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2023-11-22郑艳娇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北九村小学
■ 郑艳娇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北九村小学)
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注重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比较注意学生的文化自信的培养。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作为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并放在首位,同时指出:“文化自信”中的文化,专指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现阶段小学生文化自信调研情况来看,依然有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由于较为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实际的教育中比较侧重应试教育,这就导致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提不起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加强小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大意义
1.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根基
作为一个能够长久发展的国家来说,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得以延续的根基。人们的文化自信,要从教育时期抓起,因此文化自信的启蒙就要从小学阶段开始,从小就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文化自信观念,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根基。
2.文化自信关乎祖国未来的建设
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各国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文化,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竞争较为明显。因此,就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坚定文化信念,进而形成坚实的文化凝聚力,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祖国的繁荣昌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精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充分向世界展现我国的文化观念和富有魅力的民族特色文化,展示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形象。
3.文化自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要促进社会整体的文化自信,从小学阶段就要抓起,帮助小学生树立文化的自信心,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培养优秀的爱国人才,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充分焕发我国传统文化的风采,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缺少文化讲解,重视学生分数
就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教学发展来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学科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时代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要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意识,促进文化知识的巩固宣传。对于小学阶段的发展来说,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传统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没有充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由于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较为传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导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比较重视学习技巧和实际的解题应用,进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疏于对小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各类信息都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利也有弊,不免会受到不良文化信息的干扰。尤其是现在的娱乐影视作品,对于判断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极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引导,影响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的培养,如不及时地整改,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2.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对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教育教学范式较为单一,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难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呆板的灌输式教学,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长时间下来,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对于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利于小学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落实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教育的核心内涵。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充分的学习和了解,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建立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坚实的文化价值观念,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和不良信息的影响。
新时代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教育要求有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发展,为进一步落实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帮助小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的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此过程中有效渗透文化内涵。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帮助小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心,既能有效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同时又能拓展语文学习的深度,进而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心,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1.挖掘和利用好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现阶段,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古诗词教学内容,教材中也会有四书五经等经典的教学内容节选,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都具有极强的思想观念。能够有效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的内容节选自经典典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做人做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红色文化部分,要进一步帮助学生铭记历史,学会以史明鉴,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不能忘记先辈们付出的努力,引导小学生要学会感恩。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形成对于红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敢于拼搏的伟大精神,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例如,在《司马光》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课前导入,这是一个在非常聪敏的古代小朋友的故事,带领学生了解故事内容,通过司马光的故事,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动脑筋,再使学生明白文字记录的意义,古时候发生的事情,通过记录,今天的人们也可以了解,进而明白文化和传承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认识故事中每个人的角色变化。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更好地理解司马光的故事。
2.利用好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作文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而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要充分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于爱国情怀的培养。
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作文题目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作文立意、批阅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课外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调研,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提升自身对于文化的感知,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自己对于文化的认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阅读写作能力,有效帮助学生培养文化自信,建立正确的文化认识。
例如,在“友谊”为主题写作过程中,学生虽然有同学之间的友情,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进行表达,这时就可以借助一些教学资源,看一看古代的人们是怎么歌颂友谊的,对于友情之间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的。李白和汪伦之间,伯牙和子期之间是世间难得的知己,看一看古人是怎样表达友情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学生的写作就会变得比较有厚重感,进一步丰富其表达形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改变固有的文化教授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的人才需求来说,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力和创新创意,因此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就要有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创造,在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化教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也能焕发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焕发出传统文化新的生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也要不断进步和创新,这样就不会被时代的进步所淘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现阶段,在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为使文化自信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弘扬,应从教育着手,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例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影像的方式,带领学生领略黄山的美丽风景,帮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宣传,进一步了解华夏大地的壮阔美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增强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加强对文化认识的正确引导
近年来,网络多媒体的兴起,信息的传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铺天盖地的信息映入我们的视野,小到日常节日,大到一些思想,有不同程度的渗透,对于没有自我判断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就很容易影响自己的思想,甚至不利于未来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会受到来自学校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培养,家庭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就是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第一任教师,在日常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父母对于文化的认识和认知,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孩子。因此,还要增强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教育,积极及时地引导学生对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有效避免外来文化的不利影响,从而建立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5.通过文学升华促进学生对文化的再认识
在小学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帮助学生切切实实地认识到文化作品的内涵,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文化内涵,认识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可以通过不同层次对文学作品进行指导和学习,通过文章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以及当时社会的背景。如在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教师要讲解文章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就是文章中的传统文化概念,以及文化情怀和思想寄托。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而更好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能够养成文化自信,促使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从而达到增强学生文化涵养的目的。
例如,在《曹冲称象》的学习中,为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教师就是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并把《三国演义》作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选书籍,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在实际学习中就会对文中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有利于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更能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以及认同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不利于文化自信的培养。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进一步在课堂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在日常的点滴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为我国未来建设培养坚定的爱国主义人才,使民族文化自信深深地融入每个学生的血液中,促使学生文化素养、涵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