肉量均衡性无显著性差异,男子运动员各部位肌肉量百分比亚高原训练后均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表5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肌肉量百分比的变化表(%)

2.5 运动员节段脂肪的变化

男子运动员节段脂肪(右上肢、左上肢、躯干、右下肢、左下肢)亚高原训练后有所下降,无显著性差异(见表6、图3);女子运动员节段脂肪亚高原训练后均显著下降(见图4)。

图3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体脂率的变化图

图4 女子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节段脂肪的变化图

表6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节段脂肪的变化表(%)

2.6 运动员身体内水分的变化

男子、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身体总水分略有下降,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7)。

表7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内水分的变化表

3 讨论与分析

3.1 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

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营养状况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血液的携氧能力,红细胞、红细胞圧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主要反映运动员循环血中红细胞的数量、体积和血红蛋白的浓度,网织红细胞主要反映骨髓红系的造血功能,白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疾病情况和免疫应激状态[1]。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能够了解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和营养状况。国内外学者对高原训练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变化的报道较多,且研究普遍认为,二者总体规律是上高原初期升高,之后降低接近平原水平,回到平原后比高原训练前的水平高。并认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加是机体适应低氧的重要代偿机制之一,二者水平的起伏变化,除受高原缺氧刺激外,还受高原脱水、训练量、持续时间及训练强度等因素的影响[2]。陈琳[3]研究认为,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中,血红蛋白值的总体表现为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趋势,与以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周羲昌[4]等在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有氧能力的研究中发现,在缺氧的环境刺激下,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上升,血液的转氧能力提高。于涛等[5]研究显示,女子举重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增加,并伴随红细胞压积水平的明显升高,认为亚高原训练可引起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携氧能力的增强。

本研究男子、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升高,男子运动员较亚高原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男子和女子运动员平均红细胞体积亚高原训练后均显著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这一结果显示亚高原训练可引起运动员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表明亚高原训练可促进柔术运动员携氧能力的提高,且对男子运动员的提高更明显。男子、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网织红细胞数量均有升高,女子运动员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亚高原训练可刺激柔术运动员骨髓造血功能,且对女子运动员更明显。研究表明,当骨髓增生状态发生改变时,外周血中的网织红细胞水平比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变更为敏感,可早期评估低氧训练效果。实验结果也证明,在26天的低氧训练中,高住高练低训组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不同时段显著增加,说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增强[6];Dehnert C[7]等对21名优秀田径运动员进行为期2周的高住低练后,结果也显示网织红细胞水平显著升高。

3.2 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肌酸激酶、血尿素、睾酮和皮质醇的变化

肌酸激酶的变化可反映肌肉承受刺激、肌肉微损伤、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以及身体对高原训练的适应情况;血尿素可评定运动员对训练量的反应及身体的疲劳状况[8];睾酮是反映运动员合成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较高的睾酮水平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肌纤维、骨骼肌的生长,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加强磷酸肌酸合成与糖原储备,从而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运动后疲劳的恢复;皮质醇是反映运动员分解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降低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应激水平,也可作为反映运动能力变化和疲劳的指标[9]。

有关高原、亚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肌酸激酶、血尿素、睾酮和皮质醇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不甚相同,可能与高原训练海拔高度、持续时间、项目特点、训练安排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王金昊[10]等研究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5周亚高原训练肌酸激酶以先升高后降低为变化特点;男运动员血尿素逐渐升高,女运动员血尿素每周随训练量波动,第5周均降低;男、女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睾酮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赵鹏[11]等对备战2008年国家男子举重队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的研究认为,运动员进行4周亚高原训练的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水平总体呈现低—高—低趋势,睾酮和皮质醇水平出现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特点。

本研究男子和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肌酸激酶均显著下降。分析其原因可能一方面运动员初上亚高原,由于缺氧刺激引起机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强[12],另一方面集训前较长时间未进行训练,突然开始增加训练负荷,且有些运动员为跨项训练,因此初上亚高原肌酸激酶偏高。之后12周的亚高原训练,运动员对低氧和训练产生了适应,并注重训练后的恢复,且测试前进入强化训练后的调整期,肌酸激酶显著下降。本研究男子运动员初上亚高原血尿素较高,表明高原低氧刺激使代谢活动明显加强,随着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恢复较快,亚高原训练后显著下降,表明运动员承受负荷和恢复能力明显提高。本研究睾酮值均有升高,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与亚高原训练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中对运动负荷适应,训练后恢复较好, 特别是训练强化提高期保持了良好的机能状态,且男子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亚高原训练后,合成代谢能力优于女子运动员,肌肉力量明显增强。男子、女子运动员皮质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亚高原环境未对运动员造成精神疲劳影响,表明机体对负荷适应能力增强,机能状态良好。

