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3-11-22肖玉洁聂慧芳宋炜熙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5期
关键词:线下思政融合

肖玉洁,聂慧芳,宋炜熙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融合式教学特指线上线下实时互动融合的教学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列入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有效整合线上与教学各自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益,体现“五育并举”,实现因材施教,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有计划实施的教学方式[1]。融合式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课堂实时交互确保教学质量并推动教育公平。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间,本教学团队在智慧树平台建立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线上课程,同时结合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平台线上教学,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为高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一、融合式教学的意义

融合式教学主要以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互联网学习与传统教学相融合,以及线上课堂与线下教室混合应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顺应当今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的教学改革。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运用中西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学相互渗透交融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论述人体各系统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辨证、治疗与预后的课程。该课程内容错综复杂,学习难度高。

在线下教学方面,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缺点是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不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重难点理解不清晰,理论与实践脱节;按照教材教学的形式生动性不足。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建设,以达到金课“两性一度”的要求,提升教学目标的“高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考评方式的“挑战度”。

二、融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本团队从线上、线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等方面探讨融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线下教学改革

在线下教学改革中,本团队采用多轨教学模式,即将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ming,TBL)、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翻转课堂等教学法融合为一体进行教学[2],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中心,将问题、案例等高度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3]。

(二)线上教学改革

在线上教学改革中,本团队融合慕课、虚拟仿真、微课、雨课堂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如慕课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实现碎片化学习;虚拟仿真可以模拟门诊诊断治疗过程,使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掌握临床知识,趣味性及操作性强;微课形象生动;雨课堂可实时互动等。但是这些模式也有缺陷,如慕课存在实时互动性不强、缺少监督机制、学生学习具有盲目性等缺陷[4];微课只对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细化解释,不系统。通过融合式教学可以使多种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团队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和在线课程,一方面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传递医学最新进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课程思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医学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关爱,树立医德与医术融合统一的医学教育观非常重要。传统教学有思政元素,但是不全面,不系统,在专业课中构建课程思政体系非常重要[5]。

(四)教学设计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融合式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多元化评价为指引的设计理念,并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课前,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先预习教材,观看慕课资源。因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诊断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有密切联系,所以预习任务除了本章节内容外,还包括相关基础知识。比如学习呼吸系统疾病时,就要先复习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中西医基础理论课程。在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时,串点为线,基础与临床结合,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本团队已经运行了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慕课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梳理学习思路,提出问题,在课堂学习中有的放矢,互动性更好。

课中,教师将LBL、TBL、CBL、PBL、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教学法融合为一体进行教学。线下教学的优点是教学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可以观察到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及时答疑解惑,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氛围更融洽。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剖析,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雨课堂可以实时互动,学生可以同步观看PPT,课后可以回放教学视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智慧树的慕课和翻转课平台可以实现直播、签到、提问、小组教学、作业、考试、发布学习资源等功能,便于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教师先进行学情分析,再采用案例教学法和TBL教学法,给学生分组,布置医学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讨论交流后提出完整的诊疗方案,教师再分析点评。教师还要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后,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问题、作业、考试等,共享临床与科研进展的文献、视频等学习资源。师生可以在线上平台的问答区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的线上互动比线下更活跃。作业和考试环节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考核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对重点难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课后环节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习惯。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中医药的发展,需要中医药人才的科研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学科进展,启发学生科研创新的意识;在线上教学资源中,引入临床与科研的最新进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程思政方面,结合本课程特点,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导入的难点在于契合性,要因势利导,不能说教式教育。思政元素融入点包括家国情怀[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德教育[7]、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等。本团队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比赛、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等方法,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本团队开展多形式的“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慕课资源中引入科学精神、医德文化、专业自信等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线下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章节的知识点,融入思政元素:讲解心脏骤停时,引用医务人员及时抢救病人的事例彰显救死扶伤的精神;讲解输血时,引入大学生献血的事迹强调奉献精神;讲解肺癌的靶向治疗进展时,通过肺癌靶向药的发展、医保政策的惠民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在见习、实习的临床示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中医药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层层推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共情”融入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五)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课程开展融合式教学后,采用了形成性评价[8],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类型(课堂实训、竞赛等)的全过程的考核;线上学习情况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小组讨论、小论文、见习报告等方式进行课程思政考核。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各占20%,期末成绩占60%。通过问卷调查、评教、督导等方式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三、融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显示,无论是课程满意度还是临床知识掌握情况、师生互动方面,多元化教学模式均优于传统单一的LBL教学模式。

(一)调查问卷分析

以我校2018级255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教学内容抽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呼吸系统疾病,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在考试结束后对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法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法的满意度和接受程度,所有学生均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回收。

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线上慕课教学评价,线下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设置。共20项条目,对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满分5分。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线上慕课教学平均分4.15,线下课堂教学平均分4.79,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效果平均分4.73。设置比例:30%线上70%线下平均分4.73,20%线上80%线下平均分4.67。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下课堂教学评价高于线上慕课教学评价,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效果评价好,设置比例倾向于30%线上70%线下。课程思政线上慕课平均分4.65,线下教学平均分4.79,提示线下课堂教学课程思政优于线上慕课。

调查问卷中学生提出多项建议: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很好,线上线下内容可以互为补充;学生更喜欢线下课堂教学,线下课堂授课讲解更细致;建议线上教学在线下教学前进行;线上课程弥补了线下教学时间固定的缺陷,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建议拓展线上教学资源。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评价较好,但是线上教学不能替代线下教学,线下教学效果优于线上,二者各有所长,优势互补。

(二)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成绩、综合素质进行分析,显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法教学的学生综合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临床思维、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方面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形成性评价结果优于终结性评价。融合式教学体现因材施教,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线上教学的运用,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微课制作比赛、微课堂、微视频制作等方面获得多项奖项。学生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部分学生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通过课程思政,学生参与三下乡、义诊、志愿者、献血等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在奉献中得到能力和思想境界的升华。

结语

本研究通过构建及应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训练相融合、临床现实应用与虚拟仿真训练相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打造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金课”,培养中西医临床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即思维一体化(辨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知识一体化(中西医并重),诊疗能力一体化,基础—临床—科研一体化。在新医科背景下,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融合式教学方式将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但融合式教学路径在因课施教、因材施教、资源整合、课程思政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突破和完善。

猜你喜欢

线下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