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2023-11-21叶丽霞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节奏感音乐课节奏

叶丽霞

音乐是人的精神食粮,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旋律与节奏,每个节奏都有其独特的韵律。新课程《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须以适合学生个体素质的方式方法来设计课堂。在小学阶段,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启蒙教育的延续”。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努力提升其音乐领悟力和表现力,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一、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鉴赏一首好音乐来说至关重要。在音乐学习中,如果小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音乐节奏感,就可以对一首好的歌曲有更好的理解,在把握歌曲、鉴赏歌曲的同时,对歌曲产生自己独有的看法和理解,甚至可以对歌曲进行改编。

(二)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好的音乐可以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性情受到陶冶,可以与人的灵魂进行对话。音乐通过跳动的音符和婉转的旋律对小学生的纯净心理进行塑造,让学生感受世间的美好,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很好的帮助,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

(三)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节奏对人的身体协调力要求很高,要眼、手、耳、脑一起配合,这就要求小学生要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反复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理解力、鉴赏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段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课不受重视

在当下教育体系中,音乐课程不需要参加统一考试,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一门副科,小学音乐课的地位很尴尬,家长、学生、教师都认为小学音乐课只是简单地学唱歌,音乐教育越来越不被重视。第一,学校对音乐教育的忽视。本来所开设的音樂课程就少,再加上其他课程的教师喜欢占用音乐课,使得学生在学校接触音乐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第二,音乐课程的设立不合理。大多学校一周只有一到二节音乐课,导致音乐教师没有时间去完成课程内容的教授。为了完成课堂目标,音乐教师不得不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音乐教育,在课堂上涉及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内容少之又少,逐渐学生也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第三,学生获得音乐知识、能力的途径减少,会从侧面让学生以为音乐课是不重要的。再加上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学生逐渐开始忽视音乐课,严重的甚至不喜欢音乐课堂。

(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年龄较小,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依托教材单一、重复地去教学生学唱歌,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参与感。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的设立就是引导学生去接触音乐基础知识,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其他科目完全不同,音乐课没有分数的要求,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基础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去感受,去领悟,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这种枯燥乏味的方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往往达不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课逐渐被重视起来。目前大多数学校都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开设了音乐课程,但仍然会存在音乐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代替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音乐资源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教师依托课本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音乐素养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做不到因地制宜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

三、小学低年级段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策略

(一)先“听”为主,提升感受力

生活中充满了奇妙的声音,如清脆的鸟鸣声、雨滴落下的声音等。由于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年龄小,可以灵敏地感知声音的变化,这与小孩子在母体中长期倾听有节奏感的声音有关。例如胎儿在母体中的心跳、脉搏、呼吸等。可以说它与音乐的节奏感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孩子的这一特征,带领学生走入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聆听身边的声音,切身感受身边事物各种各样的节奏,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发现同一事物的声音尽管会一直发生变化,但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年级中的音乐欣赏曲《野蜂飞舞》中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生动地将一群小蜜蜂上下左右飞速回旋、嗡嗡作响的场景利用音乐表现出来;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咕噜噜噜噜我摔了一身泥,自然轻巧的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一年级的欣赏曲《狮王进行曲》,用器乐去渲染狮子行进的步伐,将森林之王威武、雄壮、神气的样子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聆听中,学生们对节奏感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在同样的速度下,快节奏通常会让人感受到欢乐、活跃;舒缓一点的节奏既可以让人感受到安静、舒展,也可以让人感受到雄壮、威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去聆听,去探索,去发现,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感受力。

(二)巧设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游戏。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将游戏和音乐节奏感相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音乐,配合教师去完成一些音乐任务。通过引入游戏到音乐课堂上,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参与课堂的欲望也越来越高,间接达到提升学生节奏感的目的。