3.3 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体成分的变化

体成分(body composition)是指身体内肌肉、骨骼、脂肪、水和矿物质等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构成比例。人体的总质量就是体重,包括体脂重和去脂体重,它的均衡程度是维持健康状况的最基本条件。体脂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称为体脂率,非脂肪组织的重量,也称为去脂体重。正常情况下,体脂率越低,或去脂体重越高,表明身体脂肪含量越少,人体组成成分越合理[13]。通过测量和评价体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成分的组成特征、身体发育、体质状况以及体能水平[14]。因此,探讨身体成分的特点以及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对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合适的体重与合理的体成分比例十分重要[13]。从体育运动的竞技能力角度来看,身体成分的合理比例与发挥最佳运动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密切相关[15]。

柔术是按照体重分级别参赛的运动项目,改善体成分不仅有利于体重的控制,理想的体成分还能够大大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运动员改善体成分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增加去脂体重和减少脂肪量。许多学者对不同项目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的体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蔡旭旦[16]等对优秀青年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亚高原训练前身体成分测试结果相比,亚高原训练后的全身总质量、上肢总质量、上肢肌肉质量和下肢脂肪质量显著提升。王晓琨[17]对优秀柔道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人工低氧干预研究认为,高住低练对柔道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具有一定的良性作用,脂肪总量和体脂百分比表现出降低趋势。李晓霞[18]等报道,4周高住低练使受试大学生的体重降低2.99%,体脂率下降2.33%,表明高原和人工低氧环境下进行训练,体重和体脂率均出现降低。

本研究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均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去脂体重略有上升,体脂率保持不变;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和身体质量指数显著下降,其中体重下降了5.4%,体脂肪含量下降了19.5%,去脂体重无变化,体脂率显著下降。表明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体重均出现了下降,但女子运动员下降更多,且女子运动员更多的是体脂肪的减少,去脂体重变化不明显,提示本次亚高原训练对柔术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有一定的良性作用,特别是对于女子运动员,能够使其在脂肪减少的同时去脂体重得到保持。

本研究男子、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左右肢肌肉量均衡性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柔术运动员左右肢肌肉量较均衡,这可能与柔术项目以地面降服技术特点有关。男子运动员各部位肌肉量百分比亚高原训练后均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由于睾酮是肌肉合成的调控激素,结合睾酮值亚高原训练后明显增加,提示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肌肉力量增长较女子运动员明显。本研究男子运动员节段脂肪(右上肢、左上肢、躯干、右下肢、左下肢)亚高原训练后有所下降,无显著性差异,女子运动员节段脂肪亚高原训练后均显著下降,进一步表明亚高原训练女子运动员体重的降低更多的是体脂肪的减少。亚高原环境空气干燥,机体体表散失的水分增多,同时由于高原缺氧及寒冷等利尿因素的影响,机体水分含量会减少。但本研究男子、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细胞外水分比率、身体总水分均无明显变化,没有出现水分的缺失,这可能与训练中运动员注重补充水分和运动饮料有关,这也提示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监控中需关注营养状况及水分的及时补充。

4 结 论

4.1 亚高原训练可促进柔术运动员携氧能力的提高,且对男子运动员的提高更明显;亚高原训练可刺激柔术运动员骨髓造血功能,且对女子运动员更明显。

4.2 柔术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中对运动负荷适应,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且男子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亚高原训练后,合成代谢能力优于女子运动员。

4.3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均出现了下降,女子运动员下降更明显,且更多的是体脂肪的减少;柔术运动员左右肢肌肉量较均衡,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肌肉力量增长较女子运动员明显。

4.4 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监控中需注意身体机能和体成分的变化,关注营养状况及水分的及时补充。

猜你喜欢

柔术高原红细胞
送过外卖、当过厂工的他站上了亚运赛场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服了!烧脑的巴西柔术
重庆的巴西柔术迷 格斗也可以玩得“很温柔”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