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群的专业与思政教育协同研究
——以金融数学专业为例

2023-11-22于恩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于恩锋

(乐山师范学院 数理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这实际上提出了专业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问题。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课之外另开一门课,而是“专业知识育才”与“思政育人”的合二为一。

现有课程思政建设以单门课程为主,缺乏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思政建设协调,这样可能会带来如下问题:思政元素可能重复利用,造成学生审美疲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课程思政建设不成体系,无法形成思政教育的层次性,造成课程思政教育无法体系化和立体化,削弱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主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性和立体化弱的问题,做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协调,建立有层次感、高容量和高质量的思政育人体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和建设速度。

从现有文献来看,大部分是集中于单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建设实践,近两年才有部分文献将课程群与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结合。吕书强等分析了大学数学课程群思政建设的具体做法[1]。高庆分析了自动生产线装调课程群思政建设,提出“工匠精神·思政素养”课程群改革理念[2]。韩小强等研究了农药学课程群、大学英语课程群和植物学课程群中的思政建设问题[3]。谢婧和钱春丽从“新商科”的视角,研究了专业课程群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4]。

本文认为,以课程群为对象的课程思政设计要优于单独课程,但仅仅从课程群视角进行设计,仍存在缺乏更高视角的全局眼光。本文提出“专业思政—课程群思政—独门课程思政”的三级设计理念,课程群在整个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其功能和作用值得进一步发掘。

一、课程群建设对课程思政的积极意义

课程群是由三门以上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构成一个集群,集群内各课程横向或纵向具有内在的逻辑,或相互支撑,或相互连接,或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衔接有序的有机集合。国内关于课程群研究较早的是曾开富和王孙禺,作者在文章中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欧林工学院在工程教育中的课程群设计情况,认为设计课程集群,可以解决学科分化、知识爆炸与学时不足以及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与单一课程相比,课程群在兴趣培养、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内学者也多从课程群对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进行模块设置,忽视了课程群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现有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多是针对某门独立的单一课程,这种做法有利有弊。独门课程思政设计的优势是任课教师主导,可以深挖单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缺点是无法顾及与之相关或相似的其他课程的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在思政元素选取、教育方向上会发生重叠。这种重叠,一是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二是使学生审美疲劳,弱化学生接受度,削弱了思政育人效果。单打独斗的状态造成课程思政的设计因缺乏系统性而无法形成合力。这就要求从某门单一课程跳出来,从专业视角进行顶层设计。

从整个专业层次看,构建“专业思政—课程群思政—独门课程思政”的三级设计路径可以解决上述单门课程思政设计的不足,形成一个从上至下的递进式总体设计路径。专业思政是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思政育人目标,总领全专业的思政教育,属于一级设计;课程群思政是以基于聚类的形式建立的专业课程集群为依托,在专业思政育人总目标指导下,对专业思政目标进行分解,这也是专业思政目标的载体,属于二级设计;独门课程思政是对课程群思政目标的具体化,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靶点”,是专业思政育人的基本单元,属于三级设计。三级设计使专业课思政育人设计更具体系性、层次性、逻辑性和结构化,可以成为“三全”育人体系重要的有效、有力支撑。课程群在三级设计中不仅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单独课程思政元素设计的重复问题,以及“各自为政”带来的杂乱无章,使不同类型课程在思政育人目标上具有一定的侧重点,从而使育人体系更加体系化、层次化,育人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每个课程群的思政育人目标不同,避免了课程群之间育人目标的重复,形成分工明确的体系。

专业课程群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就是有效发挥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双重育人功能,做到“一个药方,两种功效”,并且两种功效可以相互促进,超过两个独立药方的功效,以专业性质聚类成的专业课程群也就同步变成了同类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群。

二、金融数学专业课程群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的实践

(一)课程群建设是数字金融时代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措施

专业课程群建设是适应数字金融发展新时代的客观要求,符合跨学科和跨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在数字金融背景下,金融数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金融理论和数学技术的交叉需求更加紧迫,现有课程体系和教材却分门别类,各成一体,没有做到三者的有效融合。专业课程群体现了课程设计的跨学科取向,这种设计理念与数字金融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谋而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专业课程群建设为培养更加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金融数学人才提供了实现路径,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通过专业群建设,打破了专业课程的条块分割状态,促进专业课之间的融合、验证、支撑,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框架的建设,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二)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是提升专业课程的双重育人功能

通过课程思政课程群建设,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有效融合,提升专业课程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育人功能;建立专业课程纵向“思政”主线贯穿与课程之间的横向“专业”和“思政”的链接;发挥“群”优势,构建课程群的立体育人体系,构建相互支持的“课程思政”体系,提高全方位立德树人的育人能力。在课程群的各个专业课之间建立融合点和联结点,形成不同专业课思政目标之间的相互支撑、融合,促进课程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等方面立体育人功能的发挥。

(三)改革主要措施

第一,组建金融数学专业课程群。以“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育人要素引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专业基础课、职业发展课程划分为五大课程集群:数学基本素养课程群、经济学基本素养课程群、金融职业发展课程群、金融数据分析技能课程群和数量金融核心素养课程群。同时,明确各课程群在专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和地位。各课程群由性质相同或相似的课程构成,彼此之间形成支撑,从专业能力培养上进行递进设计,着重于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以满足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第二,分解专业思政目标,设定课程群思政育人目标。金融数学专业总体思政育人目标设定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强国、服务地方金融,培养应用型金融本科人才。数学基本素养课程群思政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独立品格和人生观,经济学基本素养课程群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批判精神和政治素养,金融职业发展课程群的思政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公民责任,金融数据分析技能课程群的思政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金融工匠、法治意识、专业素养和价值观,数量金融核心素养课程群的思政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精神、专业信念和世界观。经过上述针对性的设计,专业思政目标分层细化落实到课程群,形成思政目标的模块,如图1所示。

第三,组建“课程思政群”团队。通过团队建设,促进课程思政理念在专业教师中获得广泛共识,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为本专业其他课程思政课程群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发挥项目的示范性作用。团队成员听取思政专业教师上课,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构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素养,为“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各课程团队利用教研等各种时间和机会进行实时国际形势和国内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探讨与课程专业知识点有效融合的切入点。

第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课程教学大纲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融合与协同,提高思政教育比重;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思政元素评价指标;建立课程教研制度。团队成员相互听课,由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定期开展课程建设交流教研活动,讨论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结语

大学本科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纲目并举”,专业思政为“纲”,课程思政为“目”,课程群思政对“纲”与“目”进行有机连接。课程群建设为系统设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平台,专业课程群同时成为课程思政群,二者有机融合,相互支撑,共同为提高高校立德树人立体育人效果服务。金融数学专业将“金融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强国做出时代贡献的学习志向和目标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和学习动力。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以课程群为载体的研究和实践仍需要更为细致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