在感受兔子和狼节奏感时,就可以利用游戏进行导入。首先感受律动,在兔跳的音乐伴奏下边跳边进教室,咦,刚刚兔宝宝跳的很高兴,为什么后来吓得躲起来了(后面的音乐听起来像是狼来了);接着感受狼的音乐,引导学生思考是从哪里听出来好像是狼来了?分析狼的声音是粗的还是细的,高的还是低的?(教师在钢琴上弹兔、狼的音乐各一句,让学生进行对比)快的还是慢的?(再次进行对比)引导兔宝宝们伴随狼的音乐学做大灰狼。最后,兔子和狼的音乐交叉,引导学生随机做动作。由此可见,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吸引下,参与到课堂中去,使游戏和课堂完美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童谣进行节奏认读训练

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歌谣。通常童谣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读来朗朗上口,也很有趣。利用童谣、儿歌的方式进行节奏认读训练,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节奏符号。由于节奏符号抽象,小学生低年级段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尚未发育成熟,记忆难度较大,因此对他们来说很难掌握抽象的节奏符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例如编写节奏歌、儿歌等,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节奏符号表达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一般的童谣会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可自编如下儿歌“四分音符拍一拍,八分音符是半拍,八分符点好奇怪,身体朝着一边歪。”这种节奏的儿歌相较于文字来说,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更好理解,学生通过童谣儿歌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节奏,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四)即兴表演,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创造力,听到一首歌时,身体会不自觉地跟着音乐律动起来。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肢体动作,例如扭动、走动、单脚跳、拍手等。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种感官即兴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放松学生的身心。

举例来说,在学习《龙咚镪》这首歌时,首先,让学生先听几遍歌曲,对音乐有大致的了解;接着,设计几个动作:拍手,扭腰、转圈等,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自由选择将动作加进去。刚开始学生会有些放不开,教师多加引导即可。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听着音乐舞动起来,每个学生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学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反复跟着音乐练习。刚开始,学生的动作可能跟不上,动作幅度较小,随着反复的练习,学生渐渐掌握要领,熟悉起来,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一节课下来,学生早已将旋律熟记于心。可见,将人体与音乐节奏感有效地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魅力,在舞动中体会节奏的强弱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课堂氛围也越来越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强自身的节奏感。

(五)即兴伴奏,给学生节奏体验

即兴伴奏,是指演奏者在没有任何安排和准备的前提下进行的演奏。在音乐课上,教师突然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伴奏工具大多是钢琴、电子琴等常见的乐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突然采用古筝、手风琴等伴奏,学生一定会眼前一亮,对本节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进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举例来说,在学习《白鸽》时,开始上课前听到有学生在哼唱,教师采取即兴伴奏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演唱进行古筝伴奏,二者声音相融,对学生来说相当于一场视听盛宴,全班学生都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哼唱,气氛瞬间被带动起来。即兴伴奏的方式,不仅是对演唱者的鼓励,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提升,同时也使课堂氛围瞬间升温,给教师和学生都带了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家庭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下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迫于压力工作繁忙,导致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使孩子逐渐形成较强的封闭意识,对外界的事物往往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这种情况下,单单依靠学校教育已不能解决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双方一起,为孩子提供帮助。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溝通和联系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接受新事物,不再排斥音乐课,同时激发自身能动性,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去。引导学生敢于开口,讲出自己的需求,接着学校和家长双方共同努力,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供前提。

(七)打击乐互动强化节奏

打击乐器,不同于传统乐器,例如钢琴、手风琴等,它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可以体现出丰富的声音美感。教师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打击乐器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节奏感。对于小学低年级段学生,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例如打击乐器的分类、属性及用途等。同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让学生了解打击乐器的节奏感,充分展现打击乐器的美。在学生对打击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走出课堂,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打击乐器。例如铃铛、碗筷、饼干盒等,这些生活中特有的声音,也是我们音乐课堂独特的教学素材。当学生在发现生活中的打击乐器后,让学生一一进行展示,并说说自己的认识,然后再通过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更好地掌握打击乐器的节奏感。课堂教学中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更加浓厚,使其音乐节奏感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学习,在生活中寻找素材,体会打击乐器的魅力,不仅使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得到提升,更能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为其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音乐素养的提高也是综合素质的关键一部分,提升音乐节奏感对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很有益处。只有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才能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节奏感音乐课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节奏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