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23-11-22徐晓莉章征科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5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群众政治

徐晓莉,章征科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着复杂的形势。经济建设方面,直接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亟待重建,恢复生产;思想建设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党和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心存疑惧,暗中观望。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恢复经济、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是党必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不同阶级、阶层群众的思想实际,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团结群众,完成新时期的任务。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工农群众还是在知识分子中,落后思想普遍存在,甚至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一)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存在相当影响,制约着党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克服党内存在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小农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等,这是党能在艰难困苦中始终保持昂扬革命斗志和坚定革命自信的思想根源。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革命的胜利,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放松了党性修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本位现象开始显现,有些领导干部甚至贪污腐化。在对待党外人士的态度上,一些党员干部宗派主义思想严重,看不起民主人士和非党干部。1957年整风运动中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明确提到:“不正确地甚至是完全不合理地对党外人士发号施令,完全不信任和不尊重党外人士,以致造成深沟、高墙,不讲真话,没有友情,隔阂得很。”[1]而在三大改造中一些党员干部无视群众要求,甚至认为群众落后,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专断,工作中“左”倾急躁情绪滋长。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存在对党而言是极其危险的,任其发展,党不可能顺利领导人民完成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二)群众中的落后思想普遍存在,影响群众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性的发挥

新中国成立初期,翻身后的农民、手工业者、小资产阶级等,普遍存在只关心个人生产、不问政治的状况。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状况,明确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2]1951年湖南省发起的“李四喜思想的讨论”描述了当时农民普遍关心的四件事:翻身、分田、娶妻、生子。同时工人阶级中也存在封建迷信思想、行会思想、单纯福利观念等错误思想。私营企业中甚至有不少工人把生产建设视为为资本家生产,“他们对组织工会漠不关心,并且显得无知,从而对新的政治领导力量直接感到不安,有些工人因长期受压迫而常常采取过火行为。”[3]而民族资产阶级既有拥护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面,又有质疑社会主义改造、希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部分资本家个人主义思想膨胀,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群众的落后思想不利于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迅速改造他们的落后思想,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是摆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知识分子思想多元化倾向严重,危害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知识分子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党在长期革命过程中培养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二是以民主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是旧社会中依附于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知识分子。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培养的宝贵人才,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依靠的重要力量。而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属于第二类。旧中国的知识分子主要接受的是民主主义思想,他们大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追求民主和进步,但他们的世界观大多是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新中国成立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教师、作家、医生、记者、学者等各类人才,他们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显然与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相适应。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过去为旧社会服务的几百万知识分子,现在转到为新社会服务,这里就存在着他们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和我们如何帮助他们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4]对于极少数的反动知识分子,针对他们的破坏行动要采取专政手段,但对于其反动思想则仍然要用思想改造的办法予以解决。

此外,新中国建立之初社会上还充斥着反动会道门分子、帮会成员、娼妓、国民党被俘和投诚人员、敌特分子等,在对他们进行整顿甚至关押的同时也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复杂的社会人员构成状况造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极其艰巨,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阶级、阶层成员复杂的思想状况,党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丰富内容,从而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成功实现了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改造和教育。

(一)开展整党整风运动,促进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达到高度思想统一

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党的团结统一和执政能力的提升。为了使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达到新的思想统一,中央决定在全党全军开展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大规模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思想利器整顿自身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为了帮助党整风,中央要求群众和党外人士积极利用报纸、杂志、会议等对党的工作以及党员干部提出建议、批评。1951年2月,中央决定用三年时间进行整党,明确提出对经过整风和教育后仍不合格的党员予以清除。整党整风运动为肃清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实现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思想统一,促使全党精诚一致地投入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掀起学习高潮,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了迅速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开展了全国性的学习活动。鉴于工农群众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各地举办了大量的识字班、文化班,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培训班、训练班、业余学校、速成学校等各种形式的教育组织在工厂和农村涌现,在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工农联盟、阶级意识教育的同时,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形势调动群众以主人翁意识投身生产建设。1953年4月,《毛泽东选集》在各界群众的企盼中出版,广大党员干部、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迅速掀起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广泛开展的学习和教育活动迅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最广泛地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三)改造知识分子,促使知识分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知识分子主动开始进行思想改造。1951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等致信周恩来,邀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指导北大的政治学习运动。北大的学习模式经中央推广后在全国教育系统全面展开。随后,文艺界、民主党派、工商界、科技界等纷纷发起思想改造运动。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由于举措得当、步骤稳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方面,引导知识分子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撰写心得和文章等形式交流思想改造情况,批判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另一方面,组织知识分子参加土改,参观农村、工厂,参与生产实践。经过持之以恒的思想改造,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中国大地迅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为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及其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采用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结果。这些务实高效的工作方法对于新时代党在多元化社会思潮背景下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必须注意研究和总结。

(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在长期的革命进程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紧紧围绕、服务于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也迅疾转变,调整为最大限度地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为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建设而奋斗。为了迅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转移,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扎根实践,引导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又通过思想教育和改造调动人民改造实践的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转变及时,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其生命线作用再次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二)培育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塑造了一支作风扎实、素质过硬、对党忠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注重发展这支队伍。首先,党的各级干部包括党的领袖勇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任。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都极为擅长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利用一切场合结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在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群众中做思想教育工作。毛泽东在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要求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负责人,都要既精于做思想工作,也精于做经济工作。其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宣传教育网络。在中央的领导下,党迅速建立了以宣传员和报告员为核心,遍布农村、街道、学校、机关、工厂的宣传网络。短短几年,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就做到了覆盖全社会。最后,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积极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分布于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学校、基层一线等,广泛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发挥了传统优势,而且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创造了新的辉煌,关键就是因为拥有一支善于结合实际进行艰苦细致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解决思想上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解决人的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针对各阶级、阶层群众思想上的不同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来解决思想上的矛盾。党在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时,只要没有确实的反革命行为,都坚持用民主、说服和教育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鼓励他们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批判实现思想升华。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准确把握了思想问题的实质,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造程序,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毛泽东曾说道:“学习是自愿的,不能强制。对马列主义有的人信得多,有的人信得少,比如有的政协常委他只爱国,不愿学习马列主义,也没有办法。要提倡努力改造思想,三勤夹一懒。”[5]虽然后来在对个别知识分子的批判中混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矛盾分析法来解决思想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55年毛泽东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时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6]新时代,国家正处在社会变革的关键阶段,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群众政治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